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的眼睛是有最小的分辨率的,我们的钟表也有最小的分辨率的,在这之外,我们都无法观察。西方科学理论从本质上讲都是有待检验的知识,是在当前条件下,与事物的真实形式最接近的理论。”
静思道:“我懂了。西方科学,先把真实世界分割成一组简单的基本组成单元,然后再组合还原,来不断逼近真实世界,追求的是对真实世界的形似。”
东方老人道:“说得好。现代科学的基石微积分,则达到分割还原思想的颠峰。以前,是把复杂形式的事物分割成有限个一组基本组成单元的组合。事物形式越复杂,有限分割组合就越难接近事物的真实形式。微积分,是把复杂形式的事物分割成无限个一组基本组成单元的组合,来逼近事物的真实形式。”
静思道:“既然西方科学是逼近事物的形式规律,是在当前条件下,与事物的真实形式最接近的理论。那么西方科学理论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是适用的,在一定精度上是准确的。”
东方老人点头道:“是的。西方科学的分割还原思想,注定了它对真实世界具有一定程度的失真,只是在一定的应用范围内和一定的精度上,失真是可忽略不计的。”
静思道:“因为西方科学的分割还原思想,对真实世界有一定程度的失真,所以不可避免的带来了误差。通常所说的误差是由测量仪器、观测者和外界条件三种因素带来的,它还忽略了一种误差,是由西方科学的分割还原思想本身所带来的永远消除不了的误差。”
东方老人道:“随着科技的发展,工具设备的先进,人们对事物的形式,认识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入,理论在不断地修正、更新和扩大。但是无论如何发展,西方科技也无法认清宇宙万物的本质。这正是哲学和宗教存在的基础。”
接着道:“我们已讲完了东西方科学的根源和本质。后面将讨论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及背后所体现出的东方科学思想。”。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九章 人类最智慧的生态工程
日光亭内。
石桌上,铺着一张清晰的都江堰工程图。
东方老人道:“听说过都江堰吗,这是人类史最智慧的生态工程。它是完全根据当地的地形水情来建造,体现东方效法自然的智慧,所以屹立千年而不毁。”
静思道:“我知道一些,都江堰建于公元前256年,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两千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东方老人道:“成都平原能够如此富饶,被人们称为天府乐土,从根本上说,是李冰创建都江堰的结果。所以《史记》说: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接着道:“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每当春夏山洪暴发的时候,江水奔腾而下,进入成都平原,常常引发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而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怎样使岷江水持续稳定地进入成都平原呢?”
静思道:“打通玉垒山,使岷江水能够畅通流向东边,这样既可以减少西边的江水的流量,使西边的江水不再泛滥,同时也能解除东边地区的干旱,使滔滔江水流入旱区,灌溉那里的良田。”
东方老人道:“这是治水患的关键环节,也是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李冰父子对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但是玉垒山山石坚硬,当时没有火药炸弹之类强行炸开,只有钢钎和石锤等工具,劳时费力,进展极其缓慢,该怎么办呢?”
静思道:“这真有点难办啊。不过古人说过,世界万物,是一物降一物的。应有克制山石的方法吧。”
东方老人赞赏地点头道:“你能想到这一点,很好。李冰当时在山石上开一些沟槽,然后放上柴草,生大火焚烧,直至岩石发红,再用冰凉的江水泼洒,使岩石爆裂疏松。这就是根据世界万物天然相生相克,一物降一物的思想。我国的五行理论,就是这种思想的简化模型。我国古代的许多伟大工程,在没有现代先进的工具设备条件下,都是根据这种理论思想创造出来。”
静思佩服地道:“古人确实聪明睿智。那么山口打通之后,是不是可以引水灌溉了。”
东方老人道:“此山口因其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李冰父子在离玉垒山不远的岷江上游江心处筑分水堤,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
静思道:“这样就把江水分为两支了,一支顺江而下流入长江,一支引入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既解决了泄洪,又能引水灌溉。”
东方老人道:“那么两江水量如何分配,做到枯水不缺,洪水不淹呢?枯水季节,岷江水流量小,要保证灌溉;洪水季节,又使灌区不受水灾。”
静思搔头道:“这个真有难度啊。枯水季节,岷江水流量小,需要流入内江水多些;洪水季节,使灌区不受水灾,需要流入内江水少些。这相当于让固定的分水堤,在枯水和洪水不同季节,能自动改变水量分配,有点不可能啊。”
东方老人道:“李冰父子却做到了,他们把分水堤巧妙地选择在岷江的弯道处。枯水季节,水量六成进入内江,四成进入外江;洪水季节时,利用水流在弯道处的自然规律,四成水进入内江,六成以上的水进入外江。分四六,平涝旱,具有天然调节分流比例的功能。”
静思道:“水流还有这样的自然规律,李冰父子对水流规律认识真是深刻啊。”
东方老人道:“已选好了位置,现在要在江心修筑分水堤了。江心水高涌大,水流急速,筑成的堰提要很坚固,否则随时都会被洪水冲走。用什么材料呢?那时没有钢筋混凝土,即使有钢筋混凝土,也只是强行阻塞,而非天然疏导。”
静思道:“往江心抛大石块,怎样,会不会被冲掉?”
东方老人道:“开始他们采用抛石块的方法,结果没有成功。因为,抛下去的石块,经不住洪水的冲击,不断地被洪水冲走。这种以刚制刚的方法,是行不通的。李冰想到以柔克刚的方法,编大竹笼,内装满鹅卵石,一个一个地沉入江底。大竹笼在湍流的水中安然不动,稳稳地固定在那里,周围再用大石头加固,就这样分水大堤建成。因大堤前端像鱼之头,故称为鱼嘴分水堤。”
静思道:“这样分流泄洪、引水灌溉,基本上就解决了。”
东方老人道:“是差不多了。只是岷江的水量,不论枯水季节还是洪水季节,水量都不是均等的。所以经分水堤引入宝瓶口的水量忽大忽小,很不稳定。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李冰又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靠着宝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飞沙堰溢洪道。堰顶做到比较合适的高度,当内江水量大时,就能漫过溢出流入外江,起二次调节水量的作用。”
静思道:“都江堰的三大主体工程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都建成了。都江堰的泥沙排放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这是当今水利工程都为之困扰的问题。”
东方老人道:“在鱼嘴分流处,内江处于凹地,外江处于凸地,根据弯道水流规律,表层水流流向凹地,底层水流流向凸地。随洪水而下的沙石,大部分将近八成随底层水流流向外江。分沙之后,仍有部分泥沙流入内江,这时,河道利用江水直冲水底崖壁而产生的旋流冲力,再次将泥沙从河道侧面的飞沙堰排走,洪水越大,沙石排出率越高,最高可达九成八。”
静思道:“这真是一种精妙的设计,能天然自动地排沙。”
东方老人道:“都江堰工程巧夺天工的三大部分,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首尾呼应,相互配合,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这是因时因地而制宜、效法自然,根据自然万物相生相克的规律,来天然的疏导处理,如同大禹治水,而非破坏自然,建立大坝强硬堵塞,人为开闸泄洪。”
静思感叹道:“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东方科学文化的杰作,是世界水利史上的璀璨明珠。” 。。
第十章 千年瑰宝(一)
日光亭内。
石桌上放有一本书《黄帝内经》和人体经络穴位图。
东方老人道:“你开始就说了有人认为中医是伪科学,主张废除中医。实际上,废医论的声音,从近代以来就不绝于耳,那些所谓的国学大师们,不仅主张打倒中医,还要打倒千古圣人孔子及一切传统文化。”
静思不解地道:“他们为什么这么极端呢?”
东方老人道:“主要原因有两条:一是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他们的心理从天朝大国的极端自豪心理跌落至极端的失落心理,在这种自信极端失落的心理下,就会有疯狂的过激反映,产生打倒一切的欲望;二是他们没有认识到东方科学文明和西方科学文明的深层次的内在本质,未认识到西方科学思想和理论的适用范围,把西方科学当作真理,作为一切是非曲折的判断标准。”
静思道:“您分析得真透彻。中医是什么时候起源的?”
东方老人道:“三皇五帝时代,中医就开始了,如神农尝百草的传说。”
远古时期,百姓以采食野生瓜果,生吃动物蚌蛤为生,腥臊恶臭伤腹胃,经常有人受毒害得病死亡,寿命很短。
炎帝神农氏为宣药疗疾,救夭人命,使百姓延年益寿。他跋山涉水,行遍三湘大地,尝遍百草,一日遇七十毒,了解百草平毒寒温之药性,发现了具有攻毒祛病、养生保健作用的中药。由此令民有所就,不复为疾病所缠,故先民封他为“药神”。炎帝神农氏终因误尝断肠草而死,葬于长沙茶乡之尾。
夏商周时期,中国就已出现药酒及汤液。《诗经》是中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有药物的书籍。周代已经使用望、闻、问、切等诊病方法和药物、针灸、手术等治疗方法。
现存最早的秦汉时期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的问世,标志着中药学的初步确立。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是划时代的一部煌煌巨著。
静思道:“中医的说法怎样来的?难道仅仅是为了区别西医吗?”
东方老人道:“ 中医的说法西汉时就有了。我国古代的医学理论认为,人体的阴阳保持中和才会取得平衡不生病。若阴阳失衡,则疾病必来。中医大夫有‘持中守一而医百病’的说法,意即身体若无阳燥,又不阴虚,一直保持中和之气,会百病全无。所以‘中和’是中医之中的真正含意。后来,中医演化为与西医对比的一个专有名词。”
静思道:“人体的阴阳指的是什么呢?”
东方老人道:“根据古代的有机统一宇宙观,老子的‘一’后来演变为‘气’,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建立了气一元论说。气又分为阴阳两方面,轻清的,活泼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属于阳,重浊的、安静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属阴。冬至时,一阳初生,开始成长上升,春分时已至天地中间位置,夏至时,壮大至极到天;阳极而阴生,一阴生成,开始下降,秋分时至中间位置,冬至时壮大至极到地,如此循环往复,这是天地间的大阴阳。由取象比类法,人体有一小阴阳,肾气为阳,心气为阴,肾比地,心比天,子午卯酉四时辰比冬夏春秋四时,心肾之气在体内循环往复。此即古人所说,心肾相交,阴阳既济,人会健康长生。”
静思道:“现实中,人们为什么没有健康长生呢?”
东方老人道:“现实中,首先,人们外有六欲影响,内有七情伤害,不能保持阴阳平衡。所以《黄帝内经》首篇提出养生根本原则: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其次,天地四时阴阳影响人体阴阳的变化,即外界环境对人体内在的影响关系。人们应根据四时变化,如生、长、收、藏、温、凉、寒、暑等,来调整自身,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应自然。”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十一章 千年瑰宝(二)
静思道:“您对天地人体阴阳说得非常透彻。中医理论建立在阴阳五行理论之上,您再说说五行理论。”
东方老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