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谁是小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看谁是小人-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好还是赶紧躲得远远的。如果沾上了这种人,就相当于跟是非沾上了边儿。
  “长舌朋友”的可怕之处在于,他们的长舌时机是有选择的,他们告密的目的就是谋取好处,甚至从你的被伤害中谋得利益。
  通常,我们在朋友面前说话办事都会少了很多顾忌,而且,我们往往会认为所有的朋友都是不会乱说话、都是不爱传话的人,于是,心里就更不设防了。只是,当你跟朋友们吃饭喝酒,两杯下肚,把心里话都倒了出来时,是否想过:当你的心里话涉及到他的个人利益时,他是不是有可能偶尔“说东道西”一把,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呢?
  因此,当你遇到“长舌朋友”或准“长舌朋友”时,还是少说点日后对自己可能有害的心里话为妙。
  任成是一个性格开朗心怀坦诚的人,对朋友总是敞开心扉,无所不谈。在他刚走进社会参加工作时,有一个同时进入同一单位的同事,由于他们的性格、志趣和家庭出身等方面的情况都非常类似,于是他们便成为“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在工作上,每当遇到了什么问题,任成总会和那位朋友一起讨论解决,复杂些的事情他们便会先分工后合作,经常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三四点钟。由于两人的精诚合作,因此他们创造出了一项又一项优秀的工作业绩,他们两人也都受到了上司的高度重视和好评。
  某天晚上,又是只有任成和他两个人在办公室里和电脑打交道,又一次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了同行看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由子时间太晚了,两人都不想回家,便去了一家酒吧喝酒谈心。在酒精的作用下,毫无戒心的任成向他诉说了自己打算出国深造的梦想,准备再工作两年就不干了,到国外去镀镀金。
  后来,任成意识到上司对自己和他的嘉奖不再一视同仁,他明显比自己更加受到器重。任成开始有些不解,便找上司谈话,上司只是闪烁其词,谈了一些公司愿意把锻炼机会更多地给那些愿意在公司长期服务的员工之类的话。
  任成开始反思,很快他就明白了,是平时跟自己亲密无间的他向上司“汇报”了自己的私人打算,才使得谨慎的上司对自己的忠诚度产生了不信任。很快,任成在公司中失去了发展的前途,黯然提出辞职,到了另一家公司。
  如今的任成学会了跟别人“下棋”:在细节上保护好自己,不去深入了解别人,免去不必要的烦恼;不让别人了解自己的私人生活,时时注意保护自己,话题一旦涉及个人就有意避开;不再参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办公室成了绝对的“办公”的场所。
  是呀,朋友间称兄道弟,推心置腹,惺惺相惜,一方面体现出彼此的尊重和平等,一方面编织着互相合作的纽带,交朋友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因此,大多数人都希望交到更多的朋友,也希望别人能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自己。这是人之常情,出发点和愿望都非常美好。
  但是,在看清周围朋友的真面目之前,首先要检视一下他的舌头有多“长”。永远不要把自己的隐私告诉那些“长舌朋友”,否则,你就好比在自己身边埋下了一颗地雷,没爆炸时风平浪静,但某天一旦被引爆,你就很可能彻底完蛋。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小人总是忘恩负义
不懂感恩的人只记得你的坏处,从不念你的好处,纵使你对他鸿恩浩荡,也难抵他对你恨水一滴。对于这种人,每个善良的人都应用心提防,最好跟他断交。
  交朋友真的不容易,交个相知一生的朋友就更难了。
  对朋友的事我们总是尽心尽力,给朋友的好处我们并不是非得期望回报,但至少希望对方会懂得感恩,你心换我心,真心交真心,彼此间的友谊长长久久,也算没白交了一个朋友。然而,这只是我们理想中的想法,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常常看到,有的人朋友对他的好处他记不住,有一点让他感觉不好的地方就耿耿于怀,不是恶言相向,就是翻脸不认人。
  有位在北京某大学任教的年轻老师梁新讲述了他生活中的一段经历。
  梁新有一位中学同学刘非,大学毕业后在河北一所中学任教,因志不在此,总觉得对自己的处境不满意,加上恋爱受挫,年近而立时相交多年的女友又弃他而去,刘非便给梁新打电话,希望能帮忙在北京找个机会。梁新对同学的处境深表同情,就满口答应下来。他想到自己有个大学同学开了一家广告公司,就向他提出了要求。人家一听便对他说:“老梁,我这里确实需要人,但是你的同学这层关系,一是不知道他是不是胜任,二是在管理上会给我造成诸多不便。”梁新依仗与这位同学关系不错,便大包大揽地说:“你放心吧,刘非我不敢说他能力有多强,胜任工作没有问题。管理上你该怎么管就怎么管,真有什么事的话还有我呢。老同学就帮个忙吧。”就这样刘非进了这家广告公司工作。
  干了一年多以后,刘非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便跳槽到另一家公司当上了策划经理。后来,在梁新的撮合下,刘非与梁新系里的一个打字员结了婚,生了孩子。
  几年下来,刘非在北京基本站稳了脚跟,房子有了,车子买了,美中不足的是,夫妻感情不是太好,他总是嫌妻子学历低。另外,因为事业上始终没有再进一步,他也总感觉自己的才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感情上的问题也好,事业上的想法也好,这时候刘非应多从自身找原因,但是他把怨气都撒到了一心帮他的同学梁新身上:入错了行影响了自己一辈子,选错了妻子耽误了自己一辈子。用刘非自己的话说就是:我这一辈子两件最主要的事都让梁新给耽误了。
  两人之间的关系自然就变得越来越僵了,梁新也想不到自己付出的真心和努力竟然会获得这样的结果,别提有多么伤心。梁新想,刘非就算不回报我,但至少也对我有些感恩之情吧,就算不对我感恩,也不能怪罪于我吧?但面对刘非如今这样的态度,他也只能无可奈何。
  事实上,感恩归根到底还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问题。像刘非这样的人考虑问题时只会围看目己转,以自我为中心,出发点都是以有利于自己,以看自己是不是有赚头为准,是否合情合理他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现在,有很多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扎根的外地人,有了点基础就想帮助家里人,于是什么侄子侄女、表弟表妹等等一个接一个过来投奔。对这些亲戚,你就算再倾力帮忙也总有照顾不到的地方,到最后不管你尽了多大的力、花了多少钱,往往还是以把人得罪了而告终。原因何在?因为这些人记住的往往是你最后的“照顾不周”,你对不起他的地方,而你是否尽心尽力,就似乎与他无关了。
  有人说,越是小人物越得罪不得,因为不懂感恩。
  不懂感恩的人只记得你的坏处,从不念你的好处,纵使你对他鸿恩浩荡,也难抵他对你恨水一滴。对于这种人,每个善良的人都应用心提防,一旦发现身边的朋友有这样的苗头,赶紧跟他断交为妙。
   。。

经常放人鸽子
她第一次答应了要和他约会,他心中砰砰乱跳地在约定的地方等候,却迟迟不见她的到来。
  打她的手机,得到的回复却是“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第二天,好不容易联络上她了,她却说:“我一直在那边等你啊。”
  大概是搞错约定的地方了吧。他第二次再约她,又发生同样的事情。再怎么好的男人,也会发觉是被放鸽子了吧。
  话说回来,如果对方是工作关系以外的朋友或者关系亲密的人,这样被放鸽子是不容易察觉的。不过,有些从学生时代便开始交往的朋友,却很意外的就是这种类型。
  比方说,他今天应该是会跟我联络的,但是却没有打电话过来。正统得奇怪,第二天就来电话了,问他:“不是说昨天要联络的吗?”他却回答:“哪有,是会天吧?”
  这样的情况如果出现三、四此之多的话,对右一定是在说谎。因为是长年的朋友,所以深信不疑,这就是盲点所在。不妨认为,这一类型的人一定有不可告人的一面。
  就连这么不甚重要的事情都要说谎的人,实际上可能是对于说谎已经习以为常了。比如说,在工作上想要蒙混过关而说谎,久而久之说谎便成为一种习惯,而且变得说起谎来面不改色,就连和工作无关的朋友在一起时,也会因为贪图一时的方便而编织谎言。
  面对这一类型的人,就只有留下证据一途。如果约定什么事情的话,就将约定事情白纸黑字传真给他,或者将手机上的留言保存下来,这样的话,对方便没有任何接口,对你胡乱承诺的情况也许会减少。
  

故意和讨厌的人做朋友
明明大家都知道他们俩合不来,她却很认真地说:“我想和她交朋友,我觉得我们好像很合得来。”这一类型的人在男性当中也看得见,不过这类心口不和的情形在女性之间似乎是更为常见。
  这类型女性通常很好强,不服输,自尊心强,自认为高人一等,若不是如此便会很难受。“工作能力与相貌都不输她”、“怎能输给她”,这类人的自尊与意志都很强烈。
  当然,这样的“气”自然而然便会传递给自己所敌视的女性,双方即使没有针锋相对,相处起来也是格格不入。
  在某公司宣传科,有一位美貌与知性兼具的张小姐,全公司内无人匹敌。而在营销科,出自一位数一数二的美女——工作能力也受到肯定的赵小姐。张小姐不像赵小姐那般的全公司知名,而且张小姐的经理甚至还称赞赵小姐,说她“聪慧但不骄傲,而且漂亮,真是难得啊”,使得张小姐的嫉妒心油然升起。
  在某次宣传科全员到齐的聚会里,张小姐若无其事地对经理说:“我想和赵小姐做朋友,我们一定习以成为好朋友。”她这么说其实是在试探经理的反应。
  而说到她的本意,则是压根都不想和赵小姐交朋友。那么她说想和赵小姐交朋友到底是为了什么?
  那就是希望直接认识赵小姐,直接掂她的厅两。探寻她有什么样程度的知性、她是哪一种性格,嗅出她的缺点或弱点迹象,进而巧妙地探问。
  一旦取得所要的资讯,便迫不及待地告诉经理:“赵小姐的胸部好像是做出来的呢”、“虽然研究生念的是著名的大学,但大学则是三流的某大学呢”等等,将不利于赵小姐的讯息散播出去。
  这样一来,张小姐便会认为自己不论美貌或是知性都优于赵小姐,在自尊上得到满足。
  这样的女性,要如何对待才好?如果你是张小姐的上司,那么在张小姐值得赞赏的地方给予赞赏,但当她对他人批评并想要征求你的认同时,可不能一不小心就随她起舞。
  即使她想要征求你的认同而严厉地批评,你也要表示不同的意见,甚至如果嗅到了嫉妒的味道,还是表示坚决的否定比较妥当。
  如果是男性的话,这类型的人或许有野心想要在团体中握有呼风唤雨的权刀,要特别留意。
  

对事物的评价一日数变
对于人或者事物经常改变其评价的人,不可以信赖。
  “我告诉你,我告诉你,C小姐是个很不错的人喔。我跟她虽然只见过一次面,但觉得意气相投呢。她是个很好的人喔。如果你也可以跟她交朋友就好了。”听A小姐这么强力推荐,B小姐勉为其难地来到咖啡厅和C小姐见了面。B小姐当时的印象是,并不特别觉得C小姐有那么的好。
  过了一阵子,B小姐问A小姐:“之后有经常和C小姐见面吗?”得到的回答便是:“啊,C小姐啊。那个人,我没办法和她交朋友,她的个性有点奇怪。现在已经没有跟她碰面了。”他的观感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A小姐心中已经没有C小姐这个人了,令B小姐相当惊讶。
  像A小姐这类型的人,对于仅见过一次面、闲聊过几句的人,便会很轻易地给予好的评价。也就是说,她只做表面的判断,对于第三者的评价也会照单全收。而且还轻易地将这样的观感推销给别人。
  这类型的人其实还相当的多。
  像是她不厌其烦地推荐你某某健康食品,当你信以为真花大价钱买了之后,下次见面她却说:“啊,那个东西啊,其实不太好呢。”这时,你的额头不出现一片阴影才怪。
  还不只如此。“我告诉你另一个比那个更好的东西喔。”她又厚着脸皮开始推荐其他的东西,对于自己推荐了不好的东西给别人,竟然没有丝毫的罪恶感。
  像这样对于人、事、物的评价很善变的人,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单纯的老好人,很容易相信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