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养一郎拦阻道:“不必如此麻烦,我有一个好办法。”
“各位父老乡亲,”犬养一郎不理田中大
佐的错愕表情,用流利的汉语对着满地的尸体大声说道,“受伤或没死的请站起来!我保证皇军不再伤害你们,而且还会给你们治伤,分发粮食,让你们回家!”
同样的话,犬养一郎连说了三遍,然后静待结果。
*裸的谎言还在风中回荡之际,尸场中摇摇晃晃地站起一人来,是个头发全白的老女人,裹着小脚站立不稳。她用嘶哑的声音反复说道:“冷,回家!冷,回家!……”
犬养一郎看都不看老女人一眼,再次大声问道:“还有没有想回家的?还有没有?”
再没有第二个人站起来。犬养一郎朝远处的机枪挥挥手,呼啸的子弹瞬间击中老人,胸腹被打穿,仰面摔倒,嘴巴一张一合地蠕动,仿佛还再说着回家二字。
“全部烧掉!”犬养一郎得意地下令。
十一 狙杀(1)
十几辆军用卡车飞驰在公路上,马达轰鸣,尘土飞扬。
“汽车来了!汽车来了!”虎子兴奋地叫醒正在抱枪小睡的夏少校,把望远镜朝他胸前一递,“快起来看看,最少也有十辆!”
夏少校接过望远镜,翻身趴在散兵坑内观察远方公路上移动的车队。袭击日军运输车队是夏少校想了一夜才决定的。高曲村之战虽然会让第26旅团震惊,但不一定能钓出犬养一郎这条大鱼,损失一个加强分队他还承受得起。只要他不离开防守严密的上阳县城,夏少校就没有机会狙杀他。
打蛇要打七寸,制其要害方能掌握主动。
第26旅团有5000多人,日常的补给全靠公路运输,一旦补给线被切断,后果可想而知!通往上阳县城的公路是日军为了对华北抗日军民实施“囚笼”战术,于今年春季刚刚修筑完成的,是众多公路中的一条。日军规定:凡公路途经的县乡村镇都必须修建碉堡岗楼,重点地区还要挖封锁沟,筑封锁墙,彻底将八路军与当地老百姓隔离开,使他们变成无根之树,无水之鱼!
过去驻守在上阳县的主要是伪军,公路不是很繁忙,平时只有鬼子的装甲巡逻车来回巡视,绝大部分的货物运输靠的还是骡马车。可自从第26旅团把指挥部设在县城中,各式军用车辆于公路上来往穿梭,彻夜不停,将大批作战物资堆积到县城里,然后再转运到各级作战部队。
当地游击队也曾袭击和破坏过公路,可效果并不明显。主要原因是日军把公路划分成若干的段,实行分段负责制,若某一段出了事,就残酷屠杀当地的居民,迫使他们不敢配合游击队的行动,从而保证公路的安全畅通。另外,日军也加强了巡逻力量,使游击队的袭击行动很难得手,最后只好放弃了。
一处公路弯道距夏少校的散兵坑约八百米,视线良好,利于狙击。他和虎子已在此地潜伏了四个多小时,缩在散兵坑里等待目标。散兵坑是利用天然的坑凹扩建而成的,精心伪装后与四周的环境合而为一,除非走近绝难发现。
惟一令人担心的是,公路两旁地形开阔,掩蔽物极少,粗大一点的树木全部被砍掉了,一旦被发现,安全撤离是个问题。但战争向来就是智慧加冒险的游戏,而胜利也往往属于那些敢于冒险的人。
从第一次狙杀鬼子的那一刻起,夏少校就已经在冒险了,但他却无怨无悔。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想要得到真正的独立与自由,必须要用生命和鲜血去抗争才能获取,眼泪与哀求只会换来更大的屈辱!
日寇侵华是灾难,但同样也是机遇。已沉睡百年的中华民族正在浴血重生,以空前未有的团结共抗强敌,东方醒狮初露爪牙,随之而来的怒吼声也必将响彻亚洲,震撼世界!
车队临近,夏少校据枪瞄准,虎子手持望远镜当他的观察员,密切注视车队的动向。狙击步枪的弹仓里压了五发毫米的穿甲燃烧弹,弹尖涂成红色,弹头中部含有少量白磷燃烧剂,用来射击卡车的油箱最合适不过了。
但白磷是剧毒物质,经常会自燃,在生产和使用中很不安全,所以夏少校也没敢多带,只有五发。
第一来辆卡车驶入弯道,减速慢行,车厢内满载武装到牙齿的护卫兵,两侧护拦和驾驶室顶上都架着机枪,高度戒备。瞄准镜的十字线锁定卡车油箱,枪口与车身同步移动,手指轻轻扣住扳机,心跳平稳。
十一 狙杀(2)
虎子不断低声报告观察结果,确定其余车辆的跟进速度和距离。车队由十二辆军用卡车组成,除头车满载士兵外,其他车上装的都是军用物资。
眼看头车就要拐过弯道了,夏少校瞬时搂动扳机,穿甲燃烧弹准确击中油箱,白磷引燃汽油,爆炸瞬间发生,卡车顷刻间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火球;烈焰冲霄!
望远镜中的场景让虎子重温儿时玩的“火老鼠”游戏,将逮住的耗子全身淋上油,点燃后看着它四处乱窜,开心得不得了。有一次玩时差点引发大火,挨了父亲一顿痛打,至今难忘,只可惜今后再也没有挨父亲责打的机会了。
全身着火的鬼子兵哀嚎着跳下卡车,像“火老鼠”一样疯狂地四处乱蹿,那景象惨不忍睹!一名鬼子军官从第二辆卡车的驾驶室里快速跳下来,掏出手枪,对准惨叫着扑过来求助的士兵连续开火,直到全部打死倒地为止。后面的车上装有大量的弹药,一旦被点燃引爆,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夏少校没有有瞄准鬼子军官,他想打爆最后一辆卡车,把鬼子车队堵在公路上,然后再挨个痛宰。可是尾车停靠的位置已超出狙击步枪的射程,勉强打没有把握,想想还是选择射程内的卡车比较保险。他无法确定那辆车上装有弹药,决定自第二辆开始依次射击,还有四发穿甲燃烧弹,不信蒙不对!
车队的护卫兵全完了,没有能力搜索袭击者,那名鬼子军官命令车队驶离公路,越野而行,绕过燃烧的头车,快速脱离险境。夏少校正发愁射程不够呢,这下问题解决了,想跑可没那么容易!
“别观察了虎子,拿起枪朝车厢打!”夏少校说话间打出了第二发穿甲燃烧弹。没必要再瞄准油箱了,卡车上的货物目标更大,更容易击中,而且连瞄准镜都不用。
虎子抄起马枪,快速打光一个弹夹,全部命中一辆卡车,却没引发爆炸,真让人生气!正当他极为熟练地往枪里压子弹时,夏少校终于命中了一辆弹药车,第四发穿甲燃烧弹。
时间仿佛停顿了一秒,然后突然起爆!先看到眩目的火光,紧接着便是震耳欲聋的巨响,地面猛然颤动起来,散兵坑内的落土能埋过人的脚面。卡车上装载的各种弹药持续不断地爆炸,纷飞的弹雨又引爆了另外几辆弹药车,发生连环大爆炸,其声远达十里之外。
引起如此惊人的连锁反应,夏少校也始料不及,那场面简直太壮观了!但他却没时间欣赏,急忙拉着虎子卧倒在散兵坑内,躲避四处乱窜的流弹,尖锐的呼啸声从散兵上方急速掠过,久久不绝……
五分钟后,听不到流弹的破空声了,夏少校和虎子小心地爬起来察看战果。整个车队都在燃烧,看不到一个活人,熊熊火焰吞噬着残缺不全的军用卡车,浓烟滚滚。
虎子想走过去仔细瞧瞧,没准还能拣到什么有用的战利品。夏少校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说是不是活腻了,靠近燃烧中的弹药车极度危险,搞不好炸得连毛都找不着!虎子不以为然地吐吐舌头,但没再坚持。
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伏击战,全歼日军运输车队,战果辉煌,第26旅团恐怕要饿肚子喽!
两人开始迅速撤离现场,准备天黑前重新进入山区过夜。哪知他们刚刚跑出二百米,身后的公路上马达轰鸣,惊现一辆轻型轮式装甲巡逻车,车顶安装着一挺重机枪,高速驶来。
跑跑跑!!!
夏少校和虎子玩命狂奔。他们没有对付装甲车的实力,掷弹筒是曲射武器,射速较慢,很难击中高速机动的装甲车,而车载重机枪射程远、火力强大,可以很轻易地干掉他们。
穿甲燃烧弹仅剩一发,要留到关键时刻再用。
公路周边地形开阔,又加上冬季草木枯萎,想躲都没地儿躲!装甲巡逻车驶下公路,试图靠近燃烧的车队,却被不时零星飞出的子弹击中车身,啪啪作响。装甲车绕道而行,很快就发现了正向山区方向逃跑的夏少校和虎子,立刻转向全速追赶,车载机枪也顿时吼叫起来。
“哒哒哒……”凶猛的机枪火力迫使夏少校和虎子无法跑直线,只好各自分开跑“之”字形线路,希望能分散机枪火力的覆盖面。装甲巡逻车拥有较强的越野能力,在略显起伏的地面上跑起来如履平地,逐渐追近。
离山区还有两里多地,两条腿绝跑不过四只轮子,更何况还有一挺极具威胁的重机枪!夏少校当机立断,干掉装甲车,就用掷弹筒。他突然来个急停,然后快速卧倒,飞快地卸下背包,取出掷弹筒和榴弹。虎子见夏少校不跑了,就知他又想冒险了,也紧跟着停下卧倒,匍匐着爬过来。
掷弹筒既能用跪姿发射也可用卧姿发射,由于车载重机枪火力太猛,夏少校只得采用卧姿发射。日军的掷弹筒分为十年式(大正10年造,即公元1921年)和*式(日本神武纪年2589年造,即公元1929年)两种,口径同为50毫米,但前者的射程只有200米,后者的最大射程可达七百米。两种掷弹筒的射速均为每分钟20发,而且还发射91式手榴弹、照明弹、毒气弹、烟雾弹等多种弹药。
*式掷弹筒的结构很简单,由线膛发射管、击针组件、支杆和驻板组成。发射管内部有8条右旋膛线,可以提高发*度,击针组件安装在发射管内,支杆有击发装置,还刻有表尺,驻板用来作支撑。
夏少校手里的掷弹筒就是*式的。
十二 遭遇游击队(1)
十枚50毫米榴弹摆放在虎子身前,他正在拔掉引信上保险销。榴弹的弹体是用铸铁制造的,呈圆柱形,底部是平的,安有一个铜制弹托,将发射药筒和弹身连在一起,发射是同时飞出去,不存在抛壳的问题。弹头的引信上有保险销,使用前要先拔掉,引信撞击目标物,然后起爆。
夏少校将弧型驻板紧抵地面,左手握牢发射管,向前倾斜成45度 ,再把发射管表面那条用来瞄准的白色竖线对准装甲车,最后用右手手指转动发射管下方的射程调节旋钮,锁定射程。
“装弹!”准备工作在两秒中完成,夏少校沉声命令虎子。
虎子利索地将50毫米榴弹装入发射管,夏少校立刻拉动击发杆,榴弹发出沉闷的声响冲出发射管,划着弧线落向400米外快速前进的装甲车。
“继续装弹!”夏少校打算用密集发射的方式来阻拦装甲车前进,就算不能直接命中装甲车,那飞溅的弹片也会让重机枪手有所顾忌,不敢再探着脑袋扫射。
果然,四枚榴弹在装甲车四周连续爆炸,重机枪顿时不响了,装甲车也明显加速,左躲右闪,似乎没想到对方居然有掷弹筒。夏少校抓住机会又接连发射了两枚榴弹,落点虽然离装甲车很近,但未能造成多大损坏,装甲车依旧向前冲,已不足三百米。
第七枚榴弹飞出发射管,奇准地击中装甲车的顶部,轰然爆炸中,弹片没能洞穿装甲,但其冲击力却把车内的成员震得头晕眼花,意识模糊。装甲车歪歪扭扭地驶出十几米后,右车轮轧上一块突起的大石头,车身猛地一颠,翘起,缓缓向左侧倾倒。
装甲车侧翻了!
夏少校和虎子不约而同地起身前冲,步枪、掷弹筒和背包全留在原地,随身只带短枪和手榴弹,以最快的速度接近装甲车。装甲车内的鬼子们连遭50毫米榴弹与翻车的撞击,一时难以恢复清醒的头脑。当夏少校和虎子赶到车旁时,最先清醒过来的是重机枪手,正准备从车顶的开口出往外钻。
虎子纵身跃过来,正好看见重机枪手探头向外钻。他二话不说,取出木柄手榴弹,握紧,抡圆了胳膊,照着鬼子的头猛砸下去。鬼子的头盖骨当即开裂,惨叫着缩回车内。
虎子飞速拧盖拉弦,默数三下,然后将冒烟的手榴弹丢进装甲车内。
“轰!”装甲车四下冒烟,估计里面的鬼子难逃一死。
“我们走!”见虎子好奇地想钻进装甲车里瞧瞧,夏少校马上果断地说道。如此巨大的连环爆炸声,肯定会引起驻扎在附近的鬼子的注意,援兵大概已经上路了,要是再来一辆装甲车可就麻烦了。
虎子无奈地跳下装甲车,最后看一眼这个钢铁怪物,拉着脸转身离开。
两人跑出约三十米,夏少校回头用“大威力”打爆装甲车的油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