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像《三国演义》中的那种夸张的、突出将领个人武艺的战争描写,更是我所极力反对的,古代战争尤其大兵团作战,那绝不会如此简单——这便是军事指挥及军事谋略驰骋的天空……
(六)
那些感情戏不是我凭空就加进来的,也不是为了当一般的佐料,而是这本就是我对于人生、爱情的理解。当然,韩信是古人,他的“花心”,我们不能用今人的眼光苛责于他吧。
如果说我的这部小说的所谓特色,除去表现了一个从微末走向伟大的男人的奋斗历程外,更有他的人生悲剧——骨子里的傲气,而其他较为显明之处也在于——表现了一群女人,表现了一群精神觉醒、人格独立的女人。这也总是我想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所刻意追求和强调的东西。
也就是说,她们对于自己追求什么、反对什么都有着自己清晰、透彻的了悟,甚至作为女主角之一的英乔,她对于男人更是可以不在物质上依附的,这也即是最终塑造出其独立人格的一种不可忽视的现实要素——她的得以善终其实就是我刻意营求的结果。其实到底什么是“精神觉醒”,只要再想一想林黛玉就大概意会了,她总不愿看人脸色、活得不像“自己”……这也并非是超时代的,而是秦汉时代的妇女本身就要比唐宋尤其明清以后的妇女要在社会生活中积极、活跃得多,也就是说地位要高得多。
还有就是一些间接从翻书得来的经验,我倒觉得这可能有些是他人所忽略的历史真实。就比如说,去年末我因为钻研了一段“江湖”的缘故,看了一些《中国游侠史》之类的书籍,结果我就发现原来中国历史上一直都存在着一个与官府、与正常社会秩序相对立的——秘密社会,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谓的“江湖”,它的能量往往非常巨大。这个问题其实是相当复杂的,在我自己的这部小说中,我基本上只是从一个细小的剖面略一表现了秦朝时的“江湖”。
既然是倾心过文学的人,自然我对于艺术的“美”有相当执著的追求,我一直以来就有这种体会:真理因为其常常的相对性可能不会是永恒的,但“美”却一定是永恒的。
我在尽量不脱离历史真实的同时,表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韩信。好在关于韩信的历史记载不是很多,他身上有太多的历史盲点留给了我们加以推敲和想象的充分空间,但他若是东汉以后的名人可能为了小说就必须要伤害多一些的历史真实了!但是,虽然这部小说与历史记载几乎没有什么冲突,但历史小说中所创造出来的文学形象,仍旧是与其历史原型有很大区别的;有时可能是根本不同的两个人,虽然看上去很相似。不得不说,文学形象绝不等同于历史形象,而且每个人所理解的也都会有所不同。比如即使写人物传记,可能同样的史料不同的人写出的味道也是大异其趣(这一点明史专家樊树志就说过)。
一部小说总是有自身鲜明的主题,我的这部小说的立意在青春、励志,这也是受了《大长今》的感染。总之,虽然我不能保证每个人读过它之后会喜欢,但我却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你读过之后肯定会有所收获,尤其于一个有志气的人而言。
平庸有罪,只有努力奋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