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创业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创业时代-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吧,也只能这样了。”丹尼尔摊手。

    丹尼尔拉开抽屉,从中拿出一张光盘,然后打开电脑上的光驱,把程序刻录到光盘上:“幸好当时你给我配的是刻录光驱,不然还刻不了。”

    “反正价格也没贵多少,只贵了一百块,当然要选刻录光驱了。”杜君琦看着屏幕上的进度条,心里在怀念着后来的u盘、移动硬盘、云盘,再不济还有蓝光光驱,起码刻录速度要快很多,现在的光驱刻录的速度不仅慢,而且还时不时发出噶叽噶叽的声音,很吵。

    五分钟后,刻录完成,杜君琦拿上光盘挥手告别。

    到了a大计算机系,杜君琦联系了负责教学器材的老师,借用了传输器,然后当着老师的面,把光盘里的程序装进了主板芯片中,旋螺丝安装电子词典,然后现场测试。

    老师已经顾不得收拾传输器了,马上凑了过来观看测试效果,他还不知道杜君琦往芯片里装了什么程序,正一心好奇呢。

    杜君琦开机,小小的灰色液晶屏上出现了一个新的图标,杜君琦点击安装,程度安装完成后,一个对话框弹了出来。

    对话框分成上下两层,在下层中输入英文,上层就会出现中文翻译,如果下层输入中文,那上层就会出现英文翻译。

    如果嫌输入麻烦,使用者可以点击右侧,右侧会弹出一个放大镜图标,点击后会进入新界面,新界面上已经分类好了日常用语一百句,使用者只需要点击他需要的语句,系统就会自动跳回原来的翻译对话框,选定的语句也会复制到下层对话框中,如果是疑问问,使用者只需要补足语句中的空白处,就可以直接进行翻译了。

    “哇哦,太方便了。”老师忍不住惊叹道,他看着杜君琦演示了好几遍,觉得真是太好用了。

    杜君琦也满意地点点头:“感觉还行吧,句子的翻译都对得上,就是翻译的速度还不够快,唉,芯片不够好,处器速度太慢了。”

    老师瞪大眼:“不会啊,我感觉挺快的啊,起码比查词典快多了。”

    杜君琦挑眉:“不够快,太慢了,你等着,再过一年,我会推出一款更好用的中英电子词典,翻译句式更好,翻译速度更快,到时候你就会觉得,现在的这个速度,太慢了。”

    这个想法是杜君琦一开始与丹尼尔共同编程时就生出来的,她打算推出属于自己的中英电子词典,这款电子词典要有数据接口,支持程序升级,而她原本就打算推出的客户端平台就会相应地推出升级版的翻译程序,客户可以自行购买升级版给电子词典升级,这样可以实现两处销售盈利,一是中英电子词典的销售盈利,二是升级翻译程序的销售盈利,还是可持续的,这样一来,就可以达到技术盈利的最大化。

    杜君琦拿着更新后的电子词典去找丹尼尔,并且和他说了自己的想法,丹尼尔表示太棒了。

    丹尼尔惊喜地说道:“我还以为你只打算卖软件呢,既然你打算自己生产电子词典,那我们的利润就更大了,太棒了。我可以获得多少的股份?”丹尼尔直接利落的问道。

    “你要只技术入股还是加资金入股?”杜君琦反问。

    丹尼尔摸了摸下巴,在心里估算了一下:“我还了债,大概还能剩下一千万美元吧,我投五百万够不够?”

    杜君琦大笑:“太多了,不需要这么多,电子词典的外壳又不值什么钱,主板芯片也不贵,重点在于程序。丹尼尔,你想想,翻译程序既然是由我们共同编写的,我们又以技术入股,那这部份最大头的钱我们就省下来了,建厂房,引进生产线,雇佣工人,这部分的投入并不高,我估计只需要两百万人民、币就可以了,为了公平起见,我和你一起平分股份,共同投资,这样算来,你只需要投入一百万人民、币就够了。”

    丹尼尔皱眉,不确定地问道:“两百万的预算就足够建立一个工厂吗?”

    “小工厂。”杜君琦强调这一点,“我们要进行饥饿营销,丹尼尔,要想赚钱,最好的目标市场就是高端市场,我们要想成功,要建立独特的市场地位,那我们要做的就是凭借技术先进取胜,而不是依靠数量取胜。”

    丹尼尔却质疑:“可是我听说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好像并没有计算机软件方面的法律条文。”(中国要到2001年12月20日才制定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杜君琦不记得中国什么时候才颁发计算机软件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条例,但是她有别的办法来自我保护。

    杜君琦眨眨眼:“我们可以用oem版本呀。”

    丹尼尔恍然大悟:“对啊。”

    在电脑硬件行业,oem通常表示代工的意思,大品牌在生产力不够的情况下,为了完成定单,大品牌就会把部分定单交给别的工厂来生产,这就是硬件业的oem。但是在软件业,oem通常是指oem版本,再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一次性不可更改版本,在一块主板上安装了一个oem版本,就完成了一对一的绑定,以后这个oem版本就不能再安装到别的主板上了,这样做有效的防止了软件被多次使用或被盗版的问题,这种oem版本在专业软件上是非常常见的,比如考勤软件,比如金融软件,比如报税软件,等等等等。

    丹尼尔一下子就明白了杜君琦的想法:“所以你要自己生产电子词典,不仅是可以多赚一笔钱,还可以实现程序和芯片的绑定,要使用我们的翻译软件,就只能使用我们的电子词典使用我们芯片,就算客户购买了我们的翻译软件,但是只要使用的是别家的电子词典,他们就无法安装我们的翻译软件,他们只能购买我们的电子词典,棒,太棒了。”

    杜君琦大方承认:“对,我就是这么喜欢吃独食。”

    丹尼尔大笑:“哦,作为你的合作伙伴,我真是爱死你了。”

    两人说笑了一会儿,继续谈起正事,虽说两人打算开公司建工厂,但是杜君琦还未满18周岁,不能创办公司,而丹尼尔是外国人,外国人在中国创办公司的限制非常多,不管是独资还是合股,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在现行条件下,两人都无法担任公司法人,创办公司的事只能往后推迟,最起码得等杜君琦成年了,才能找刘律师商量创办公司的事。

    两人都没想过找别人做明面上的公司法人,丹尼尔是因为法律意识强,不信任这种明面一人幕后一人的生意关系,杜君琦则是因为快成年了,想拥有自己的公司,不想找父母来挂名,所以在两人各有思量的情况下,两人决定延后一年创办公司,等杜君琦成年了,领到了身份证,再来创办公司。

    暂时办不了公司,两人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产品升级上,现在两人编写的是最最基础的日常用语一百句,要扩编的地方多了去了,要完善就得要很长的时间,加上杜君琦有很多事要忙,丹尼尔也要升级改进培训中心的几个专业班的学习软件,空闲时间也不多,所以一年的时间正好用来给两人慢慢完善慢慢升级翻译程序了。

    有了前进目标,丹尼尔更有动力了,回美国的事也暂时不想了,先打电话联系了原先的公司法律顾问,丹尼尔委托律师把所欠的债务了结了,他就安心在中国待下来了。
正文 第194章 评论区危机
    又发展了两条事业线,挑好了种子导演,与丹尼尔预画了未来蓝图,在杜君琦觉得一切都美好的错觉中,时光飞逝,几乎是才一眨眼,齐远又催更上门了。

    《大匠》的存稿量已经不多了,虽然在杜君琦眼中还有不少,起码能撑一期,但是在齐远眼中就是十万火急了,所以急得不行的齐远就直接杀上门来,准备直接监督杜君琦码字了。

    杜君琦于是被齐远半强迫的关在了家里码字,码不完足够的量,她是恢复不了自由身了。

    在齐远的怒视下,杜君琦老老实实地坐在了电脑前,开始专心码字。

    不得不说齐远的监督是很有效的,杜君琦在他的紧迫盯人中竟然人品大爆发,爆发了不小的创作量。

    杜君琦的大爆发让齐远喜出望外,更加认定杜君琦就是偷懒不码字,不是累了倦怠了江郎才尽了,原本还有的两分愧疚感立马就被他给扔到了太平洋里,更坚定了他要继续压榨杜君琦的决心。

    《大匠》的剧情已经接近尾声,现在杜君琦就是在收拢之前布下的各种支线,因为小说中的人物冲突越来越尖锐,新视野上的评论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精彩,作为作者,杜君琦也喜欢时不时上网看看评论,有时还能从中发现一些漏洞从而及时做出修改,有时还会受网友们的脑洞影响从而想出新的梗,让剧情更加丰富。

    现在网友们讨论最激烈的话题已经是主角的归宿问题了,主角是穿越到明朝的现代人,在最终结尾处,他是否应该回归自己的时代呢?

    支持主角留在明朝改变历史的网友占了绝大多数,因为主角在明朝生活,最终成长为大匠,中间参与了大量的地区和国家工程的建造,而且主角在生活中还与一些历史人物有交往有情谊,互相影响互相扶助,这些举动原本就改变了不少原定的历史轨迹,既然已经改变了不少,那就彻底改变,让中国在明朝时就成为超级大国,让天朝上邦永远领先世界、傲视群雄,让后来的辫子朝、鸦片战争、抗日战争永远不再出现,让后世子孙不再遭受百年屈辱。

    而另一部分网友则主张尊重历史进程,不要过多干预时空,历史有自己的规则,就算主角在有生之年改变了很多历史进程,但是难保在主角去世后历史不会自行调整,有可能还会发生倒退,那不是更糟糕。

    这种观点遭到了多数派网友的强烈炮击,中国百年屈辱史是所有中国人的隐痛,能在小说里渲泄一番自然是好的,小说又不是真实历史,不能yy那还写什么小说看什么小说,又不是纪实文学,就算是纪实文学也需要恰当的文学发挥,要这么照搬历史的话,那还看什么小说,直接去看论文不是更好。

    这还是温和一点的炮击,更激烈的炮击是嘲讽少数派是卖国贼,明明有光明的未来为什么不要,反而要选择屈辱的历史,是不是嫌中国近代史被欺负的还不够,还是他们是辫子狗,要维持满清代明的历史进程,要维护他们祖宗的既得利益,然后又扯到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和留发不留头的野蛮屠杀,怒斥辫子朝的倒退和野蛮。

    杜君琦隔着屏幕看得心惊胆颤,真是要命了,这是要把现实中的政治博弈搬到网络上搬到明面上吗?就算要搬到网络上搬到明面上,那也不要扯上她啊,她一点儿也不想和政治沾上边啊。

    清政府的割地赔款给近代中国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这点是不可否认的,而且清政府的民族岐视政策也给汉族人民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所以孙中山掀起革命的时候才喊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而且响应者众,这已经很能说明当时人们的思想了,后来建国了,为了维护统一战线,政府又实行非常明显倾斜的少数民族政策,于是有了民族事务委员这个地位特别实权很大的部门,各种国策各种事务都能插上一手,具体的比如计生国策啊,加分优待啊,治安事件啊,刀具管制啊,群体冲突啊,这些大家都知道的民族倾斜,让汉族人满腔怨气,又因为各种历史遗留原因,满族出身的委员们挺多的,于是在老百姓最大的娱乐方面,也就是影视宣传方面,很多影视剧资源就向清朝历史倾斜了,不说洗白吧,反正渲染的挺漂亮的,从90年代后期一路兴盛到2010后的清剧,就是最好的证明,一打开电视,就是各种清剧,历史剧野史剧爱情剧搞笑剧廉正剧,反正各种类型都拍满了,而且时期还特别集中,不是康熙就是乾隆,盛世繁华啊,从电视上看,比现在还进步不少呢。

    而对比清朝,明朝则被毁得不能再毁了,大陆几乎就不拍,拍最多的就是港台,港台从不讲究历史更不讲究节操,为了猎奇,各种变态公公各种变态锦衣卫各种变态皇帝都出来了,反正只要背景是明朝的,那就必定是各种黑暗,看得让人觉得还不如直接毁了还人间一片净土呢。

    于是在当时的影视市场上,就没有可入目的明朝故事,这样的文化清洗,让很多精英人士不满,愤而反击,影视方面的博弈是最明显的,有了《雍正王朝》、《康熙王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