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大义今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楞严大义今释-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偶傍清溪闲处立,一声啼鸟落花深。
    
    
          秋风落叶乱为准,扫尽还来千百回,
    
    
          一笑罢休闲处坐,任他着地自成灰。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教理行果
    
    
      从上娓娓说来,本来大事已毕,奈何〃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唯恐平地凡愚,可望而不可即,乃急转直下,再说出一大藏教之戒定慧三学,无非是〃莫以善小而勿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此理人人都知得,叵耐个个做不到。故再三吁咛咐嘱,正是〃临行密密链,意恐迟迟归〃之慈母心肠也。于是详细指出轮回六道,因果循环,地狱天堂,人间苦海与圣贤之种种境界,此即所谓修道之谓教者,亦乃全部佛法之基石也。但又复坦然指出,所谓天堂地狱与因果轮回等事,皆此一心坚固妄想之所建立。纤尘下而翳天,一芥坠而覆地,〃自净其意,为诸佛教。〃临歧叮咛,唯此而已。吾佛婆心恳切,恐来人于歧路徘徊,乃复说出修持过程中五十种阴魔境界之现象,〃欲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善恶由心,魔佛同体,执迷处即佛亦魔,放下了何魔非佛?故必须知得在〃有佛处莫留恋,无佛处急走过。〃则君子坦荡荡,不做小人长戚戚矣。古德有云:〃起心动念是天魔,不起是阴魔,不起是烦恼〃。乃知世人在开眼闭眼处,举足下足时,无一非心障之冤魂,其魔岂止五十种而已。但得正身心,魔境可成趣,则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何有魔佛之可得哉!菩萨之位数五十有五,阴魔之境,只说五十者, 乃综合身心是称五阴。五阴错综复杂而为用,五十相生,故数仅得此。易日:〃天数五,地数五,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其用四十有九。〃舍此天地均数之象仅为五十。一点动随万变,故其用四十有九。如一尘不染,即万法不生。然则所谓五十五,或六十四圣位,与失五种阴魔,都只是大衍之数,六十四封之周天变相而已。周天之象,始于一,终于一,中通于五。故全经以情波欲海之一念始,以剖析五阴之空性为结。首尾关照,层次井然。一以贯之,等于未说一字也。系以诗日:
    
    
         游戏何妨幻亦真,莫将魔佛强疏亲,
    
    
         心源自有灵珠在,洗尽人间万斛尘。
    
    
         欲海情波似酒浓,清时翻笑醉时侬,
    
    
         莫将粒粒菩提子,化做相思红豆红。
    
    
         几年魂梦出尘寰,浊世何方乞九还,
    
    
         一笑抛经高卧稳,龙归沧海虎归山。
    
    
      庚子年春三月南怀瑾 述楞严大义随笔之一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楞严大义今释(注一)
    
    
            第一章 心性本体论
    
    
               问题的开始
    
    
      有一天,释迎牟尼佛(注二)到舍卫国(注三)波斯匿王(注四)的宫廷里去,为追悼王父的忌辰而应邀赴斋。佛的从弟阿难(注五)早年从佛出家,那天恰恰外出未归,不能参加。回来的时侯,就在城里乞食,凑巧经过娼户门口,被摩登伽(注六)女看见,爱上了他,就用魔咒迷住阿难,要想加以淫污。正当情形严。重的关头,佛在王宫里已有警觉,立刻率领弟子们回到精舍,波斯匿王也随佛同来。佛就教授文殊(注七)大士一个咒语,去援救阿难脱离困厄。阿难见到文殊,神智恢复清醒,与摩登伽女一同来到佛前,无限惭愧,涕泪交流,祈求佛的教诲。
    
    
      佛问阿难:〃你以前为什么舍去了世间的恩爱,跟我出家学佛?〃阿难答:〃我看到佛的身体,庄严美妙而有光辉,相信这种现象,不是平常人所能做到,所以就出家,跟您学法。〃
    
    
           心灵存在七点认识的辨别
    
    
      佛说,〃世间的人,向来都不认识自己,更不知道自己不生不灭的常住的真心,本来是清净光明的。平常都被这种意帜思维的心理状态 妄想所支配,〃认为这种妄想作用,就是自己的真心。所以发生种种错误,在生死海中轮转不休。我现在要问你,希望你直心答复我的问题。你要求证得正知正觉的无上菩提,大门只有一个直径,这个直径,就是直心。你须要知道,一切正觉者成佛的基本行为,就是心口如一,绝不自欺。你因为看见了我外貌色相的美妙,就出家学佛,你用什么来看?又是哪个在爱好呢?〃阿难答:〃能看见的是我的眼,能爱好的是我的心。佛说:〃你说出看见而发生爱好,是眼与心的作用。如果你不知道眼与心在哪里,就无法免除尘劳(注八)颠倒的错误根本,不能消灭心理的烦恼。譬如一个国王,要用兵剿匪,倘使不知道匪在什么地方,如何去剿灭他们呢? 你说,使你发生爱好的,使你在烦恼痛苦中流浪的,都是眼睛与心所指使。我现在问你,这能看的眼,与能爱好的心,究竟在哪里?〃
    
    
      阿难答:〃世间上一切有灵性的生物与人,他们能够看见的眼,都在面上。他们能够识别的心,都在身内。〃(阿难第一次所答的观念,认为心在身内。)
    
    
    (注一)楞严:大定之总名也。自性定也。佛自释首楞严为一切事究竟坚固。经云:〃妙况不动周圆。〃故为圆定。性自本具,天然不动,不假修成,纵在迷位,其体如故,故为妙定。凡不兼万有,独制一心者,皆非圆定。凡不即性,而别取工夫者,皆非妙定。古德称之为,〃彻法底源,无动无坏〃之定。
    
    
    (注二)释迦牟尼佛: 即中天竺(印度)迦毗罗国净饭王太子,十九出家,三十岁成道,译日能仁寂默。为婆婆世界之教主。
    
    
    (注三) 舍卫国,地名,后以为国号。在今印度西北部拉普的河南岸乌德之东,尼泊尔之南。
    
    
    (注四)波斯匿: 舍卫国之王名,译日和悦,又日月光。
    
    
    (注五)阿难: 译日庆喜,乃佛堂弟,斛饭王之子。于佛成道日降生王闻太子成道,一喜也。又斛饭王人宫,报告生子,请王赐名,又一喜也。故字日庆喜。在佛弟子中,多闻第一。
    
    
    (注六)摩登伽: 译日小家种,亦日下贱种,是其母名。女名钵吉蹄译曰本性。虽堕淫女,本性不失。今云摩登伽女者,依母彰名也。
    
    
    (注七)文殊:译日妙德,又日妙吉祥。其德微妙,曾为七佛之师。降生之时,有十种吉祥瑞相。
    
    
    (注八)尘劳: 生有染污义,劳有扰乱义,尘劳即本末烦恼也。
    
    
              认为心在身内的辨别
    
    
      佛问:〃你现在坐在精舍(注九)的讲堂里面,看外面的林田,在什么地方?阿难答:〃这个精舍的讲堂,在这个园地里面,园林在讲堂的外面。〃佛问:〃你在讲堂里面,先看到什么。〃阿难答:〃我在堂内,先看到您,依次再看到大众。这样再向堂外看去,就可以看到园林。〃佛问:〃你看到外面的园林,凭什么可以看见?〃阿难答:〃这讲堂的门窗洞开,所以身在堂内,可以看见堂外,远处的园林。〃佛问:〃依你所说,你的身体在讲堂内,窗户洞开,方能见到远处的园林。是否会有人在堂内,根本不能看到堂内的我和大众,而只能看见堂外的园林呢?〃阿难答:〃在堂内不能看见讲堂以内的人和景物,而只能看见外面的园林,绝无此理。〃佛问:〃诚然如你所说,你的心,对于当前一切事物,都是明明了了。如果这个朋明了了的心,确实存在于身体里面,就应该先能看到自己身体的内部。犹如一个人住在室内,应该先能看封室内的东西一样。试问,世界上有谁能够先看到了身体内部的东西,形,筋脉动摇的状态。纵然不可以看见,至少亦应当明明了了事实上,有谁能够自己看得见身体内部的状况呢?在身体以内既然找不出能知能见的心是什么样子,何以能够知道心由内部出身外的作用呢?所以你说,心在身体内部是错误的。〃(分析一般观念,认为心在身内是错误的。)
    
    
             认为心在身外的辨别
    
    
      阿难问:〃听了佛的分析,我认为我和人们能知能见的心,在身外。譬如一盏灯光,燃亮在室内,这个灯光,应该首先用室内的一 切,然后透过门窗再照到室外的庭院。世间的人,事上不能自己看见身体内部,只能够看见身外的一切景物。犹如光本来就在室外,所以不能照见室内。〃(阿难第二次所答的观念,认为心在身外。)
    
    
      佛问:〃刚才我们大家饿了,就去吃饭。试问,可否在饿时派一个代表去吃,这个代表的人吃饱了饭,我们大家就可以不饿了呢?〃阿难答:〃每个人的身体各自独立,各自存在,若要一个代表大众吃饭,而使人人能饱,绝无此理。〃佛说:〃你说这个明明了了,能知能觉的心,存在身外,那么身与心就应该各不相干,心所知的,身体不一定能感觉得到。如果感觉在身上,心就不知道。我现在你身外一举手,你眼睛看见了,心内就有分别的知觉吗?〃阿难答:〃当然有知觉。〃佛说:〃既然身外一有举动,你心内在就有知觉的反应,何以认为心在身外呢?所以你说,心在身是错误的。〃(分析一般观念,认为心在身外是错误的。)。
    
    
      阿难说:〃依照这样辨别,在身内既见不到心,而在外面的举动,内心就有反应,确见身心事实上不能分离,所以心在身外,也是错误。我再思维,心是潜伏在生理神经的根里。以眼睛举例来说,就如一个人戴上玻璃眼镜,虽然眼睛戴上东西,但并不障碍眼睛,眼的视线与外界接触,心就跟着起分别作用。人们不能自见身体的内部,因为心的作用在眼神经的根里,举眼能看外面而无障碍,就是眼神经根里的心向外发生的作用。〃(阿难第三次所答的观念,认为心在生理神经的根里,并举眼神经视觉作用来说明。)
    
    
    (注九)精舍:以供众僧精修梵行之舍。
    
    
           认为心在生理神经根里的辨别
    
    
      佛问:〃依你所说,认为心潜伏在生理神经的根里,并且举玻璃良罩眼来说明。凡是戴上眼镜的人,固然可以看见外面的景物,同时也能看见自己眼睛上的玻璃啦?〃阿难答:〃戴上玻璃眼镜的人,固然可以看见外面的景物,同时也可以看见自己眼睛上的眼镜。〃佛说:〃你说心潜伏在生理神经的根里,当一个人举眼看见外面景物时,何以不能够同时看见自己的眼睛呢?假若能够同时看见自己的眼睛,那么你所看见的眼睛,也等于外界的景象,就不能说是眼睛跟着心起分别的作用。如果心能向外面看外界的景象,却不能够同时看见自己的眼睛,那你所说的能知能见明明了了的心,潜伏在眼神经的根里,与眼睛戴上玻璃眼镜的譬喻相比拟,根本是错误的。〃(分析一般观念,认为心的作用,潜伏在生理神经根里,是错误的。)
    
    
          认为它在见明见暗的作用上之辨别
    
    
      阿难说:〃再依我的思维,人们的身体,腑脏在身体的内部。眼晴和耳朵等有窍穴的器官,在身体的外表。凡是腑脏所在的,自然暗昧。有窍穴洞开的,自然透明。例如我现在对佛,张开眼睛,就看到光明,所以名为见外。闭上眼睛,就只见到黑暗,所以名为见内。以此例来说明,或者比较明了。〃(阿难第四次所答的观念,不是针对心在何处去辨别,只根据见明见暗来说明心在内在外的现象。)
    
    
      佛对于这个问题,分举在外在内八点事实来辨别解释。佛对阿难说:〃第一,当你闭上眼睛,看见黑暗的现象,这个黑暗的现象,是不是与眼睛所看见的境界对立。如果黑暗现象,对立在眼晴前面,当然不能认为在眼睛以内。那么,所说暗昧境界,名为在内,事实与理论,不能成立。第二,如果看见黑暗现象,名为见内,那么处在完全黑暗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