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演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香港电影演义-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通过对比,不难得出结论:目前港片缺乏真正具有票房号召力的新星。
  当然,还有一个更致命的问题:昔日是档期等港片的盛况,香港影人多是同时身兼数组戏,只管闷头拍就是,反正早有院线给你空出档期,不须担心赔本。如今却是港片等档期的惨境。不少港片即使早已拍好,也迟迟不能上映,因为要耐心等档期、小心排档期,否则片方和院线一旦计算出错,便会有赔无赚。近几年来,明星赶档期、编剧飞纸仔的情况只出现在少数仍有叫座力的明星影人身上,港片的拍摄速度也越来越慢,而香港电影即兴灵活的拍摄方式大概也仅存于《铁三角》或杜琪峰主导的片场。
  长此以往,港片岂不逐渐丧失在拍摄制作方面积累的经验优势?君不见,港片年产量已由全盛时的二三百部跌到近几年的二三十部?不过,话又说回来,当年港片即兴、灵活、迅速、投机的拍摄优势亦是港片产量剧增、质量遽降的重要祸因。况且如今已时过境迁,港片当年的那套拍摄经验大可与时俱进,升级改良……譬如不要放弃灵活性,可以有选择的即兴,有计算的迅速,可以取巧但不能投机。若真如此,纵使港片无法继续上应天时下应地利、难以恢复昔日雄霸亚洲的盛世,但只要守住人和,审清大势,重新积累经验优势,未始不能冲破眼下低迷凄惶的苦局……
   。。

金像奖审视港片自我 未来定位“城市电影”?(1)
2009年是我第二次去香港金像奖(第28届)颁奖现场观礼,感觉不如2008年好,感动却比那年多。总的来说,香港金像奖不愧是行业奖,真实反映了目前香港电影界的自我审视。
  先说颁奖礼,本以为是香港电影百年,会有许多精巧设计。一看,不是没有,但明显没用心,《偷烧鸭》那几段致敬或者恶搞的短片,欠缺创意,让人联想到时下的不少香港电影;只有张学友和林忆莲的歌曲串烧,燃起我们对港片曾经的魂萦梦绕。个人感觉,这两届颁奖礼与主席陈嘉上本人一样比较务实,即便适逢港片百年华诞,面对资金、人手、场地等捉襟见肘之忧,也不打肿脸充胖子,尽量做到简单隆重,获奖人的现场感言更成功带起多次感动气氛,从专业精神奖丁羽台上长时间无语凝噎,终身成就奖萧芳芳感谢现场观众体谅她患有严重耳疾而无声舞动彩色荧光棒代替掌声;到陈丽云、鲍起静、廖启智这些几十年如一日甘于平凡的老戏骨终获肯定的激动,足以让我们感受到,正是这批老影人的努力奋斗才造就了港片曾有的辉煌。
  自我审视:重塑香港精神也有前提?
  第28届奖项的竞猜可能是这几年最难的一次,原因文隽说得明白:“2008年港片没有太突出的标志性作品,属于群龙无首局面,”所以谁得奖都不稀奇。重要奖项(表演及最佳影片、导演、剧本)方面,似乎是香港精神(许鞍华在《天水围的日与夜》中重新立足香港本土民生百态,《叶问》重振香港最独特类型功夫片传统)的胜利;“天水围”四个女人(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角、女配角)的胜利;或者充分体现敬老爱幼(陈丽云、鲍起静、徐娇)的美德,甚至八卦点说是亚视(鲍起静、陈丽云一直是亚视艺员,影帝张家辉出身亚视,鲍起静在TVB独家直播现场高调感谢ATV)的胜利……但我想最主要的还是反映了香港电影从业人员比较现实的自我审视:回归香港精神当然重要(如《天水围的日与夜》),但前提还要有技术含量和市场肯定,既然没有往年《无间道》、《功夫》、《投名状》这种出类拔萃的绝尘之作,那么综合考量不失的《叶问》获得最佳影片也就不算意外了。
  必须承认,香港电影工业确实在萎缩,当年从业者人满为患,如今大多转行,剩下的寥寥可数,而且普遍年龄偏大。每年的金像奖,晃来晃去的永远是那几张老面孔,偶有新人,也多来自内地,譬如本届获提名的莫小奇、张雨绮,获奖者则是徐娇。
  2009正值香港电影诞生一百周年,港片若要薪火相传,“群龙无首”并不可怕,“后继无人”才是致命之忧,希望以后的香港电影和金像奖出现的中坚派张家辉、陈木胜、林超贤、叶伟信,还有新生代郭子健、麦曦茵(年仅23岁,凭《烈日当空》获金像奖最佳新导演提名)、梁进龙(主演《天水围的日与夜》)出现,才有希望。
  重新定位:“城市电影”是新生方向?
  说起来,谈香港电影近来似乎成为影迷间很流行的一件事,可惜语气大多充满无奈和惋惜,论调无非港片已呈低谷颓势,争议永远围绕究竟是北望神州还是坚守本港,再列出人才青黄不接、产量逐年递减的事实……总之盛况不再、前景堪忧,只好抚今追昔慨叹,浪花淘尽英雄了。但从2009年金像奖的获奖结果来看,经历近十年的迷失,窃以为,目前的香港电影应该找到自己的坐标,重返黄金时代纵是一场旧梦,构筑如纽约那样的城市电影风景却是新生方向。

金像奖审视港片自我 未来定位“城市电影”?(2)
香港电影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高速发展,至80年代中期达到巅峰,年产量一度超过200部,亚洲仅次于印度,世界排名第三,缔造无数影坛传奇(公司有邵氏、嘉禾、新艺城,巨星有许冠文、成龙、周润发),号称东方好莱坞。毫无疑问,港片兴衰历来契合本埠经济发展速度,“鱼翅捞饭”时代,电影业自然兴旺,仅仅面对东南亚和台湾两地市场就已供不应求,只要开戏就能回本,本土票房都是纯赚,每个电影人都忙得分身乏术,不仅仅刘德华和郑裕玲这样卖座影星赢得“刘十三”和“郑九组“的绰号,连武指、摄影、美术等幕后工种也都忙到同时给几个剧组开工。彼时电影从业者人数规模相当巨大,却依然人人有工开、有钱赚,皆因市道太好、唯港独尊。
  不过,纵然香港影人才华横溢、创作多变,但每年两百部的产量,最终也导致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大量的跟风之作掩盖了不少用心佳作,急功近利的结果是杀鸡取卵,上世纪90年代,当台湾八大片商突然不再购买成本已抬到天价的港片时,香港影人顿觉末日降临。十几年后,最好的时光当然已经过去,但香港电影仍在,只是已不复当年亚洲霸主的雄风。环顾昔日蕞尔小弟,韩国、泰国早已照猫画虎,金基德、朴赞旭、姜帝圭、郭在容、托尼贾之流后生可畏,《漂流欲室》、《老男孩》、《太极旗飘扬》、《我的野蛮女友》、《拳霸》各种类型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新世纪的东亚影坛进入诸侯争雄的时代,香港电影也终于完成历史使命,逐渐从“电影王国”向 “城市电影”规模过渡,期间影人心态几经磨砺,但大势所趋,且看第28届香港金像奖提名,许鞍华的《天水围日与夜》、杜琪峰的《文雀》、邱礼涛的《我不卖身,我卖子宫》、张艾嘉的《一个好爸爸》都打出原汁原味的本港招牌,《赤壁(上)》、《画皮》、《长江七号》则是香港影人与内地密切合作的产物,足以见证自给自足和进军内地已成为香港电影的两手都要硬。尽管不复当年动辄200部的产量,但也避免了跟风者众、烂片成堆的现象,今日之港片,突出佳作或许寥寥,但水准普遍中上,毕竟眼下投资慎重,再想如当年胡混乱拍已不可能。
  怎样让香港观众重新爱上本土电影?怎样借助内地的资金市场解决香港影人的生存之忧?如何平衡这两点?《十月围城》导演陈德森讲得最直白:“拍以前的那种香港题材当然也可以,但就不要想着硬要在内地上映。你要分得清楚,不能说既希望香港和海外市场,又要有内地市场。”只有如此,香港电影才算真的找准自己的位置,毫无顾忌地继续拍摄“东方之珠”的城市影像和独特气质……
   。 想看书来

贺岁片重返李翰祥时代
上世纪70年代,大导演李翰祥重回邵氏,正值嘉禾力捧的李小龙功夫票房大卖,一时打得邵氏有点蒙,幸好李翰祥“四两拨千斤”,拍了一批什锦拼盘喜剧,摄期短、数量多、票房好,暂时搅活了电影市场,不让功夫武侠片专美。
  何谓什锦拼盘?即每部电影由几个小故事凑成,可以有一个统一主题,譬如《骗术奇谭》、《捉奸趣事》;也可以毫无关联,譬如《一乐也》、《声色犬马》;可以一个导演独立完成,如李翰祥或程刚;也可以几个导演各拍一个故事凑成,如《喜怒哀乐》、《牛鬼蛇神》……当时还没流行贺岁片的说法,但香港电影市场化一向自觉,《牛鬼蛇神》其实就是1973年的贺岁喜剧,那一年正是牛年。
  三轮之后,又到2009的牛年,电影贺岁风在内地也刮了十几载,我们拍商业片依然要向香港电影取经。冯小刚《甲方乙方》以固定主角串出几个不同故事的框架与李翰祥名作《大军阀》何其相似?当然,这不过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但再看2009贺岁档提前打响的第一枪《桃花运》,影迷会发现,该片还真是典型的邵氏作风,拍摄出现烂尾没关系,胡金铨执导的《丁一山》也是这样;大不了换人补拍,所以葛优停拍《桃花运》,就找郭涛、段奕宏、李小璐、梅婷一批明星补拍,照样拼凑出一部电影……即便如此,银都还是不如40年前的邵氏玩得财大气粗,人家直接销毁胡金铨拍的样片,找新导演鲍学礼重拍。相比之下,《桃花运》为烂尾凑戏的手法就显得小巫见大巫。
  其实《甲方乙方》之前,内地就有贺岁档的概念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春节看成龙全球同步公映的《白金龙》、《我是谁》,已经成了当时年轻观众的保留节目。记得1994年春节,内地影院公映了1993年香港暑期档已经放过的《唐伯虎点秋香》,照样卖座。后来电影频道逢春节也经常播《狮王争霸》,跟春晚争夺收视率(这集《黄飞鸿》也是香港1993年的贺岁片之一)。
  倏忽今日,贺岁档已经成了内地电影市场的最大蛋糕,最近每年都有超过十部的所谓“贺岁片”在这个档期内你挪我挤好不热闹。但如果从中选出“最遵照商业规律和符合市场定位”的影片,当属2009年的《爱情呼叫转移2:爱情左右》。
  该片目标就是瞄准贺岁档,群星云集的阵容和爱情喜剧题材也符合贺岁片定位;最厉害的是摄制周期不到一个月,拍完已是11月中旬……论高效,只有十几年前《家有喜事》贺岁时代的港片可比;但论质量,则未必有多高。毫无疑问,我们的内地电影人能轻易地学会减成本、缩周期、赶后期,但“急就也能出华章”,则需要多年磨练和惊人天赋了。所以刘镇伟可以在不到一个月内调度十大明星拍成《东成西就》,而我们就只能拍成如此仓促、水准普通的《爱情左右》。
  当然,我也不觉得《爱情左右》的水准高低有多重要……如果只把电影当消费。《爱情左右》是一个包罗各种恋情和社会热点的娱乐超市,情侣或夫妻去看,大可各取所需,总有一款适合你……这也是投资方的精明之处。只是,希望我们的电影人,别把精明都/只用在做快餐上……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内地“三级”老调重弹
“内地电影分级”即将实施?近来这一提法再度尘嚣飞扬,连电影局长童刚几年前访问所说“电影分级必要但绝不允许三级片出现”也重登版面。说及此事缘起,笔者正好亲历,其实来自2009年1月香港举办的“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导演研讨会”上,著名导演、电影学院教授郑洞天透露“《电影促进法》近日定稿,已提交国务院,如果此法通过,电影起码可以分两级”。
  为什么只能分两级?当然不是两级比三级科学,而是“三级片”在内地早已约定俗成变为“暴力*”的代名词,20年来正如一说赵本山就想起“二人转”,可谓深入民心,也因此“好说不好听”。不过,或许各位有所不知,香港的第一部三级片,当年曾在内地影院隆重公映,相信年纪大一点的观众都有印象……合拍片《黑太阳731》,讲述日本侵华期间拿中国人做生化实验的惨剧,据1988年的香港媒体报道,电检员审此片惊吓到呕吐,于是大笔一挥,香港首部三级片就此诞生。
  为什么香港直到1988年才有三级片?话说从头,1987年3月,英文《亚洲华尔街日报》公开指出香港电影检查是在没有法律基础下进行,此语一出,登时引起全城争议!无论结果如何,重新拟定电影检查制度已提上日程。于是香港行政局与立法局迅速成立专责小组,审议新拟的《电影检查条例草案》,并将《电影三级制》包括进此草案之内。1988年1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