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锦麟这家伙’……七情上面(5)
原本一连五天连轴转,这回又添一档新节目,再加上随时都可能出发的外采、客串,杨锦麟忙得嘴里只叫“ 受不了了,受不了了”,其实是“ 乐得屁颠屁颠的”(程鹤麟语)。忙和乐都是实事。这反映了杨锦麟的一种工作,多少也是做人的态度。转行电视、知遇凤凰,杨锦麟对这个戏称的“ 再就业工程”很是看重,惟恐不够。接下这档新栏目正是这样的心态。
对于由一张嘴变两张嘴的合作,开始的时候,有观众认为,周瑛琦有些抢话,尤其俩人都能说会道,声音显得嘈杂。他们很快进行了适度调整,但杨锦麟始终十分欣赏聪明机灵,临场快速反应,还有她自小在国外长大,对原汁原味地介绍英美的时尚流行优势明显,两人的观点还可以针锋相对,这样观众喜欢。“ 要有抢话,那就抢吧,或许这就是节目的特点。因为,我们是没有经过彩排和事先预演的,发现说错了,没关系,一声对不起,再接着说。”谁说不是呢,就好像每天都要与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交谈,谁会先排练过几次再说呢!
《周刊点点评》的首播,正好都是在周六晚饭的时间,每次杨锦麟都是坚持看完了自己的节目才吃饭,出差在外地,他惟一的要求就是,那个时间一定要能看到凤凰卫视,“ 自己做都做完的节目,至于吗?”但是如果你看到杨锦麟在看自己节目时手舞足蹈的样子,相信任何人都不会错过。
节目最终从屏幕上撤了下来,对此,许多人都不无遗憾,也表示可以理解。毕竟生存才是第一要义,对一档节目而言的评判标准,就是广告。
杨锦麟依然在读报,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大事突发的现场,周瑛琦也经常变换着用不同的服饰、当地的方言纵横中国。他们都十分怀念曾经每周席地而坐,就着清酒点评的日子,尤其是那份真挚的友情。
后记
书稿最后修订的时候,时间已在2006年1月,相隔《有报天天读》初次亮相荧屏整整三年。
三年前,还没有当下超级流行的“ 粉丝”一说;而三年间七百多期节目,“ 杨锦麟今天给您读报”,活色生香,老少通吃,真还聚合起大批自封“ 麟迷”的拥趸,类似今天的粉丝。自打老杨“ 吼报”,各路照猫画虎克隆的读报节目也都花开荧屏、香飘四溢。杨锦麟首开先河之功,功不可没。报纸读到了电视上,有何乐而不听的,更有何乐而不读的,杨锦麟扬名似乎是一夜之间。在此之前,十数年昼伏夜出的报人生涯,洋洋数百万字的时政专栏,杨锦麟虽然也影响过有影响力的人,但知之者不过寥寥。对此,这家伙耿耿于怀,至今多少有些郁闷。
说起来,写作的由头或者机缘,其实很简单:因为曾经共事,因为师长之谊、友朋之情,还因为身边不少报人们纷纷变脸成了电视人,已然风生水起,赢的盆满钵满,其中奥妙何在——好奇心背后,还想知道更多所以然。于是,杨锦麟成了个案,就是这样。
三年下来,杨锦麟欲罢不能地爱上了这个让他快意宣泄言责的平台,至于“ 最佳电视新人”、“ 最具品牌价值节目”、公共知识分子、1990…2004中国电视节目TOP30等,衔头耀目,却之不恭,多少满足着这家伙的“ 虚荣心”,令他的再就业工程红红火火。
相形杨锦麟的言出必果、只争朝夕,本书无疑显得姗姗来迟。当然,这首先归咎作者的懒惰,其次才是正务俗事缠身之类自我开脱。拖拉的时候,曾不止一次遭到老杨“ 恐吓”,“ 再不拿出来,我可要换人了!有人哭着喊着排着队想写呢!”典型杨锦麟式的江湖味道。
其实,心里很清楚,这是老杨在逼促我珍惜光阴,每天都不要荒废,而他对自己更是严苛。知天命的杨锦麟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整天忙个不停,走在路上,行色匆匆,脚步飞快就像憋急了赶着找地儿方便。但凡离开香港凤凰卫视的办公室,电脑是他随身必带,无论途中或目的地,上网和写作是他时刻保持与世界、与资讯紧密联系的必需,像呼吸一样自然。一次,经朋友安排,杨锦麟陪着太太,破天荒地在太平洋一个岛上歇息了三天。小岛景色绝伦,堪称人间仙境,为确保客人绝对安静、休憩,岛上刻意隔断了一切与外界的通讯联络。“ 我居然三天没有敲电脑写字、没有上网,完全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怎么可以这样!”对平生第一次也是迄今惟一一次奢华、“ 堕落”,杨锦麟心里竟然生出一种犯罪感,挥之不去……要说好杨锦麟,其实真不是一件容易事。至情至性、至真至俗的杨锦麟,的确很有点说道。当然,首先要有趣,这也是杨锦麟本人格外看重的。
依照惯例,我应该借此相当篇幅,表达一下感激之心。的确,断断续续“ 窝工”一年多,得到了家人、朋友、同行们的鼎力相助,关切甚至远在千里之外。我以为,即使尽可能多地列举出想要感谢的名字,但恐怕遗漏会更多,而倾尽言语似乎也无法倾尽诚意。因此,将得到的所有鼓励、匡扶、鞭策,还有批评,铭刻在心,倒不失为一种珍视和心照。因为疏懒、懈怠,自己也曾辜负过不少的期冀,承蒙错爱,希望这次多少有所交代吧。
特别要提到一位小学生,他也是经常监视我不许偷懒的其中之一。书名《杨锦麟这家伙》,就是他一边看着我在电脑上敲字时冒出来的。他对挂在嘴边的杨锦麟,大不恭敬,“ 就是普通话说得不对,和我们老师教的不一样的那个人”。他最记得老杨在电视里说的一句话:“ 失败是成功(停顿)——他妈。”乐颠颠地拿原话到学校去“ 扮野”学舌,被同学举报说“ 脏话”,放学回来满脸委屈……这便是我前几天刚满十岁的儿子。
作者 2006年2月于深圳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