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展开追求,从旧金山到西雅图,珍妮特毅然从纽约飞往李小龙所在的西雅图,然而李小龙的冷淡和对武术的执着和待人的冷漠让她失望而归。
四年后,正在攻读医学硕士的珍妮特突然决定要出远门。休?博比觉得女儿只是和同学去迈阿密游玩,便答应了。事实上,珍妮特去了西雅图,她仍然深爱着李小龙,并试图说服他与自己在一起。然而此时的李小龙正忙于振藩国术馆的训练和应付来自各界的挑战,自然不会为了一个女人而放弃理想。
1963年6月的一天,珍妮特突然回到纽约家中,并声称怀上了李小龙的孩子。珍妮特的哥哥迈克尔(也是当时一位小有名气的银行家)为此专程前往西雅图与李小龙会面,李小龙却对此事予以否认,还把已与莲达订婚一事告诉了他。迈克尔回去后,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珍妮特。珍妮特受不了打击,甚至还住进了精神病医院。1964年,珍妮特在家中给婴儿喂奶,正巧在电视上看到了在洛杉矶长堤举行的世界武术大赛,看到了李小龙和他的截拳道。李小龙的表现震惊了现场观众,更震惊了珍妮特和他的父亲休?博比。然而就在比赛节目结束后不久,珍妮特竟然亲手勒死了自己的孩子,然后割脉自杀。
休?博比悲痛欲绝,他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李小龙必须死!
在休?博比的默许下,迈克尔暗中勾结黑手党,准备对李小龙下手,结果却被黑手党人借机“洗钱”5000万美元,还大加敲诈博比一家。迈克尔被激怒了,扬言要去自首,结果在回家途中“车祸”丧生。痛失子女的休?博比更加坚定了谋杀李小龙的决心。不久,他花重金买通了一位医术高超的脑血管专家,以李小龙曾昏倒在拍戏现场为幌子,开始了一个阴毒的谋杀计划。
其实,李小龙在当时已经患上了脑癌,为了加速李小龙的死亡,休?博比和这位医生使用了一种能导致血管爆裂的致死药物BMN(其症状与猝死完全相同)。谋杀计划进行得十分顺利,不久,就传来了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龙逝世的消息。根据休?博比的遗嘱,在他死后,这盘录音带才能公诸于众。
4、八卦迷信说
李小龙死因中,最香艳八卦的当属“马上风”之说。又有人从数术、五行之说推算,说李小龙之“李”与丁佩之“丁”相克,所以李小龙必死于丁佩香闺。
李小龙在香港的住所名为“栖鹤小筑”。当时就有人对李小龙说这处宅院远观阴森郁结,宅内更是煞气逼人。于是李小龙就在宅门前挂了一面铜镜用来挡住煞气。然而就在李小龙去世前不久,那面铜镜不明不白的消失了。在“栖鹤小筑”中还有一棵龙眼树,树上的“龙眼”经常被人摘掉,犯了李小龙名字的忌讳。有人认为,李小龙在香港居住的九龙半岛九龙塘与他名字中的“小龙”二字犯冲,意思是九龙把小龙困在了塘里,让李小龙难以施展拳脚、最后含恨而死。李小龙在去世前的几年里的确碰到了很多不顺利的事情——与亲友疏远、与媒体交恶、与同事冲突,香港既是李小龙事业发展的巅峰,又给他带来了无尽的麻烦,倒也暗合了“犯冲”之说。
另外,有人认为,李小龙的未完成的半部遗作《死亡的游戏》,其名字本身就很不吉利,而该片中的很多台词,似乎又是李小龙的心声。李小龙倾注心血打算筹拍的《死亡的游戏》,究竟是不是李小龙感悟到了生命即将终结的产物呢?也许,冥冥中自有天数,很多东西,当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的时候,就会发现竟存在着如此惊人的巧合……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三、一场死亡的游戏(1)
李小龙一生一共主演过四部半电影,这四部半电影都是在1971~1973年间拍摄上映的,其中的半部,正是他生前尚未完成的遗作《死亡的游戏》。
李小龙是在1970年应嘉禾掌门人邹文怀之邀回到香港发展,随后凭借《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三部影片连续三年刷新香港电影票房纪录。这三年是李小龙事业发展的高峰期,也使他从一个好莱坞二流演员成长为一个能够自编自导自演的国际一流功夫巨星。李小龙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他觉得这三部影片仍未能全部展现他对武道和人生的思考,他要重新拍一部电影,一部地地道道的“李小龙”式的电影。李小龙是个“以战养战”者,只有高强度的练功和工作,才能让他感受到生命的充实和价值。于是,在《猛龙过江》拍摄完以后没多久,李小龙几乎没给自己多少休息的时间,就立刻开始了新片的构思和筹备。这是一个宏伟的计划,首先,要能够把李小龙的截拳道和武道思想完完全全的展现出来;其次,要把全世界最出色的武术家和运动员集合起来,把全世界最精彩的武术和打斗展现在观众面前。在李小龙看来,这将是一部前所未有的功夫巨片,也将是他在香港拍摄的最后一部影片。也就是说,在李小龙的计划中,拍摄完《死亡的游戏》,他就将告别香港,再次前往美国,继续他未完的好莱坞之梦。
然而事与愿违,命运再次与李小龙开了一个玩笑——不等他把《死亡的游戏》拍完,这位红极一时的功夫巨星就离奇而突然的离开人世,留下无数谜团给后人。
需要注意的是,这部被李小龙命名为《死亡的游戏》(Game of Death)的未完成电影,并非1977年,即李小龙去世4周年时,由嘉禾补拍上映的完整版《死亡游戏》。
李小龙拍摄《死亡的游戏》是受到了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七武士》的启发,加上他本人对佛学有着独到的思考和见解,所以决定以佛教的七级浮屠为原型,讲述一个武林高手和他的同伴为了夺宝救人而勇闯高塔的故事。高塔的每一层都有一名代表不同武术流派的绝顶高手把守,每一位高手都能将闯关者置于死地。因此,闯关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死亡游戏,闯关者每冲上一层,就有如经历一次死亡。
和很多天才导演一样,李小龙是一个思考者,喜欢富有激情和挑战的工作,不喜欢按部就班的拍摄流程和打斗场面。在他看来,只有当你投入到影片中时,你的身体和大脑才会迸发出超常的潜力。因此,《死亡的游戏》开机之时,并没有完整的剧本,只是一个故事雏形,而影片的细节和镜头,则需要李小龙和他的战友们在拍摄的同时来构思和设计。因此,李小龙在拍摄《死亡的游戏》时没有采取传统的拍摄方式,而是先把已经构思好的若干激烈的打斗场面拍摄下来,其他情节和镜头则等到故事完善后再陆续补上。
李小龙给《死亡的游戏》设计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武术高手卢比利(由李小龙饰演)的家人遭恶势力绑架并被扣为人质,对方开出条件,想要赎回人质,卢比利就必须到一座五层高塔上去闯关,夺取藏在高塔顶层的一份“秘宝”。影片的过程,就是卢比利过关斩将、挑战五位强大对手的“死亡的游戏”。
影片的筹拍工作进展得很顺利,李小龙的好友,菲律宾棍王伊诺山度也正好在此期间来到香港进行交流访问。李小龙立刻找到了这位当年在美国结识的老朋友,盛情邀请他加入到影片的拍摄中来。伊诺山度爽快地答应了李小龙的邀请,两人商定,在《死亡的游戏》中安排一段精彩的双节棍对打,即李小龙和伊诺山度使用同样的武器,却采用完全不同的打法,最大限度地展现双节棍的魅力和威力。
为了配合《死亡的游戏》的拍摄,伊诺山度重新安排了在香港的日程,并且专门抽出一个星期来与李小龙对影片进行讨论,然后紧锣密鼓地拍摄了一些最为刺激的精彩打斗场面。拍摄完这些镜头后,伊诺山度便离开了香港。临行前,他与李小龙约定,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赶回来补拍其他的细节,然而让伊诺山度没有想到的是,这竟是他与李小龙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影片中的合作。
三、一场死亡的游戏(2)
为了让影片的拍摄场景更加逼真,李小龙亲自为片中的五层高塔绘制了一张草图,并对高塔的每一层情况做了详细说明:塔外,也就是第一道防线,由一群功夫武士把守;第一层,由韩国合气道金带宗师池汉载的弟子黄仁植把守(黄植仁曾在《猛龙过江》中扮演日本空手道高手);第二层“豹殿”,由螳螂派高手把守;第三层“虎殿”,由菲律宾棍王伊诺山度把守;第四层“龙殿”,由池汉载亲自把守;第五层无名殿,由NBA巨星、“天勾”贾巴尔坐镇,也是最困难的一关。
从当时的功夫片水准来看,李小龙的构思可谓独具匠心——夺宝行动,高手把关,层层挑战,既能保证大量精彩而又各不相同的打斗场面,又能吊足观众的胃口。而这当中,分量最重、名气最大的当属NBA湖人队的当家中锋、号称“天勾”的篮球巨星贾巴尔。
贾巴尔是美国篮球职业联盟NBA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之一,从高中时代直到NBA时代,他一直都是当时最为出色的中锋球员,至今仍然保持着NBA历史总得分第一的纪录。曾获得1969…1970赛季NBA最佳新秀,前后六次获得NBA最有价值球员MVP,两次总决赛MVP,还位居NBA历史上的50大巨星之列,并且在1995年入选NBA名人堂。在进攻中,贾巴尔最擅长勾手投篮,Skyhook——“天勾”也成了他的象征。退役后,贾巴尔还成为一名出色作家和兼职演员。
戏外,贾巴尔是李小龙的徒弟;戏内,贾巴尔是李小龙的对手——来自美国的NBA巨星与来自东方的功夫巨星的联袂出演,无疑是《死亡的游戏》的最大卖点之一。李小龙之所以选择身高米的贾巴尔来担当终极“Boss”一角,主要是出于三点考虑:第一,贾巴尔比李小龙高了足足半米,两人只需往镜头前一站,就能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第二,李小龙很清楚贾巴尔的“实力”,“天勾”能够纵横NBA,靠的就是敏捷的身手和极佳的弹跳力,此外,贾巴尔还是一位西洋拳高手。第三,向全世界展示他的截拳道如何对抗并击败身材高大的强者也是李小龙设计这一情节的初衷之一,贾巴尔无疑是终极“Boss”的最佳人选。
《死亡的游戏》开拍之际,NBA常规赛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贾巴尔也在上个赛季的总决赛中率领现在中国球星易建联效力的密尔沃基雄鹿队以4:0横扫巴尔蒂摩子弹队(即今NBA华盛顿奇才队的前身),并荣膺总决赛MVP(最有价值球员)。在美国,人人都知道“天勾”贾巴尔的大名,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有一个中国师父,贾巴尔在雄鹿队得到的薪水也比李小龙开出的片酬要高得多。但是在接到李小龙发来的电报后,贾巴尔立刻向球队请假,以错过几场重要比赛的代价前往香港。一周后,贾巴尔赶到香港与李小龙会面,商讨拍摄的细节。很快,李小龙靠着个人魅力从韩国请来了合气道金带宗师池汉载,再加上当时香港著名的武打影星田俊、陈元,组成了空前强大的拍摄阵容。
紧接着,李小龙就带着一众高手开始拍摄影片高潮部分的几场打戏,即勇闯五层高塔中上面三层的打斗场面。李小龙这样安排并不完全是出于个人的拍摄习惯,要知道,他邀请来的都是当时影视、体育、武术界一等一的名人,按北京话说,都是“角”。他们每个人都很忙,能够在短时间内一起赶到香港,完全是出于对李小龙的友谊,如果按照常规一个分镜一个分镜地拍摄,不但会让拍摄成本急剧增加,“角”们的档期时间也难以照顾周全。因此,先拍重要的打斗场面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在影片中,李小龙、田俊、陈元三人分别扮演受命联手攻塔夺取宝物的三位高手。其中,李小龙扮演的卢比利功夫最高,往往最后出手。田、陈二人对李小龙高超的武功既妒忌又不服气,却又不得不仰仗他来闯关。当三人联手攻到第四层“龙殿”后,田、陈二人竟趁李小龙与池汉载激战时先后开溜,丢下李小龙潜入顶层,企图捷足先登抢先夺得宝物。
闯关三人亦敌亦友的关系可以说是李小龙在《死亡的游戏》一片中另一处独具匠心的安排。在当时,李小龙虽然是中国人,却因耿直的作风和接近于美国化的格斗方式而为传统武术界所排挤。李小龙一边要应付美国、东南亚、日本、韩国高手的“明枪”,也要防范传统武术界的“暗箭”。三位闯关高手互相仰仗、互相算计、互不服气的特殊“合作”关系,正是李小龙影射当时武术界那些为了一己私利名望而彼此拆台暗算、睚眦必报之人。李小龙一生行事光明磊落,从不掩盖自己的情绪,闯关这一情节设计,也是在明确地告诉世人:功夫是用来团结一致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