而是让所有人从自我利益出发,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财富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从一种货币转移到另一种货币。而人们之所以愿意这么做,不外乎一开始讲的那两种理由:希望通过兑换货币获得更多的财富,或者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南宋政府为了自保,不愿意通货膨胀太严重,毁掉经济。但金国倒行逆施,通货膨胀严重。于是汇率战争的两个条件齐全了:向南宋转移,可以获得更多的财富,也更安全靠谱。于是金国的财富开始不断流失,最极端的民众甚至干脆卷了铺盖直接搬到南方。
而在金国,没有货币控制、一味印纸币的结果,是国家经济陷入恶性循环。每打一次仗,就又多了许多纸币,使得货币贬值。而货币越贬值,人们就越不信任它,越愿意用银子、铜钱结账,而这份不信任以及对未来的预期(以后还会打仗,纸币会越来越多)就使得纸币的价格越来越低。而纸币价格越来越低,就更促使人们把自己的金银财宝运到通货膨胀较低的南宋去保管,也就更有人愿意跑到南宋去生活。而这些跑到南方生活的人还带过去了自己的生产力,使金国失去了他们以后产生的价值。再加上流失的金银财宝等贵重金属,这意味着金国国内由于生产力丧失,能够用货币换来的东西越来越少,同时由于金银珠宝的丧失,能够换来的价值也越来越少;由此导致了货币变得更加不值钱,于是政府就更需要印更多数量的货币来维持运转和战争。
由此周而复始,相当于南宋通过自己稳定的经济一点一滴地吸引来了金国的国力和财富,使得金国越来越衰弱。这并不是南宋政府有意为之的长期抗战策略。如果这个真的是政府的策略,那么这100多年熬下来,那真是历史上最持久的持久战。但实际上,南宋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懂经济,于是在保护自己的同时,顺手打击了一下不懂经济的强大对手。
在长期被南宋吸血之后,要击溃金国需要的只是那最后一根稻草。但南宋可谓国力轻如鸿毛,连稻草都比不了。幸好(其实也是不幸)这时出现了铁木真领导下的蒙古国。这个一直被金人欺凌的民族终于团结一致,并形成了一支攻无不克的军队。面对这样重如泰山的“稻草”,金国就算背再硬也扛不住。经济的薄弱,使得金国根本没有实力和蒙古殊死一搏,只得节节败退。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汇率战争 第十一章(3)
但金人打仗毕竟还是一把好手,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金国的国力支撑一下还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如果后院不起火,一开始持久战,金国和后起之秀蒙古究竟鹿死谁手还是个未知数。但金国糟糕就糟糕在自己真的后院起火了。
仅仅是战争的失败,还不足以压垮金人,毕竟人家底子厚。但他们坏事就坏事在蒙古人和宋人达成了联盟,一致攻打金国。南宋人继续了他们羸弱的传统,屡战屡败。但是,南宋的稳定货币在此时对可能面对灭顶之灾的金人来说,吸引力已经大得无以复加了。
因此,蒙古人给金人最严重的打击,不是战争上的胜利,而是击溃了金人对自己国家经济的信心,而南宋就是蒙古人里应外合的帮手。因为和蒙古人打仗,金国印了越来越多的纸币,货币贬值几乎到了天文数字的地步。为了保护宝劵的价值,金国政府禁止银子和铜钱在市面上流通;但即使是法定货币,如果贬值上万倍,人们谁会用它来进行交易?而资产向南宋的转移也开始飞快加速。银子和铜钱反正在金国国内也用不了,人们又多了将贵重金属移送到南方的动力。除此以外,禁止银子和铜钱的另外一个结果,是金国的经济完全崩溃,所有商业行为一夜间垮台。人们不再生产任何非生活必需品,生产了也没有买卖,都是自我消费。而生产其他货物的人们则开始逃难,希望在南方找到安逸的生活。由于国家内部土崩瓦解,金国的士兵溃不成军,更何况他们也知道,反正赢了也不发钱,回家也没饭吃。就这样,金国很快就被蒙古人灭亡了。
宋蒙联手,表面上看南宋还是不长进,打金国的体力活都是蒙古人干的。但实际上,南宋维护了相对稳定的货币,造成了宋金之间的汇率危机,使得金人四处逃难、无心恋战,这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是对金国崩溃的致命打击。
***
南宋为了稳定自己政府进行的这场汇率战争,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货币之间的比拼。虽然这多半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但从中可以发现日后汇率战争的影子。所有经济中强势的一方,最终获胜的法宝都只有一个:用自己的资源和财富击垮对方经济体的信心,而汇率的一泻千里,不过是体现了这种信心的丧失。如前面讲的,经济和货币之所以能够存在,全在信心二字;如果信心没有了,那么所有的一切都会灰飞烟灭,好像金国一样;当然,如果对方能够自掘坟墓,又有蒙古铁骑推波助澜,那么自然效率加倍。
但南宋的汇率战争毕竟不是有意为之,他们并没有后招,也没有计划金国崩溃了后该怎么办。这样没有长期规划的小朝廷的结局可想而知。蒙古人不会再等100多年,让南宋慢慢搞垮自己,他们势如破竹,很快将南宋变为了自己诸多战利品之一。两种纸币之间的战争虽然帮助宋人雪了恨,但最后的结果却是协助蒙古人灭掉了金宋两国,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帝国。
然后,纸币带来的崩溃,并没有从此而止。蒙古人很快也爱上了印钞。蒙古人的帝国横跨欧亚大陆,因此国际贸易减少;当年很多的国际贸易,现在都成了蒙古境内的国内贸易。于是当时蒙古境内的兑换业,相当于宋朝各地不同币种的兑换,并且受政府管制。元朝兑换业集中在银铺,银铺同时负责金子和铜钱的兑换,但各种贵重金属都被禁止出口。
在中国境内,元代发行了数种纸钞作为官方货币,其中以中统钞最为长久,至元钞则是历史上第一个并无替代券性质的纸钞。受帝国中亚地区流通白银的影响,元代汇集了大量白银在国库中,形成了形式上的银本位,把银设立为货币单位基础。元朝储藏了大量银子,做帝国国库储备之用,同时在全国境内禁用铜钱。但是政府允许铜钱出口日本,因为日本人还是愿意用黄金换铜钱。元朝纸币非常兴盛,把远道而来的马可·波罗都震到了。而日本、朝鲜、印度等都模仿中国用纸钞。
元朝人很早就意识到,无限地发行纸币看上去很美,但可能是一场灾难性的行为。当时的学者许衡就讥讽道:“夫以数钱纸墨之资,得以易天下百姓之货,印造既易,生生无穷,源源不竭,世人所谓神仙指瓦砾为黄金之术,亦何以过此。”(《许文正公遗书》卷七《格币札子》)。谁也不是傻子,政府再说纸币值钱,货币多了人家也不相信,怎么会让你活扒皮?但这却没有阻止政府饮鸩止渴。元朝早期虽然努力稳定纸币,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很快元朝就开始通过大量印刷纸币来筹集各种军费。元朝的第一个目标是宋朝灭亡后就不来朝贡的日本,但因为“神风”刮翻了所有战船而作罢,但这次战争也把日本人吓得够呛,日本也因防备蒙古人而几乎破产。之后,蒙古人又通过通货膨胀攻打缅甸、安南、云南等地,以至于民不聊生。经济破产加上中原人反对外族统治,蒙古人的帝国在不到百年后就灰飞烟灭。
***
至此,中国的外贸已有了近千年的历史,从早期的初级贸易,到中期的大唐盛世,再到后来专精生意的宋朝,汇率在中国也经历了诸多阶段:最先是世界通行的货物,到了唐朝略有现代货币的风采,而到了宋朝虽然货币的意义褪色,但纸币却阴错阳差地成为击败敌人的制胜法宝。但遗憾的是,从此中国的货币和汇率停滞不前,循环往复,货币和汇率也不过是这些作用而已。真正领导货币和汇率进入现代社会的,反而是近千年一直以来发展落后于东方的欧洲人。三、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欧洲现代汇率的崛起如果在公元1000年的时候设立一个赌局,让人下注赌一赌谁将为下一个千年的地球文明开创现代金融业,估计谁也不会选择欧洲人。但世界上的事就是这么有趣,当时的*和中国相继衰败,欧洲人后来居上,开创了现代金融业,再次证明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个真理。现在我们就学习《艺术人生》回顾一下,看看欧洲是如何一路走来的。
***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汇率战争 第十二章(1)
欧洲文明在希腊、罗马时期达到鼎盛,但自从罗马被“野蛮人”所攻陷,就一直在走下坡路,并很快步入了黑暗的中世纪。在贸易方面,这段时期他们的特色就是生产不出什么好东西来,但还是想要外国的好东西,于是只能用金银换。
这样的情况一直坚持到了中世纪后期,由于长年贸易逆差,欧洲这只骆驼也被稻草压趴下了。此时的欧洲金属奇缺,如此一来不但没有钱去购买来自中国的高级奢侈品,自己境内的交易也因为货币短缺而受到了影响。于是为了解决本国的经济困难,欧洲大陆的人们开始集结军队,踏上了掠夺他国财富的道路。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首先遭到他们入侵是他们的近邻——因为贸易而富庶的*人。欧洲人以要夺回耶路撒冷圣地的名义发动十字军东征,沿途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但是*人当时国力很盛,欧洲人虽然也有斩获,但长期打来打去,最后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只得灰溜溜地回老家。但其中也不是没有获益者,运气好的一部分人还是得到了不少钱财,其中就包括在《达·芬奇密码》、《傅科摆》、《天国王朝》、《印第安纳·琼斯》等著名作品中都屡次提及的圣殿骑士团。
圣殿骑士团是因为东征而起家,他们通过掠夺获得了不少财富,最后当各位骑士各回各家后,他们在当地都成了大地主,同时还向周围百姓以及统治阶层放债,成为中世纪欧洲的“刘文彩”,被众人视为地痞恶霸。然而团结力量大,圣殿骑士团遍布欧洲的势力加起来,甚至和教会一时瑜亮。但好景不长,因为太有钱外加为富不仁,圣殿骑士团后来被统治阶级抄了家,全部骑士严刑逼供后处死。但统治阶级最后只得到了骑士们传说中巨额财产的一小部分,剩下的不知道都哪里去了,而这个谜团经久不衰,所以直到今日还是诸多著作的创作源泉。
虽然有的人从事了“山贼”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而有了点气势,但这些有了点小钱的欧洲人知道自己其实还是入不敷出,需要继续发展,但关于该如何继续发家致富却形成了两派不同的意见:一派文、一派武。其中武派以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为代表。他们的指导思想是,我们不是打不过*人吗?那么我们不妨远渡重洋,看看大洋彼岸是不是能够找到金山银山,然后搬回来。
这帮人还真是走运,金山银山真的被他们找到了。本来想绕过*直接去印度、中国的西班牙人来到了美洲,而这里有的是金子、银子。更妙的是,由于当地的金银太多,当地人根本对其不屑一顾,只把金银当作普通装饰用,仿佛在摩尔爵士写《乌托邦》之前就已率先进入了乌托邦时代。
当地人不但金银多,发展的也不错,甚至有了阿兹特克、印加一样的城邦及帝国,但他们打仗却完全不在行。这里的关键,在于美洲不比欧亚大陆,天生没有马匹。这样当地人军队人数再多,也不是拥有马匹的欧洲人的对手,甚至一看到马就害怕,还以为是神兽。1532年11月16日,西班牙远征军领袖皮萨罗如入无人之境,好像常山赵子龙一样七进七出,单靠62个骑兵和106个步兵就击溃数万印加大军,在几个小时的战斗后生擒了印加皇帝阿塔花普拉。在墨西哥,故事发生几乎如出一辙,有宝藏的蒙提祖玛也是很快即被人数不多的西班牙人俘虏。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汇率战争 第十二章(2)
当西班牙人抓到这两位皇帝后,立刻要求当地的臣民用足够装满一间大屋子的黄金白银来换取两位皇帝。更可恶的是,即使在得到他们梦寐以求的天文数字的金银后,他们也没有放过当地人,而是在斩了皇帝后接着征服了他们的帝国。当美洲帝国完全被征服后,西班牙人更是要求每个人都去矿山里服苦役,挖掘和运输金银。仅仅是在*的波托西山,西班牙人就累计运走了45000吨白银。而这些银两都是以血的代价换来的,无数人都因为工作条件恶劣以及路途危险而不幸丧命。当地人临死也没有想明白:为什么西班牙人会为了这点不值钱的东西来*自己?他们的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