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40年代的抗战和内战关系,大批内地影人移居香港,加之南洋华人区的市场需求,国语片自然风行,比如前面提到的“永华”、“长城”、“凤凰”、“电懋”便是以拍摄国语片为主的制片公司。 。 想看书来
附录:城头变幻大王旗: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香港电影公司(2)
当时国语片容易卖埠,所以制作成本较高,并且有质量保证,相比之下,粤语片产量虽丰,却多是粗制滥造,“七日鲜”的抢市烂作时常可见。有鉴于此,吴楚帆、苏怡等知名粤语电影人于1949年发动了“电影清洁运动”,又陆续成立了“华南电影工作者联合会”、“五十年代电影公司”、“中联”等制片机构,旨在提升改良粤语片中的水准品质。这当中又以1952年的“中联电影企业有限公司”(简称“中联”)最有影响,公司有二十一位股东,全部是当时粤语片界的知名制片、编导和演员,包括秦剑、吴楚帆、张活游、红线女、吴回等人。他们有意识地借助群体力量改革粤语片,并实行平均分配的低工资制度,同时创办“山联”、“华联”、“新联”等子公司,拍摄了《家》、《春》、《秋》、《危楼春晓》、《苦海明灯》诸多兼具思想性和娱乐性的佳作,对粤语片创作产生了积极作用。
不过,在历来商业挂帅的香港影界,“中联”大搞集体主义、平均分配的理想化做法显然并不能持久,公司成立没过几年,即有一批股东忍挨不住,转投其他电影公司。另外,由于“中联”旗下的“新联”是左派公司,亦令“中联”蒙受巨大的政治及经济压力,公司运行举步维艰。直至1967年,“中联”又受内地*冲击,最终与“长凤新”几乎同时停止电影制作。
回头再说“中联”成立之前,香港拍粤语片的电影公司以“天一香港分厂”最有名气。而当时本来驻扎上海的“天一”总部却早已转移到南洋,成立了主要经营戏院及影片发行业务的“邵氏兄弟娱乐机构”。“天一香港分厂”则由该机构的二哥邵邨人及几个儿子掌控,改名为“邵氏(父子)电影公司”。
50年代,由于国语片在南洋华人地区大受欢迎,邵氏公司亦放弃制作粤语片,转而拍摄国语电影。只可惜,邵邨人父子始终未将主要精力放在制片业务方面,反而将购买组建戏院作为发展焦点。如此一来,面对当时刚刚成立即气势如虹的电懋,邵氏在国语片的市场竞争中难免居于下风。……为扭转局面,远在南洋经营戏院的老六邵逸夫亲自返港,收回委托“邵氏父子”的制片权,于1957年改组为“邵氏(兄弟)电影公司”,起用邹文怀、李翰祥、何冠昌等一班良将,视电懋为竞争对手,专注电影制作,自此掀起长达十年的银海争霸。
黄梅调古装片是邵氏对撼电懋的重型武器。1957年的亚洲影展,电懋虽以《四千金》夺得最佳影片,邵氏的黄梅调《貂蝉》却抢走最佳导演奖(李翰祥)。翌年,邵氏卷土重来,凭借《江山美人》勇夺最佳影片。同时这两部“黄梅调”亦赢得可观票房收入,令邵氏名利双收。
1960年,邵氏出品了香港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电影、林黛主演的现代歌舞片《千娇百媚》。由于该片创下当年最高票房纪录,是以导致邵氏又改拍大型歌舞片。面对敌手强大攻势,电懋决定筹拍大型古装片《武则天》、《杨贵妃》以作抗衡,孰料邵逸夫得悉后,立即命李翰祥带队赴日本抢先开镜,以最快速度赶拍出黄梅调古装片《武则天》、《杨贵妃》及《王昭君》,令电懋不得不放弃拍摄计划。到得1963年,电懋邀得名导演严俊开拍黄梅调片《梁山伯与祝英台》,本来已开镜在先,却依然被李翰祥仅用半月时间制作的“梁祝”抢在前头公映,并且受到台湾及东南亚华人地区的空前欢迎,而古装“黄梅调”亦自此正式掀起热潮。
接连闹了数次“双胞胎”案后,处于下风的电懋备感压力,为了打击邵氏,电懋老板陆运涛鼓动邵氏的支柱导演李翰祥自立门户,并愿意为他提供资金支持。李翰祥正有此意,于是登高一呼,远走台湾自组国联影业,几乎带走邵氏半数精英。所幸邵逸夫临危不乱、一番得力措施下来,加之“电懋”由于老板陆运涛飞机失事身亡从此一蹶不振(亦对李翰祥台湾公司的业务造成严重影响),竟令“邵氏影业”不退反进,凌驾电懋之上,成为香港影坛的龙头。
待至60年代中期,“黄梅调”影片盛极而衰,邵氏虽然再次借卖座鼎盛的内地山歌片《刘三姐》东风,开拍港式山歌片《山歌恋》等,但终究不能再掀起热潮。面对这一情况,邵逸夫审时度势,借鉴当时的美国西部牛仔片和日本武士片,又结合中国传统侠义精神及武术、戏曲、舞蹈等动作形式,起用当时尚属新锐的胡金铨、张彻分别拍出开创港台武侠片新纪元的《大醉侠》和《独臂刀》。这两部影片导演技法娴熟精巧、影像风格奔放浪漫,一洗以前武侠电影简单草率之颓风,不仅在当时受到观众广泛热烈的欢迎,又令得其后数十年武侠功夫片风潮愈演愈烈,最终发展完善为香港向世界电影贡献的独特类型。而邵氏亦凭借大收旺场的武侠功夫片独步香江,邵逸夫的“电影王国”更自此名扬国际……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成败萧何……香港电影的绝招与命门(1)
香港素有“东方好莱坞”之称。港片全盛之时更曾雄霸亚洲、虎视欧美。不过,单就电影工业发展而言,香港的制片模式、专业分工、组织结构虽比内地、台湾完善,但较之好莱坞仍显得随意机动,工业化程度远不够严密有序。尤其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香港“新浪潮电影”风起云涌,不少新锐制片公司纷纷冒起,打破了邵氏、嘉禾的垄断地位,而邵氏经营多年的“东方好莱坞”片厂制度及风格亦由此逐渐没落。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香港电影呈现“三魁报春、百花齐放”的兴旺局面,从筹划到摄制再公映回收成本,电影工业流程更呈现出香港独有的迅速机动灵活即兴,既为港片走向极盛奠定基础,又为港片迅速衰落埋下伏笔……
20世纪90年代后期徐克曾赴好莱坞发展,归来后则坦言不太适应美国的拍摄制度。按照好莱坞的工业规则,电影一旦开机便需按部就班,不能随意更改剧本、变动进度。但对于徐克、杜琪峰、麦当雄之流而言,在保证按时交片的前提下,现场即兴发挥、随拍随改、有时停工有时赶拍,恰恰是港片时代最正常不过的作风习惯。譬如1986年《英雄本色》创了票房纪录,1987年电影工作室开拍续集,徐克就令吴宇森带着周润发、石天去美国拍摄,自己则执导狄龙、张国荣演出的香港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吴宇森在美国导的这部分《英雄本色续集》根本没有剧本,全程只按照一个故事大纲拍摄,这固然让吴大导演十分为难,所幸尚能按时完工,影片借前集余威仍能斩获2200万票房。
或许好莱坞对《英雄本色续集》的拍摄过程感到不可思议,但对港片只是小儿科。如果老外了解到《英雄好汉》和《江湖情》的摄制内幕,相信更会惊到瞠目结舌。起因仍是《英雄本色》大收旺场,惹动向氏兄弟找麦氏兄弟跟风开拍黑帮英雄片,并打出周润发、刘德华、万梓良、李修贤、杨群、柯俊雄、刘嘉玲、王小凤“六王双后”的明星牌。确定演出阵容后,麦当雄立即召回已经单飞的编剧文隽去见向华胜。可怜文小编被向大哥逼着在4天之内写出剧本,于是永盛与麦当雄两家公司迅速赶出电影《英雄好汉》上映,票房收近1900万港币,成绩不俗。
本来此事已告一段落,但永盛觉得《英雄好汉》还有许多已拍竣的素材未用,足够再剪出一部前传来。为了保证再赚一笔,永盛与麦当雄决定在前传《江湖情》中增加一个重要人物作为新卖点,结果他们找来当红歌星谭咏麟饰演“麦英雄”,仅用4天就补足戏份。1987年5月底,距《英雄好汉》下画不到3个月,前传《江湖情》公映,票房达到2100万。其实这种手段不过是一次废弃素材的回收再利用,却能让电影公司又赚一笔,堪称港片制作机动灵活的一次绝佳体现。
不过,《江湖情》此例难免被人诟病为“投机取巧”,偶尔为之尚可,若变本加厉,只会搞残港片。上世纪90年代,名威公司炮制了一批以曹查理为男主角的三级片,为降低成本,居然将拍摄好的几段卖弄*的素材,重复使用在《三剑侠与飞机妹》、《奸魔》、《蛇妖显灵》、《聊斋之艳蛇》多部影片中……如此无耻欺骗观众,又怎能不自毁长城?若检讨港片衰落的根源,港片创作过于即兴投机当是祸因之一。 。 想看书来
成败萧何……香港电影的绝招与命门(2)
较之好莱坞奉行专业分工、各司其责,港片黄金时代的影人则擅长全职多能、集体创作。譬如陈勋奇拍电影就经常身兼监制、导演、主演、配乐、武指数职于一身,其他徐克、许冠文、曾志伟、岑建勋、泰迪罗宾、王晶这类全才更比比皆是。再者,尽管也有不少港片导演以强势创作著称,但自麦当雄始流行监制主导创作以来,许多大制作港片皆由集体创作完成。除了众所周知的新艺城巨制《最佳拍档》系列,永盛跟风《跛豪》的《雷洛传》虽然只挂名刘国昌一人导演,实际上还有王晶、黄泰来帮忙拍了一大部分,否则永盛怎么可能在《跛豪》下画短短3个月内,就能搞出一套两集的枭雄传记片?
都说港片拍得快,究竟有多快?40年前,香港影人拍粤语戏曲片有过“七日鲜”的纪录;10年前,这个记录也几乎被追平。据*仁回忆,他参与的从开机到上映最快的一部港片是吴镇宇导演的《9413》,只用了10天。其次是吴镇宇主演的《古惑女》,也不过12天。
港片如何拍得快?一是赶时间,领衔主演的明星通常身兼几个片约,档期有限,是以剧组人员不眠不休奋战赶拍。二是飞纸仔,导演开拍前只有故事大纲,开机后就只能等编剧把当天要拍的剧本传过来,当年程小东拍《倩女幽魂》、刘伟强拍《古惑仔》都要等徐克和文隽的“飞纸仔”。三是第二组制度,由于香港动作指导经验丰富、相当专业,王晶之流经常只专注拍文戏,枪战武打追逐撞车场面交由动作指导全权负责,如此一来,一部普通的商业片通常只用十数天便能完成,而如《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这样的大制作,则会在武指这个“第二组”下面继续启动“子组”(第一组武指、第二甚至第三组武指)。
港片为何要拍得快?主要原因是赶档期。一是赶明星主演的档期,这个前文已经提及;二是赶跟院线已经定好的上映档期,这也是当年港片兴盛的典型例证。港片卖座,院线需要大量港片填充各个档期,尤其是每年的春节贺岁档,更是必须巨星坐镇,连刘德华、梁朝伟都未够格,而所谓“双周一成”的说法便是在那时形成的。
不妨看下1991至1993年香港各大电影院线对阵的贺岁片:
1991 新宝:《整蛊专家》(周星驰);金公主:《纵横四海》(周润发);嘉禾:《飞鹰计划》(成龙)
1992 永高:《家有喜事》(周星驰);金公主:《我爱扭纹柴》(周润发);嘉禾:《双龙会》(成龙)
1993 新宝:《龙过鸡年》(周星驰);永高:《花田喜事》(许冠杰、张国荣);嘉禾:《城市猎人》(成龙)
(注:年周润发息影一年;年新宝推出的贺岁片是老牌笑星许冠文的《神算》,这也是他最后一部票房成功的贺岁片;3。黄百鸣推出的“合家欢”式群星贺岁片大受欢迎,张国荣亦由此被黄称为卖座福星;4。除《龙过鸡年》外,1991至1993年贺岁片票房均过3000万;5。众所周知的贺岁片《东成西就》、《狮王争霸》当时排在正月初十以后放映,属于贺岁片的第二梯队。)
不妨再对照看下近3年的港产贺岁片:
2005 《喜马拉雅星》(刘青云、郑中基、张柏芝)、《韩城攻略》(梁朝伟、任贤齐、舒淇)
2006 《天生购物狂》(刘青云、张柏芝)、《野蛮秘籍》(张柏芝)、《春天花花同学会》(周笔畅、郑中基)、《霍元甲》(李连杰)
2007 《心想事成》(郑中基)、《双子神偷》(Twins)
(注:2005至2007年的港产贺岁片,除《霍元甲》外,本土票房均未超过1500万。)
通过对比,不难得出结论:目前港片缺乏真正具有票房号召力的新星。
当然,还有一个更致命的问题:昔日是档期等港片的盛况,香港影人多是同时身兼数组戏,只管闷头拍就是,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