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沿着黄河向东。和黄河中下游地其他部落融合,最终诞生了华夏文明的主体系,一种则沿着黄河向西,一直向黄河上游前进。形成了羌荣早期民族部落。
长江文明中,三星堆文化并不是唯一的起点,和其他长江中下游文明演化了蜀、楚、越三种文化,开始和黄河文明的新主体——中原文化开始融合,最终形成了华夏文明。
三星堆文化一部分选择沿长江继续向上,进入藏州,形成了六牦牛部落文化,最终羌荣部落和六牦牛部落最终在藏州实现了碰撞,他们做为华夏文明两大起源点文化的两个分支,在这里发生了融合。如果刘协不干预,他们就会形成吐蕃文明,而出现了华夏文明一个分支。
说到底,藏族和华夏族是真正的同源民族,如果黄河文明是父亲,长江文明是母亲,那么藏和汉应该可以说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
在华夏同源的论证上,刘协虽然没有在大汉时代找到仰韶文化的遗址,但通过藏原住民称汉人为“嘉”(当时的嘉和夏同音)以及周礼典籍可以论证出。藏汉是三千年前夏人东西分开发展地不同结果,所以藏的原住民应该享有华夏族称谓,必须享有帝国子民的一切权益,任何人不得将原住民做为佣工和奴隶使用,不得歧视,不得掠夺,恰恰相反,作为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大汉帝国的汉族必须对藏的原住民提供一切尽可能的援助。
由于藏州原住民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风俗。也没有统一的地区政权,刘协判定从华夏二十五年开始,藏民悉数回归华夏大族,不设单独地民族设置。
在对藏州原住民考证的过程中,一个刘协没有想到的事情自然而然的进入了轨道,那就是对整个华夏民族的起源和发展历史的总结和考证。
刘协自然的成为太学府华夏民族起源与发展论证研究会的领衔人物。这个研究会集合了整个大汉帝国最优秀的历史学者、考古学者、民族学者、人文社会学者和其他相关各行业学者。总计两百余人,在天京城举行了为期六个月地辩证。而刘协的华夏文明双源论,即以黄河文明为父,以长江文明为母的观点成为最主流的观点。尤其是炎黄之争,夏商之址和东西两周为华夏文明双源论一个最主要的论证过程,根据民间传说、历史纪录,尤其是西周的一些史籍,加上对朝歌地发掘,以及龙骨被刘协做为商朝文字定为甲骨文,经过十余年统计后,大汉帝国地中央帝国、天京学府、京都理工、长江学府、南京学府、黄河学府、西京学府、襄阳学府(江夏学院、荆州学府和江夏技术学院整合后,结合原襄阳学府余部而成,主学院在江夏,分院在襄阳)、重庆学府、济南学府、颖川学府、洛阳学府、辽东学府、巴比伦学府、罗马学府、南海学府十六家国级学府的两百多位学者在大量史籍和资料地基础上,进行详细的论证。
在统一的判定是华夏文明最早的源头在南方,从南方移向北方,时间在夏朝和五帝之前,在向北移民过程中出现了五帝,在这时,太学府的考证和辩论结果是出喾即舜(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亦即《山海经》中的帝俊和卜辞中的高祖之后,一致推翻《史记》所说的五帝——黄帝、颛顼、喾、尧、舜。
根据《左传…哀公六年》载《夏书》曰:“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今失其行,乱其纪纲,乃灭乃亡。”判断夏之前的朝代为陶唐朝。
《史记》以为陶唐(帝尧)之后为有虞氏,有虞氏之后为夏,也就是说有虞就是舜,而有虞之后就是禹。太学府也对此观点批驳,提出舜是本三代之高祖上帝,则不能为有虞氏的观点,进一步探悉,认为虞是夏地先民。他们以白虎(虞)为图腾,故号有虞氏,其首领即禹,所建之方国曰土方。见诸卜辞、《诗…长发》和《楚辞…天问》等。
根据这些观点,最终认定传说中的五帝实际上就是陶唐时代的五位皇帝,并根据《山海经》、《远古帝传》、《夏初》、《竹书纪年》以及《东周礼记》,最终确定陶唐时代的五位皇帝为帝尧——帝挚…帝韩流…帝颛顼…帝朱(丹朱),而帝喾(现代郭沫若的论证:喾就是舜,也就是说舜是尧父亲,而非其子。)就是帝尧地父亲,为有熊氏部族之王,陶唐时代共传了四代五帝,自帝尧始至丹朱而终。其中帝尧到帝挚这一代为兄传弟,其他皆为父传子。
在这个过程中,唯一很难界定的就是帝喾(舜)是否为黄帝,黄帝为有熊氏之王,而舜也是有熊氏之王,年代接近,是否可能就是一帝,而黄帝子嗣众多,传说有二十五子。那么有否可能是黄帝之后继承有熊氏之王的为舜,即舜为黄帝子说,但也有学者认为黄帝就是舜。
支持舜为黄帝者,则支持帝尧——帝挚…帝韩流…帝颛顼…帝朱五帝说,而坚持黄帝为舜父的学者则提出了帝舜——帝尧…帝韩流…帝颛顼…帝朱地五帝说。
由于黄帝缺乏直接的文本证据,而黄帝在陶唐时代并没有称为黄帝,到了周以黄帝后自居,灭商建周,才有了黄帝说。故此可以断定,在周朝典籍中,黄帝究竟是否为舜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认定。
但《五帝本纪》中又有这样一个记载:黄帝有二子曰昌意、青阳,喾有二子曰尧、挚,而《竹书纪年》和《左年公》有记载,舜有二子曰昌意、青阳。结合喾为舜的商字体。舜为喾的周字体,相合应起来。可以断定昌意即尧即太昊,青阳即挚即少昊,是尧为兄先立,故曰太昊,挚为弟后立,故曰少昊。
根据这个断定,太学府也是胆颤心惊的最终认定,喾就是黄帝的原型,对于黄帝有二十五子的纪录做出判定,由于当时环境和生存问题,舜不可能有二十五子,而二十五子的说法源于周朝文王时期,在禹时成形的《五藏山经》曾谈到舜子二帝,这个说法一直延续到商,从商灭夏,自居同为黄帝之后,根据断论,刘协和太学府根据字体学最终断定姬、酉、祁、己、滕、任、、荀、僖、佶、儇、衣十二个上古之姓都是陶唐部族衍生分封地,而真正的黄帝本姓为姬,以姬姓立陶唐,尧后分酉、祁,挚后分己、滕、任,韩流后分、荀,颛顼分僖、佶、儇,朱灭分衣。
酉姓灭,故陶唐开国帝尧后只留祁姓,祁姓后分刘姓,即刘氏为陶唐之后。
正如禹结束了陶唐时代,而启正式建立夏朝一样,实际上是黄帝喾(舜)结束了蚩尤的炎帝时代,而帝尧建立陶唐时代,这是典型父灭子建行为,华夏历史上,汤灭夏,放桀而不立商,西伯姬昌灭商而不立周,姬发承继父业立周的行为一致。(这样的历史就说明了为什么真实历史中曹操灭汉而不立魏,司马懿灭魏而不立晋的原因,其实都是效仿古代贤帝而已,其他所谓曹操忠汉,不愿做逆贼,司马懿忠魏,不愿做逆贼的话都是胡乱瞎说,结合历史中贤帝行为,我们一下就可以发现历史的真相。)
丹朱同时期就出现了禹,禹是有虞部落的首领,根据《竹书纪年》曰:“后稷放帝朱于丹水”,而《国语…周语上》载祭公之言曰:“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论证结果为当时后稷是禹地大臣,“后稷放帝朱”实际就是禹为夺权而放逐了帝朱。
据《墨子…兼爱下》与《非攻下》所载,禹放丹朱后并没有完全控制政权,丹朱之子苗民(即三苗)曾一度称王,与禹分庭抗礼,《国语…周语下》载太子晋曰:“王无鉴于黎、苗之王,下及夏、商之季。”“夏、商之季”就是指桀、纣二王,太子晋把黎、苗和此二王相提并论,可知苗民曾为王,一度掌握政权,盖因其乃帝室之胄。但无称帝之说。后来禹伐而流之(实际上应该是驱逐),最终战胜了陶唐时代的舜地黄帝部落,夺取了政权。
经过一系列的论证,华夏文明的历史从炎帝(神农氏)开始立帝。炎帝之前各部落都是分散发展,虽有战争,但并没有形成部落联盟,即各部落有王,至炎帝时,各部落联盟之王称为帝。
帝国学者对藏、韩、瀛等落后地区还是母系社会进行考证,根据《白虎通德论》等古籍所载:“谓之伏辆者何?古之时未有三纲六纪。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能覆前而不能覆后。卧之,起之吁吁,饥时求食。饱即弃余。茹毛饮血,而衣皮苇。于是伏牺仰8观于天,俯察于地。因夫妇,正五行,始定人道。画八卦,以治下。治下伏而化之,故谓之伏牺也。”认为原始社会起初为母系社会,其后进入正统的父系社会,而父系以男性为主体的社会才是正统和先进地社会体系。华夏纪元前三千百年左右伏羲为华夏文明比较开化的时候。伏羲是整个中原诸族、黄河流域各部落地首领,但在伏羲之后,整个部落已经分散开,彼此的距离都很远,形成了数十个小部落,虽然大家仍然尊伏羲地妹妹女娲为王,但更多的部落还是选择离开,其中就有炎帝所在的羌族分支部落,他们在姜水流域形成了新的完整地部落体系。并以姜为姓。除了姜性部落之外,还有最终诞生黄帝地姬姓部落。
大约是在华夏纪元前两千年左右,姜氏部落从渭河流域南下,进入荆州南部(今湖南省炎陵县)和当地长江流域的文明融合,诞生了神农部落,由于长江流域为稻文明和农业文明。这个时候就有了炎帝教习姜氏部落从游牧生活走向农耕地事情。随着炎帝将姜氏部落扩张,逐渐融合南方的部落。形成了一个以荆州为主体的大部落联盟,并开始再次向北方开拓,成为天下部落联盟地首领,真正成为华夏部落的帝,在这个过程中,农耕和其他知识也传到了中原,为中原各部落崛起打下了基础。
炎帝的儿子有两个,一为蚩尤,二为刑天,蚩尤在和邢天的争夺炎帝的联盟部落帝位落败,最终选择向北方进发,进入了黄帝部落的中原地带,在这里和黄帝进行了对中原地带的争夺,最终又一次落败,其后,邢天也和黄帝争夺荆州、扬州的土地,也被黄帝打败,在这之后,黄帝就正式成为炎黄两大族系部落的统一首领,而炎帝部落中不甘心归属黄帝地人就退回南方,从荆州开始向南方各地扩散,形成苗、越、彝、南山等族,而炎帝主体部落则在荆州成为了现在楚民主体,成为华夏文明的一个主体部分。
同样是华夏纪元前两千年左右,黄帝的姬氏部落,由于以熊为图腾,故也称为有熊氏,其虽然接管了炎帝部落,但并没有立刻结束炎帝的时代,也没有称帝,而是留下刑天,但其子尧建立陶唐时代,正式称帝,并尊舜为黄帝。
到了禹为夏初,并带领有虞部落接管了有熊氏部落,其子启正式建立的夏朝。
这一系列的历史新审定,最终定炎帝在前,黄帝在后,而华夏文明的祖先也就是炎黄两位大帝,而炎黄两位大帝都是从伏羲部落中诞生的分支部落。
在伏羲部落分裂的同时,藏地先祖部落和炎帝的姜氏部落一起离开渭水,向西而去,也就是藏州北方各部落的开始。
根据语言学者对汉语、藏语、南语(今天的苗族语言)和泰语(是指泰州和福州一带原住民的语言,这和今天的粤语不同,今天地粤语实际上起源于雅语,或者说,你听过粤语就知道周朝和汉朝人怎么说话了)地辩证考究,认定了汉藏南泰四语同源而出,也断定了伏羲部落的存在是可以肯定地,所以汉藏南泰四大语系,也就并称为伏羲语。
在伏羲语之外,越语则独立为南越语。而西域原语言独立为西域语,瀛州、辽州和兴州东部部分地区原住民所用的语言被称为远东语系。
根据语言学地分析,依据“舜位中央,西有戎、析枝、渠庾、氐、羌,北有山戎、发、息慎(肃慎)。东有长夷、鸟夷,南有交”的传统认定,结合目前帝国各族的情况,最终形成了大汉帝国的中原诸族、东夷诸族(山东齐鲁一带的部族)、东北诸族、氐羌诸族、西南诸族、江汉诸族、百越诸族、藏州诸族地华夏民族八大族系的定论。
中原诸族、东夷诸族、氐羌诸族是黄河文明代表的伏羲部落分散的结果。而西南诸族、百越诸族和江汉诸族则是长江文明地代表荆楚部落分散的结果。
西南诸族的起称为濮,百越起为越,越与周姬氏王室所领部族合,诞生了吴,江汉诸族为芈,先有芈,后芈部落延江上为濮,延江下为越。
中原诸族、戎羌诸族、东夷诸族、西南诸族、江汉诸族、百越诸族六个部族体系共同融合的结果就是今天的汉族,也就是华夏民族的主体,融合的时间为华夏纪元前三千年到华夏纪元前一千七百年之间。而戎羌诸族和西南诸族融合后诞生的就是藏州诸族。
这个时候,华夏民族的起源和发展就非常清晰了,总体上是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相互融合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