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军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军魂- 第2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独孤彦云得到契苾何力的准备攻击的命令后,即下令手下的三千士兵准备用火箭攻击,其他的准备冲锋。

独孤彦云对石漆的威力究竟如何也不太清楚,他也亲自试了几次,对这黑色油冻状的东西能这么容易燃烧惊叹不已,也更加坚信了自己所提计划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望远镜里。黑漆漆的一片什么也看不清,只是听着远处传来隐隐的马蹄声,接着望远镜里一片黑暗中出现一些火光,火光连成慢慢地延长,那是摄舍提墩部的突厥人正在快速行进中。

突厥人的行进速度很快,一会工夫即进行伏击圈。

“开始攻击!”契苾何力大声地命令道,另一侧的独孤彦云也跟着下令。随着契苾何力和独孤彦云的命令,一些箭头绑了用石漆浸过布条的箭被点燃,从伏击的唐军阵中射出,往前方落下。

火箭刚落地,倒了石漆的草地上立即腾起大火,大火顺着石漆流淌的方向迅速蔓延。

唐军躲出的火箭还在往前方落下,青草地上,连片的大火烧了起来,火苗腾起很高,转眼间数万突厥人都陷入火海中。

进入这片青草地的摄舍提墩部突厥人还在奇怪这地方今日怎么有这么多的石漆流出来,根本也没想到这里会有敌人设伏。

此时什么号令都不管用了,突厥人争先逃跑,试图从这一片火海中冲出来。

突厥人的战马受惊,抛下身上的人乱奔,战马的哀鸣声,还有突厥士兵的惨叫声,和着石漆因混有水燃烧发出的爆响声,直冲耳膜来。

唐军士兵都是张大着嘴巴,惊异地看着如此冲天的大火,石漆的威力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本来准备趁势下达攻击命令的契苾何力也愣在那里,攻击的命令没有喊出来。

陷入火海中的突厥人,根本不需要唐军骑兵再去冲杀,大火自会夺去他们的性命,若此时唐军士兵冲杀进去,那自己也都会被烧死。

一些身上着了火的突厥人,拼命地逃到双河边,跳进河水中,想用河水扑灭身上的火,但被石漆沾上的衣服,进入水中还在燃烧,这样的情况更让所有的人吃惊。

这石漆真的可怕。

那些没进入石漆铺洒范围的突厥人。被惊吓之下想回头往就跑,但没等他们折射身,就有唐军的骑兵追了过去,密集的箭矢往他们头上射去。

慌不择路逃跑的这些突厥人,速度上怎么也比不上追击的唐军,在附近火光的映衬下,唐军可以清晰地看清他们的身影,箭矢的射击精度也很高。

一部的唐军士兵已经往黄草泊近的突厥人的营帐地冲了过去。

大火还有燃烧着,没有减弱的迹象,伏击的唐军士兵们全部列于马上,这些陷入火海中的突厥人,已经不需要他们攻击了。

行在队伍最前方,有幸脱离火圈的突厥人,被两边冲杀出来的唐军士兵围困着,被惊吓的突厥人已经没有了斗志,被唐军射杀一阵后,全都下马投降。

突厥人这才知道,攻击他们的不是铁勒人,而是大唐的远征。

几个时辰后,大火才逐渐熄灭,满地都是被烧在各种样子的突厥人,人员已经不可清点。

这是一场惨烈的火屠,从黄草泊近来救援的突厥人近两万,除六千余人被俘,一些人逃走外,其他人都葬身火海。

留驻黄草泊近的突厥人,大多以幼儿与老人为主,在唐军攻击过来时,只进行了轻微的抵抗,即向唐军投降

第四卷 军魂 第五十四章 空前的胜利

与李业诩及契苾何力部激烈的战况相比。另两路人马,阿史那社尔和执失思力部经历的战事就显得平缓了许多。

依战前布署,执失思力以黑水道行军总管的身份,率领李孟尝的第十二近卫师、李君羡的第十三近卫师,攻击驻扎在黑水下游的胡禄屋阙部。

第十二、十三近卫师行进速度也是很快,但这两师行进到黑水中游,离胡禄屋阙部约五十里左右时,踪迹被突厥人侦知。

胡禄屋阙部的大啜合支贺听闻大唐军队来攻击他们,吓得魂飞魄散,立即带着族人们往东北方向逃跑。

执失思力令李孟尝的十二近卫师在屁股后面追击胡禄屋阙部,他自己亲自带着第十三近卫师,直接转向东,准备穿过沙漠,抄胡禄屋阙部的近路。

带着部族老小和牲畜、财产逃跑的胡禄屋阙人速度怎么也比不上大唐精锐的近卫师,执失思力带着十三近卫师经过四天的追击,穿过一百多里的沙漠地,在白杨河上游截住胡禄屋阙部。

合支贺率胡禄屋阙部的近两万突厥士兵试图抵挡十三近卫师的攻击,但在唐军将士的快速冲击,还有手雷和弓箭打击下,迅速溃败。

李孟尝的第十二近卫师也已经追击到胡禄屋阙部的身后,已经疲惫万分的十二近卫师将士们。还是进行了一阵玩命的冲杀,胡禄屋阙部遭到重创,合支贺率残部向北偏西方向逃跑。

唐军继续往前追,不断地俘虏那些逃跑速度慢的胡禄屋阙部族人。

七天后,唐军将胡禄屋阙部团团围住。

执失思力让手下的一名将领拿着他的信,带着一些被俘虏的胡禄屋阙部头人们,往被围的合支贺营内劝降。

合支贺已经走投无路了,看到是原来的颉利手下大将执失思力带人攻击他们,更是悲从心起,无奈地带着所有族人们向执失思力所率的唐军投降。

合支贺所领的胡禄屋阙部原有族人五万余,在逃跑过程中被唐军消灭及丢失了一万五千余人,余下的三万五千余人都成为了唐军的俘虏。

执失思力所部的攻击任务已经完成,在派人飞速向李业诩报告的同时,也押着这些俘虏往西伊列河谷方向回撤。



阿史那社尔率第六、第八近卫师在经过一个半月的艰苦行进后,抵达金山西曳咥河畔,在这里与处木昆部遭遇上。

在攻击处木昆部的同时,阿史那社尔派人执信劝处木昆部大啜嬾独禄放弃抵抗,向唐军投降。

在等待嬾独禄回复的同时,阿史那社尔令上官怀仁所领的第六近卫师,快速攻击了处木昆驻扎在玄池附近的一部,将这部五千人大部俘虏。

接着又以李世南所领的第八近卫师逼近嬾独禄的牙帐,用手雷消灭了试图攻击唐军的一部处木昆部士兵。

嬾独禄被唐军的突袭能力及不知名的武器吓住了,也有些慑于阿史那社尔这位原先东突厥王子的威名,经过三天的犹豫后,亲自率手下五十名渠帅,来到阿史那社尔的大帐中,向这位处罗可汗的次子投降。

处木昆部宣布投降后。附近的葛逻禄、卑失、思结阙等突厥十大姓外的族人也接连向阿史那社尔投降。

思结阙俟斤都曼怕遭到唐军的攻击,带着族人飞奔了近三百里,来到驻扎在曳咥河畔的唐军大营,向阿史那社尔投降,让唐军将士们惊奇不已。

阿史那社尔在金山西呆了半个月后,带着俘虏的一些突厥部落及所有归降的部落头人们,拔营往西回撤。

西北的冬天快来临了,各种御寒衣物带的不足的唐军士兵,抵挡不住金山一带寒冷的气候,必须往南回撤,而且李业诩也在战前有过严令,取得战役的胜利后,各部都要往伊列河一带靠拢,等待朝廷的进一步命令。



驻在高昌境内的侯君集,接到焉耆国王龙突骑支的来信,要求唐军归还当初被高昌攻占如今被唐军占领的原焉耆三城,但被侯君集拒绝,恼羞成怒的龙突骑支联合龟兹一道攻击唐军。

正呆在高昌城内把玩珍宝,无所事事等待朝廷诏令的侯君集大喜,亲自带领包括郭孝恪的第四近卫师,薛孤儿的第十四近卫师在内的五万人马迎战焉耆和龟兹联军。

焉耆与龟兹联军六万余人与唐军在镶山西遭遇。经过长时间休整的唐军士气很盛,包括侯君集在内的领兵将领对龙突骑支的要求很是愤慨,都想好好教训一下这个敢于向大唐讨要战利品的狂妄无知国王,还有不知天高地厚的龟兹人。

在唐军大举攻击下,焉耆与龟兹的联军大败而逃,侯君集趁机领兵攻进焉耆境内。

贞观十四年八月底,薛孤儿的第十四近卫师攻破焉耆城,焉耆王突龙奇支和他手下的一班大臣被俘。

唐军继续西进,攻击与焉耆联军的龟兹,九月中,郭孝恪率领第四近卫师攻破龟兹城,擒其国王苏伐叠、权相那利。

呆在西州的侯君集正愁没有借口对原高昌西边这两个国力及地域都较大的西域王国进行征伐,没想到这两个王国的国王不知哪根筋搭牢了,竟然敢举兵攻击唐军,这下倒好,攻灭高昌后,唐军再接再厉,又把这两国给消灭了。

战事结束后,侯君集领兵驻在焉耆城,郭孝恪军驻龟兹,同时将这一情况飞报长安。



李业诩派出三个团追击逃跑的欲谷设残部,却无果,狡猾的欲谷设利用对伊列河一带地形的熟悉,几次躲过了唐军的搜捕,最终逃进了沙漠。

无奈的李业嗣在追击了三百多里地,被沙漠所阻后,也只得和李吉、程处默等人带着各自的队伍,灰溜溜地回来向李业诩复命。

李业诩带着剩余的两万多唐军,在清理战场后。继续往弓月城一带进军,附近的鼠尼施处半部、突骑施另一部,及姑苏、处月、处蜜慑于唐军的巨大打击力,在唐军开进时,纷纷投降。

贞观十四年九月底,李业诩率部攻占了弓月城,并将伊列道行军大总管的帅帐设在了弓月城内。

契苾何力、执失思力、阿史那社尔三部的消息已经传到,接着侯君集攻破焉耆和龟兹的消灭也传到李业诩这里来。

看到各部都取得如此辉煌战果的李业诩很是得意,他知道这一战已经给予突厥人致命的打击,西突厥的势力已经土崩瓦解,西域境内的势力重新洗牌,大唐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没有其他力量可以相抗衡,接下来的,就是要如何有效的统治这一片地方。

历史已经与原来彻底不一样,李业诩只是大概是知道原来历史上西突厥被灭的经过。

原来历史上出征高昌的军事行动,也就只是灭了高昌国,在其地设置安西都护府,灭西突厥那是李治朝时候的事,就是自己现在的部下,苏定芳率汉兵及其他各部降兵,消灭了不知阿史那家族哪个人的叛乱,彻底平定西突厥,从而在这一片土地上建立了地域面积超大的安西大都护府。而且设置了安西四镇,对这一片原西域之地进行管理。

但李业诩知道,在原来的历史上,无论是突厥的十姓,还有十姓之外的葛罗禄、处月、处蜜、姑苏等,他们对唐中央政府都是时归时叛,也使得这一片地方多年以来一直没有很好地安定下来,为大唐的力量最终退出西域之地埋下祸根。

李业诩隐约地记得曾经看到过一张安西大都护府的地图,那时大唐的疆域极大,后世的那一堆什么斯坦的中亚国家,还有阿富汗全部都在安西大都护府治下。看到这张地图,当时的李业诩是何等的为自己的祖先感到自傲,也就是因为这个,历史上的朝代他才最喜欢唐朝,特别是武备强盛的初唐。如今有幸成为强盛的大唐王朝中的一员,而且如今在西域还是举足轻重的人物,自己的想法和行为甚至能决定这一片广大地域的命运。

李业诩此时想的是,既然历史已经与原来大不一样,而且还有他这个大概知道原来历史的人在,那他就不允许西北动荡的事再次同样发生,一定要把这片土地牢牢地统治下来,无论是军事攻占的,还是自愿来归附的,都要建议李世民派官吏进行有效的治理,慢慢地将这一带汉化,并大量往这边移民,进行军事屯田,模仿后世的生产建设兵团,让汉人的根牢牢地在这一带扎下来。

李业诩率部在弓月城休整,同时令所属的军队加强戒备,并派出使者往五弩失毕的领地,及其他西域小国,宣扬大唐皇帝的诏令,让他们归附大唐或者向大唐朝贡。

在闻知唐军攻破了高昌,及焉耆、龟兹,还有将势力庞大的西突厥欲谷设部大部消灭的消息后,西域诸国和各部落都被震动,这些小国和部落没得选择,纷纷派使臣前往安西都护府所在地,还有侯君集的交河道行军部,李业诩的伊列道行军部,表示愿意归附大唐,或者以大唐为宗主国。

李业诩在将所部战报送出的同时,也附上自己对这一片地如何处置的请求,接着又将这一带诸国都愿意来归附的消息一并送往长安,他在等待的,就是朝廷回复的诏命

第四卷 军魂 第五十五章 安西大都护府和安西四镇

初秋的长安,已经有稍许的凉意。

两仪殿内。李世民召集了一些重臣们商议军情。

李世民已经接到了侯君集传回来的军报,焉耆与龟兹联军想攻击我西州,被侯君集所领的唐军击败,我大军趁势攻取了焉耆和龟兹这两国,而差不多在同一时候,一向对大唐示好,并遣子入侍的于阗王尉迟渥密,也通过侯君集向大唐皇帝请求,愿意举国内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