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要习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美国要习惯-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事实上,对中国遏制,从来没有贯彻到底,即便在军事上,也留有缝隙。这是美国对中国心理的另一方面在起作用。一种是无奈,另一种是明智,更多情形是无奈之下的明智。是基于这样的判断:1)中国掘起不可阻挡;2)美国需要中国,中美合作利大于弊;3)中国是可以引导的,即便不完全服从于美国世界战略,但只要不挑战和危及美国霸权,那么就是可以容忍的。4)中美对抗,两败俱伤,即便毁了中国,美国自身也会很快挎掉。5)中国没有美国雄霸全球的优势,中国代替美国没有必然性。在这种判断下,便产生了接触政策,进一步,出现了利益攸关者,再进一步,出现了G2。这种政策,虽有种无奈,但不乏明智之举。在一个对手还没有强大到平起平坐、分庭抗礼时,适当给予,会得到更多回报,一可以较长时间维持己方的优势地位,二可以降低分庭抗礼的巨大风险。苏美争霸的教训历历在目,在争霸中,除了霸主的尊严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外,并没有带来多少实质性的利益,许多所谓国家利益,是因为争霸本身产生的。把中国引导成一个善良而又能带来众多实质好处的对手,远比,逼中国成为一个危险的同时造成巨大损失的对手,明智得多。虽然,美国看到中国的历史文化,时有害怕,时有自卑,但总体上,对中国替代美国并不怎么相信,对21世纪大部分时间维持霸主地位还是颇有信心;虽然中国人民与政府,对此雄心勃勃,但并没有怎么让美国格外对待,多数情况下,认为这是中国人民对过去持久苦难的一种自然反弹而已。正是这样的看法,对自己的自信,及对中国的保留,让美国对引导中国的希望越来越大,不惜用G2来引诱。说实话,当下构建G2即便成功,那么也是美国掌控70%的全球股份,而要从70%降到50%,这漫长的过程足以让美国人继续享受霸主的尊严的实利了,再说了,中国由30%上升到50%乃至更多,是不是真的,本身就存在变数。好,既然未来,是不可知的,而这不可知的,美国还占50%的机率,那么,这漫长的演变过程,就是美国的事先得利了,何乐而不为?

  这样,中国的雄心与美国的这种认识,必然会有差距和冲突。当然,中国在美国面前,常能掩盖这种雄心,但这只是暂时的。小平同志的韬光养晦,也没有持续多少时间,随着中国国际利益的增多,国力的强大,这政策也逐步产生了变化,胡时代以来,这种变化显得更迅速。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虽长期习惯了美国的老大地位,而且长时间,都有意无意的跟随和配合,这位世界老大,但这种长期习惯也慢慢地在发生变化,虽然离不习惯还有一段距离,但也慢慢显露出从习惯到不习惯的征兆。这在中国,无论是国民心态还是领导意志,都能明显的观察到这一点。而这一点,也是中国所追求和需要的。类似的,中国的这种日渐表露出来的不习惯,在美国,则是接触引导政策占上风,奥巴马上台,没有克林顿、布什上台时对华政策的强烈争论,虽然,奥巴马对华政策伦廓还没有完全显露出来,但观察家认为,基本调子是定下来了,就是接触政策,一如克林顿、布什第二任期对政策的逐步调整为接触政策占主导。这在表面上看,美国人似乎更习惯中国掘起,似乎已在给掘起的中国安排在世界的位次了,显然,是老二,而且还要保证,不能挑战老大的位置。实际上也是一种不习惯的体现,真要是习惯,就不会这么主动,这么迫切来安排中国了。

五、习惯同行吧!(2…5…3)
这两种不习惯碰在一起,中美关系会如何呢?一是中国接受美国的这种不习惯,用G2议题来说,就是中国接受美国的安排,就过早地去当老二,那中国就得立下保证,至少在美国满意的时限里,不得去挑战美国,那就意味着,中国得压抑雄心了,这种压抑必然会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多领域产生连锁反应,如果是真正压抑的雄心还好,人是心宽体胖,淡泊无忧,国家也是,可是,关键是中国是根本不可能压抑这种雄心的,不把美国从宝座上换下来,是谈不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因而,这种压抑与忍让,必然会积累郁闷。积得越久,爆发就会更猛烈,就像二战后日本一样,总有这些历史沉积下来的胡闷对美爆发的一天。二是中国不接受美国的这种不习惯,也拿G2议题为例,不接受,意味着不睬你,让美国自个空安排,不买你的账。这一方面让老美很生气,当然,后果,可能是很严重的,严重的后果,可能是,既然给你老二的位置你不坐,还想当老大,那你老二也别想了,就乖乖坐后面吧。不管美国这种判断、想法与决策能否变成现实后果,但,让美国因为担心和防范而有意识来遏制中国,这对中国而言,也不是好受的,要么就是强力突围,要么就是在老美的打压下,继续忍气吞声。三是美国接受中国的这种不习惯。我们拿中国现在想争的国际经济话语权为例。现在中国争这个话语权,即便是中国携经济实力趁美国经济危机的时侯发难,正常情况下,还是要美国点头,而且,即便成功,能争取到的话语权,也不大,只是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而已。如果美国为了配合G2引诱,给了中国超过日本的话语权,意思说,比中国的实际争取的,要多一些,那么同G2体系一样,面临中国过早承担责任,与雄心必须受到压抑的问题。同上面,中国接受美国的这种不习惯,是一样的情形,只能是一种短暂的平衡,但却孕育着更大的风暴。四是美国不接受中国的这种不习惯,也以争夺话语权为例,美国对中国的要求,不理不踩,或者,所给予的远不如中国的预期,那么,就会让中国很生气,后果,也是很严重的,被轻视,或者说是被敌视,是同样要积累郁闷的。明显的被看低,会很快的表现出来,所谓奔马难训,中国已怀着雄心,向前迈进,必然,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遇山开山,遇河架桥。那么,中国,就进一步愤发图强,一方面进一步积累实力,另一方面,在实力的基础上,另起经济炉灶,甩开美国,联合其它经济体,重建国际经济新秩序。这必然会导致,中美经济战争的进一步激化和恶化。

  上面,两种不习惯碰在一起的四种情形,都不会有好的结果。什么结果才是最好的呢?接受一半,不接受一半。中美两国都要如此,中国接受美国的这种不习惯,接受一半,不接受一半。美国接受中国的这种不习惯,接受一半,不接受一半。实际,这样操作,主是彼此习惯。美国要习惯,中国掘起的事实,中国也要习惯,美国还是老大的现实。一方面,美国习惯了,一步一步出让权力,另一方面,中国习惯了,一步一步争取权力。在合作中竞争,竞争中合作,共同度过,在真正G2到来之前的不稳定阶段。为种不稳定阶段,如果彼此不习惯,那么,一是在一番激烈撕杀后,双方利益损失巨大,真正的G2提前到来;一是经过一番你死我活的较量,中国战胜美国。三是,一是经过一番你死我活的较量,美国搞定了中国,中国再无复兴之望。在第二种情况下,中国即便战胜了美国,也不是立刻苦或必然代替美国,因为,在中国实力本来还不够的情况下,如果佼幸战胜美国,也是实力大损,能不能控制住美国后世界,本身就是个问题,变数更多。就好比,中国当时的西安事变,最终*决定不杀蒋介石的道理一样。在第三种情装饰品下,美国如果搞定了中国,那么,美国也会元气大伤,是否能维持其霸主地位,也是个未知数,变数也很多。

  无论如何,这三种情形,中国与美国都是不愿意看到的,代价与风险太大,也是接受不了的。因而,彼此习惯,一路同行,才是最好的选择。

  本节虽然在归属于经济话题,不应谈战略问题,但实际上,中美两国经济话题,正如最近开启的“中美经济与战略对话”一样,总是与战略联系在一起的。解决到中美合作与竞争的战略问题,经济问题,及其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一、亚非拉的MZ,咋样了?(4…1…1)
亚非拉的*,咋样了?

  4月19日,博鳌,香港著名艺人陈龙说,:“有自由好还是没有自由好,真的我现在已经混乱了、太自由了,就变成像香港现在这个样子很乱,而且变成台湾这个样子也很乱,我慢慢觉得,我们中国人是需要管的。”

  香港乱在哪?

  台湾又乱在哪?1)太自由,无理取闹:立法院上演武戏,打架、斗殴此起彼伏,院长被锁;2)*不能制约当权者,*政权,贪腐成风,第一夫人,吴淑珍,弄权弄财;3)待客不以礼,第一次江陈会围酒店,踢大陆客人张铭清;4)街头运动,过马灯式的一来一往。

  难道只是香港、台湾?

  看韩国,(图片)

  
  看泰国

  1992年,颁步宪法,真正进入所谓的*宪政时期,但此部宪法*监督体制和选举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泰国官场*成风,贿选随处可见,政坛小党林立、党派纷争不断,政客为谋求利益频繁“跳槽”,结果造成泰国政局混乱,直接侵害了民众的切身利益。

  1997年,又颁布宪法,对1997年宪法的不足进行修正。

  2000年,泰国根据1997年宪法成功举行了有史以来的首次参议院*。2001年,泰国举行了1997年宪法颁布后的首次众议院大选。他信&;#8226;西那瓦领导的泰爱泰党在大选中全面胜出,并通过先后吞并自由正义党和新希望党而成为泰国自70年代以来第一个获得众议院简单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了自90年代以来最为稳固的政府。

  2006年9月19日,泰国发生军事政变,他信无法返国,流亡英国。

  泰国宪法法庭在2007年5月以舞弊罪名为由解散他信领导的泰爱泰党,宣布他信和泰爱泰党110名执行委员5年内不得参政。

  2007年6月21日,泰国最高检察院正式向泰国大理院提起诉讼,称他信在任职总理期间滥用职权。并冻结他信资产,总额达20亿美元。

  2007年12月23日,国会下议院举行选举,由前曼谷市长沙马&;#8226;顺达卫领导的人民力量党获胜;

  2008年1月28日,倾他信的人民力量党主席沙马&;#8226;顺达卫当选为新一届多党联合政府总理。

  2008年2月25日,反政府组织“人民*联盟”发起街头抗议活动,要求总理沙马辞职;

  2008年2月29日,前总理他信结束为期17个月流亡生活返回曼谷后立即被捕,交纳保释金后获释;

  2008年2月26日,选举委员会认定国会主席兼下议院议长荣育&;#8226;迪亚拜拉在下议院选举中贿选,向他出示表示取消议员资格的“红牌”,把此案提交最高法院;

  2008年5月25日,“人民*联盟”组织支持者包围总理府,举行*,指责沙马政府是他信的代理政权,要求沙马立即下台;

  2008年7月9日,宪法法院裁定,卫生部长猜耶&;#8226;沙颂萨申报财产违反宪法,猜耶因此去职;

  2008年8月11日,他信和妻子朴乍曼离开泰国,前往英国;

  2008年8月26日,上万名“人民*联盟”支持者冲击国家电视台和政府办公机构,占领总理府,与警方对峙;

  2008年9月1日,反政府示威者与警方在曼谷爆发冲突,至少1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2008年9月2日,沙马宣布曼谷进入紧急状态;

  2008年9月9日,宪法法院裁定,沙马担任公职期间主持电视烹饪节目收取报酬违

  反宪法,剥夺他总理职务;

  2008年9月17日,他信妹夫颂猜&;#8226;翁沙瓦当选总理;

  2008年9月24日,颂猜组建内阁,任命副总理差瓦立&;#8226;永猜裕负责与“人民*联盟”谈判;

  2008年12月,人民*联盟阿披实以微弱优势当选总理。

  2009年4月12日,因红衫军示威,东盟及10+3峰会被迫取消。

  2009年4月17日凌晨,泰国“黄衫军”(亲中产阶级的人民*联盟)领袖颂提&;#8226;林通恭在曼谷遭暗杀,头部中枪伤势严重。

  看样子,泰国自由*得很,又是宪法,又是选举,自由组党,自由投票,还有宪法法庭,街头运动,可是结果就是,内阁经常换,官员经常烂,人民很难看,代表精英阶层与草根的政治势力一直在内斗,没有达成长期稳定的平衡。

一、亚非拉咋样了?(4…1…2)
泰国*症结,一在于,经济水平发展还相当低,*是早来了,是超前了。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