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此而已。
第二天上了班,韦泽把李玉昌叫到自己办公室。先把昨天李仪芳告诉韦泽的话向李玉昌说了之后,韦泽问道:“确实有这么回事么?”
李玉昌神色难看,他先是低下了头,过了好一阵之后才抬起头,“都督,确实有此事。若是你觉得我做错了什么……”
韦泽摆摆手,“我只问你有没有这回事,我们不谈对错。如果非得说对错,那只能说政治部有问题,政治部没有替大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看来光做‘三定’还不够,还得有各种职务的相应职权,立场。”
听了这话,李玉昌懵了。过了好一阵,他才说道:“都督,若是说让我卡住那帮乱花钱的同志,是财政部的工作。我以前没明白,所以没干好。后来明白了,我就努力做了。财政部里头又是准备谁卡谁呢?”
韦泽坦然说道:“这不是谁卡谁,而是制度本身就得有自我调整的机能。满清那边还有御使和给事中,这些职务就是搞监查,提出反对意见。理论上,如果给事中不署名,很多朝廷文件就不能发出去。我们没钱,就不能乱打仗。你李部长很清楚自己的定位,所以干的很好。那财政部的同志们知道自己的定位么?这是个政治工作。财政部工作得很好,所以有进一步强化政治工作的基础。我希望财政部能够在这件事情上尽早有建树。”
李玉昌愣了好一阵,终于有点唯唯诺诺的说道:“都督,你若是生了我的气,我可以任你处罚。可这件事不是小事,我却是不知道该怎么做。”
昨天韦泽就忍不住给李玉昌定了个逢迎小人,现在李玉昌的表现让韦泽觉得自己也没有完全看错。他有点不高兴的说道:“李玉昌同志,你若是觉得我是个以一己喜怒来决定职位的人,或者觉得光复都督府是一个没有制度的组织。那你现在可以就辞职了。不过你在这里干了这么久,你真觉得是这样么?我其实是想向你道歉的,政治工作干的不到位,所以你不得不去找仪芳寻求帮助。如果政治部真的工作的很好,是一个让大家能够信赖的部门。你不就去找政治部寻求帮助了么?我是反对以私人关系提供政治指引的,那么我希望有过从私人那里得到政治指引经验的李部长,能够努力尝试着建立起一个更加公开透明的政治部出来,能够帮助大家解决思想上的困惑。或者是你认为我这么做有问题?”
听了韦泽的话,李玉昌很快就发现,他的确认为韦泽这么做有问题。政治这么严肃的问题,不是自家人,谁敢乱说,谁敢乱问呢?李仪芳是李玉昌的侄女,李玉昌才敢去询问。商业部部长李维斯是李玉昌的侄子,可李维斯都有自己的立场和与想法,在很多看法和立场上是公然与李玉昌唱反调的。李玉昌若是解决了其他人的政治定位问题,那其他人坚持自己的立场,和李玉昌唱起反调来,那李玉昌怎么办?
可韦泽既然这么讲了,李玉昌也不敢公然与韦泽唱反调。他只能苦笑着说道:“既然都督这么说了,那我就努力去做。”
在此之后的几天,韦泽暂时放下了其他的事情,专心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为什么光复军到现在能够越战越强》,另一篇则是《我们想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中国》。这两篇文章是很早之前韦泽就考虑过,却一直没动手的文章。那时候韦泽听了沈心的汇报之后,认识到启蒙运动的重要性。所以他弄出了一出《剥龙皮》的戏剧,用以抨击封建制度的谎言。
韦泽还记得这出戏之后,他与老婆祁红意还吵了一架。祁红意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反对这出戏。后来因为别的事情,韦泽把想搞思想启蒙的事情给丢在了一边。他不领头,政治部自然也没有跟进的认识水平。
任何社会革命都有启蒙阶段,韦泽决定在未来战略的空窗期中进行思想启蒙工作。遍观部下,韦泽决定把沈心从琼州召回来负责这项工作。而其他人选中,韦泽看中了李仪芳。能够看透韦泽对政治的安排,这的确需要相当的认知水平。哪怕这个人是李仪芳,韦泽也准备内不避亲了。
在群雄并起时代落幕,更残酷的争霸时代即将开始之前,韦泽下了决心要让光复会、光复都督府以及光复军的政治工作更强大起来。在一些人出局,而整个中国不得不进入世界争霸的大舞台的时候,韦泽希望中国能够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第2章 永兴(二)
湖南进入11月之后天气正式开始变得凉爽。郴州是岭南进入长江流域的重要城市,却在岭南以北。广州即便是进入11月之后依旧湿热,穿短袖也毫无问题。而在郴州,就需要穿上长袖衬衫,衬衫外面加一件军服上衣也不会感觉很热。
稳固占据广东好几年了,光复军的军工部门终于能够提供大量的橄榄绿染料,二十几万部队全部是统一的绿色军衣。周金国的军衣颜色,质地,样式,与战士们别无二致。除了他的胸前还有两个口袋,里面可以装怀表、钢笔等军官们用得上的工具。所谓四个兜和两个兜,就是光复军官兵之间在服装上的最大区别。
当然,这得靠的很近才能看清楚。远远看去,所有的军官与士兵统一的绿军装,带帽檐的八角帽,完全看不出这些战士之间的区别。与湘军或者其他清军那种军官与士兵鲜明分别的军队完全不同。
团长命令周金国的部队沿河扫荡拆除湘军的设下的营寨,如果遇到湘军抵抗,就尽可能采取全新的战术解决湘军。湘军明显没有留下人等死的打算,周金国扫荡了十几个寨子,都是空空如也。最远的那个寨子被点燃的时候,周金国站在那里向家乡的方向眺望了好一阵。
面前的那条路依稀熟悉,翻过两座山,绕过三个大大的弯,只用再走一天多,只用再走八十几里路,周金国就能回到自己的家乡,回到自己的家。周金国好不容易才压制住了带兵回家的冲动。先,他作为营长,没有政委与参谋的同意,他完全不用考虑带着部队私下行动。团长出前反复交代,部队不允许跑远。其次,即便是私下行动,一旦回到光复军中,不死也得被剥夺军职。几个月前的大清洗中,别说是一个营长,以湖南人自居的师长都被免职之后送去军校学习。
大家都不是傻瓜,更重要的是,光复军也不隐瞒这些事情。反对“地方主义”并非是一个玩笑,粘上这个名声,再能打的军官也会被撤职。
向着故乡的方向看了好久,周金国才垂头丧气的带领部队返回了郴州。
一来一回总共花了三天而已,到了郴州的营地,周金国立刻找到军医,开口就问道:“大夫,怎么样了?”
军医明显记得周金国说过有关研究枪伤的话,他答道:“这些子弹很多都是一枪两眼,留在敌人身体里头的反倒是不多。我仔细研究了一下贯穿的伤口,里头的残留物……”
周金国最初还忍着,可听着军医这么长篇大论的讨论了光复军子弹的特点,他终于忍不住,很客气的对军医说道:“我给大夫你的那个湘军伤员,有没有好过来?”
听了周金国的问题,军医想了想,“哦?哦!那个伤员啊!他运气不错,子弹打了个贯穿伤,没有伤到要害与骨头。只是湘军的治疗水平太差,如果及时救治,只怕失血量都会有限。却不知道这小子是走了什么运,伤不算太重,再过几天,只要伤口没有化脓,他就能满地乱跑了。”
周金国连忙问道:“我能和他说说话么?”
“这个你得问看守,那人是湘军又不是我们光复军。自然有人看着他们,我说什么都不算。”军医答道。
周金国先是听得有些迷糊,转瞬就明白过来了。光复军军中的军医言权很大,但是对一帮湘军俘虏,光复军自然不可能用对待同志的方式去对待湘军俘虏。所以周金国直接跑去见看守,很快就看到了病床上的吕尚阳正闭着眼睡觉。见过伤员,见过昏迷,见过死亡。周金国一眼就看出吕尚阳虽然很虚弱的躺在那里,却不是前几天见到时候那种一堆破布般随扔在草席上的模样,他现在舒舒服服的躺在病床上睡着了。
坐过去晃醒了吕尚阳,吕尚阳迷迷糊糊的睁开了眼睛,盯着坐在身边周金国看了好一阵,吕尚阳有气无力的说道:“我有点记得你。”
“我是周金国。咱们以前在村里头打过。”周金国说完之后,停了一阵才补充道:“我认识你姐姐吕玉凤。”
吕尚阳已经完全想起来以往的事情,他喘息着说道:“你……你是周家的老五!”
见到吕尚阳认出了自己,周金国心里面倒是也轻松了不少,他接着问道:“咱们永兴那边有什么变化么?”
吕尚阳欲言又止,在周兴国的催促下,过了好一阵才说道:“你自己回去看看就知道了。”
如此的回答让周金国觉得事情很不对头,他沉下脸说道:“难道我家出了什么事情不成?”
吕尚阳没想到周金国竟然能猜出不少事情,他只能说道:“粤匪从永兴走了之后,清军就跟着粤匪来了。我们家回到原来的地方之后,只知道官军到处烧杀,后来就没见到你家人。”
“什么?”周金国怒吼起来。他当然想过自己家日子可未必会多好,却没想到自己家竟然没人了。盛怒之下,周金国一把抓住吕尚阳的衣领,瞪着吕尚阳吼道:“你不要骗我,是不是你家人对我家下了毒手。”
“咳咳!”被周金国抓住衣领一晃,牵动了伤口,吕尚阳忍不住咳嗽起来,咳了一阵,吕尚阳总算是喘过了这口气,他声音虚弱的说道:“老周,咳咳!过兵的时候我家早跑了,你又不是不知道。咳咳!咳咳咳!我们回家的时候,家里头被抢了个干净,也不知道谁放的火,烧了我家一半的宅子。咳咳!咱们乡里乡亲的,我们家被折腾的那么惨,怎么会去杀你家?”
周金国听了吕尚阳的解释,倒也觉得有些道理。他放开了吕尚阳的衣领,继续追问道:“这都七八年了,难道我家人还没回来么?你都当了湘军,竟然什么都不知道么?”
“咱们永兴过了几茬的兵,太平军走了,来了广西兵、湖北兵、广东兵、贵州兵,我们家回永兴之后还过了一茬贵州兵。我家为什么要当湘军,不当湘军的话,外地兵这么一茬一茬的过,过一茬抢一茬。没有咱们湖南兵守着湖南,谁顶得住啊!”吕尚阳解释着自己当湘军的原因,说着说着也想起了以前的日子,他竟然忍不住哭起来。
看着吕尚阳那真诚的泪水,周金国倒也信了七八成。即便如此,他依旧威胁道:“我们要不了多久就能打回永兴,若是让我知道我家是你们吕家下的手,到时候我杀你们全家。”
这威胁并没有把吕尚阳吓住,吕尚阳喘着气说道:“我二哥哥在抚州被你们光复军杀了,三哥在三河被粤匪给杀了。咳咳,你们差点把我也给杀了。你们欠我们家多少人命。你要杀就杀,别找什么理由。”
看吕尚阳这模样,周金国哼了一声,转身离开了军医院。
回到营地,周金国先跑去找团长,请求团长下令攻克永兴。如果不能攻克永兴,周金国就没办法对自家的去向进行调查。按照吕尚阳所说,周家在1853年的时候没人在老家,家里人到底去了哪里?当时周家选择加入太平军的只有周金国一个人,那时候周家男男女女还有十三口人。这十三口人说没有就没有了?周金国完全不信。
团长并没有答应周金国的请求,哪怕是周金国哭着请求也没用。“现在部队没有接到北上的命令。没有命令,我们就不能出动。”
“团长,我求您了,就算是不打永兴,咱们能不能派点人去调查一下?”周金国哀求道。
听了这个请求,团长叹口气,“我只能去问问师长。不过周营长,没有命令,谁都不许擅自行动。现在抓纪律抓得很严,你要注意遵守纪律。”
周金国知道这点,从团长那里出来之后,他又给都督韦泽写了封信。上一封信就没有得到回复,周金国对这封信也没有什么信心。
和周金国想的不一样,他的信与其他人的信一起寄到了广州,这些信经由专门人员审查之后,变成了各种汇总。周金国是11月9日写信给韦泽,信任的政治部主任沈心在11月16日拿了一份报告前去找韦泽汇报情况。
将统计数据和相应的内容分类交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