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阵,拼光本钱的勇气。    特别是对方根本没有长枪、兵阵、坚城这三项克制骑兵的利器,再多的人也无济于事。    当下,一骑当先,五十骑同时发喊,正面朝敌人杀去。    眼见骑兵出现,又策马前冲,正在准备地帮众个个面面相觑,又是大惊失色。    他们就算知道一些蛛丝马迹,但是如此军队真正出现在他们的面前,还是使他们难以接受。    就在这时,正面地二个持棍的人,不得不大喝一声,迎势攻去,希望可凭联手之力,抵抗一下骑兵的冲势。    处于冲锋第一尖锐点的张宣凝,内劲沿着马匹而下,稍调整一下脚步,别看这个动作简单,但是实际上已经包含了极高明的马术,正处于最好的攻击位置和时机。    长刀挥出。    “蓬!”鲜血飞溅,二人竟然连阻挡一下也没有,要害处各中一下,顿时直跌出去,连挣扎也没有,就被后面赶上的马蹄掩盖,变成肉泥。    趁势而行,在路线上的二十多名大汉,只听惨叫连起,杀得左仆右跌,手下竟无一合之将。    他攻击的对象,就是这一群联军的首脑,这时,望见来势的首脑,已经面如土色,不过,到底是刀上舔血的,二十多名大汉,虽然脸露惊容,但是还是挡在了面前。    张宣凝双目杀机森森,直冲上去。    就在这时,一个帮中好手终于反应过来了,他怒吼一声,持着长矛直刺而来,这是帮会中人罕见的持有长武器的人。    张宣凝看也不看,长刀一点,点在长矛尖上,虽然看似轻飘飘,但是长矛猛的一震,那个好手口中喷出血泉,仰后抛掷,撞倒另一个人身上,后面一人也立刻口吐鲜血,滚往地下,竟然爬不起来。    也就在这时,张三发出了命令,五十余才变成了军士的混混,以最简单的战阵向前进攻着,在后面,二个亲兵敲着的战鼓,响彻附近。    就在对面,一个敌人再按捺不住心中的恐惧,一声发喊,掉头便走,而张宣凝也不在意,马匹直接疾电越过于他,插向了敌人首脑之处。    “噗噗”二声,又是二个混混被斩杀当场,张宣凝直冲而上,笑着:“果然是一群乌合之众,就把人头拿给我吧!”    说罢,马匹已经冲到了这数人的面前,生死关头,这几人也一声呐喊,各持武器,冲了上去,二队交错,张宣凝浑身一震,几点血花出现,而在身后,二个人头已经破空而飞,鲜血宛如喷泉。    眼见如此,联军顿乱,聪明点的立刻高喊投降,不聪明的却企图逃亡,但是哪能逃得过马,一一被斩杀。    没有多少时间,东湖之战就结束了。    张宣凝骑在马匹上。哑然失笑说着:“果是不堪一击。”    张宣凝原本所在的朝廷,由于起事时是农民,因此对历代农民都有所提高,特别是宣传之中,似乎官兵就是腐朽无能。而起义军就是勇敢作战,现在才知道全部是狗屁。    没有热兵器来弥补差距,就体力和组织上,就使任何一个朝代地起义军都不可能有什么好下场。    刘邦一开始就不是单纯的起义军,受官于楚,以军法治军,特别是到了蜀中,就封汉王,更是推行正规军政。日后才可以取天下。    而在日后,数千年来,农民起义军,动不动几十万上百万,但是都是被屠杀的份,特别是三国时。以几百几千官兵破黄巾贼数万十数万都是等闲。    而黑社会其实比农民强不多了多少,虽然个人勇武比农民强多了。但是如是没有组织性的话,也根本不是军队的对手。    当然,这个世界地大帮会,也已经有了一些军事组织性了。    不过,这群人还根本算不上大帮会。    “杀八十七人,附四百零九人,无一漏网。”没有一会,张一就前来报告。    “查出谁是官府的人了吗?”张宣凝冷然说着。    “已经查出,就是这几人。”说着。一行十几人已经被拉了出来,个个面如土色,这时半点官家的气度也没有了。    “还有,那些帮会中的核心人员呢,也自给我们找出来。”张宣凝冷哼的说着。    命令一下,就有着焦烈这个帮会内奸,上前一一把原本帮会骨干找出来,本来是同一城中的帮会,谁不知道底细呢?    一下子找出了上百个,就在这时。人人已经不好,但是这时他们又解除了武装。面对50兵,以及十数弓箭手,个个颤抖,虽有反抗,但是立刻被砍杀,于是他们还是乖乖的被绑上了。    人就是这样贱,这是很平常的事情,张宣凝一个个望去,这才冷笑着对不是骨干的人说着:“你们想活还是想死?想死地,就别动,想活的,就到这边来。”    就有人犹豫着不说不走。    军中这样的情况见多了,一个亲兵就狞笑而上,直接问一个人:“大人在问你呢,看你不动,想必是愿意死了?”    “老子十几年混道上,怕个鸟,有本事,你杀我啊?”    亲兵狞笑,也不说,就是一刀,只见这刀“噗”的一声,直穿而入,那人顿时喉咙咯咯作响,露出不敢相信的神色,这才缓缓扑在地,死了。    话说,张宣凝最不耻的就是刀在脖子上,还死硬地喊这句:“有本事就杀我啊”    还真以为别人不敢杀?    拜托,是杀别人,又不是杀自己,刀一送就是了,还不简单?    刀在脖子上,还这样嚣张的找死,这种脑残程度简直是难以想象,当然,那种偏偏不杀,说着:“你想死,我就不杀你。”    更是脑残彻底,不过,假如二者配合,就标准地脑残剧本了,据说有一段时间很流行的说。    不过,余下的人可没有这个剧本的觉悟,见得如此,这时,什么廉耻,什么义气,都立刻飞走了,余下的人呐喊一声,就拼命的向着张宣凝指定的方向跑去。    原本地点,顿时一空。    “很好,你们如是想活,给我一个个上前,各砍那些人一只手一只脚下来,他们百多人,而你们有三百人,也差不多分上一只手一只脚来,如是不够,可以挖一只眼睛,上吧,想活命,就必须上。”    顿时,所有人面面相觑,亲兵上前,又砍死几个,这时,其它人等又呐喊一声,各自手脚上前,挖得原本大哥和官人的眼睛,又用小刀,砍得手脚下来。    顿时,血淋淋的一地,惨叫声不绝于耳。    张宣凝露出了冷笑,这就是投名状了,但凡好汉们入伙,须要纳投名状,以示无法回头地意思。    日后的《水浒传》就有“投名状”一说。    水浒传第十一回“朱贵水亭施号箭冲拿一个人头来当见面礼。    林冲道:“小人一身犯了死罪,因此来投入伙,何故相疑?”    王伦道:“既然如此,你若真心入伙,把一个投名状来。”林冲便道:“小人颇识几字,乞纸笔来便写。”    朱贵笑道:“教头你错了。但凡好汉们入伙,须要纳投名状,是教你下山去杀得一个人,将头献纳,便无疑心,这个便谓之投名状。”    只是这种投命状根本没有用,因为杀个路人算什么,其实约束力不强,现在要他们挖自己帮会的骨干和官府中人的眼睛,砍他们的手脚,偏偏又不彻底杀死,这样比彻底杀死还难以回头——别的不说,这群被害者怎么也不会原谅他们。    虽然还没有彻底解决,但是至少眼前,是可以驱使这群混混了,这也足够了。    如是时间足够,他也不想用这办法,但是现在,既然已经被官府发觉蛛丝马迹,那就由不得他了,哪怕用恐惧和杀戮,也必须使这群人无法回头,被迫从事。    当然,真论起来,这还不够,但是,下面的事情,就可以使他们进一步无法回头了。

    第四十七章 易县

    深,张宣凝领五十骑,兵四百,绕个大***,来到了潜入城中的要点,但是才等到了一处小林之中,望着里许外的城墙,张宣凝突然之间勒住马来,又挥手要众人停下。    “主公,何事?”焦烈上前问着。    在远处,城池黑黑的,宛然一只巨兽。    张宣凝神色凝重,说着:“我感觉很不妥当,也许城中有个陷阱。”    他本来意图,是趁夜中直接攻入会稽城中,毕竟会稽城也不过有一府之兵,千人而已,己方有五百,半夜而袭,还是有一些搏上一搏的机会。    但是才靠近了城墙,却产生一种无比敏锐的不吉预感出来,可是回顾四周,竟然没有人能够为他排忧解难,甚至连说话的人都没有。    黯然叹息之下,他只有自己思量,自己能够暂时支配这群混混,无非是抰着杀敌之威,又以投名状而驱使之,但是这毕竟是不稳固的,如是城中半点防备也没有,当是可以搏上一搏,创造以不满百人,驱使降兵四百而夺取一城的丰功伟绩,留名青史。    说话,历史上倒不是没有这种事情。    但是城中如是有防备,要瓦解和摧毁我军,用什么办法呢?张宣凝想着,换个思路,立刻可想出几条毒辣无比的计谋来。    在月光之下,城外有一处平原,城外一里许处才有片疏林,自己就是其中。    特别是此群人的家属都在城中,如是城中有一官出现,显出家人,喝令归降,只怕自己半点机会也没有,立刻土崩瓦解,想到这里,张宣凝叹息一声,说着:“我们走。”    说着,他就转身策马,就行离开。    这很明显使许多人惊讶,四百余人一阵骚动,焦烈不由上前:“主公,这是何意?城中没有防备,我们正好一攻而下。”    “一攻而下?你以为是这样吗?”张宣凝望了他一眼,冷笑的说着,下令转向。    此时军中五十人,是他嫡系,当然又是临时的火长,所以一声令下,队伍就不得不被驱赶着离开。    这很明显使城中惊讶,果然,五百人向回赶了一段路,又走了里许,就发觉后面城墙上亮起了火把,上千人密密麻麻在墙上,这还罢了,张宣凝集功于眼,却是发觉果然有不是士兵的人等,心中就是冷哼一声,知道就是自己控制的混混的家属。    并且隐隐传来了人声,幸亏二里路,已经听不清楚了,但是就算如此,队伍中又起了一阵骚动,张宣凝心中知道,如是在城下,就完全不同了,家属一喊,自己这五百人立刻瓦解。    果然,战争就是生死存亡之机,一旦脱离了距离,这四百多人没有直接刺激,就不敢反抗了,只能不得不被自己驱赶。    不过,这一切到底是谁在主事?难道就是那个决曹吏云大人吗?    不过在这时,张宣凝偶然回过头来,遥望城墙上,千只萤火虫般不断颤动的火把,心中只有冷笑,在这样的夜中,谅城中也不敢追击,真要追击,夜中自己百人,破他们数百人,也不是办不到,那说不定还可以真的就在此夜夺取此城呢!    连夜赶路,四百余人都是垂头丧气,只是现在在骑兵的督促下,不得不跟着走,幸亏这批人平时都是强壮的汉子,赶路倒是很快,张宣凝心有定计,向着一个方向走着,而五十人也各当火长,直接分化控制这批人,他们久在军中,自然有一手,所以连行一日一夜,倒没有事情。    第二日下午,就来到了目的地——句章县。    句章县,相传系周元五四年越王勾践时建。句章城之句章港,是相当重要军港和贸易港口。古来就是和夷洲(是指日本岛屿及我国台湾等岛)有联系,多从此出,秦皇统一天下,此县就正式立建,隋时,会稽郡只建四县,、鄮、余姚三县全部并入章句县,因此实际上领地非常大。    不过,局限于官府编制,县衙之兵,其实就是衙役和县兵,不过二百许。    这不是实力不行,实际上,如是真的动员,三千兵都绰绰有余,可是,如无圣旨,就敢如此,立是死罪,没有造反心思,谁敢如此。    因此才有今日之祸。    当然,一旦有了借口,比如说,自己夺了这县,其它三县和会稽城,都会立刻扩军编制,以后就不会这样容易了,但是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张一,你拿我的东西,进去给县令看看,速速迎入。”眼见城门关闭,二百许的乡兵立于县城之上,张宣凝说着。    一个银牌,上面有皇帝亲军将领的标记,以及一    的石字,还有就是一道圣旨,是不久前,破格提拔石冲都尉的圣旨,这二件东西都不太可能落在逆贼手中,想必这个县令就要掂量掂量来者是谁了。    如不是他身后四百人其实都是中看不中用,真有五百兵来,那这区区二百乡兵早就一冲就散,他才不会现在就拿出这二件东西呢!    当然,这也是欺这县令还不知道内情,无论是在会稽郡,还是远在北方的皇帝情况。    果然在此时,张一还是见到了县令。    县令范致远,自然知道这些东西的真假,特别是圣旨,每个当官的人都必须学的熟透,以免被人欺骗了,这些学问,是逆贼难以模仿的,无论是质地,格式,用玺,甚至一字一印的位置,都是有讲究的,因此跪听了圣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