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杨秀清的问题,韦泽恭恭敬敬的答道:“托东王的福,清妖都在被东王牵着鼻子走,根本没注意到我这么一小队人马,我这只是走了些路,并没遇到什么艰险。”
“牵着清妖的鼻子走么?哈哈!”杨秀清笑了笑,却也没当真的意思,他继续问道:“就算是走了些路,却也把走的哪些路和我说说。”
杨秀清一定要问,韦泽就把自己一路行来的种种都向杨秀清讲述了一遍。当然,用滑翔伞从天而降袭击吴家镇的事情他没敢直说,可想了想,不说也不行。就简单的讲述了一点。韦泽原本还想着尽量的低调一些,可讲述起自己这一路的艰辛,他的情绪也忍不住激动起来。原本简单的叙述,逐渐也绘声绘色。
杨秀清只是认真的听,偶尔会有些发问。对于使用滑翔伞的事情,他并没有大惊小怪,只是微微皱着眉头让韦泽讲述的更细些。韦泽可不敢讲什么空气动力学,只是说自己年幼时候,撑着油布伞从高处蹦下来,感觉有伞挡着,下落变慢,就多玩了几次。最后把伞给弄坏了,还被父亲痛打。就对此记得清楚。而吴家镇防御严密,韦泽走投无路之下突发奇想,采取了这种办法。也是运气好,最终得逞。
杨秀清听完之后笑道:“韦兄弟,看你现在做事甚是沉稳,没想到你小时候居然如此调皮。弄坏了你家的伞,你父亲定然打得狠了。”
韦泽也笑道:“若不是家父打得狠,只怕还记不起这件事。”
接着韦泽又说了自己好不容易渡过漓江,正好遇到前来接应的林凤祥,这才知道杨秀清带领太平军北上。因为没有能力击破清军,韦泽只能绕道,想赶往永州。先向永州派出哨探,遇到杨秀清所部。接着得知杨秀清要南下,于是韦泽就在道州停下来。
“说是不辛苦,韦兄弟这一路上可是真心受了不少罪。”杨秀清笑道,“韦兄弟你这冬官又副丞相还是封得小了。”
“属下一心为了打清妖,这官职大小的事情,全凭东王安排。”韦泽回答的颇为光棍。
杨秀清没对韦泽的话表态,而是接着说道:“却不知韦兄弟手下都谁的立的功多,可否有想保举的人没有?”
韦泽把韦昌荣,胡成和等几名主要部下的功劳说了说,认为他们几人能够再提拔一下。
“这几人中谁的功劳最大?”杨秀清问。
“韦昌荣功劳最大。”韦泽答道。
杨秀清思忖了一阵,才接着说道:“韦兄弟,当时南王命你南下的时候,我其实是不太愿意的。只是南王甚是坚定,我也不能驳了南王的面子。你带的300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我攻打桂林的时候,倒是多次想起你来。觉得若是你还在军中,以你的能耐,这只怕这桂林就已经打下来了。对当时让你南下颇为后悔。不过现在看,南王让你南下却是没错。这次南王在蓑衣渡升天,若是他还在,见到韦兄弟立下如此大功,定然是极为高兴的。”
说起冯云山战死,韦泽也觉得颇为遗憾。冯云山此人性子稳健,做事细致周密,不争功,不夺权,深得众人爱戴。他的死,的确是太平军一大损失。既然杨秀清提起冯云山,韦泽说道:“东王,属下得知南王升天,也是极为难过。属下听说是一个叫江忠源的清妖头子害了南王,若是属下以后遇到此人,定然杀了他给南王报仇。不过东王,您乃是咱们太平天国的领头人,即便是南王升天,只要有您在,咱们太平天国就不会倒。得知东王安然无恙,属下实在是打心里面高兴。”
这马屁拍的肆无忌惮,忠心表的极为露骨。杨秀清听完之后先是一愣,接着无奈的苦笑起来。他问道:“韦兄弟是想回到我的手下来么?”
“正是!”韦泽立刻答道。
“此事却由不得你!”杨秀清收起苦笑,正色说道,“南王升天,这殿后以及辎重圣库由我接掌,你这样的猛将却不能放在中军。你说你手下有三千五百人是么?”
“是!”韦泽已经觉得事情不妙了。
“里面有多少老弱与女子?”杨秀清接着问道。
“六百人。”
杨秀清正色说道:“你先把这六百人编入中军与女营。剩下的两千九百人中,韦昌荣乃是旅帅,领了五百多人。你既然极力推举韦昌荣,我便升韦昌荣为军帅,把他也编入我的中军。你现在手里的兵多,再调五百人到中军来。”
这么一番安排,转眼间韦泽的直属部下就从三千五百人变成了一千九百人。韦泽正在震惊的时候,却听杨秀清继续说道:“韦兄弟,西王很看重你,从永州到道州的这一路之上数次说起想把你要到他的部下。你这样的猛将本来就该冲锋陷阵,在西王手下是最好。我便许了他,到了道州就将你编到他的部下去。”
“东王!”韦泽可不想被当作皮球乱踢,他连忙说道。
杨秀清打断了韦泽的话头,“韦兄弟,你是我的部下,我自然清楚的很。当时将你调给南王的时候,是我命你去的南王那里。现在我命你去西王那里。你是我的部下,西王也是我的部下。若是你接下来要对我说你不想去北王哪里,那现在就住嘴吧。”
韦泽见杨秀清的态度如此强硬,也知道再说什么也没用,他郁闷的站起身来,“属下遵东王旨意。”
杨秀清看韦泽一副委屈的模样,忍不住又笑起来,“韦兄弟,你今年才19吧。”
“是。”韦泽很不爽的答道。
杨秀清继续说道:“你19岁,已经是我太平天国的丞相,等我们打下小天京,建成小天国。那时候岂止是丞相,封王也不稀罕。”
杨秀清的语气里面劝诱的味道很重,韦泽对于自己在太平天国里面封王并不在乎,他在乎的乃是推翻满清。而太平天国虽然轰轰烈烈,最终也没有能够完成这个任务。韦泽并不在乎到底能不能封王,他在乎的乃是能否独立作战。在南王冯云山手下的时候,韦泽基本上都是独立作战,所以才能拉起现在规模的部队。而且对这支部队进行了初步的近代军队训练。如果到了西王萧朝贵那里,韦泽可不敢相信还能有这样自由发展的机会。
杨秀清看韦泽还是不爽的模样,他也站起身走到韦泽身边,拍了拍韦泽的肩头,杨秀清放低了声音说道:“韦兄弟,你是我的部下,西王也是我的部下。你即便是分到西王那里,我若是让你做什么,西王难道还能挡着不成?可你现在若是不到西王那里,我怎么给西王一个交代?你现在已经是丞相了,就别跟小孩子一样怄气!”
既然杨秀清说的如此推心置腹,韦泽也不能再别扭下去,他一脸不爽的表情说道:“属下谨遵东王旨意!”
心里面因为不能独立作战而不爽,这是自然的,但是韦泽此时的表情与内心倒是完全不同的。杨秀清方才说,萧朝贵与韦泽一样都是杨秀清的部下。这其实已经实在表明了态度。就韦泽所知,杨秀清造反前在拜上帝教中的地位是在冯云山与萧朝贵之下的。在之后的战争中,杨秀清靠了自己的能力,一步步走到了太平天国的政治军事一把手的位置上。而他将西王萧朝贵看作自己的部下,这就是杨秀清更加确立了自己立场的表现。
韦泽对根本不信拜上帝教的东王杨秀清非常看好。冯云山与萧朝贵两个人虽然也不是真的信拜上帝教那套玩意,但是两人都是与洪秀全一起传教的,与拜上帝教之间有着必然的共同立场。而杨秀清却与拜上帝教之间干系很少。如果把太平天国看成一个公司的话,洪秀全、冯云山、萧朝贵,算是坚持公司“文化理念”的股东,只是因为公司人手不足,所以不得不亲自参与公司营运。而杨秀清无疑是公司的总经理,执掌大权的首席执行官。既然韦泽的目的是推翻满清,那么他就必须最大程度的支持杨秀清才行。
杨秀清公务繁忙,看韦泽已经接受了命令,他就把韦泽给撵走了。韦泽的部队此时都在永州城外驻扎,所以韦泽慢悠悠的向营地走去。边走边回想着杨秀清方才的举动。越想越觉得杨秀清的处置非常精妙。
先把韦泽的部队分了一部分到杨秀清这里,自然是壮大了杨秀清的直属部下。再把韦泽手下最能干的韦昌荣以及韦昌荣的直属部队编到杨秀清的中军,更是同时达成了均衡主从的目的。再把韦泽调给西王萧朝贵,又更好的平衡了整体太平天国的局面。
虽然不敢和外人说,韦泽也是全力分析太平天国的体制。杨秀清总领诸王,固然是强化了杨秀清的地位,但是诸王同样在制衡着杨秀清的权力。而这个体制最大的得益者无疑就是天王洪秀全。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洪秀全是一定要维持这个体系正常运行。
想到这里,韦泽的脸上已经忍不住露出了笑意。在21世纪,总经理带领分区经理们造反推翻了董事长,这种事情发生的实在是不要太多。如果真的发生了这种事情,韦泽知道自己一定是参与造反的分区经理之一。这是绝对不会错的。
第3章 道州盘桓(三)
韦昌荣得知自己越过师帅直接蹦到军帅,倒也没有太激动。韦泽不是个特别能沉住气并且能相应别人喜怒哀乐的家伙,当然这种要求对“19岁”的韦泽也未免太高。所以韦昌荣盯着板着脸的韦泽,等他继续说下去。
韦泽继续说道:“东王让你带着你所部人马到东王的中军,以后你就直接听从东王指挥了。”
听了这话,原本因为晋升而露出的笑容从韦昌荣脸上迅速消失。“为何?”韦昌荣问。
“这是军令,有什么为何不为何的?”韦泽只能这么说。
“四叔!我不想去!”韦昌荣干脆利落的答道,“你也别用什么军令来压我,那是东王给你的军令,可不是东王给我的军令!”
“昌荣!”韦泽突然觉得很可笑,方才自己也差不多是这么向东王杨秀清表态,明确声称自己不想去西王那里。现在就轮到韦昌荣这么闹起来。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显示报应么?
韦昌荣再也没有丝毫因为晋升带来的欢喜,他撇着嘴,相当不高兴的说道:“四叔,这不是升不升官的事。你以为我不知道你为何不肯跟着别人么?你看不上那些人行军打仗的法子。我原来也只是知道怎么冲锋,跟着你,现在我明白了更多如何打仗的事情。也不光是我一个,张应宸,胡成和,还有其他的兄弟,说起行军打仗,谁不是挑起大拇指说声好。他们肯跟着你走这么远,信的就是你能打仗,会打仗。四叔,我怕死,我不要去东王那里。”
能让韦昌荣说出“怕死”这词,韦泽真心是无言以对。韦昌荣真的怕死么?韦泽可是一点都不这么觉得。与清军作战也好,与地方军队作战也好,韦昌荣每次都是冒着枪林弹雨冲杀在最前面。听了韦昌荣自称“怕死”,韦泽反倒觉得非常能够理解韦昌荣的感受。正因为冲杀在第一线,正因为真正穿越过死亡的战场,跟着韦泽打了这么多仗之后,韦昌荣不想在低水平的指挥下窝窝囊囊的死去。
但是韦泽不能不劝说道:“昌荣,你不要看不起东王,东王打仗也很厉害的。”
韦昌荣并没有被韦泽说服,他说道:“四叔,你说过东王的厉害。可那是战……战略上厉害,谋划上厉害。可真的打起来,我还是觉得你才是太平军里头最厉害的。谁想去谁去,我是不想去。”
韦昌荣坚决不想去东王那里,韦泽也不想问其他人了。不得已,韦泽只能在跑去找杨秀清,杨秀清正在城头指挥着北王韦昌辉安排城内的防御。韦泽上前给两位王爷施礼,然后说道:“启禀东王,属下虽然一路上也有不少天地会的兄弟加入,却都是新兵,韦昌荣跟着属下打了这么久的仗,属下实在是不能没他。属下愿意调拨别的五百人到东王的部下,还请东王把韦昌荣给属下留下。”
听韦泽这么说,韦昌荣眯缝着眼睛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盯着韦泽。看那架势,仿佛他立刻就要斥责起韦泽来。
杨秀清看了看韦泽那患得患失的表情,忍不住笑道:“五百人可不成,得六百。”
“六百就六百!”韦泽松了口气。
而韦昌辉此时插话进来,“东王,韦兄弟一路之上招兵买马,六百人换五百人只怕还是少了些。”
韦泽心里面暗骂道:你是哪颗葱啊!拍东王马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