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他的所做所为对后世会产生何等巨大的影响,他只知道,大清国日渐强盛,大明朝则是日薄西山。在这样的形势下,他难免会生出逐鹿中原,问鼎天下的野心。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只是在他眼下,却还是有一个巨大的障碍。那就是大明朝的宁远…山海关防线。这条防线是大清的伤心之地:当年先皇太祖努尔哈赤,就曾在宁远被名将袁崇焕的红衣大炮所伤,后来郁郁而终。后来皇太极虽然多次率兵绕过山海关,取道蒙古南下,还用反间计使得崇祯皇帝杀了袁崇焕,但是袁崇焕留下的辽东明军,以及辽东明军所镇守的宁远…山海关防线,仍然是大清八旗铁骑南下夺取中原的最大障碍。时不我待,大明朝内部很早就已经流寇大起,现在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已经成了大气候,大清若是再不抓紧时间,万一哪天李自成或者张献忠攻破了北京,夺取了天下,那时候大清要是再想逐鹿中原,难上加难。所以在皇太极生命的最后一年里,针对明朝,尤其是针对大明辽东军,还有很大的动作:大清崇德八年正月甲寅,明宁远总兵吴三桂回复了祖大寿给他的招降书。祖大寿是吴三桂的舅舅,已经归顺了大清,而吴三桂是明辽东军的一员虎将。皇太极早年曾在战场上亲见吴三桂仅率二十人溃围,救其父而去,赞叹道:“好汉子!吾家若得此人,何忧天下!”(事见《吴三桂纪略》)所以皇太极爱才若渴,一心想把吴三桂收服。吴三桂有很多亲属旧谊都已经降清,皇太极就利用他们招降吴三桂,可是这一次吴三桂的回信还是含义模糊,犹豫不决,于是皇太极当日就亲自给吴三桂回信,“复降敕谕之”。对吴三桂和明辽东军的重视可见一斑。正月乙卯,也就是给吴三桂回信后第二天,皇太极就派谭布等驻守锦州;后来在四月癸酉,又遣金维城等驻守锦州。可以说在对明辽东军的前线上调兵遣将,动作不断。五月份的时候,大清还与大明进行了两次局部战役:一次是庚子日努山败明兵界岭口;另一次规模较大,癸卯,阿巴泰奏我军入明,克河间、顺德、兗州三府、州十八、县六十七,降州一、县五,与明大小三十九战,杀鲁王硃衣珮及乐陵、阳信、东原、安丘、滋阳五郡王,暨宗室文武凡千馀员,俘获人民、牲畜、金币以数十万计,籍数以闻。”(《清史稿·太宗本纪二》)但是可以看出,阿巴泰的军队虽然大获全胜,攻城略地,但是无法立足,掳掠了大批人口、牲畜、财物之后还是放弃了攻取的地盘,又回到了关外。也就是说虽然大清在局部战役中能不断取得胜利,但是由于明军的宁远…山海关防线的存在,清军也只能通过绕道蒙古,南下进入大明境内劫掠,不能进行有效占领,这正说明了明辽东军的重要性。以上是皇太极那一年在军事上的动作,其实他也十分重视发展大清的经济实力。毕竟战争打的是经济,没有强有力的经济作为后盾,军事上的胜利都是暂时的。四月甲戌,多铎请暂息军兴,辍工作,务农业,以足民用;六月己卯,皇太极谕诸王贝勒曰:治生者务在节用,治国者重在土地人民。尔等勿专事俘获以私其亲。其各勤农桑以敦本计。”总的说来,皇太极在他在世的最后一年里,仍然念念不忘的是大清的国运。他的目标就是要与大明一争天下,盼望能建立入主中原,江山一统的大清朝。而大清要想征服天下,关键在于宁远…山海关;要拿下这道防线,关键又在于吴三桂。然而就在皇太极殚精竭虑、苦心经营的时候,他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大清崇德八年八月,庚午,上御崇政殿。是夕,亥时,无疾崩,年五十有二,在位十七年。”(《清史稿·太宗本纪二》)
。 想看书来
猝不及防的机会(2)
《清史稿·太宗本纪二》最后给皇太极是这样下定论的:太宗允文允武,内修政事,外勤###,用兵如神,所向有功。虽大勋未集,而世祖即位期年,中外即归于统一,盖帝之诒谋远矣。明政不纲,盗贼凭陵,帝固知明之可取,然不欲亟战以剿民命,七致书于明之将帅,屈意请和。明人不量强弱,自亡其国,无足论者。然帝交邻之道,实与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无以异。呜呼,圣矣哉!”正史作者显然是站在大清朝的角度上给皇太极树碑立传的,这也符合中国史官的一贯传统。中国的史官对于历史都不用“写”字,而用一个“修”字,所谓“修史”是也。这一个“修”字真是风情万种。以此为例,明明是对于拿下宁远…山海关力不从心,欲染指中原而不可得,史书里偏偏说是“固知明之可取,然不欲亟战以剿民命”,最后得出结论说皇太极“交邻之道,实与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无以异。呜呼,圣矣哉”,真是一片歌功颂德之声。其实关于皇太极的死,野史倒是另有很多有趣的记载,有些野史情节之诡奇,近乎小说一类。最著名的一个传说就是关于皇太极、孝庄皇后以及皇太极的同父异母兄弟睿亲王多尔衮之间三角恋的故事,其间的种种纠葛,版本甚多,难以一一赘述,而各种版本的最终结局通常都是多尔衮因妒成恨,最后谋杀了皇太极。这些故事的可信度难以确定,但是至少可以说明一点,就是当时在满清上层统治者内部…虽然基本上都是一家人…也并非完全戮力同心,团结一致,而是有很多矛盾存在的。皇太极在世时,雄才大略,其他人不敢造次;他若一死,难免会有纷争。要知道那时候的满清八旗军可以说是天下无敌,个个亲王都是能征善战的猛将,皇上忽然暴病而亡,没留下遗诏,谁能服谁啊?所以说,等到了公元1644年,也就是李自成攻陷北京的那一年,大清朝内部并不安稳,其实并没处于一个适合出兵争夺天下的状态之中。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皇太极死后储嗣未定;各个亲王…包括皇太极的兄弟和年纪比较大的儿子们…都各怀鬼胎;孝庄皇后与五岁的儿子福临(也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孤儿寡母,无依无靠;而大清国皇帝的宝座,则虚位以待,不知道谁能坐上。《清史稿·世祖本纪》中这样写道:八年秋八月庚午,太宗崩,储嗣未定。和硕礼亲王代善会诸王、贝勒、贝子、文武群臣定议,奉上嗣大位,誓告天地,以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硕睿亲王多尔衮辅政。”史书流水账式的写法轻描淡写,其实这个过程其中的艰难曲折…明争暗斗、对抗妥协…岂是他人所能料想到的?最终结果是孝庄皇后抱着幼子坐上了皇位,而睿亲王多尔衮则成了辅政大臣,后来多尔衮做了摄政王,成了无名而有实的皇上。于是野史家们就又有了发挥的空间,多尔衮和孝庄到底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妥协?对此事件的种种猜测纷纷产生,甚至福荫后人,成为了当今热门的清宫剧的永恒题材。其实这种妥协必然是危险的,难免有人会跳出来指手画脚。不出一个礼拜,也就是八月的丁丑日,就有人不服了。不服的是多罗郡王阿达礼和固山贝子硕讬,这两人其实并不能算是皇位的有力争夺者,但是他们都是多尔衮的人,他们觉得多尔衮做辅政大臣委屈了,于是“谋立睿亲王多尔衮”,不料这一下子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二人反倒被多尔衮告发,然后就杀了头。说起来他们俩实在是笨得可以,看不清当时满清各王实力大体均衡,谁也降服不了谁的形势,多尔衮既然没有实力吞掉别的亲王,又怎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主动去争夺皇位?据说皇太极熟读《三国》,《三国》里面曾写曹操看到孙权劝自己做皇上的书信之后笑道: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到火上烤啊!”他们俩怎么不好好跟先皇学着点,多读读《三国》呢?这么做岂不就是把多尔衮放到火上烤么?多尔衮不想被烤,只好杀他们的头了。
大清就在这样危险的政治平衡中迎来了顺治元年,也就是公元1644年。其间与明军发生了几次小规模的战役,均获得了胜利。三个月转眼过去,消息传来,李自成攻陷了北京,大明朝亡国了!局势顿时变得微妙而又紧急起来。先是消息传来,吴三桂已经决定降顺,山海关已经落入李自成之手!此时的多尔衮,一定是为大清失去一次进军中原的大好机会而惋惜不已。然而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不知道为什么,吴三桂忽然改变了主意,回师重新占领了山海关。多尔衮一定糊涂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同时也意识到,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混水摸鱼!于是在大清顺治元年四月,一系列的事情发生了:“辛酉,大学士范文程启睿亲王入定中原。甲子,以大军南伐祭告太祖、太宗。乙丑,上御笃恭殿,命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赐敕印便宜行事,并赐王及从征诸王、贝勒、贝子等服物有差。丙寅,师行。”很快吴三桂派人送信来,请求大清发兵攻打李自成,说是借兵为他报“君父之仇”。报君父之仇的鬼话多尔衮自然是不信,但是顺水推舟的事谁不会做?正合心意!到此处必须再强调一点,满清其实真的并没做好出兵的准备,或者说,并没处于适合出兵南下的最佳状态。因为直到那一年的四月,就是多尔衮出兵前夕,满清统治阶层内部还出了一场大事:“夏四月戊午朔,固山额真何洛会等讦告肃亲王豪格悖妄罪,废豪格为庶人,其党俄莫克图等皆论死。”(《清史稿·世祖本纪》)
。。
猝不及防的机会(3)
肃亲王豪格是什么人?是皇太极的长子,顺治皇帝的大哥。豪格年纪比较大,早年跟着皇太极东征西讨,是一员沙场虎将,手下也掌握着军队,皇太极死后,他也是皇位的有力争夺者之一。政治上的妥协和平衡刚刚取得没多久,就对这样一个人物下手,将会引起怎样的动荡不安?然而就在这样的局势下,多尔衮统率大军南征了。这就是历史。
大战山海关(1)
三个女人一台戏,上演的通常都是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的家庭剧;而三个男人的这一台戏,上演的却是历史剧:改朝换代,变换沧桑,一将功成万骨枯。
真实历史情节之曲折离奇、引人入胜,丝毫不逊于小说戏剧,有时候还犹有过之。
李自成、吴三桂、多尔衮。这三个人在公元1644年农历4月22日,也就是大清顺治元年四月己卯日,在山海关下为各自的命运展开一场大决战。对造反整整十四年(李自成于崇祯三年正式加入起义军)的李自成来说,胜,则一统天下;败,则功败垂成。对反复无常,已经激怒了李自成的吴三桂来说,胜,则荣华富贵;败,则性命难保。对后方不稳,处于满清宫廷内部斗争的激流险滩中的多尔衮来说,胜,则建功立业;败,则无路可退。面对即将展开的大战,他们将会怀着怎样的心情?
是有必胜之信心?还是也忐忑不安,心中惴惴?
这也是决定中国日后命运的一场大决战。李自成在听说吴三桂变卦之后,大怒,于四月十三日和刘宗敏一起亲率大军二十万离京,军中还压着吴三桂的父亲吴骧。二十一日包围了山海关,同时派唐通率兵从一片石越出关外,意欲阻挡多尔衮对吴三桂的增援。然而唐通的这支小部队实在无力阻挡多尔衮的八旗铁骑,当日就被击溃。多尔衮遂于二十二日率军抵达山海关,吴三桂开关相迎,满清铁骑屯于关内。此时李自成已经做好了大战的准备:二十万大军一字排开,布成一字长蛇阵,自北山绵延直至海边,严阵以待。山海关开关迎敌,先锋军正是吴三桂的人马。史书记载,当日大风,尘沙蔽天。好一场天昏地暗的大战!李自成与吴三桂激战正酣:吴三桂虽然骁勇善战,但毕竟兵微将寡,渐渐落了下风。就在吴三桂的人马即将被击溃的时候,忽然山海关城门重又大开,多尔衮的铁骑滚滚而出,势不可挡。李自成的农民军一溃四十里,李自成本人逃回北京。山海关脚下的这场大战的确是惊心动魄,最后的结局是以李自成的失败和吴三桂、多尔衮的胜利而告终。对于这样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战争,应该仔细去分析一下各方胜败得失的原因:从胜利方吴三桂、多尔衮来说,在二十二日多尔衮到达山海关之后,双方肯定是先迅速达成了政治上的协议并相互做了保证。双方都是前途未卜,肯定不能贸然就联合起来。协议的内容无外乎以下几点:首先吴三桂要确保自己能够永远掌握兵权,否则性命就会悬于他人之手;其次对于多尔衮来说,要确保吴三桂在以后的满清内部宫廷斗争中要站在自己这一边,这也是必然的;第三,就是当下齐心协力,先打败李自成!
至于吴三桂的荣华富贵,倒是不必多说的。
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这场战争的具体战术了。很显然,多尔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