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感觉到危机重重的阮朝朝廷非常兴奋。
李玉昌还是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他问道:“既然每人肯卖,那就是有价无市,我顶多卖的便宜些,又能有什么损失。把旧枪淘汰掉之后,我们能省多少麻烦。多生产些别的产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是赚钱。”
洪仁∫⊥罚罢獯稳床煌畛羰翘诵南肼蛭淦鳎娴某隽烁呒垡膊皇桥坏健?晌颐钦獯蚊晃仕且!�
除了韦泽之外,其他常委们都有些愣住了。不要钱,难道是白送不成?或者阮朝有其他值钱的玩意可以用来交易?
洪仁鸬溃骸拔颐遣灰畛统稣娼鸢滓怯玫久捉幸孜锩骋住H畛⒃净沟P奈颐谴笄盟且槐剩凳堑久谆换餼iang,担心我们会猛敲竹杠的阮朝完全放下心来。他们一开口就是三千条枪。而且还拍着胸脯说,以后要的只多不少。越南本来就盛产大米,阮朝朝廷可不在乎多收那么点实物税。黄金白银出手之后很难弄回来,而占城米一年三熟,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听说居然是大米交换火qiang,常委都不吭声了。民以食为天,光复军又是搞授田,又是搞三成粮食税。这的确是仁政,还有效的解决了征兵问题。可世上的事情从来都是“甘蔗没有两头甜”。百姓们实实在在得到了好处,那么就意味着另外一部分人的利益受到了“伤害”。收到的粮食总量被死死限制住了。
光复都督府的体制与满清那种皇权不下县的体制完全不同,光复军眼下军队带军工企业得有三四十万人之众,这些人每天消耗的粮食极为巨大。除了征收到粮食之外,还得拿出一部分钱来在市面上购买粮食。
即便是光复军铲除了大地主的势力,可广东还有大量的中小地主士绅,这些人才是广东传统势力的根基所在。他们以往与大地主大商人有不少的斗争。眼下他们的矛盾对象只剩了光复都督府一家。对于强行控制整个广东的光复都督府,这帮人完全是敢怒不敢言。
所以光复军在市面上购买粮食,导致粮价提高。对于这些人来说,粮价提高不仅有经济上的利益,心理上也能爽不少。而百姓们乖乖的向光复都督府交粮之后,觉得与这“新朝廷”的合作也算是完成。他们同样希望粮价高企,然后能够从中获益。所以往年的粮价在秋收时候都是会猛烈下跌,而今年粮价持续维持在高位。
如果能够真的能够从越南大量获得稻米,那可就不是一般的赚一票的好处。大量越南稻米输入光复都督府的控制区域,是可以让维持稻米价格的那帮人彻底绝望的。
李玉昌身为财政部长当然知道这里头的意义,他正想说些与之有关的话。韦泽抢先挥手说道:“那么咱们就商量一下到底是新造火qiang,还是尽可能淘汰咱们不用的家伙吧!”
此时没什么可以讨论的了,常委们统统赞成新造火qiang,以维持住越南阮朝这个大客户。只要他们能够大量的稻米,别说新造火qiang,新造火炮给他们也不是问题。
最终,事情有了明确的结论。这些淘汰掉的旧枪管统统回炉。专门生产出了新的铸铁线膛前装火帽枪卖给阮朝。甚至连重新回收利用的木枪托都挑选了没有开裂的,经过打磨,刷漆。尽可能看着就崭新漂亮。
庞聪聪满意而归,其他常委都急着讨论稻米的问题,就等着庞聪聪赶紧离开会议室。只是李玉昌看着庞聪聪背影的视线中有一丝厌恶。
第122章 入局与出局(八)
光复会的会议厅里头还算有点阴凉,韦泽擦了几把汗,心里面想着或许该赶紧弄出电风扇来。有了这玩意的话,夏天就能舒服不少。
就在他有点分心的时候,财政部长李玉昌说道:“都督,哪个朝代都是要收拢豪杰的。我军到现在始终没有在广东招揽过,其实未必需要招揽,开个恩科也好啊。”
十几分钟前,钢铁集团的书记庞聪聪谈了造新火帽枪的问题,引得外交部长洪仁噶舜釉侥辖诖竺椎南� ;” ;。原本韦泽想的是通过从越南大量进口大米平息广东暴涨的米价。没想到李玉昌竟然引申起了招揽广东地方士绅的话题。李玉昌对士绅好像很有兴趣,提出了给士绅晋身途径。
此时李玉昌已经说了几分钟此类话题,韦泽对这样的话题心里面挺排斥的,工科狗们对地主士绅很容易有排斥感,什么土财主,外行,不懂科学,想当文官。总之,都是工科狗认为属于绝对负面的问题。而现在韦泽不仅仅是工科狗,还是一个统治者。作为统治者,韦泽对士绅的反感更加强烈。
韦泽今年不过二十六岁,还是年轻气盛的岁数。这么久的政战经历让他开始变得心机深沉,可那点子不快还是忍不住带出来了一些。李玉昌徽商出身,哪里看不出韦泽的不快。只是他觉得自己有义务为光复都督府的事业添砖加瓦,明知道韦泽不高兴,他坚持进言道:“都督,我并不是让那些士绅当官做主的意思,而是觉得好歹让士绅出来当当官,哪怕是些小官,也让士绅觉得我们没有敌视他们的意思。这样的话,若是都督你一声令下让他们卖粮食,他们也会卖的。”
听到这里,韦泽板起了脸。他本想开口说话,却又紧紧的绷住了嘴。李玉昌停下自己的说辞,想等韦泽开口。两人都等了这么片刻,李玉昌才继续说道:“我等一直对地方上的地主士绅采取了压制的方式。那些与洋人有勾结的大烟贩子和大地主此时已经被铲除,其他地方上的地主士绅们心中不安,若是能让他们觉得我们对他们并没有恶意,就能收拢这些人的人心。世道如此,人心向背乃是关键!还请都督三思。”
忍住不爽听完了李玉昌的话,韦泽心里面给自己点了个“赞”。不管什么时候,组织会议得让人说话,不能无端的打断。这是韦泽某次和父母强辩的时候学到的东西。那时候韦泽身为弱势一方,非常希望能够得到发言的权力。不过等他成了强势一方的时候,才知道听弱势一方“胡说八道”是何等的折磨。
大家都知道韦泽要开口了,然而韦泽却没有立刻说话。他此时心中沸腾的都是满满恶意,大工业社会的信奉者对封建地主的敌视可能只比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稍微差了那么一丝半毫吧。所以韦泽狠狠的压制了心中对李玉昌的敌视态度。韦泽宁肯认为李玉昌发表的话仅仅是他见识浅。而不是李玉昌准备成为封建地主的代言人。
平息了仇视的心态之后,韦泽终于开口了,“人说一将功成万骨枯。我等能有今日,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数以万计的军队,靠的是这数以万计的军队中数千战死的兄弟,靠的是数千战死的兄弟在拼杀时杀掉的十万计的敌人。就是这十几万的尸体累出了一条路,咱们才能走到今天,才能走到这里!才能向着推翻满清,建立新时代的目标继续走下去!”
常委们神色都凝重起来,数千、数万、十万,这不是韦泽为了加强语气而泛泛的说出的数字。与韦泽一起拼杀出来的兄弟们都知道这是完全的事实。光复军建立起今天的赫赫威名靠的可不是吹嘘仁德,靠的是强大的军事实力。
韦泽稍微平复了一下情绪,他继续说道:“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在现在的两广,我们光复都督府就是统治阶级。这两广是光复都督府的两广,是我们光复会和光复军的两广,可不是他们地主士绅的两广。我们掌握了生产资料,就是土地、工厂、矿山。两广的百姓们种地、当兵、进工厂当工人,广大劳动者是搞生产的!光复都督府掌握了资产之后,若是不与从事劳动的百姓们紧密结合结合起来,却和那些以前掌握了点资产的士绅们合作,这不是吃饱了撑的么?”
这话说的够狠度,也够直白。李玉昌过了好一阵才说道:“都督,想来士绅应该也是想与我们合作的。”
“合作?哈哈!”韦泽忍不住大笑起来,仿佛听到了天大的笑话。笑了一阵,韦泽才收起笑意语重心长的说道:“李部长,同行是冤家啊!你觉得士绅们加入我们之后是来干活的么?tm的那帮王八羔子是想加入我们只有来分资产的!我们只能苦干,认真干,耐住性子干,完善教育体系,加强社会组织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拔跟随愿意加入我们光复都督府政权的劳动者。而不能去提拔那群和我们唱对台戏的士绅啊!”
“都督,士绅未必是想和我们唱对台戏啊!”李玉昌还是努力辩解着。
看李玉昌如此冥顽不灵,韦泽忍不住怒火上涌,他冷笑道:“老百姓手里才多大点粮食,他们往往急着用钱,收了粮食之后很快就去卖掉。能拉动粮价的绝对不是老百姓,而是那些有大量土地,收获了大量粮食的地主士绅。他们囤积居奇,拉起了粮价。这就是他们有意与我们合作的态度么?奶奶的,想在老子背后插刀,看光复会的笑话,瞎了他们的狗眼!等越南的粮食来了,粮价下来了,我倒是要看看那帮狗东西的粮食卖给谁去!”
李玉昌没想到韦泽居然下了如此狠心,他有点喏喏的说道:“都督,如此做的话只怕要大大的得罪士绅啊!”
“得罪他们?呵呵!”韦泽冷笑起来,“他们抬高粮价,我们平息粮价,这就得罪士绅了么?若是这就能得罪他们,那我一点都不怕得罪他们。李部长,我再重复一次,我们现在只能和劳动人民紧密合作。至于士绅,让他们抱着自己的美梦去死吧!”
李玉昌低下了头,因为韦泽此时情绪激动,所以他很明智的选择了不再吭声。除了因为李玉昌年龄比韦泽大了二十岁,生活的经历让他已经不再试图争一时意气之外,争论到了如此激烈的地步,其他常委们都沉默不语,也足以说明了其他人的立场。
这并非是大家畏惧韦泽的权威,光复都督府高层开会的时候大家都挺敢说话的。韦泽从来不会因为意见不同就对个人实施人身攻击,所以即便遭到了如此猛烈的反对,李玉昌心中即便委屈,却也暗自告诉自己,韦泽对李玉昌个人没有什么恶意。
韦泽盯着李玉昌看了一眼,也很聪明的转换了话题,“今天7月18日,石达开现在正在湖南宝庆打仗。我本以为石达开准备进兵四川,却没想到他在没有后勤基地的情况下在宝庆打起来了。还打了两个月都没赢。就他们的那点后勤只能支撑这两个多月。再死撑的话,至多再撑一个月。就这局面,石达开现在去不了四川了,而是会先去广西。所以我已经与林凤祥联络,让他派人带兵到江西去,尽可能接一些愿意返回太平天国的人。这些注定出局的人现在也是垂死挣扎。最多一年,我们就要全面拿下广西与湖南北部。”
众人听的认真,却觉得这局面变化过于诡异。按照韦泽所说,石达开所部即将分裂的模样。林阿生忍不住问道:“都督,石达开若是进了广西,却也未必真的站不住脚。就算是他们站不住脚,那么多兄弟也是离我们更近才对。”
“我不想要石达开的那些人。”韦泽坦然说道,“石达开那帮人与士绅倒是颇有相似之处。他们自己觉得他们是个人物,是颗菜。他们不管到了哪里去,都要别人先给他们留位置出来。我们光复军里头每一个位置都有我们自己选拔标准,有能者才能居之。而且若是想把些位置变成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那是想都别想。可这些人不会接受我们的制度的。就如同地主们不会放弃土地一样,石达开手下的那些兄弟各个都是军头,他们绝不会答应放弃自己的队伍。那些走投无路乖乖听话的也就罢了,若是那些大股的部队,把他们招进我们的部队就是自寻烦恼!”
这话说的斩钉截铁,极为冷酷,李玉昌只觉得背后有些发冷。李玉昌读过书,他很清楚这已经是诛心之论了。韦泽不是对某个人有个人的意见,而是对那些人做出了人性上的定论。跟着韦泽也有好几年,李玉昌当然知道韦泽杀伐果断,大事上极有主见。若非韦泽能对士绅,对石达开的部下有了别的想法,这帮人在韦泽这里也就基本定性了。而韦泽下了决心的时候,他可是从来不会动摇的。
“这帮兄弟们若是在湖南与江西被全歼,只能便宜了满清。所以我请林凤祥出兵江西,能打下江西自然很好,若是不能打下江西,好歹能把出走的兄弟们接回太平天国去。对太平天国也算是好事。有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