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先给我坐下!”韦泽把梁长泰拽到椅子边让他稳稳当当坐下,自己才坐到了梁长泰旁边。韦泽一脸的遗憾,“梁长泰同志,梁长安的事情我听说了。我们光复都督府可不是因为他是弟弟,我们才要杀他。清除水贼的事情,大家都是讨论过的,你也投了赞同票!这件事就交给下面负责水道航行的同志们来办吧!”
“都督!我跟您走,好歹也为您立下了点功劳,我愿意用这点功劳换我弟弟一条活命!都督,我家只有我们兄弟两个,其他兄弟都小时候都不在了!您让我回了家怎么向爹妈交代呢?”梁长泰说到这里,热泪滚滚而下。
韦泽拍了拍梁长泰的肩头,“梁长泰同志啊!我方才专门给你讲,你是我们光复都督府很重要的一员,你很清楚我们到底对水贼有什么态度。你是觉得你在为你弟弟求情,可大家看来,就是说水贼不一定要杀!谁没有个三亲六故的,谁没有个亲朋好友的?你说这个口子一开,光复都督府后面的事情怎么管?我们现在定下了要清除水贼,以后还要清除山贼!到时候有人说那谁谁谁是谁谁谁的几代内的亲戚,我们不要动他们了!我们那时候怎么讲?我们自己定下的规矩,我们自己首先不能破坏!”
虽然一开始韦泽还想温言安抚,结果他自己却也是越说越生气。梁长泰让韦泽觉得也太不识趣了,这等时候他居然跑来求韦泽搞赦免。赦免首先是某些人情有可恕的理由,梁长泰的弟弟一点都没有可以赦免的理由。唯一有可能打动韦泽的,那就是得罪了梁长泰之后冷了大伙的心。但是在这艰难开局的时候,同志们都下了决心,一定要以最快速度控制广东。在光复都督府的会议上,韦泽亲自把使用雷霆手段的目的与效果向大伙说了,也得到了大伙的全面认同与支持。韦泽若是此时怕得罪人,饶了梁长泰的弟弟,那只会让忠于韦泽,忠于打天下这番事业的兄弟们寒了心。两相比较,韦泽哪怕是让梁长泰滚蛋,也不会放过梁长泰的弟弟。
梁长泰倒也没有死硬到底的迹象,听了韦泽态度坚定的表态,他只是低下头一个劲的抹眼泪。看到这里,韦泽也忍不住有些心软了,梁长泰毕竟跟着韦泽三年了,除了永安时代的老兄弟,梁长泰是非常老资历的兄弟。
叹口气,韦泽拍了拍梁长泰的肩头,“梁兄弟,我个人也很同情你现在的情况。我呢送你一些钱,你给你兄弟买口好棺材。这兄弟一场,让我也帮你尽点心意。另外呢,你放心,你弟弟的事情和你毫无关系,组织上绝对不会对你打入另册。你作为炮兵专家,以后大有可为!这件事既然出来了,咱们就认了吧!”
梁长泰见韦泽态度坚定,又知道自己不会被牵连,他也只能认了。虽然他也尝试着拒绝韦泽送给他的一笔钱,但是看韦泽态度诚恳,梁长泰最后也接受了韦泽的馈赠。
送走了梁长泰,韦泽请罗大纲进来。罗大纲心里面很想知道结果,但是韦昌荣既然刻意交代过不要多事,罗大纲也忍住了好奇心。此次香港之行罗大纲也有不少情报,特别是与英国有关的情报。聊了一阵有关香港的军事情况,罗大纲问韦泽,“都督,我看过英国兵军队的演习,很是不一般呢。”
对这个问题韦泽当然很清楚,英国佬能成为日不落帝国,当然是非同一般。但是韦泽一点都不怕英国人,此时世界远洋水平很差,英国根本在中国根本没有太大投放能力,只要中国搞起工业化,哪怕是很初级的二次工业革命的水平,英国人在远东就只能称为重要的力量,而并非主导性力量。
听了罗大纲的汇报之后,韦泽说道:“罗参谋长,一旦广东抵定,水师建成,我想让你带兵去拿下琼州岛。”
“琼州岛有什么好打的?”罗大纲挺讶异的。从韦泽的态度来看,他对于琼州岛这么一个鬼地方好像非常在乎的样子。
琼州岛就是新中国的海南岛,韦泽对这个地方自然是非常非常在乎的。“琼州岛有椰子,还能种橡胶!这可是非常重要的东西。”
“椰子?香蕉?”罗大纲奇怪的问道。
韦泽先写下了自己说的两个名词,让罗大纲看了之后,才做了个简单的解释。椰子开发对韦泽来说很重要,椰子的棕毛可以用来制作缆绳,肉能榨油,能制作椰蓉,汁水能喝,壳能做扣子。制作完纽扣之后的废料,还能用来烧制非常高级的活性炭,在这个黑huo药时代,上等木炭在军事上的意义怎么高估都不算过份。
至于橡胶么,虽然罗大纲根本不知道有这玩意的存在,但是搞船舶制造的韦泽对橡胶的用处再了解不过。历史上橡胶树在海南与广西以及云南西双版纳那片地方移植的很顺利。不说橡胶在工业上的作用,光是新式车轮,以及橡胶底的解放鞋这两样东西,就能够全面提升韦泽部队的战斗力。
穿着草鞋或者布鞋,一天行军五十里,就要花去很多时间打理鞋。穿了橡胶底的军靴,一天轻松行军六十里之后,鞋一脱,战士们就能吃饭睡觉。现在韦泽的部队每天行军五十里,需要最少半个时辰在打理草鞋上。加上准备多双草鞋轮换使用,那花掉的时间能达到每天一个时辰。
部队每天休息怎么都得八小时,也就是四个时辰。一天十二个时辰,除去这个时间,剩下八个时辰,这八个时辰里面还有一个时辰属于吃喝拉撒的时间。战争时期,每天真正能够用于作战以及作战休息的顶多七个时辰。若是能用橡胶底的鞋替代了草鞋,韦泽的部队等于每天都比对面的其他中**事力量多出了一个时辰的时间。这中间的意义已经无须讨论。
椰子与橡胶都是军民两用产品,绝对不用担心销路。唯一麻烦的是,橡胶树从种下到能够开始收割,需要最少七年,所以韦泽倒也给自己做了一个打算,如果开始北伐,最晚的底线就是第一次收割橡胶,开始大量生产橡胶底鞋的时候。
至于橡胶种植问题,托了cctv的科教频道的福,韦泽看过一个科普节目,大概讲的是云南是我国橡胶的主产地,近几年,由于橡胶的价钱不错,许多人为了追求眼前利益,随意加深刺激剂,加刀连割,增加割线,超水线割胶……这些错误的割胶方法,使一棵原本能割三十多年胶的橡胶树,经济寿命一下子缩短到十几年,从长远看,也会对这个行业发展也造成很大的损失,那怎样改变这些错误的方法,还有哪些措施能让橡胶树多出胶,出优质胶呢?看完这种节目之后,韦泽光凭记忆也得到了不少有意义的知识。
韦泽已经和英国、法国、美国的官方以及商人渠道都联络了进口橡胶树种子的买卖。此时全世界的橡胶资源都在南美,美国也好,欧洲也好,得知了韦泽有意在中国南方搞橡胶种植,他们固然有些警惕,却还算是乐见其成。若是韦泽真的能够引种成功,对于打破南美各国对橡胶的独占倒是件大好事。他们也都表示了对韦泽的支持。
罗大纲倒是没有想那么多,更不懂得橡胶树背后的国际贸易以及资源分配的问题。椰子与橡胶都他来说都是太过于陌生的玩意,但是韦泽既然这么讲了,就证明韦泽对于夺取琼州是志在必得。那么罗大纲自然对于自己的水师职务有了更多的信心,以后不愁没仗打。
确定了未来的方向之后,罗大纲就告辞,他还得赶回梧州去,那边毕竟有太多公务需要处理。在他出城之时,就见距离港口很近的城门口处挂着几颗用石灰腌制过的脑袋,公告上写的清楚,这几个人就是前不久在珠江上抢掠商船的水贼。
确定了韦泽最后还是处决了梁长泰的弟弟,罗大纲虽然心中有些同情梁长泰,却忍不住有着相当愉悦的情绪。
船队水流而上,却见江上的货船基本都挂着水上运输管理局的旗子。他出身草莽,现在总算是能够制定这珠江上的秩序,这种感觉让罗大纲非常满意。
等船队抵达了梧州,抢来迎接的不仅有政委沈心,还有几个留着辫子的家伙。沈心向罗大纲介绍道:“这几位就是梧州城里面民团的头子,我们此时正在和他们商量民团今后的路数。还得由罗参谋长一起来才行!”
罗大纲用锐利的目光扫视了这帮人一圈,才笑道:“走!去指挥部说话!”
第51章 投身与投机(七)
从1851年到1855年,天地会、艇军,为了夺取梧州这座珠江上极为重要的城市,动了至少四次大规模的围攻。韦泽在1852年时候到梧州,所见到的那次围攻算是第二次。
由城内百姓为主要兵员组成的四大民团是防御战中的中坚力量,这年头城破之后城内百姓注定会遭到攻城武装的掠夺,城内百姓们立刻就是家破人亡的局面。所以防御者们大有众志成城的心态,并且在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但是这样的一股军事防御力量却在1855年向着光复军屈服了,面对光复军来自空中和地面的无力彰显,摸不着头脑的民团自己率先失去了战斗意志。“飞天”意味着掌握了神仙的力量,光复军飞在天空中的武器强烈的震撼了民团头子。而光复军占领了梧州之后,不抢掠,不杀人,这个结果倒也相当不错。
不过等到《民团管理条例》正式交给民团头子之后,他们就明白过来,光复军并没有因循满清旧例的打算,一度因为战争而与官府势均力敌的民团,在光复军看来是必须取缔的组织。这种态度无疑让民团头子们下了与光复军彻底翻脸的决心。
当然,想和光复军彻底翻脸,光凭城内的这点子民团还是不够。他们自己的家业就在城内,在城内打起来只会导致自己家破人亡。最重要的是,即便是家破人亡也没有战胜光复军的把握。对于光复都督府在梧州建立的地方政府,这些民团头子是恨之入骨,却又感觉无能为力。他们除了串联,表示绝对不会申请正规民团身份之外,反倒是老实起来。
然而事情在1855年9月生了变化,一度被光复军放逐的地方官员偷偷回来了。他们带回来的是满清朝廷的委任状,以及号召两广豪杰起来推翻光复军的公告。
在公告中,满清皇帝咸丰明确指示,能够杀韦泽一个士兵的,就赏给功名,能够占据一座韦泽控制的县城的,就封县令。能够占领韦泽控制的府城的,就封知府,能够占据省城的,立刻封巡抚。
这下民团头子们的心忍不住活络起来,在他们看来,光复军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这帮家伙有枪有炮,可清军和民团难道就只有烧火棍不成?至于光复军能够在天上飞的玩意,原本笼罩在一层神秘的色彩中。让这些民团头子们甚为忌惮。
不过这种忌惮却被光复都督府自己给打破了,他们推行了公立学校,宣传新式的自然科学。不少家长对与送自己的孩子去上学很有兴趣,但是却不太敢送到光复都督府的学校去。所以光复都督府就搞了一些科普活动,特别是展示了热气球。亲眼看到热气球的简单原理之后,家长们才明白那就是个大号的孔明灯。操作者是普通人类,制作的材料是普通材料。根本没有任何神仙授予仙术。
虽然这些科普活动的确让不少市民把自己的孩子送去了新学校,民团头子们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对手只是一群善于装神弄鬼的凡人。确定了这些之后,民团头子们迅开始行动起来。
当他们开始大规模串联的时候,才现梧州一带对光复都督府持反对立场的人远比想象的要多的多。清军的官员、部队,都希望能够打回梧州。只是这些人数量少,加起来也人数也不足五千。驻守梧州的光复军有万余人马,更有城防的优势。若是打起来根本没有丝毫胜算。
不得以,这些人又开始联络更多豪杰。出乎他们意料之外,不少艇军豪杰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也加入进来。就在此时,梧州一部分部队开始向肇庆方向撤退。不少民团人员此时加入了光复军建立的警察系统,从这里得到的消息是,光复军的部队开始进攻其他地方,由于总兵力不足,所以要抽调梧州部队。
这些民团头子将信将疑,他们委托肇庆的亲友询问此事,得到的是同样的消息。此时光复军已经控制了几乎大半个广东,各个城市都需要进行防守,部队出现了极度不足的局面。不仅梧州的光复军出现调动,包括肇庆的光复军同样实施了调动。而且根据传言,光复军在和福建清军打起来了,很多部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