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怀缱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春怀缱绻-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83.青河城里的棘手病患与正反药

  爷就是爷……
  听着周围的人管她叫“盛药侍”,阿容经常是浑身一抖,千万个毛孔一起张开,不是惊喜,是惊悚。她这人就这样,猛地得了点什么,就不踏实,老觉得跟捡来的一样。
  可不是捡来的嘛,这段人生就是从别人手里捡过来的。
  眼下她们已经到了青河城,青河城是通住泾河的最后一座城地,这里云集了很多从泾河附近转过来的病患。阿容和谢长青就暂时留在了这里。
  青河城本来是个人烟极少的城池,现在却拥挤而杂乱,阿容这时正蹲在连云山设在青河城的药馆廊外。病患从四面八方捅来,青河药馆里头现在是人满为患,外头廊下也是病患排队等候。每一天都是这样,因为每天有病患过来。
  “唉哟……疼,你能不能轻点!”
  这时阿容正要施针,针还没下去呢,那病患就开始喊疼,她不由得看着手头的针摇了摇头:“这位大叔,我的针还没有扎下去呢,扎针是不疼的。像我们练习扎针的话,要从自己手上开始呢,我可也是最怕疼的,所以放心怕,真不疼的。”
  说话间,阿容的针就迅速地扎牢了,那病患甚至没反应过来,光听着阿容说话了。见针扎好了病患有点愣神,而阿容呢笑得有点小小的奸诈!
  “还真是不疼……”那病患喃喃了一句。
  这时旁边忽然有人搭腔说:“当然不疼了,盛药侍施针用药和药师大人们一样即准又稳,也就你还喊疼,一汉子在小姑娘面前喊疼,你也不嫌臊得慌。”这时廊下的人都笑了起来,那病患颇有些不好意思。又冲阿容道了声“对不起”。其实这时候人大多是善意的,毕竟刚遇灾难,有人来施救,大家也都颇是感激,因而对前来施针用药的连云山众人都非常客气而尊敬。
  尤其是阿容这样年龄小,没架子又爱傻乐的,谁看着不是跟自家或邻家小姑娘一样亲切,所以一段时间下来,大家伙就都知道青河城药馆有个叫盛药侍的小姑娘,功力好、人也好亲近。
  “好了,用过针后明天再来一次,丹药是三天的份量。您身体壮实,三天的药量肯定能好的。”阿容之所以被人称道功力好,那大多原因也是因为她舍不得多开药,向来是掐着份量给,多一点都不乐意。
  现在药珍贵啊,她哪里舍得,想到这个她又不由得叹气,青河城源源不断的有病患过来,连云山的丹药再多也会有捉襟见肘的时候啊!
  “不知道什么时候雨才会停……”阿容看着天空暗暗叹了一声,再回过脸来时又是一脸的笑意,看着另一名抱着肚子的病患问道:“老人家,你是肚子不舒服吗?”
  其实应该问是肠胃不适吗,不过因地制宜,在这里问肚子不舒服人更好懂。
  “是,盛药侍,你看看我这几天怎么了,老觉得吃不下东西,肚子全肿了,再下去可怎么办哟!”那病患这时候才松开手,好方便阿容诊脉。
  一边切着脉,阿容一边安抚着病患,这也是阿容被人称为亲切的原因之一,药师们一般没有这闲工夫跟人唠。而阿容毕竟是医学院出来的,明白病患不仅需要治病,更需要安抚他们的心,所以总是顺带地安抚着。
  “老人家……”原本说着话的阿容忽然停了下来,嘴微张明显有些惊讶,但很快就把这惊讶掩去了:“老人家,您跟我进药馆里去吧,您的脉象我有些拿不稳,还是请药师大人看看为好。”
  那病患倒也好说话,就跟着阿容进去了,进了药馆后,阿容把病患领到了钟药师面前:“药师大人,这位病患请您过过手。”
  “怎么了?”钟药师就奇怪了,阿容在青河城药馆有日子了,从来没领过病人进来,因为外头的病患都是相对简单好处理的。身为黄药师的高徒,药王的徒孙,这点本事都没有,说出去谁也不能信。
  “是失血症。”所谓的失血症,在阿容看来绝对是寄生虫病,而且有点类似于血吸虫,不过不如血吸虫子这么顽固。但是在卫朝现有的医疗条件下,也是个非常棘手的病症。
  当失血症这三个宇从阿容嘴里出来,钟药师就愣住了。手稳稳他按在病患手上没有任何波动,但神色却比刚才要凝重得多。阿容说话对声音不大,那病患并没有听到,钟药师切过脉后冲阿容点了点头说:“你没有诊错,你扶着这位老人家,跟我进内堂去吧。”
  进了内堂,黄药师刚处置妥当一例开放性骨折的病患,收拾好抬头一看钟药师领着自家徒弟过来了,就问道:“阿容怎么不在外头诊病患,这时候还有很多人吧。”
  不待阿容接话,钟药师先指派着阿容把病患安置好,然后跟黄药师说:“是失血症,看来已经到后期了。”
  “失血症……”一听这三个宇,正在擦着手的黄药师无意识地重复了一遍,然后放下巾子,走到那病患身边。为了避免吓着病患,黄药师还特地安抚了几句,这才开始诊脉:“老人家,这几天你都住哪里。咬没有走肚子,有没有吐过?”
  “住在我侄儿家里,别说走肚子了,这几天不顺,从前就干结,这几天连个影都没见着。也没吐就是吃不下东西,药师大人,您看我这到底是怎么?”
  那病患得亏是被安抚了几句,要不然早就吓坏了。
  一听病患的话,几个人都长出了一口气。没拉没吐说明不会传染青河城里其他人,也省了他们去搜集接触过传染源的百姓。眼下人手紧,谁都恨不能长十双手出来好。
  “是失血症,好在您老身子骨硬朗,先调养着,再给你施药,不过时间得长一点,你别担心。”钟药师说这话时其实特没底,因为失血症是没有特效药的,更重要的是已经是后期了。人老更受不了这样的病症。所以钟药师答得很没底气。
  倒是黄药师极有底气地接了句铬:“老人家,你且安心,失血症听着唬人得很,其实也不过一瓶丹药的事儿。”
  一瓶丹药,阿容就好奇上了,怎么什么病到了黄药师这都好治,失血症在卫朝的药书上那简直就是洪水猛兽啊!
  但是阿容没想到,黄药师却看了她一眼,阿容心说:“您瞧我干什么,师父,我现在脑乎里可没药方,这虽然像血吸虫病,可从药书上来看,又不完全像。再说真是血吸虫病,这玩艺在现代还难治呢,搁我身上也想不出什么好法子来。”
  虽然心里怜着病患,可阿容实在想不出方子来,不管是现代还是来卫朝后者过的医书,基本上前没有提到过这方面的。
  但是她没看过,不代表黄药师没看过,要知道卫朝的药书多如瀚海,黄药师这样的书虫都不敢说一句把天下的药书看尽了,更何况是阿容。
  “除秽丹!”黄药师只以为是阿容没能想起来,所以提醒了一声。
  可是阿容眨了眨眼,问道:“师父,我不缸道这药方。”
  “噢,对了,这是总房的藏书阁里才有的。你还没看过。行了,回头我就给你放个条,让你好进出。除秽丹是上古丹方,也是少量不需要炉中火的上古丹方,但这并不代表它好炼制,相反它比其它需要炉中火的丹药更难炼。炉中火只要找到了触发条件,一切就迎刃而解,但是除秽丹有些麻烦,我待会把药方开给你,你去琢磨琢磨。”黄药师的意思是,炉中火你都弄出来了,这不需要炉中火的上古丹方你应该也能成,所以这事儿就交给你了!
  不是……怎么又成她的事了,阿容最后看着手里的药方悲催得想泪奔十里,出门时忍不住看了眼天,然后有点小悲愤地住炼药房去。
  在阿容背后不远处,钟药师看黄药师说:“你这师父未免太好当了,哪有就给药方,连前中后顺序也不说,火候也不交待的。”
  “那你知道除秽丹前中后顺序和火候吗?”黄药师也不答话,而是反问了一句。
  “不知道。”钟药师摇了摇头,像除秽丹这样的丹药连样本都没有了,他们到哪去弄明白这些。
  这时候黄药师收回目光来,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那就让她折腾去,我总觉得我这徒弟不是天分好,就是命好,干啥啥能成。”
  “阿容是自学成材的,跟你这师父没半点关系。”钟药师,您真相了!
  而这时候,阿容正在炼药房里看药方,这不看还好,一看又动上心了,只因为这药方非常奇特……
  “竟然是正反药!”在卫朝,药分正反之说,正药多是药材本身无毒性的,而反药则是有毒的。而所谓的正反药,正是一毒一解,相互抵消。
  从前阿容也见过此类的药方,当时就想,难道是先把病菌毒死了,然后再把人救过来。那会儿觉得多么不可思议。这样的药方竟然也能成方,太奇妙了!
  一想到接下来要炼的就是这么一张药方,她就浑身上下全是劲了。

  84.漫不经心的师徒与药园

  在炼药房里配好了药,阿容就蹲在炉子前头思考,但绝对不是思考火候和前后药。而是思索要不要把药方改改。她现在已经改药方改上瘾了。要知道这是个不好的习惯,每一个成方能留下来,都必定是经过很多次试药和实践的,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是前人智慧的结晶。
  所以阿容明白。自己这习惯太要不得了。她不比前人聪明,只是脑子里那些现代医药知识作祟,老让她生出改药方的念头来。
  “不改不改,正反药我没试过,万一出了差错,浪费了药材不说。还操心。“有时候,人得管住自己的欲望。因为它有可能把你引到歪道上,阿容在心里默念了几句,然后升炉开始准备炼药。
  这时候她才考虑正反药的先后顺序,先反药,还是先正药,至于先煎药和后下药,这些都是有成例的,压根不用多想:“反药先下,正药就抵消反药的作用,正药先下,反药下去也会阻得药效。…”
  忽地她又摇了摇头,记起某本书上的一句话:“正反药,同升汤。文火焙,猛火降。”
  她想着就念了出来。可是她又不太确定,眼看着升炉快要结束可以投药了,但是她又不敢下药进去,怕自己记错了。
  恰在这时候,后头传来一句:“《严子论方》,正反药,同升汤,文火焙,猛火降。如除秽丹、百步丹等皆在此列。”
  回头一看,黄药师和谢长青进来了,后头还跟着钟药师,阿容看了不由得撇嘴,又来围观了,幸好她已经被围观成习惯了:“我记得前面还有一句。可是我怎么都想不起来内容,公子可记得?”
  “先投药。后投汤。要成丹,需有方。”谢长青的记忆明显是比阿容好,这偏到几乎没有人知道的药书,竟然也是张嘴就来。
  一边的黄药师看了眼直。心里琢磨着一件事,那就是自家这徒弟说不定到头来要便宜了别人。
  这会儿阿容可没工夫管黄药师想什么,而是琢磨着那句“先投药、后投汤”,把这句话作正反药炼制的首句,一定要它的道理。阿容觉得如果不能琢磨出这其中的意思,那么肯定会失败。
  “干焙!”阿容猛地想通了、然后看着手里的药方满脸喜色:“师父。我想明白了。正反药多出一味伏生粉来,伏生粉和毒存性,可要中和正反药。
  伏生粉文火干焙后再投汤。以伏生粉汤加正反药就可以把除秽丹炼出来。师父,我说的对不对?”
  直到现在,阿容还以为是黄药师让她自己好好想,看看能不能想到正路上去、她哪里知道黄药师也没底。所以黄药师“嘿啊”了两声。就这么糊弄过去了,惹来旁边的钟药师好一通白眼。
  得了黄药师的点头,阿容才欢喜地去开炉,抽了炉底的炭。匀成了文火。再将伏生粉均匀地投入药炉里,缓缓地就见伏生粉渐渐地有了微黄的色泽。
  伏生粉有香。香气一出来后就入水。不一会儿伏生粉就化作了小半炉的浅浅黄色汤。
  这时候再依据先后次序投药、一正一反地投进药炉里,伏生粉的汤也渐渐地改变着颜色:“师父。药的又变得澄澈了。”
  大约是有些药材可以吸附掉水里的杂质,所以伏生粉就被当成杂质吸收进药材里了。阿容这下明白为什么要先下伏生粉了。
  伏生粉焙火过后。药效最为明显,这时被吸附进正反药里。正好把两种完全不相融的药材的药性融合在了一起,病患服下后。一冲一缓正好不伤根本,所以这份丹药才行得通。
  许是见阿容满脸的若有所得、钟药师看过药炉里的汤计后说:“阿容这是又想到什么了。在这又发上愣了。”
  “《斋山药记》里有一句,正不抑反,反不压正,可见丹成。”
  阿容这时候庆幸自已看的书多了,要不然这会儿让她解释,她估摸着只能说推理出来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