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的故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开封的故事-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前言
地处中州黄河之滨的开封,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已经有2700多年的历史。“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先后有七个封建王朝和元末农民起义军的大宋龙凤政权在此建都,可谓“八朝古都”。开封曾经叫过大梁、汴州、汴梁、祥符等名称,宋代号称东京。

  春秋时期,立都新郑的郑国称霸中原。郑庄公为了建仓屯粮,就在东北边境修筑城堡,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到了汉代,为避汉景帝刘启名讳,便将启封更名开封。由于黄河的侵袭,这座故城早已消失,遗址就在现在朱仙镇东南的古城村,世称南开封。

  战国时期,今开封一带叫大梁,为列国必争之地。公元前364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传位六代,经过130多年的营建,这里成了天下,吞并魏国。秦将王贲攻打大梁时,久攻不下,便引鸿沟水灌城垣,使大梁城荡然无存,淤埋地下。

  秦朝在大梁设置浚仪县。西汉时,梁孝王刘武的王都便设置在这里。隋炀帝开凿运河,使开封进一步兴旺发达起来。唐代时,这里是宣武军节度使的驻地。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均设京城于开封。周世宗柴荣曾扩建城池,使开封初具规模。    

  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大宋王朝,定都开封,历经九帝,凡167年,史称北宋。这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宽容,文化最先进,科技最发达,社会最进步的封建王朝,也是开封的鼎盛时期,人口上百万,富丽甲天下,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通的中心,堪称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张择端的长卷《清明上河图》就是它的真实写照。“靖康之难”,金兵攻占东京,烧杀淫掠,楼毁宫倾,里闾为墟,从此开封再也未能恢复昔日的辉煌。

  金代曾两度迁都开封。元朝在此设置汴梁路。元朝末年,红巾军起义,建立大宋龙凤政权,把开封作为都城,历时一年零三个月,这是在开封定都的最后一个政权。

  明初,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周王朱橚藩封开封,世代相袭。明末,闯王李自成率义军三次攻打开封,历时一年有余,最后明守军与义军竟掘开黄河以水代兵,全城百万军民十之八九死于非命,造成开封又一次遭到彻底毁灭。

  清康熙年间,在明代城垣的旧址上重建开封。到了近代,军阀混战,洪水泛滥,开封几无宁日,市容残破不堪。1948年开封解放,古城获得新生。直至改革开放,城市面貌才焕然一新。  

  开封毗邻黄河。这条伟大的河流,孕育了古城光辉灿烂的文化,也给开封带来了无比深重的灾难。千百年来,这条黄龙在开封附近滚来滚去,忽而穿过城北,忽而流经城南,历史上曾经42次决口,使古都两次遭到灭顶之灾。如今,黄河河底比城内地面还高七米,形成了“天上河,地下城,半截塔,无水桥,三山不显,五门不照,角不露角,坑不显坑,楼不见楼,不到黄河心不死”等人间奇观。剑锋磨砺出,黄河也造就了无数叱咤风云的千古*人物。  

  开封河湖纵横,气候温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汴京八景”久负盛名;英雄豪杰光照史册,奇闻轶事脍炙人口;民风古朴,任侠好义,土产特产,美不胜收。由于它的这些特点,给古城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神秘的色彩,使它在中国历史名城中占有一席之地。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万众一心旅游兴市,开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宋都御街横空出世,古色古色令人遐想;

  清明上河繁华再现,给我一日还你千年;

  昔日龙亭旧貌新颜,潘杨二湖交相辉映;

  天波杨府褒扬忠良,英雄业迹世代相传;

  森林公园卧虎藏龙,翰园碑林翰墨飘香;

  千年古刹重续佛缘,相国钟声连绵悠扬; 

  开封府衙巍然圪立,宋代文化薀藏其中;

  水系工程碧波荡漾,连接五湖融成一体;

  清代城墻修旧如旧,环城公园与民同乐;

  城叠城博物馆筹建,考古发掘捷报频传;

  巾帼青霞永垂不朽,刘家宅院恢复原样;

  祥符文庙将露真容,孔子学说后继有人;

  特色*年年竞开,装扮古都分外妖娆;

  郑汴一体初现端倪,名城互补共创辉煌。

  文化体验之都,水韵休闲之城,遂吸引了广大的国内外游客,成为游览胜地,可以说开封已经开始进入世界名城的行列。

  百废待兴,任重道远。 地下州桥千年不露,孟子游梁只在书上,半截繁塔孤悬郊外,宗泽祠堂鸠占鹊巢,李煜故居尚待复建……相信不久的将来古都人民许多美好的心愿都会实现。

  开封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蕰成全了我的文学梦想,是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本书辑录的近三百篇故事,内容涉及名胜古蹟、人文景观、街道地名、土特名产、历史人物、重大事件、民风民俗、奇闻逸事等诸多方面,从纵的和横的两个方面组成了开封的一部野史。自1979年发表第一篇故事作品起至本书出版止,前前后后断断续续耗时三十载,蕴含了我半生创作的心血,以及我对家乡的跪乳反哺之情。这期间我曾出版了《大相国寺的传说》、《东京传奇》、 《开封的传说》等故事专著,并多次获奖。还有一些篇章散见于全国的故事报刋、书籍。《开封的故事》就是作者从一百多万字故事作品中的选粹,希望读者能够喜欢。

  值此建国六十周年大庆、开封市第27届*花会即将来临之际,《开封的故事》将在网上陆续部分选载,以饗对开封有兴趣的网友。 。。

卧 牛 城
卧 牛 城

  站在黄河大堤上,往南遥望古城开封,整个城的外形活似一头卧牛,西北高,好像牛头俯视黄河;东南低,宛如牛尾轻扫绿野。说起这座城市的来历,还有一段传奇般的故事哩。

  当年,开封紧靠黄河,地势低洼,杂草丛生,是块人迹罕到的烂泥塘。春秋时,立都荥阳的郑国逐渐强大起来。郑庄公是个目光远大、年轻有为的君主,招贤纳士,励精图治。这年初夏,他为了寻找建仓屯粮之地,亲自率领随从沿着黄河东下,餐风宿露,来到这里。

  郑庄公立马高岗,放眼一望,只见薄雾弥漫,白茫茫一片,死一般沉寂,让人感到分外的神秘和恐怖。

  大将子布上前禀报:“主公,前面无路可行,请命驾回京。”

  郑庄公将马鞭一抡,呵呵大笑:“此处乃中原大地腹心,日后兵家必争之地。地锁南北咽喉,横贯东西命脉,是建仓屯粮、养兵御敌的好地方!”

  谋臣祭仲捋着黑须,频频点头:“主公独具慧眼,这里果然是块宝地。”

  郑庄公眉飞色舞,命子布将军前面探路,大队人马开进烂泥窝。

  这里到处是泥沼,越走越艰难。忽听一声惊叫,只见子布陷入泥潭。一眨眼工夫,坐骑只剩了个脊梁。几个将士上前搭救,也陷在那里,动弹不得。多亏祭仲大夫急中生智,让将士把长矛接扎起来作扶手,轻拉慢拽,折腾到夕阳西下,才把几个人救出泥沼,只是损失了几匹坐骑。

  人马疲惫不堪地回到高岗上,个个成了大花脸、泥人儿。郑庄公双眉紧锁,问道:“你们谁熟悉这个地方?”

  一个面目憨厚的士兵上前拱手道:“主公,我听老人传说,当年禹王爷治理洪水,把水妖河怪撵得无路可逃,它们就躲藏到这烂泥窝里苟且偷生。大禹归天之后,它们又开始兴风作浪,祸害生灵,把这里搞得乌烟瘴气,飞鸟不敢落,野兽四处逃。可我爹不相信,想闯进这鬼沼安家落户,开荒种地,结果一来就再也没能回去。”

  说话间,狂风骤起,飞沙走石,人们捂着脑袋,紧闭双眼,耳边只听得呼呼作响,犹如群魔乱舞,恰似鬼哭狼嚎,令人不寒而栗,浑身起鸡皮疙瘩。

  风沙过后,众将士心有余悸,环跪在郑庄公脚下,恳求他收回成命,另择吉地建仓屯粮。

  郑庄公迟疑不决,目视祭仲,祭仲道:“请大王暂回京城,从长计议。”

  一行人垂头丧气地折向西行。没走多远,郑庄公一勒缰绳,慨然道:“天赐宝地,我如果迟疑不前,必为他人所占。小小水怪,有何惧哉!”

  他“刷”地抽出宝剑,厉声说,“再有言退者,斩!”说着掉转马头,扬鞭奋蹄,飞驰而回。

  回到高岗,郑庄公下令将士就地安营扎寨,并让祭仲日夜兼程,回京征调民夫上阵。

  一场战天斗地、开发泥沼的艰巨工程开始了。夏午,烈日当头,挥汗如雨;秋夜,雷电交加,暴雨倾盆;冬晨,朔风怒号,地冻三尺;春晚,阴雨连绵,泥浆翻滚。人们泥里爬、水里滚,饥寒交迫,又加瘟疫流行,兵士和民夫死亡无数。可是,黑水淘干,黄水泛出,一年辛苦,泥沼依旧。工地上纷纷传言这是水妖暗中作怪,人心浮动,郑庄公也一筹莫展。

  夜半更深,郑庄公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便索性唤起祭仲陪同他巡视营地。他见人们正围着一堆篝火闲聊天,就停下脚步倾听。

  一个满面红光、须发皆白的老人声若洪钟,侃侃而谈:“天庭里有只神牛,专管人间的农牧渔桑,勤勤恳恳,日夜操劳。它最体恤老百姓的疾苦,涝了,就把洪水吸进肚里;旱了,又把甘霖洒向人间。它有四个儿子,按顺序大小名叫长江、珠江、黑龙江、黄河。有一年,雨神嫌玉皇大帝赏赐少了,嘴上不说,心里别扭,就不按章法,胡乱行云布雨,害得人间旱涝不均,颗粒无收。神牛见老百姓怨气冲天,就派三个儿子下凡,调剂水情。它知道小儿子黄河脾气暴躁,香臭不分,独独把它留在身边。”

  后生们听得有滋有味,谁也没有留意身后还站着两个人。

  老人继续说:“不料,黄河早就向往人间风光,便趁神牛上殿奏本的机会,偷偷跟在哥哥们的后面,混出南天门。” 

  那个面目憨厚的士兵着急地问道:“以后呢?”

  老人叹了口气:“黄河从小娇生惯养,想咋着就咋着。如今没了管教,便在人间胡作非为起来。”他向远处瞥了一眼,别有深意地说:“听说黄河和水怪还是磕头拜把的干兄弟哩,两个家伙狼狈为奸,作恶多端。”

  郑庄公心中一动,疾步走到老人面前,长揖到地,恳切地说:“老人家,您有何降妖驱魔的妙计良策,请不妨直言。”

  老人长髯飘洒胸前,朗声笑道:“主公,俗话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治理泥沼,千万别忘了它背后的黄河。地脉西来,河高沼低,黄水暗中渗入,永无枯竭之日。当年,鲧治水到处围堵,禹治水因势利导。成功之道,在于审时度势,该堵则堵,该导则导。请主公三思。”

  郑庄公低头徘徊,蓦地豁然开朗,转身要向老人致谢,谁知白发老人已渺无踪影,顿时惊讶得合不拢嘴。

  祭仲上前悄声道:“我冷眼旁观,白发老人仙风道骨,必非凡人。”

  郑庄公恍然大悟:“一定是禹王爷显灵,特地来点化咱们。”

  消息传开,群情振奋。第二天,兵分两路,祭仲带人沿河筑堤,切断水源,子布指挥民夫顺着地脉挖沟排水。这一招果然灵验,不久,泥沼干涸,现出沃土,人们脸上泛起了笑容。

  泥沼里的水怪开始根本没有把这些凡夫俗子放在眼里,放心地睡大头觉。现在看到人们真要端它的老窝,不禁大怒,便施展浑身解数,呼风唤雨,电闪雷鸣,瓢泼似的暴雨连降三日,干地又成一片泽国,军民的血汗全泡汤了。

  这一来,将军子布吃不住劲了,和几个心腹一嘀咕,全副戎装,深夜闯进了中军大帐,对郑庄公实行“兵谏”。

  郑庄公睁开双眼,寒光逼人的刀剑已经架在脖颈上,惊问道:“将军意欲何为?”

  子布眼露凶光,厉声道:“昏王,你执意在此建城,劳民伤财,寸功皆无。如下令撤出,你我还是君臣,不然的话,莫怪我手下无情!”

  几个亲信也嚷成一片:“我们宁愿驰骋疆场马革裹尸,也不愿在这鬼沼再呆下去。”

  郑庄公是个强硬的汉子,面对刀剑,眼也不眨,义正辞严地说:“军民开发鬼沼,建仓屯粮,此乃千秋大业,必将名垂青史。开弓没有回头箭,尔等休想得逞。”

  子布面现杀机,剑尖直逼他的咽喉:“昏王,你莫后悔。”

  郑庄公仰天长啸:“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我死不瞑目!”

  在这危急关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