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是从那时起,陆石两家开始紧密联系。
陆长英挑眉笑起来。
无字斋氛围极好,荣熹院里的长亭却陡然大惊失色,真定大长公主的话尚在耳畔边,老人家说得喜气洋洋,长亭却听得胆战心惊,她手旁边便是一盏茶,她却怎么也使不出气力端起来。
好像一道惊雷炸在了一池春水里!
她。。。
怎么就与谢询定了亲了呢!
她什么时候就和谢询定了亲呢!
所以谢询走,陆长英才不让她去送的吗?!
长亭喉咙吞咽,却好像有刀刃在割,真定大长公主一直很欢喜,语调轻松地仍旧在说,“。。。你父亲在时便说你与阿询很配,阿询个性忍让,你小时候却很娇气,有时候还有些跋扈,阿询都能让着你。你们小时候还一块画了幅画儿,叫什么来着?”
“《春居上寒图》”,陈妪的语调也很轻快,“我们家亭大姑娘做的画,谢家玉郎提的词儿。”
真定大长公主连声呼对,“对对对,哎呀,可惜放在建康了,否则随礼的时候还能一块儿随过去。。。”
长亭手缩在袖中,脑子里嗡嗡嗡嗡地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叫,她强迫自己镇定下来,首先她应当明白她的家人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好,他们的立足点全是因为她,嫁给谢询意味着富贵清闲一生,再无颠沛流离。其次,她一开始就明白,不是谢询也会是其他的,或许是陈家人,或许是崔家人,更或许会嫁到符家去联姻,长茂为了陆家都毅然赴死,她陆长亭享受了陆氏荣耀,凭什么不担负起陆家的荣辱!这是她一开始就明白的。。。她一开始就明白她与蒙拓不会有结果。。。最后,谢询是个好人,尊长辈守礼仪,知根知底且情谊深厚,是陆绰生前希望她嫁的良人,恐怕这也是她生母谢文蕴希望看到的。。。
长亭强迫自己冷静而条理清晰地分析她的处境从而微笑着接受这个安排。
可是。。。
可是她为什么会这么想哭?
长亭仰了仰头,待真定说完,才干涩开口,“。。。为何阿兄不提早同我说呢?”
“他怕你为了陆家,应允下与石家的联姻。”真定隔了许久方回道,“你若狠下心肠应允,他害怕自己会顺水推舟让你嫁进去,便索性叫事情木已成舟,再以他事来还石家的恩德,只有那个筹码更重,石猛便不会在你身上下力气死磕,见好就收这理儿,石猛应该知道的。”
长亭突然记起中秋之夜,陆长英问她的那些话,怎么会和谢询一道。。。现在想想这分明是在极为隐晦地询问她对谢询的观感,可惜。。。可惜那时她因尚在与蒙拓置气而选择了闭口不谈。。。
阴差阳错吧许是。
长亭却不可抑制地想,若是她一早便于陆长英说清楚她对蒙拓的情愫,陆长英会不会想想办法将他们凑做一堆?长亭轻轻摆了摆头,她想不出答案,一想就觉得心尖尖上都在疼。
真定大长公主满目慈蔼地望着她,带着感慨,“还有十月便可除服了,等除服一过,过庚帖过小定大定,我们家的姑娘便要出嫁了。”如今世道乱,什么事情都得提早做,否则一旦有什么变故,谁也赔不起。
长亭埋了埋头,隔了良久才抬起头来,扯开一抹笑,重重地点了点头。
小姑娘亭亭玉立,笑靥如花,真定大长公主眯着眼看,心里叹了叹,当真是老了,眼睛都看不清楚了,否则她怎么会觉得小姑娘眼睛亮晶晶的,好像是包着眼泪呢?
石猛并未在光德堂逗留多久,用过晌午,陆长英便陪着石猛在平成内逛了一遭,长亭跟在他们身侧,却不见蒙拓的身影。
“阿拓没来。”
身影轻轻的,长亭一扭身便见石二郎君,石阔。
石阔手背于后,踱步缓行,不多时便与长亭比肩而行了,声音压得极低,“他先走一步,在外城设防勘察地形,以防山野蟊贼不长眼伏击冀州刺史。恐怕以后都不会再来平成了。”
长亭脚下一停,陡然仰头看向石阔。
小姑娘杏眼桃腮,眉眼之间有掩都掩不住的慌乱神色,石阔笑起来,一边抬脚朝前走,一边笑着留了句话,“阿拓真的是个很别扭的人,亭大姑娘莫慌。”
长亭不明白石阔的意思,可一听“阿拓”二字,长亭喉头里顿起酸涩,长亭快步追上石阔,深吸一口气,降下声调来闷声道,“请二郎君告知蒙大人。。。”长亭一顿,手缩在袖中捏成拳头,再开口道,“请二郎君告诉他,陆长亭有话对他说。”(未完待续)
ps:前面的时间线大概要改,不影响I580
第一百六七章 惊雷(中)
第一百六七章惊雷(中)
有话对蒙拓说啊?
也是,如今岳番跟在蒙拓身边一早便出了平成,除却他,当真没人可以从中联系了。石阔笑了笑,广袖长衣风轻云淡,抿唇轻笑,他看向长亭,极认真地应了一声好。
长亭冲石阔笑一笑,本想说一说欲盖弥彰的话,奈何张了嘴却觉得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她是疯了才会托石阔带话。
她有什么话对蒙拓说,她应该对蒙拓说什么呢,她什么都不知道。
她当真是疯了吧。
夜里回研光楼,长亭将话同胡玉娘都说了,言简意赅,“哥哥给我定了门亲事,人你也认识,是谢表哥。等除了服,就正式过庚帖,两家定下。。。恐怕再无回寰余地了,毕竟一头担着陆家的脸面,一头担着谢家的脸面,两家谁都丢不起这人。”长亭说得极平静,言语间未带一丝波澜,胡玉娘一声低呼,脱口而出,“那蒙拓咋办!?”
长亭背过身,将鞠蛔永锓胖玫乃鼐钆磷右徽乓徽拍贸隼矗弑呓墙枪嬲肴笤儆幸徽乓徽诺鹄础�
长亭埋着头,手便放在帕子上发颤,指尖止都止不住地发颤,长亭一点点将手蜷成一个拳头,灯影晃荡,隔了许久,帕子上突兀了氤氲出了一小团水渍,“啪嗒—啪嗒”,帕子上渐渐出现了一团接一团的水渍,水雾弥漫,那滩水渍便氲得越来越广。
胡玉娘看着小姑娘的肩头在抖。
胡玉娘也有点想哭了,她这辈子不算吃奶的时候,就哭了一回。胡爷爷咽气的时候她哭过。她如今看着长亭的模样,喉咙里酸涩得很,是,她想事情很简单,可她晓得,一次是偶然,两次是缘分。那三次是什么?这一路过来。蒙拓和他们纠缠了多少次?少说也得有四、五次吧?她救他,他救她,两条命都快好成一条了却仍旧敌不过阴差阳错吗?
“我。。。我要找他说清楚。。。”
长亭将胳膊肘撑在木案上一边就着手背抹眼泪。一边说,“我要同他说清楚。是与不是,都要有一个答案啊。。。否则这算什么?这算什么呀?”
有了答案之后,无论是什么结局。她都可以接受!
当日,她执拗地希望二夫人陈氏给陆绰上炷香。为了什么?她明白凡尘俗世的香火无济于事,可她只是想让自己心安。是,蒙拓不只一次地说过她“固执”,她是固执。如她没有这样固执,她便可以坦然地撒手,再说一句“与君离别意。欢喜相两宽。”,可她做不到啊。
玉娘伸手抱了抱长亭。长亭反手抱住玉娘,将头埋进玉娘的颈窝里,不叫旁人看见她的嚎啕大哭。
“我讨厌蒙拓。。。阿玉。。。”长亭哭声渐小下去,口齿不清地开了口。
玉娘立刻同仇敌忾,“对!他太讨厌了!啥事不管!居然就这么跑了!留你一人在这儿哭,还他娘的是不是男人呀!”
“可是我这样喜欢他。。。”长亭搂紧了玉娘,埋脸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可我这么喜欢他呀!我再也见不到他了。。。平成离冀州这样远。。。我也不喜欢谢询啊!阿玉。。。我今儿列了个表,全是谢询的长处,满满一张纸,可我就是说服不了我自己啊。。。”
玉娘默了默,她衣襟都被平成陆氏嫡长女给哭湿了,一拧怕是能拧出水来——全是眼泪鼻涕。陆长亭。。。真的很好哭。。。一半的眼泪是给陆绰的,剩下一半几乎全献给了蒙拓,手上拿刀杀人都不哭,偏偏如今哭成这样。。。是真喜欢吧?否则也不能抱着她哭得直抽了。
就算眼泪将平成给淹了,日子也要照旧过。
长亭愈发沉默,石猛在平成连待近十日,陆长英伴其往稠山去,如此一来,长亭到底是闺阁女儿,不宜随行。长亭空了十日,发了十日的呆,抄了十日的经书,念了十日的书。真定大长公主十分欣慰,姑娘家杀伐果断是好事,陆家的女儿嫁出去不愁夫家不敬重,可若谢询明摆着喜欢那起子性情和顺的姑娘,那长亭做出个样子来也好歹能叫夫家觉着自个儿受到了重视。
女人吧,再凶悍再强势,都是对着外头人来的。对着枕边人,温柔小意些当然更好。
真定大长公主很安慰,她老了再经不起动荡了。好日子是在平缓里过出来的,上一辈的恩怨就这么慢慢烟消云散吧。她不想长亭再搅进恩恩怨怨的漩涡里了。谢家很好,日子慢慢过,再大的仇怨也会在柴米油盐里渐渐磨平磨灭——这就是为什么,她在一眼便看出谢询与长亭并不合适的前提下仍旧选择谢家。
石猛从稠山回来,长亭也去迎了迎。
石猛看长亭,眼神跟看自个儿姑娘差不离,约莫是陈芳布置得差不多了,石家一行人赶在四月初辞了行。
四月北地风沙平缓了许多,平成古城墙外马队排了约有城墙那么长,石猛给了长亭一只水头极好的玉镯子,碧澄澄的水里头沁了红血丝,透在阳光下仔细瞅,便觉着那红血丝像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吉祥似的,这镯子拿在手上温润得很,长亭一握在手中就晓得是极品,不说这水头,便只说这意思,凤凰吉祥,任谁都觉得吉利富贵。陆家不缺俗话是黄金有价,玉无价,时逢乱世,哪座山头出了块儿好玉,便是吉利得带着预兆的事儿——什么预兆?当然是拿下这江山的预兆啊。
这明晃晃的烫手山芋,谁拿着谁知道。
长亭不想收,石猛手一凛。
“阿娇不收便是瞧不上石家。”石猛如是将军。
长亭抿抿嘴,冲石猛笑,“阿伯,送东西总得有个说头啊。”
“送给阿娇当嫁妆!”石猛大手一挥,笑呵呵地,“要嫁人了吧?谢家远天远地的,阿娇嫁过去就是受苦。做阿伯的送只小镯子当嫁妆有啥的?这说头够了吧?”
这还是头一回将这事儿拿到台面上来说,还是由石猛提起来,打了长亭一个措手不及。
长亭一遍一遍告诫自己,脸色别垮脸色别垮,可她光顾着告诫自己脸色不要变,却没发现她闷了良久未曾接话。
“伯父出手大方,待得翻过年头过庚帖时,长英定邀伯父观礼。”陆长英帮长亭把话接过来,再看了眼石阔,“幽州与豫州比邻而居,伯父将幽州交予阿阔打理,长英既妄担阿阔一声陆大哥,自然会尽力帮衬,交通家之好。若阿阔有任何需求,皆可来信。”
长亭抬了抬头。
石猛将幽州交给次子石阔了?
也是,石猛集团的权利中心在冀州,石猛既然要坚定一条路子,当然会未雨绸缪为石闵扫除一切障碍。心是狠了点儿,但若石闵能一下子被扶起来,石猛费尽心力做的这些事倒都还是有意义的。
怕就怕石闵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陆长英君子坦荡荡,石阔亦回之以礼,石阔拱手向前深作一鞠,语态极真挚地道了声谢。
石猛将走半月,大晋山河风云陡变,快得长亭几乎要忘了与谢家结亲一事。
坐在建康龙椅上的那位幼帝符瞿薨了。
薨时不过五岁,经丞相品正商议后谥号文帝,文书快马加鞭送往大晋二十三州,陆长英却并不意外,手里的文书仍旧封了火漆,一点没拆封随手扔到了案桌之上,陆长英神容坦荡,轻声道,“最后一个砝码加上去了,藩王怕是要乱了。”
“才五岁。。。”真定大长公主伸手接过文书,“阿瞿才五岁啊。薨了也好,当时选他不过是秦相雍与建康士族倾轧之后的结果罢了,秦相雍要选一个身弱体虚的小皇帝,自然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阿瞿日日被他灌汤药,日日灌夜夜灌,只是为他秦相雍的私心罢了。”
真定大长公主姓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