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日军真地攻下张家口,那么陈晓奇的人马必定会死守不让包头,甚至集宁都不会让,日军急切间必定不会去拉锯,他直接南下大同,还是威胁山西!
算来算去不出力是不行了,阎锡山咬咬牙狠狠心,将晋军主力全部塞到了张家口沿线,加上其他部队地堵截,日军想要从怀来再进一步,难于登天!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风云突变!上海战局的突然爆发导致日本地作战计划大规模调整,上海开始一场谁也不看好结果的所谓谈判,而华北地日军主力却空前活跃!当然,他们活跃的方向不再是张家口,而是直接南下,威逼第一第三战区!
更令阎锡山高兴的是,根据各方面情报显示,日军攻入长城的兵力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有些锐减!除了保持龙关、怀来两个攻击锋线之外,甚至连第五师团都开始收缩,并改变方向,准备顺着长城攻击南下!
日本大本营作出新的战略调整,对津浦路的攻击作战被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且也要求华北方面军立刻做出攻击行动,以着实有力的紧逼姿态来达成对上海谈判的筹码压力!
华北方面军上上下下所有日军官兵一片欢腾!终于到了可以大展拳脚的时候了!
按照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制定的计划,第一军的任务,在攻击到灞县、易县之后,立刻一举攻下保定,协助第五师团南下攻击到蔚县、源,而后继续南下攻击石家庄。
第二军在全军到达之后,立刻沿津浦路南下攻击马厂、沧县,配合第一军攻击石家庄,打开平汉线,而后再分别南下河南、西进山西,两面开花,彻底打掉这两片的中**队之后,再掉转头来全力吃掉山东军团,彻底拿下华北!
这样的计划,已经尽量高估了山东军的战斗力,甚至一开始都不轻易去触动他们的兵锋,待到两个军全部完成作战目标之后,再集中全力攻击山东,才是最为稳妥的做法!
但是,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却低估了手下们胡来的本事!
9月6日,华北方面军突然展开渡河攻击!永定河沿线的中**队准备不足,在长城被攻破之后有意识的收缩阵地,结果在两天之内接连遭受惨败,不得不退守保定一线,而主力攻击的日军第六师团在第一个发动攻击、第一个达成作战目标之后,突然转向攻下任丘,而后长驱直入杀到东线,直逼马厂、沧县!
驻守在此处的第29军扩编的第一军宋哲元部根本顶不住两个方向十多万日军精锐的联合打击,守了两天就全面溃败,将沧县完全暴露在日军强大军力面前!
第六师团长谷寿夫向司令部发出要求,一定要第一个打败山东军!
9月10日,日本华北方面军第2军和第六师团杀到眼前,坐镇德州的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黄镇山拍案而起哇哇大叫:“他!小鬼子总算跑过来了,诸位兄弟,动手!”
第三十五章 华北大战(二)列车炮
军第1团为第二军攻击锋锐,只用两天时间就攻击南的姚官屯一线,第六师团也用了不到四天时间,就渡过永定河,攻到保定之后突然拐弯串进第一军的阵地去夹攻任丘、沧县!
这样的肆意妄为,却弄得寺内寿一暴跳如雷,第一军司令香月青司颜面无光!防守这一线本来就很吃力的**第六战区叫苦连天,冯玉祥总司令徒唤奈何,唯一高兴的只有等这个机会很久而不可得的黄镇山!
寺内寿一已经要暴走了!他料定谷寿夫那家伙是可能胡来的,先前也尽量摆出姿态,让他们发挥强大的攻击力量,甚至帮着召回牛岛满支队凑足编制,还专门拨出一个重炮旅团给以辅助,总而言之大大加强了他的总体实力,令他在永定河一线打出成就来,暂时缓和一下这帮关键时刻可能捅娄子的家伙!
山东的确要打,但是一定要按照计划来打!当两个军全部到齐之后,只要能够把当面这些中**队第一时间打垮,让南面战场的上海派遣军更轻松一些,接下来集合两军八个师团之力,完全可以三面包夹一举解决山东,获得一份不次于东三省的巨大功勋!
因此,第一要务,是攻下保定石家庄,打开南下、西进的通道,而不是急急忙忙的去跟强大的山东军动手过招!在全部队伍部署完毕之前,这样的行为只能会坏事!
千算万算,寺内寿一没算到华北的天气会恶劣到影响排兵布阵的程度,更没想到,第六师团会趁着这个机会跳出司令部的约束控制,一发不可收拾的独走了!
谷寿夫这样一搞,攻击保定石家庄战线的兵力必然不足,整体作战计划必然受到影响,能否快速完成作战目标成了未知数,中间可能出现的变化大增,这下麻烦了!
谷寿夫却没有那样的看法!
如果不是为了等待牛岛满支队到位,和方面军的总体作战部署,他早就带着师团长驱直入杀到山东了!中**队那么差地战斗力,怎么可能是他的对手?就算当前有几十万大军,以他加强师团两万人的强大兵力也足可以把他们像羊群一般赶得到处乱跑!
面对这样的敌人,还需要做那么多的计划么?直接杀出来把他们都解决掉就好了!这事情,其实就那么简单!
谷寿夫绝对不是单纯的狂妄!从8月下旬与增援南口的**交手之后他就发现,其实自己的作战能力高出他们太多了!仅以牛岛满支队一个旅团地力量,就能让对方一个军三个师的兵力没有办法前行,且对方的死伤比例大大超过日军,这说明什么?差距!
现在,以三个旅团的兵力,外加空军和战车部队的偏移,且最关键的是其中一个重炮旅团的杀伤力威慑力,足可以令他的师团拥有正面击破两个军地力量,也就是说,一个师团至少能够攻击六万中**而取得胜利,试问,有这样的能力,他有什么理由还继续隐忍下去?还需要将整个军九万多人的编制等到齐了才动手么?完全不需要!
6日,当先跨越温顺地永定河发动猛烈攻击,两天之内势如破绣,兵锋所指挡者披靡,中**队纷纷败退,一泻千里!原本预计要七天完成的作战,只用了不到四天就完成,而他的前锋也已经杀到任丘,此时,按照司令部部署,是要西进保定的。
但谷寿夫看来,那样做就太愚蠢了!
他用事实证明,这些所谓的几十万中国守军的战斗精神实在太糟糕!凭着本土防御作战的地利人和,加上远高过自己的人数优势,居然还挡不住一个师团的狂飙突进,那么攻打一个小小地保定,在拥有240毫米两个攻城炮联队的支援下,也不过时一口就能吞下的蛋糕,哪里及得上山东这个大肥肉的美味?
再者,到了任丘,前面就是河间、献县,根据最近情报显示,那些卑劣的山东军人前锋就在那里到部署,主力部队更在衡水、沧县一带,挡在前面的那些溃败的军队不能阻止他前进脚步的,只要再努力一点,就能真正的用刀砍到他们,这正是整个第六师团上下最为期望的事情啊!
最后一个令谷寿夫不能压抑这种**地条件,便是因为他所部的高速突进,造成跟后方其他两个师团地脱节,华北地区连日大雨造成的交通不便,以及战争破坏地各类通信条件,令他们暂时没办法及时报告自己的动向,只能通过空军单方面投放令,司令部暂时对他是失控地,这样的好机会不去用,还等什么?
谷寿夫决心南下攻击到山东军的前锋,但他不是傻子!到目前为止,他一个师团已经拉长到上百公里的战线上,过度深入导致他左右皆敌,再孤军南下一定会被三面夹击,那时候再强的军队只怕也撑不住,他没那么蠢!
因此,经过与参谋部慎重商量,他决定就在任丘短暂休整收拢部队,然后南下河间拿下念祖桥阵地,将兵力全部甩过来之后,再与第2军合作一起形成宽面阵型,同时攻击献县和沧县,以求达成相互支援毫无漏洞的光面攻击,这样一来,他等于是抢了此地的16、1师团的阵地,横跨两个军!
挡在日军这条线上的,是新编第六战区冯玉祥长官部,作为西北军的老当家,在这个紧要时刻,蒋介石生怕这些军头们撂挑子掉链子,加上冯玉祥在上海根本没人鸟,大大方方让他回来指挥自己当年的骄兵悍将们,以促成在日军攻击锋面上,能够挡得住几个回合!
冯玉祥就算脑子里再多的军阀思想,本身他是爱国的!当此国家危难之际,他是真想做一点事情出来,当了一辈子兵,能够有机会为国家而战,也算得其所哉!
但是现实是那样的残酷!当冯长官欣然上任后才发现,世界已经变得不是他认识的那个样子了!
人还是那些人,包括跟他搭档的鹿钟麟在内,都是西北军老人,手下宋哲元为首的第一集团军,冯治安,庞炳勋等等,似乎都是当年旧部,真到了节骨眼上,听他命令的却一个都没有!
冯玉祥长叹都没精神,这些人已经不可救药了!在泰山读书几年,他真正去切实了解了同样作为军阀的陈晓奇的所作所为,凭着深入调查耐心钻研,他才发现这其中地很大不同处。
陈晓奇是要做军阀,同样也是心里头有救国救民的大思想,看起来跟他没什么差别。然细究起来,人家做的那是有板有眼真扎实干,真正让老百姓有尊严懂道理得到实惠了,这个时候,不管是那一个人多么强悍的力量,去到那一亩三分地抢权夺位,或者跟老蒋似的想法子用政治手段逼他下台,也绝对没人能接的上茬!那个家不是谁都能当的!
而且他得出来的结论,是如果所有军阀都当成这样子,中国早就有希望了!纵然没有那个有名无实地中央政府
对没人敢这么欺负。
再看自己这些旧部怎么做的?最有出息的宋哲元干了些什么事!当年在长城打出来的威风,没有几年就自己败光了!今年更是闹得灰头土脸,跟日本和谈,谈的华北一败涂地!保存实力退后,一退丢了平津要地!
到了现在,日军已经摆明车马要彻底收拾中国了,他们在夹缝里生存的手段已经行不通,这倒好,又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从一个军扩展到一个集团军,就架子来说已经很不小了!给他们的机会也已经很足,此时不把握机会重塑辉煌更待何时?
彻底没救了!宋哲元亲帅59军在马厂青县被打的狼狈不堪,姚官屯地庞炳勋居然不及时救援!67军吴克仁当面被日军16、19~两个师团打的狼狈不堪,调集23师增援时,他们居然不去!
不仅如此,整个第六战区,所有的部队指挥,他冯长官地命令各位军头根本都不听,就算把仗打成这个糟烂样子,他说他的,人家做人家的,根本没人理他这块咸菜!
冯玉祥心寒那!
自己强横一辈子,到头来两手空空一事无成,本心想要发光发热的做点贡献,却招致这样的对待,他悲观的认为,这样下去不但津浦路北段根本守不住,若山东防线全面溃退,则亡国灭种也指日可待!
悲观毕竟代替不了作战能力,就在9月12日,日军第六师团杀到河间,与其余两个师团兵合一处威逼献县,第16、师团顺势向东倾斜,帮助第1团打破兴济镇、东花园、下河桥,从侧翼威逼姚官屯第三军团阵地,庞炳勋和退到这里的冯治安19军团慌了神!这么整下去,他们马上就要玩完!
就在这人心惶惶的时候,黄镇山动了!
成立第三战区后迅速扩编的山东第五集团军规模大涨,从本土防御地二十万人迅速膨胀一倍!重新应召入伍的老兵两个月时间就与从各部拉出来的军官形成新的师团队伍,原来各师也迅速扩展为军冲到第一阵线!
顶在沧县屁股后面的,是原山东第一机械化步兵师的许雄部,在西进甘中扩充为五万人的一个军团之后,为了能捞上一场仗打,他趁着第二次升级装甲兵团、回撤老旧装备的机会,拉着一个师赶回山东,前出到德县以北到沧县一带驻守,并将部队再次扩充到一个军三个师的力量,新老结合的拉出一个机械化军团顶在一线。
献县方面,是李玉衡地第九师扩编而来的第九军,总计三个师和直属旅团各部,就顶在67军地屁股后面,在他之后的衡水一带,则是第三军欧长浩部,而在沧县德州之间地,是六军段子玉部。
四个军总计十二个师的队伍拉出来是很方便地,毕竟之前的所谓师,其实都跟日本师团之类的编制一般,一个师的人数在15000人以上,直接扩编三师并不太费劲!
冯玉祥顶在献县,眼瞅着就要被日军两面夹攻而无可奈何,宋哲元部也好,冯治安部也好,总之整个第一集团军上下似乎都没有几个想要血拼到底的,眼看日军的攻击力度越来越大,一个个都开始当缩头乌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