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些学问,是逆贼难以模仿的,无论是质地,格式,用玺,甚至一字一印的位置,都是有讲究的,因此跪听了圣旨后,立刻和县丞朱礼,以及主薄高赞上前研究,发觉的确是真的。    主薄高赞本专于文书,反复研究了几遍,又抬头看了看在一边等待的张一那犀利的目光,避了开去,才低声向着:“大人,怎么办?”    县令范致远犹豫了一下,这批人来历不明,总感觉不好,但是圣旨和军牌都是真的,毕竟皇帝亲军的折冲都尉,不但官阶是正六品,在他正七品之上,而且亲军待遇,毕竟不同于平常。    望了望县丞,问着:“朱大人有何意见?”    县丞,是其官名,始置于战国,为县令之佐官,对于一县的政事没有什么不应过问。其下是主薄和县尉,主薄和县尉才各有专职。但是正因为这样,县丞一旦插手,就有着架空县令的嫌疑,因此照例是对公事,无论大小,都不加可否,这其实就是闲散多余的官职。    县丞朱礼只是说着:“此是大事,自有大人决断。”    说完,他就闭口不说了。    虽然这是常态,众人也习以为常,但是此时仍旧这样说,都不由有点郁闷,只是没有办法,只有二人继续商量了。    “能够不能够只请石大人请来,军队就放在县外?”县令范致远想了想,说着。    “大人,如是其它军等,这也无妨,可是份算皇帝亲军,就不可如此了,再说,石大人的官阶在您之上,甚至理应出城迎接呢!”主薄高赞想了想,说着。    “这个,可是我没有接到军队到我县中的公文通知啊!”这就是最大的问题,一般来说,就算是上级要去那里,都会通知郡县,早作安排,可是这次突然而来,就不得不使人疑问了。    “此话也是,大人,您是一县之主,这由你来决断。”    说来说去,这还必须由县令范致远来决定,犹豫了半刻,又看了看圣旨和军牌,终于,他一咬牙,说着:“开门迎接石大人!”    张宣凝带着近五百人,静静等着,真的事情不行,也没有办法,就必须以自己五十人,直冲入县中,以自己武功,虽有风险,但是也可破县,不过,这样一来,事情就麻烦多了。    蓦地,城门开来,有唢呐锣鼓声伴着,为首十余人,显是县衙迎接了。    为首一人,穿着正七品的官服,第一个上前:“哎呀,下官让石大人久候了,还请石大人恕罪!”    张宣凝在马上翻身而下,笑着:“呵呵,大人太谦了。”    目光一望,就看见了县中三位大人,就等着县令一一介绍,然后就估量在心。    县令肯定不可留了,至于主薄高赞也不可留,这其实很简单,如果说一县就是一个小朝廷的话,那县令就是土王,下面司法曹、仓曹,户曹,士曹,田曹一样对应中央六部职责,而宰相,并非县丞,而是主薄。    主薄名义上掌置文书,但是多半是因为长官的亲吏,权势颇重。常参机要,总领府事,因此才是真正的权力第二人,一般来说,县令和主薄,都是相互勾结,成是一体,因此要动必须二者都动。    沸眼前的县丞朱礼,年纪不过三十几岁,但是有点沉沉之气,倒是想着是不是可用。    腾至于县尉丁元,年纪四十,虽然身子不高,相貌也不威武,但是就在那里一站,浑身就有一种肃杀之气,缉捕盗贼,主理刑事所带来的自然威严,其实就是现代的市警察局局长。    文张宣凝露出了淡淡笑容,再和各位大人交谈数句,然后就进了城去,见得随兵也入城,就自然舒出口气来。    学一县之城并不大,很快众人便来到了县衙。    县衙占地十余亩地,外面只看见大堂,本来就应该先洗尘,晚上再设宴接风,但是才入得大堂,张宣凝就自行入座主座了。    顿时,人人色变,本来    关系顿时僵化。    按照习俗,县令是一县之主,大堂上主位也只有他才能坐的,或者直属的上级主官,而哪怕比县令高上一级的郡内其它之官,只要不是太守,就无权坐此。    张宣凝哪怕是正五品折冲都尉,品级高上一些,但是也只能在大堂中坐侧座,这是主客之别,当然,这个规矩也不是绝对的,品级如是相差三品以上,也就无有此规矩了。    但是现在,却完全不是这个味道,更有喧宾夺主之势,县令范致远顿时心中一沉,说不出话来,心知不好。    “石大人远来辛苦了,还请入内休息。”主薄高赞上前说着,只要张宣凝起身让座,入得内去,也算是化解。    “不必了,我一路行来,幸得各位照应,免了风餐露宿,心中甚是高兴,手下孩儿也算有一个安身立命之地,恩,不过,还没有正式通知郡中,范大人,高大人,还请二位亲自带我书信,前去郡中拜见太守大人,如何?”    县令范致远闻言,立刻脸色发青,差点气得吐血,这不就是明目张胆的夺权了吗?怎么可容忍,顿时就要翻脸,怒吼。    就在这时,主薄高赞却是拉了拉他的衣角,县令范致远这才发觉,二十余持刀军士,已经包围了大堂,虎视耽耽,露出凶光,而张宣凝也是似笑非笑。    就在这时,县尉丁元已经跳了出来:“石大人,您虽是折冲都尉,也无权如此吧?”    顿时,人人都望向了张宣凝。    “你区区一个九品县尉,也敢于如此喧哗?冲撞本官?来人啊,把他拉下去,重责二十大板。”张宣凝冷笑一声,说着。    顿时,二个军士就上前,直拉而下,县衙中就有板子,当下就要拿来打之,县尉丁元大怒,几欲拔出刀来,但是眼见军士个个狞笑,露出凶光,终于忍了下去。    他也不是傻瓜,身为县警察局局长的他,也是很敏锐的,已经感觉到了杀机。    拉到堂下,就听见了劈啪的声音,他当场被责,虽然这二个军士还没有真的用心杀他,但是二十板子也不是容易受的。    人人面如土色,听着板子一下下而去,十板之后,县尉丁元已经血肉模糊了,二十板子结束,却已经是半身是血,人也几欲昏迷,看情况,没有修养二个月,是长不好了。    “哼,抬他下去,交给他家人处置,等他修养好了,再来上任。”张宣凝笑的说着:“范大人,高大人,你们二个如何?说句实话,希望二位莫让我失望!”    县令范致远怒气冲天,几欲吐血,在情感上,当然的极度不能接受,但是理智又提醒他,现在的处境很是危险,不管怎么样,对方是有圣旨和军牌在的,就算失了此县,自己也不至于毁身败名,但是当场相抗,结果是什么,就难说了。    几番思考之下,县令范致远冷笑的说着:“既然是大人所命,那我也无话可说,我直管禀告上面就是。”    说完,他冷哼一声,转身就走。    而主薄高赞犹豫了一下,也自上前跟上,下面的小吏,各自犹豫,有的就当场跟上,有的就是虽然站立,但是也肯定动摇不定。    只有县丞朱礼,还是木然而站,张宣凝也不以为意,笑说着:“虽然县令范大人与主薄高大人去郡城,但是县中不可一日无主,还请朱大人多多管事才是。”    顿了一顿,又说着:“本府之军已经不满,朱大人第一件事情,就为我招得乡丁吧,我可尽挑选之,以充军府,一应粮草衣物,也请朱大人筹办才是。”    县丞朱礼刚才冷眼旁观,见得他问,心中已经不知道几次考虑了,自己二十四为官,也当过县尉,成绩不错,结果得罪了上官,差点找得由来贬官去职,幸亏还有一个上官赏识,调来此县为县丞,这八年来,就不问不作,也算是按下身来了。    刚才的情况,他一看就知道不对,不过,此人毕竟有圣旨和军牌,而且看其随从中数十,也肯定的是军中人士,自己身为县丞,在县令不在时,本应该主事,再说,开门放此人进来,是县令,他都没有抗之,自己完其本分,也不是大罪,因此想来一想,就应了一声:“是!”    当他走出了县衙之时,发觉县中一百县兵,已经被收编了,县丞朱礼不由一叹,知道此县事实上已经易主了。

    第四十八章 后宫计划

    衙之内,有一个很大的花园,足有二亩地。几座高I散布在池水四周,一缕缕清香在这山亭水石中飘荡,显的琴声更是有着飘飘欲仙,有凌空乘云之感,但觉胸中浊气一扫而空。    张宣凝和县丞朱礼,都耐心的听了一阵。    此时,一周已过,如论报告,应该早就报告上去了,而整个会稽郡内却没有任何动静,对张宣凝,既不承认,也不否定。    此,的确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但是想来,其实又是理所当然。    真正原因是郡中也不过一个折冲府的兵,人数不过千余,要攻打此时已经人数高达六百的张宣凝部,也不是这样容易。    其次,张宣凝以石无忌之名,领圣上亲领的折冲都尉之官,虽然占有一县为其食邑,但是没有破城杀入,也没有杀得县令,虽然桀骜,但是也没有超过底线,毕竟这样的事情在以前多的是,只是平定天下后才少了一些。    因此,到底怎么样办,还必须报得上面。    等李播的琴声一停,县丞朱礼就问着:“石大人,此事如何办理?”    张宣凝就上前笑着:“朱大人才是县丞,我只练我兵,只需你备上粮草就可,这些事情,全由你来处置,不必前来问我,还有,军营可建好?如是建好,我都要住到里面去了。”    “军营已经建好,但是大人的所住还没有建成,不过既然石大人如此说,那下官就应命就是了。”县丞朱礼见他的确是真话,点了点头,就应着出去了。    望着他离开,张宣凝又是一笑,问着李播:“世叔,你长于官场,你觉得郡中应该如何处置呢?”    “你作的不错,完全不插手县中日常,只问兵饷,虽然使人大觉心痛,几乎搬空了县仓,但是也使人放心了一半,郡中,大概是加强军备和戒备,又直报你事到上面,不过,只要你不作出过激的行动,我想大概还是会维持既不承认,也不否定的态度。”    “什么叫过激呢?”    “扩军过多,攻打它县,或者尽废原本衙门。”李播笑着说。    “恩,我是折冲都尉,按照军制,自可有一千或者一千二百之军,稍过也没有关系,但是太多就不行了,我如是受朝廷法度,自然要维持在这个程度内,再说,一千对其它县郡也没有太大的威胁。”    “说的是,你只要维持一千,不攻打它县,也不尽废衙门,郡县中,就不会撕破脸,必向朝廷询问处置,就算朝廷知道后,立刻命人擒下于你,来回也要二月,也差不多是足够了,而且,如论得拖延,多上二个月也不希奇。毕竟你还没有公认杀官造反,我认为最大的可能就是,朝廷下文让你立刻带兵,回归长安再来论得是非。”    张宣凝点头微笑,由衷佩服说着:“世叔真是一言说中我的心事,我遣县丞朱礼为我招兵,他阳奉阴违我心中清楚,但是只要他不公然反对于我,我就可借得官府之威而自行派遣人员下去招兵。”    “贤侄果然胸有成竹,不知招了多少?”    “按照朝廷法度,我此时最大权限是六团,论兵士是一千二百人,不过,还有其它后勤杂事,一千五百人也不算太过,我这次招募,已经招得一千八百青壮,虽然多了点,但是大可称之淘汰选拔,先练再选。”张宣凝嘿嘿冷笑:“我已经建六团,任原本军士为临时教官,训练之,每批一月,取其悍勇之士,想来,等朝廷旨意下达,我军也可练成了,虽然不是精兵,但是也是军士了。”    “至于原本混混,我许之同练,甚至许他们可以回去,但是这时,他们偏偏已是不敢,要知道,他们斩得原本老大和官人之手脚,本是死罪,全因为我此时身份不明,郡城中才没有处置其家人,如是回去,就是自取死路了。”    “当然,他们也不是一开始就如此聪明,我一放宽,就有人跑回家去,却不知,留在这里,他们家人还无事,一旦回去,立刻连家人一起处置,嘿嘿,这就是他们的下场,现在他们死心的必须跟着我了,不过此时,我倒用不着他们了,因此,必须习得军规,才可入军,或有武艺者,传授士兵武术,等闲之人,我还不要,只有落魄的打个杂役。”    李播哈哈大笑,又是叹服,要知张宣凝根基浅薄,最厉害处,就在于借势而去,当日如不是有五百人,也不能轻易夺得此县,但是此时,再以混混为骨干,那就是自己找死了——不堪为兵还不说,他们本来就是同气连枝的混混,又和会稽城中关系密切,说不定有人就可以在里面煽风点火了。    现在,各种人员相互混合,又以正规乡丁为骨干,军中就可走向正规。    只是笑过之后,又说着:“不过,你准备只练上    倒使我惊讶,我还以为你可招得数千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