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族时代(远古中华第二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始族时代(远古中华第二集)-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支接近五百人的傩队伍,胖巫母领队,在胖巫母的后面,喾代表的走婚人和喾母亲首领在击石的节奏声中翩翩起舞,优美的舞姿,击石的响声引来了沿途的族人。再后面是娀狄,娀狄后面是走婚人,有娀母亲和简狄母亲的混合编队。再后面是其余的人员,包括收留的采集男子。采集男子以能够参加傩感到很荣幸,很光彩。

  简狄女子临近生产,留守在祭坛,没有参加傩的游行。

  傩的游行从祭坛开始(辉县,淇县和封丘之间),向河下濮阳方向。这一路上,有娀和简狄回到自己的族里,到了濮阳,娀狄的走婚人和采集男子停下来。胖巫母的代表队折向安阳方向,从漳河向上回到喾。 。 想看书来

仰韶人之一
始族时代(远古中华第二集)

  仰韶文化

  仰韶人之一

  仰韶考古        

  1921年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一处村落遗址,后来发现了同样性质的村落遗址一千多处。根据考古学的惯例,这个文化系统以最先发现的仰韶村来命名,叫做仰韶文化。仰韶文化的分布以河南,山西和陕西为中心,西到渭河上游,东至河南东界,南端沿汉水进入湖北,向北,内蒙也有分布。

  仰韶文化的村落都分布在黄土台地上,分布密集,有的遗址隔河相对。例如,在三门峡水库地区,发现有69处遗址。这是因为仰韶人往来迁徙的结果。

  仰韶人制作的陶器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方法是用光滑的石子磨半干的陶坯,另一种方法是在陶坯表面压印绳纹和条纹。仰韶陶器没有旋转的陶轮,全部的陶器都是用泥条堆起来,手工拍,捏成需要的形状。

  经人类学家研究,认为仰韶人属于黄河人种,接近现代华南人的体质,证实了仰韶人正是我们的祖先。在诸多的遗址中半坡村遗址为最典型,半坡遗址的时间是公元前四千年。 

  陕西西安东郊有一个村庄叫半坡村,在这村庄的北面是一片台地,村庄台地面临浐河。浐河发源于蓝田县西南,最后流入渭河。这片台地出土了半坡村遗址。

  遗址约10多万平方米,已经发掘的有1万,主要部分是居民区,约3万平方米,居民区的东面是制陶区,北面是公共墓地,较完整的房屋遗址四○多处,储藏窖穴一百多个,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近万件,各种墓葬二百多座,烧制陶器的窑址六个。围绕着居住区有一条深宽各5-6米的大围沟,居住区又被一条小沟分做两部分,每部分都有一所大型的房子,在大房子的周围是住宅群。

  在遗址,发现了一些粟的朽粒和类似菜籽的种子,猪骨,狗骨多,牛,羊,马,鸡的骨头少。网坠,箭头,鱼钩,鱼镖等644件,石球,陶球不少。兽骨有獐,斑鹿,河麂,狸,竹鼠,野兔,短尾兔,羚羊。居住区到处是榛子,松子,朴树子,螺丝壳,蚌壳。              其他手工工具1133件,表明能够制作毛皮,挖掘容器编织蓆蓝,鱼网,纺线,织布。陶器,完整的和能够复原的近千件。陶片50万片,陶器上面的刻划符号112个。装饰品,由陶,石,骨,牙,蚌,玉等原料制成环,珠,耳坠,颈饰,手饰,腰饰,1900件。束发的簪子715件

  仰韶文化的发现到今天已经八○年有余,无论是从考古方面讲,还是从中华史方面讲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考古学家为中华史做出了巨大贡献。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我们中华人一步一步的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政治上失去了独立,经济上失去了独立,文化上也失去了独立。我们的北京人的古化石,这么珍贵的文物至今下落不明。北京人居住的山洞遗址是外国人出钱,由外国人主持发掘的。我们的中华史被诬蔑为发源于西方的文化。本文不想涉及历史以外的事实,单就历史讲,仰韶文化是我们中华人自己发现的,是我们自己组织发掘的,是我们自己主持建起了仰韶文化的历史博物馆。

  半坡人

  一

  时值深冬,背阴处的残雪还能够看到。

  一群精壮体力的男子,一共二十人左右,他们担负着狩猎的氏族分工。这一次出来日子可不少了,半坡人不会计算时间,实际上已经出来一个月,他们没有往村落送回收获,运气不好,狩猎首领打不起来精神,大家也都打不起来精神。

  正走着,突然,首领的眼睛一亮,前面不远处飞起来一群鸟,那是一个信息,表明这一群鸟受到了惊动。首领爬上一块台地,站在这块台地上,能够看到河转弯的远处。在首领的脚下,是一道清流,直到望不尽的远方,都是一片接一片的漫坡。在转弯的地方,首领看到一只鹿。鹿在河边喝水。鹿一向被视为吉祥物,有鹿的地方也一定能够猎获。跟着鹿走,这是巫的指教。

  这二十人的狩猎群终于有了收获,背着,扛着,满载而归,走了三天的路回到村落。

  这真是一年来没有的好收获,全村落的人都喜气洋洋。几个月没有闻到肉香味,孩子的口水流出来,母亲们和留在村落的男人们放下手中的活,一起来收拾,男人们拿出来精致的石刀和蚌刀,将兽皮剥下来,将剥下来的肉分成很均匀的小块,放进陶坛里用盐渍上,几个陶坛都装满了。剥下的兽皮泡在河里,为了防止被河水冲走,用石头压上,这些兽皮可以连成片,挂在身上。母亲们升起火,将陶罐架到火上,罐中放进清水,那剥下的碎肉,连同敲碎了的骨头一同放进罐中。

  但是,所有的这些,猎手们都顾不得,他们实在是困乏极了,不约而同的进了那个大的房屋中去,很快就睡了过去。

  半坡村落的规模较大。在以后的讲述中,读者可以知道,半坡人叫做华人和稷人。

  半坡村落有一处墓地,共有二百多个墓葬,另有一处是窑场,共有六座窑,这六座窑不是同时建起来的。第一个窑用怀了,或者被雨水冲塌了,就在旁边挖一座新窑随着村落人口的增多,就又增加一座,二座窑同时烧。在今天我们从遗址看到了四十多座的房屋集中在壕沟里面,推想在半坡时代。半坡陶器的使用范围远不止这十万平方米,那些更大范围里使用的陶器也由这半坡遗址的窑来供应。

  半坡人能够烧制彩陶,彩陶的制作要难得多,好几天才能烧制出一个,而且还要在上面绘出彩色的花纹。

  半坡人的房屋,前面说到的大房是主持祭祀的地方。这个大房屋三面有墙一面敞开,大穴屋的四周是一些挨得很紧的小屋。一个小屋用今天的尺寸在十六平方米到二十平方米之间。早于半坡二千年,穴屋的面积要小得多,只有十平方米。半坡人的母亲大约生育四个到六个孩子,这么多孩子还有母亲,住在小屋里不是很宽敞的。小屋大多圆形或园角,一周立木,抹上草泥。这样的小屋地面就是床,床上铺了干草,干草就是被褥,迎门(没有门,只有门道)屋中间向下挖,夯实,就是地面。地面的中间挖了一个灶坑。灶坑用来煮食,冬天取暖,夏天驱蚊。大房周围的这些半地下,半地上的房以外,还有两处全地上的方形的屋。方形的屋才是真正的屋。屋的内部抹得很光滑,地面上垫了一层烧过的,像是陶粉的垫层,这方的房子是给巫住的。

  大的房子有二座,二座大房都有小屋相围,一样的格局,中间有一道小沟相隔,好像二个独立的始族,这二个始族又一起被一道深,宽各5-6米的壕沟围起来,现在,还不知道这壕沟是防什么用的。想像在更早的时候,人生活在野兽中间,为了防止野兽的伤害,想出来挖壕沟的办法。到了半坡人时代,野兽的伤害已经不是很大的威胁,至少人与野兽各自有自己的领地。但是,习俗具有很强的惯性,壕沟的设置保留了下来,到了半坡时代用来防止家畜逃亡。  那么这二个各自独立的始族又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格局表明了一种婚姻关系,它是母系氏族的一种婚姻形式,以母亲的生育为依据。母亲的“儿”和“女”分隔在沟的两边组成了两个姊妹群,或者叫作姊妹始族。

  三天以后,狩猎队开始出发,这一次他们将在那个得到收获的地方营建新的住地。

  大房中央的灶坑火燃烧得很旺,在灶坑前铺了一张用白菅草编织的蓆。蓆上面摆放着供献给娲祖的供品:粟,葫芦籽,还有一付羊的头,蹄。二十位猎手整齐地排列二排,在猎手的旁边是二个始族的孩子们。孩子们由母亲领来给猎手们送行,送行的仪式由巫主持。巫首先向娲祖唱颂词(据道德经):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堇。”(谷神在我们心里。她是生育之神。她是天地之根。)

  仪式结束了,最后是喝肉粥。始族的孩子分到了跟猎手一样多的份额。每一个喝到肉粥的人都被告知,这是谷神的赏赐。喝完了肉粥之后,猎手们出发,他们带上娲祖的供品。他们将娲祖的供品送到华山脚下埋到土里去。这样娲祖就会收到供品。娲祖就在华山。

  猎手们出了壕沟,全族的人目送他们消失在河谷的转弯处。最后,剩下的肉粥加水,加菜叶,由余下的人吃了。这时候,一个六岁的小姑娘端了自己的一碗肉粥送到巫的面前说,“巫婆婆,我的这份肉粥你吃了吧,大家都吃了,就你一个人没有吃,这一份你吃了吧。”

  巫听了这小姑娘伶牙俐齿的话,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小姑娘只有六岁,她还不懂得巫在主持仪式的时候是代表神的,在神面前巫是不能进食的。但是可贵处在于小姑娘的话,洽洽表达了神的意愿,神的心肠。这正是人乞求得到的,在一个神圣的仪式中,出现这样的事情,在巫看来,一切都可能是神的预兆。

  巫将小姑娘紧紧地抱在怀里,小姑娘的腰上挂了一串骨制的珠子,大概有七,八十粒,左耳下面挂了一个穿了小孔的石制的耳坠子。巫便问,

  “这珠子,这坠子都是你爷爷给你做的吗?”

  “是的,爷爷每天晚上给我磨一粒珠子。他说,他要给我磨够一百粒。”

  巫又问,“耳坠子怎么只有一个?”

  小姑娘回答,“原来有两个的,后来我丢了一个。爷爷说他做够了珠子就给我配耳坠。”

  这时候,巫想送点什么给小姑娘。她突然想到,她有三个珍藏着的小石球。小石球,在今天,当然不算什么,但是,对巫,对半坡人来说,不亚于今天的珠宝。巫将小石球取来,巫便萌生了收小姑娘做巫的想法。

  小姑娘跑着跳着将巫送的小石球给爷爷看。爷爷正在烧陶窑。烧窑是很重要的活,爷爷因此没有去参加仪式。小姑娘将小石球给爷爷看过之后,将这三个小石球放进一个小口尖底的小罐里。小罐是爷爷为她烧的玩具,她有好几件陶玩具,尖底的小罐是提水用的,她还有一个粗陶罐,那是做肉菜粥用的。她还有三个一套的陶钵,这陶钵,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饭盆和菜盆。小姑娘将小石球放好之后,就去玩了(窑场在壕沟的外面)。

  爷爷差两岁40岁,40岁早已过了寿命的大限。能活到这么大年岁,他很知足。他的愿望就是在死之前,给小姑娘做够一百粒珠子,补上那丢失的耳坠。爷爷是烧陶的高手,爷爷烧制的彩陶一向供不应求。爷爷还能够做骨器,做石器,做木器,能够在各种质料上转孔,他做了二十年的走工人,他走遍了这一带的大小始族和村落。他拿了几件做工具的工具,         总是有做不完的活。他在一个村落住下来,不但要修好损坏的工具,还要补足一批新工具。他做不过来。就带帮手。有时候,带上三个四个帮手,在一个始族里,他往往自己去采料,一做就是几百件的石器。

  老爷爷不但是制作工具的高手,还是制作祭器的高手。什么是祭器呢?到了半坡时代,陶器的制作已经二千年有余,许多的石器已经被陶器代替,这些石器的样式也就用做了祭器。祭器一定磨得很光,做得很美。

  老爷爷是做石斧的高手。老爷爷做的斧子不但有固定的形状,称手的重量,而且,有磨光的刃,凿了眼,装上木制的柄。还有石制的刀,锤,镰,铲,锛等等,老爷爷都能做出来,并且一一的磨光装上木柄,他能够用骨头做出来鱼钩,鱼叉和弓箭的箭头,还能做缝制衣服的针。

  依半坡人的能力,生产用的工具由始族人自己制作,不需要磨得那么光,做得那么美。就是说,在半坡时代有二类工具,一类是实际实用的生产工具,一类是祭祀用的文化工具。文化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