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852铁血中华- 第3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甄别百姓的时候还发现里面居然混了不少淮军的官兵,部队当然把这批人给抓起来。被揭穿了身份,这帮人跪地求饶的时候说道:“老爷,我们不想打仗了,我们也不当淮军了,我们只想回家种地,安安生生的过日子。还请老爷们放我们一条生路吧!”

    经过检查,这帮淮军没没有携带任何武器,若是说他们心怀不轨却也不太像。当然,这帮人的目标也可能是要逃出宿州之后去西边的涡阳等地重新投入淮军。但是在这个时代,没有武器的家伙也没什么用。最后雷虎只是把这帮人给暂时关起来,准备拿下宿州之后再视情况而定。

    光复军第八天早上的时候准备攻城,却见宿州城的城门竟然全部大开。看这模样,江忠源竟然玩起了空城计!
正文 第180章 淮军挽歌(九)
    readx;“他就是自比诸葛亮,老子也不是司马懿!”雷虎放下望远镜之后恶狠狠的说道。

    如此凶狠的态度对于雷虎来说是很少见的,这位素来被看好的军人读书不多,平素里举止甚至能称为有点文雅。让他这么恼火的原因之一是这“空城计”还真把雷虎给唬住了。一个弱鸡淮军竟然摆出了这么一副强者范儿,里面定然有阴谋。城门哪里埋伏了大量淮军?低下埋设了炸药?这可都是很不错的法子。诱入一部分光复军之后爆破城门,堵死光复军杀进来的通道,同时还真能重创光复军的士气。

    强行把视线从城门那里移开,雷虎喝道:“按照最初的计划攻城!”

    参谋长一愣,放着那洞开的城门不管,而是采取攻城墙的方式,这怎么都感觉不对劲。

    雷虎怒道:“战争手段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要的是坚定!坚定!江忠源打开城门就让我们动摇了么?他要是扔一地金元宝,咱们是不是就去先捡起来再说?”

    这比喻虽然不是太友善,可里面的意思倒是说的够明白。参谋长随即传达了命令,“按照原先的计划开始进攻,不要管城门。靠近的时候要小心,防备敌人在城门那边设有埋伏。”

    火炮隆隆的响起,特别是那门36磅的巨炮,每一发出去都有山摇地动的感觉。雷虎不是没有见过大阵仗的人,可是这巨炮每一次轰鸣,都让他觉得浑身不自在。以往光复军的炮弹打在城墙上,城墙上都会爆出一片片的动静。36磅攻城炮的炮弹砸在城墙上,雷虎感觉是有一团东西在向城墙里面钻。事实也是如此,两炮下去,城墙上就凹进去了大坑。这种夯土内芯,大青砖,糯米汁混合的灰液砌成的城墙是极为坚固的,雷虎这还是第一次见到一门炮就能把一堵城墙摧毁的事情。

    青砖已经被炮弹砸碎,露出了里面的黄色的夯土芯。炮弹这次的效率更高,一炮上去整堵墙都出现了肉眼可见的颤抖。此时其他火炮在发射,与这门重炮造成的伤害相比,其他炮弹打在城墙上就跟挠痒痒一样。

    36磅炮打到第十炮,作为射击对象的城墙终于轰然倒塌,黄土,灰尘冲天而起,让大家根本看不到那里变成了什么模样。战场上暂时安静下来,其他炮位都停止了射击。大家都伸长脖子看向倒塌的城墙,想穿透那浓重的烟尘看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烟尘过了好一阵子才散去,那段城墙的惨状终于被众人看到了。这段城墙两端的望楼在剧烈的震动下已经歪七扭八的倒下去,中间的部分完全成了散碎砖石与黄土混合成的一个斜坡,斜坡两边是狗啃过般的断墙。一个极为有利的进攻缺口终于被打开了。

    雷虎脸上露出了笑意,这就是光复军的大炮主义,管你变化万千,老子当头一棒!只要敌人没有练成炮火都无法伤害的金身,就让他们在炮火下化为齑粉吧!对于光复军这种大炮主义,雷虎也曾经私下请教过韦泽,为何要如此的不惜工本制造如此大炮。韦泽的回答很简单,“以后我们将和世界一流强国进行残酷的战争,你要是认为这就已经是可怕的火力,那我就告诉你,你想错了。与未来的战争相比,这,就是和风细雨。”

    不管这是不是和风细雨,腐朽的满清遭到和风细雨的吹拂就会彻底垮掉,这对现在的雷虎来说已经足够。

    在城内,江忠源脸色惨白的看着远处崩塌的城墙。光复军总是能够给江忠源带来全新的东西,这次也不例外。前两天他看到光复军射进来的《正气歌》,第一感觉自然是受到了极大的屈辱。文天祥一个亡国之臣,他只能用《正气歌》来抒发对正义的追求与渴望。这种正义都是汉家天下的正义,诗里面歌颂的都是汉家的铮铮铁骨。如果文天祥在世的话,对江忠源这种为异族效力的人想来是看不上眼的。

    这种认知反倒激发了江忠源的傲气,江忠源每隔一段时间就偷偷派人去徐州购买光复党的报纸。这是他唯一有机会接触外界信息的方式了。所以他知道四川巡抚骆秉章自尽前的事情,听说这位老前辈写了“问心无愧”四个字,然后从容自尽。光复党的报纸把骆秉章嘲笑的体无完肤。可江忠源却非常认同这种心态,千万人吾往矣!江忠源未必真的忠心异族,但是他忠于自己的选择。

    所以他把城内的百姓放出,对那些想逃跑的淮军江忠源也没有难为他们。此次宿州不可能守的太久,更不可能守住。江忠源就要靠自己在这里狠狠的给光复军打击,让光复军知道他江忠源不是不能打仗。

    有了如此决心,江忠源也充满了活力。他在城门那里埋设炸药,准备在光复军冲进来的时候给先头部队以迎头痛击。城内没有了百姓也是好事,淮军也能把城市改造成方便战斗的场所。

    只是江忠源没想到光复军的指挥官会如此的“憨直”,明明有夺取城门的机会,他却置之不理,还是采取了炮击攻城的战术。而光复军的炮兵更是凶猛,硬是用炮打塌了城墙。江忠源可是针对比较传统的炮击、登城战术,准备了很多防炮掩体,在里面准备了大量的伏兵,准备对登城的光复军进行反击。

    一切的准备现在看似都变得可笑起来,崩塌的城墙无疑就是最好的突破口,光复军根本不用再爬城墙,从那大口子里面直接冲进来就行。

    虽然从来不小看光复军,江忠源却也认为光复军这几年没有北上是因为以韦泽为核心的那帮首脑被金陵、苏杭、扬州等江南水乡的温软富贵给腐化了。不管光复军的报纸上怎么讲光复军搞土改,兴建工厂,兴修水利,建设铁路,看着是一派新潮气象。但是以江忠源年轻时候好赌好色的经验来看,花了十年辛苦打下南朝江山,韦泽等人若是不享受一番才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现在江忠源终于明白他实在是小看了韦泽等人,光从能彻底轰塌城墙的巨炮就能看出来光复军这几年都在干什么。他们是真的憋着劲搞生产呢!淮军也是现在中国相当先进的军队,洋教习也吹嘘过36磅炮无与伦比的火力。不管江忠源怎么想方设法套这种大炮的生产方式,洋教习都说生产这种炮得有庞大的工厂,先进的技术。且不论这种炮是不是光复军从海外购买的,光四五天时间里面就把这等巨炮从徐州运到宿州,淮军自己就绝对做不到。

    想到光复军这几年是厉兵秣马全力备战,江忠源的心中就感到万念俱灰。这种自怨自艾的情绪没有维持太久,江忠源站起身抽出腰刀,对着同样傻呆呆看着城墙缺口的亲兵们喊到:“儿郎们,跟着我杀敌!”

    也不管背后有没有人跟上,江忠源拎着单刀义无反顾的向着缺口方向冲去。
正文 第181章 淮军挽歌 10
    readx;热门推荐:、 ;、 ;、 ;、 ;、 ;、 ;、

    韦泽在政治局提出在1869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政治局的一众委员都迷迷糊糊的不知道怎么回事。

    “为什么要在1869年而不是今年,也不是在明年实施五年计划,我就是想和大家讨论一下为什么要实施五年计划!”韦泽态度从容,语气坚定。看到这种令大家熟悉的态度,不少委员隐隐觉得有点蛋疼。在韦泽进行一番深刻思想教育之前,总会是这种表情。

    韦泽是党主席,他讲起道理来大家都得洗耳恭听。不管听明白没听明白,最后的制度建设上大家也都不懂,韦泽怎么安排,众人就怎么做。有些政治局委员甚至郁闷的想,自己要是和雷虎一样在前线指挥战争就好了,至少不用被拖来听老大这么长篇大论的叙述。

    被政治局委员羡慕的雷虎此时却没有那么轻松,涡阳之战从一开始就不太顺利,遍地的围子修建的很真心不错,得十几炮才能轰塌一块围墙。围子的抵抗极为激烈,头几个围子攻下来之后整个围子里面伤亡过半。

    光复军原先预计最多五六天就能解决涡阳,如果情况按照现在这样发展下去,最少得大半个月才能解决涡阳。此次行动四个军都归雷虎指挥,他把四位军长叫来开了个会,大家决定先拿下毫州,围死涡阳,再一步步的动手。雷虎心中也是挺讶异的,什么样的大城他没见过,中外敌人也都有过交手,万万没想到第一次感到难度超出想象的竟然是这种大规模的地方武装。

    面对这样的新问题,雷虎心里面很不开心,就连从一口井里面找到江忠源尸体的事情都没让雷虎心情好些。验尸官的报告中写到,江忠源身中数枪,眼看自己不行了就在城门附近找了口井投井自尽。淮军的首领战死,在满清的体制内意味着淮军的字号也可以取消了。

    到了8月1日,部队拿下毫州,开始了对涡阳地方上的清剿战。而此时来了一位雷虎万万想不到的客人,李鸿章派遣使者前来寻求“和谈”。

    这是满清制度下第一位在没有交战前就选择投降的地方大员,这些年来那帮无能的地方官基本上没有投降的。太平军视满清为清妖,作为清妖头子的满清官员自然只有死路一条。光复军曾经在梧州接受过一次投降,然而那帮地方势力勾结满清意图造反,这让光复军对满清那边完全没了兴趣。攻城之后可以真正立威,大家实在是不想重蹈覆辙。

    李鸿章这家伙夺取洛阳,又受封三等公爵。按道理来说这种新贵怎么也得努力抵抗一下,没想到没等光复军打到洛阳,李鸿章就准备抛弃老东家,投奔新主子了。

    “这也算是个好消息吧。”雷虎揉着太阳穴说道。至少李鸿章不参与战争中,守住洛阳,光复军就不太担心洛阳被太平军再次夺走。即便李鸿章说的是瞎话,也不过是多打几仗的事情。雷虎根本就不相信李鸿章。

    雷虎把这件事丢到一边,提起笔签署了对涡阳发动进攻的命令,此时他想到的却是捻军。光复军与捻军谈过,如果捻军肯老老实实听话,就让他们会涡阳生活。现在的捻军到底在做什么呢?

    此时在陈州的捻军体会到了“三伏天,瓦不干”的老话是多么正确。河南以北在三伏天经常下雨,陈州更是河渠纵横,几天的暴雨就让当地水网暴涨模样。原本马匹一跃就能过去的小水沟现在变成了一两丈宽,浑浊的水流看不出多深,而且岸边的泥土也被泡软,马匹一踩就塌陷下去。

    赖文光脸色铁青,与湘军打了几年仗所积累起来的经验此时竟然变成了诱使捻军陷入绝境的原因。这是一个看似很可笑的小把戏,湘军改变了一下自己的行军惯例。仿佛雷打不动的每天行军三十里的惯例变成了不顾一切的快速追击。仅仅这么一个小把戏就改变了一切。

    捻军背后就是密集的水网,东边是僧格林沁的骑兵部队,西边则是与捻军驻地不足十里的湘军阵地。

    怎么办?这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

    张宗禹铁青着脸说道:“当下之计只有与湘军拼了!咱们现在不可能一日渡河,只要咱们一撤,湘军就会杀上来。那时候大伙军心不稳只想着走,后队怎么打仗。与其这样还不如杀上去。只要杀了曾妖头,整个河南都是咱们的!”

    “对,和湘军拼了!我就不信咱们就打不过湘军。”任柱慨然说道。

    赖文光皱着眉头想了好一阵,他大声说道:“打自然要打,不过狠打的却不是湘军,而是僧格林沁的蒙古八旗!”

    大家都是一愣,骑兵对步兵自然有极大优势,没想到赖文光竟然选择了蒙古八旗作为主要打击对象。

    赖文光对着简易地图解释道:“无论东边还是西边,破了一路清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