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多次听过韦泽所说的话,更知道韦泽不是在自吹自擂。可这胜利的代价未免太大,更重要的是,大伙的信心的确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韦泽继续说道:“英国人的实力并不仅仅来自他们个人的战斗能力。从战后收集到的情报中,我军在肉搏战中就稳住了阵线。如果没有这场肉搏战,还是继续对射,我军只怕就顶不住了。但是从这个角度来说,师部的安排很好,在战线上没有脱节。第一旅和第二旅之间的一线二线分配很合理。一旅遭到意外的时候,二旅很快就增援到位。而且第一旅也没有不顾当时局面的硬撑到底,而是立刻请求二旅增援。这是非常好的做法。”
中高级军官们不少人脸上露出了轻微的后怕,如果制定整个战斗安排的时候没有把韦泽所说的英军非常善战的因素计算在内,那么总参谋部也不会考虑一旅转眼间就被消耗殆尽的可能。这个原本看似只存在纸面上的可能性突然变成现实的时候,预案总算是起到了作用。
韦昌荣“长期”负责作战训练工作,他忍不住问道:“都督,英军的火炮厉害,英军步兵也厉害,关键是他们的配合更好。我们若是想赶上他们,这得怎么训练才行?”
虽然韦昌荣是具体执行者,韦泽却是全面提出作战训练这个理念的人,韦昌荣一问,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韦泽身上。与以往相同,有韦泽兜底,所以即便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可战斗打赢了,战役目的实现了。就英国人在战斗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他们只怕是不再敢孤军深入。假如他们敢孤军深入,光复军有信心以更小的代价吃掉英军部队。不管他们是四千或者四万。
“先就是我们得正确认识我们未来的对手其实不再是清军,而是这些世界一流的军队。英国人能从万里之外打到我们这里来,他们是有本事的。只要认清敌人的实力,不轻视敌人,我们就能减少损失。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的训练,特别是演习。以往的演习里头,大伙知道清军根本没什么水准,打不出我们用来扮演敌人的的水准,所以你们拍拍胸脯问问自己,到底是演习还是演戏?”韦泽语气开始不客气起来。
参谋部还好些,他们制定纸面作业的时候都是竭尽全力了。而所有的指挥官脸色都变得不太好看。他们在执行演习任务的时候的确没把这个太当回事。
看到这些军官知道羞耻,韦泽也就放心了,他说道:“其次呢,我们正在开新一代的武器,不过这些武器遇到些问题。我安排大家去参观一下,当然了,这是最高级的机密,谁也不允许外泄!”
参观的内容自然是新一代的“单打一”步qiang,除了少数人之外,军官们大多数都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武器。看了射击表演,再亲自操纵了这种步qiang,所有人都有了精神。可接下来的事情就让军官们感到意外了。先就是铸铁制造滑膛枪,或者是刻了膛线的米涅步qiang,还能算是合格。可采用了金属子弹之后,枪膛的膛压更大,子弹度更快。铅制弹头与枪管剧烈摩擦之后,一是枪管挂铅问题严重,二是枪管内部很快就变形了。甚至加粗枪管,或者用双层枪管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光复军百战百胜的原因之一在于,这支部队四年多中终掌握着中国第一流的武器,在清军使用火绳枪的时候光复军就用上了燧枪,在清军使用火绳枪的时候,光复军就用上了火帽枪和纸壳子弹。武器的优势保证了这支军队始终能够在火力上压倒敌人。所以遇到英军的时候,哪怕是知道英军也是使用火帽枪的部队,可大家却还是完全不习惯。
“都督,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韦昌荣率先问道。
韦泽神色严肃的对一众满脸期待的军官们道:“我们要使用钢质的枪管,而且有可能的话,我们尽可能采用被铜的弹头。然而想做到这点,我们就得有工业实力。英国人比中国强的,恰恰就是他们的工业实力。只要我们的工业实力没有能够彻底压倒英国,我们虽然还是能够打赢在内6的战争,可我们是不可能真正打败英国人的。”
跟了韦泽这四年多,军官们也勉强听说过,甚至知道点“工业”。不过到底中国和英国之间的工业能力有什么差距,大伙其实并不太清楚。
“那我们具体要干什么呢?”韦昌荣继续问道。
韦泽哼了一声,喊道:“拿笔来!”
警卫员立刻清理了众人面前摆放枪支的桌面,韦泽挥毫用行书写下八个简体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不管光复军此次受到了多大的震动,事情的展依旧和韦泽所判断的一样,英国人试图让光复军屈服的战略失败了。而英国人也没有死拽住过去不放手,他们很快就开始与全新的未来共同前进。
香港与光复都督府的贸易恢复了,过了几个月,外国商人也开始重新出现在广州城,一切看似都在恢复旧貌,仿佛什么都没有生过一样。
但内在的变动却在激烈的进行着、如果说以前的光复都督府和光复军都只是服从了韦泽,然后一步步走上了中国第一强军的位置。佛山的惨烈战斗则让光复军看到了全新的世界。即便是在自己的祖国中国,强大的光复军也要面对更为强大的英国人。而香港在英国人的战略布局中仅仅是一个很小的存在。
韦泽说英国人短期内是不会在考虑和光复军打仗了,光复军也的确相信自己的统帅韦泽不会说瞎话,他说英国人短期内不会再打仗,那就应该是不会再打仗。可短期内不会打仗,长期内却是会打的。整个部队全面强化了军事训练,至少再没人把演习当成演戏了。面对有着同样战斗力的“敌人”,光复军很快就现,自己引以为豪的战术中其实有太多漏洞。有些是大家懒得去管的,更多的漏洞则是大家原本根本就没想到的。其结果就是作战训练部的工作陡然增加了好几倍。而所有人都任劳任怨的承担起工作。
部队肯低下“高贵的头颅”,韦泽也算是放了心。孔子有段非常经典的话,“子曰: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是大家经常引用的。可韦泽慢慢感受到,让孔子成为一个伟人的真正原因是“吾十五有志于学”中的这个“学”字。学,就得有目标,接着就是学而后知不足。孔子十五岁的时候就有了“学习”的志向,韦泽估计这位老先生也有了学习的态度,后来才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话。
一个人老老实实勤勤恳恳的学习,从十五岁坚持到三十岁,哪里有不成材的可能。就韦泽所见过的人中,大多数都是活到老还是不服不忿。谈论事情的时候,不管对错,先把自己认同的理念下意识的预设为主导核心。这等人哪里可能“有志于学”,更不可能有什么“学习精神”了。
三千多人的伤亡如果能够唤起光复军上下的“学习精神”,韦泽甚至觉得这太值得了。
韦泽的运气此时也显得很不错,从英国商人和法国商人那里套来的消息中,韦泽得知东印度公司正在着手搞掉卧莫尔王朝的皇帝。历史考题中有过一题,大概答案是:印度大起义打击了英国的势力,从效果上起到了支持了中国反帝斗争的作用。
当然,透露消息的英国商人自然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他们自豪的认为,从此,英国女王就能戴上印度的皇冠!从此,英国女王就不再是“王”,而是货真价实的皇帝啦!
第74章 铸剑与铸犁(二)
韦泽原本想着先解决陈英九的去留,但是他的想法最终也没有变成现实。|'2''3''''x'}政治部关于政委的会议召开的时候,广东省长毕庆山跑来找韦泽,提出了农具价格问题。
白口铁又硬又脆,在别的领域用处相对比较窄,却非常适合制作农具。普及白口铁农具是一个农村供销社的配套体系中的一环,而近期农村工作还牵扯了征兵问题。广东人不爱当兵,而近在咫尺的广西素来是出强兵的地方。所谓广西狼兵,这可是大大有名的。包括韦泽在内的大批光复军领导者,都是广西出身的豪杰。如果不牵扯穿越的问题,韦泽的“前身”在广西可是有名气的武者,如狼似虎是名副实归的评价。
“关键是部队的政治工作!政治工作!”韦泽提起这个就头大,光复会扩招的问题现在就比较凸显。在韦泽看来,他要在广东征兵的一个目的是,这次基本铲除了大烟贩子,没收了大量的土地,土改明显可以推进到一个新高度。分到土地的百姓既然被纳入了体制,那么他们无疑有了和光复都督府共同的利益基础。
政党的基础是共同的经济制度,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那么光复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就开始凸显出来了。广西的士兵骁勇善战,这没错。可是此时光复军要做的恰恰不是弄一群如狼似虎的士兵,这个阶段已经过去了。现在光复军要保证的恰恰是“政治可靠,军事过硬”。军事过硬还在政治可靠后面。
广西那边的新兵若只是为了混口饭吃大量加入了光复军,在政治委员们匮乏的现在,韦泽还真的没信心在这些人服役的时候,对他们进行全面的思想改造。
“都督,你说的思想改造是指忠诚于光复会,忠于你么?”毕庆山对韦泽的想法有些不解。
“我这么说吧,满清给你多少钱,你都不会背叛光复会。”韦泽对毕庆山说道。
毕庆山笑道:“我要满清的钱有什么用?”
韦泽也说得同样坦率,“对,钱对你没什么用。你是完全不认同满清的制度,不认同满清的做法。所以你遇到问题会和我吵,会和我争论。但是你不会考虑背叛光复都督府的旗帜。你远比那些为了活命投奔我的人更加忠诚。因为你认为光复都督府的事业也是你的事业。你服从我,是因为你相信我更能代表这个事业。”
毕庆山听完之后忍不住连连点头,韦泽的话说出了毕庆山的真实感受。
韦泽继续说道:“授田令推行之后,不管这些民众怎么想,他们都上了我们的船。只要他们觉得跟着我们走有结果,他们就会继续跟着我们走。这时候他们出来当兵,一来是因为制度里面当兵的确有好处。二来而是当兵之后他们就能在制度里面有了身份。他们很多人根本就没见过我,见了我之后双方其实也想的未必是一码事。但是我和这些人的共同点是基于对授田令这个制度的认同。人家跟着我有盼头。所以他们才会政治过硬。”
“都督,你好像从来不会在乎别人是不是忠于你个人啊。这倒是有趣。”毕庆山笑道。
韦泽知道毕庆山的忠诚心,而且他个人也很享受用王道领导这些豪杰的感觉,所以韦泽笑道:“个人对我俯帖耳有什么用,不过是玩结党营私而已。我只要代表的是大家的利益,那大家为什么要背叛我所引领的事业?就跟这次农具的事情一样,我之所以费力的这么搞,因为百姓用上了农具之后,能够更好的种田,更省力。他们多打粮食,我们多收公粮,百姓自己也能多分一些粮食,少挨点饿。这种对大家都有好处的事情,我有什么好怕的?即便有人说,这是图利。可这等图利,我公开讲就是。大家都明白道理,当然会支持。若是我把这些藏着掖着,那只能肥了少数人。我让那少数人得利,其实损害的恰恰是大多数人的利益。难道天下人都是傻瓜,我这么玩,别人就看不明白么?”
毕庆山听了之后哈哈大笑,“都督,若是这么说的确没错。不过你这么说,却会有认真的恨你。你这么做,断了多少人的财路。”
韦泽点点头,“有人恨我,我自然知道,所以才得加强教育。政治教育是什么?政治教育就是让同一批人自己得明白这些,得知道不能图了自己的小利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不能吃着锅里的饭,还咋着吃饭的锅。这也得靠制度才行。民主集中制必须好好建设,好好维护才行。”
令人又谈了一阵关于授田令的问题,授田令并非是单方面的施舍,广东的基塘农业非常达,桑田混栽,蔗田混栽,都是利用了广东的自然环境搞出的联合经济。同时满足了粮食和经济作物。韦泽这边搞出了铸铁之后,新的蒸汽机带动的榨甘蔗制糖的技术也已经基本完成。因为三联榨汁,机器驱动,榨汁的铁棍比传统的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