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能有几多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问君能有几多愁-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蛉恕F烧庖蛉艘膊皇橇鞅玻戳思秆壅狻靶戏蛉恕焙螅愕溃骸按朔切戏蛉松硪玻 绷醭褂谑呛闷娴匚实溃骸昂我约茫俊彼溃骸翱凑馕环蛉说纳砻残巫矗遣蛔阋云ヅ淙酥鞯陌。 �

  这尹夫人的确有些眼力,于是刘彻又使出了第二招——他让真的邢夫人穿着宫女的衣服来独身拜见尹夫人,这一次她乃叹道:“此真邢夫人也!”接着尹夫人便低下头去大声地哭了起来,刘彻又惊为缘故,原来是这尹夫人自愧不如人家邢夫人呢。

  有的人也许不解了,她至于因为这点“小事”那般痛哭吗?古人也忒矫情了吧。然而,这可是身在帝王家的女人们啊。

2、被闭锁长门的陈阿娇
2、被闭锁长门的陈阿娇

  我们很多当代人也许对于近亲结婚不以为然,那能有什么真正的“爱情”可言呢?可是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也许便生出不同的人格了。

  不过刘彻和他的表姐陈阿娇的爱情的确不被人们看好,这只是一桩最典型不过的政治婚姻罢了。远的例子不须说,只是刘彻的大爷爷汉惠帝和他的张皇后的悲剧吧——张皇后乃是汉惠帝亲姐姐鲁元长公主的亲闺女,也即是他汉惠帝的亲外甥女,而他们两人之所以能够走到一起,这完全是强势的吕后所一手导演和安排的;后来,当美丽贤淑的张皇后在孤寂中死去的时候,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位结婚已有二十余载的皇后居然仍是处女之身(为了纪念这位可怜的皇后,人们便把她当成了“花神”供奉)。

  “金屋藏娇”的故事不过是小说家言,即使是真的,那么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子又懂得什么爱情呢。关键也在于这一对表姐弟实在是个性不合,一山容不下二虎啊。然而,她竟引得了后世那么多的同情的泪水。

  还是好好地讲一讲他们的故事吧。

  陈阿娇的父亲陈午乃是开国功臣、堂邑侯陈婴的孙子,开篇时我们已经说过,刘彻能够成为太子,这当姑姑的刘嫖自然是功不可没。而当王夫人答应了阿娇和刘彻的婚事后,刘嫖才吃了定心丸,本以为自己这下终于可以一劳永逸地享受胜利果实了。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刘嫖母女不得不认栽了。

  当了皇后的阿娇一生自然并不幸福,而其中这罪魁祸首之一便是她那 不争气的肚子,她居然也像景帝的薄皇后那样倒霉。再加上刘彻太好色,她就只有独守空房的份了,尤其她的不能生育子嗣自然反又为刘彻的贪色提供了理由和借口。

  然而她陈阿娇可绝不是好惹的,她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其他女人夺走自己的幸福。她一向娇贵得很,尤其在听闻到卫子夫“大幸”时,因愤怒怨恨,几次闹的差点死去。不过,一哭二闹三上吊这样的小伎俩,对于刘彻这样的雄主而言只能是适得其反,他小子就是吃软不吃硬得主儿。

  一计不成,于是阿娇整了出厉害的:她不知从哪里请来了几位会整蛊的女巫师,所以便想用这一招不留痕迹地灭了那帮“情敌”。可是刘彻是什么人,阿娇的一举一动肯定逃不过他的眼睛。他先由着阿娇去闹,而等到元光五年(前130)他才正式出手——派出了著名的酷吏、精明强干的侍御史张汤“治陈皇后巫蛊狱”,结果不仅牵连被诛杀者三百多人,更有一纸诏书下来,让她“退居长门宫”。

  阿娇再想哭时,恐怕刘彻也听不到了吧。这一回轮到当妈的刘嫖急了,她先是去找平阳公主理论,忘恩负义、过河拆桥可不成!这平阳公主自然也拿自己的亲弟弟没办法,她只推说阿娇的事完全是因为没有孩子的缘故。是啊,在那时没有孩子的确很要命!刘嫖母女也就实在没有什么好说的了,那就给阿娇想法子吧。可是求医看病花了不知有多少(据说有九千万),最后可怜的阿娇还是没能如愿。

  如此,慢慢的,刘彻更没有兴致和理由再踏入长门宫了,阿娇也便成了弃妇一般。十几年以后,陈家败落,阿娇也于不久之后抑郁而死,结束了自己极度富贵却又极度不幸的一生。

  如此悲剧的一生,自然也同情之外也让人感慨不已。后世即有很多关于阿娇的诗歌,如大诗人李白的《白头吟》:“此时阿娇正娇妒,独坐长门愁日暮。但愿君恩顾妾深,岂惜黄金买词赋。”“买词赋”一事自然是指传说中阿娇重金托请司马相如代自己写的那篇感人至深《长门赋》,其中有这样几句道:

  “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

  惕寤觉而无见兮,魂迋迋(通“狂”)若有亡。

  众鸡鸣而愁予兮,起视月之精光。

  观众星之行列兮,毕昴出于东方。

  望中庭之蔼蔼兮,若季秋之降霜。

  夜曼曼其若岁兮,怀郁郁其不可再更。

  澹偃蹇而待曙兮,荒亭亭而复明。

  妾人窃自悲兮,究年岁而不敢忘。”

  终日念君,恍兮惚兮。其文辞既富丽动人,感情更是凄恻悲怆。

  虽然《长门赋》为后人假托司马相如而作,但它本身的存在就是对于陈阿娇的一种最为深刻的同情——这是怎样一副揪心撕肺的弃妇思君图:多少个黎明,多少个黄昏,又是多少个辗转反侧的漫漫长夜?一个形容枯槁的女人,在冷寂的屋子里独个儿地苦苦徘徊……静夜深了,月华似水,她泪水涟涟地望着明月而无法入睡;拿琴来弹奏一曲罢,可是,那琴弦中流淌着的尽是无穷的相思,无边的哀怨……长夜如年,没有尽头!尽管穷年累月,如此苦痛,但是在伤痕累累的心中,还是念着君,盼君再来……

  北宋的又一大师级人物王安石在其《明妃曲》的末句道:“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他拿因远嫁塞外而孤独失意的王昭君(明妃)与阿娇作比,寄寓了对于女子不幸命运的同情。只是王安石的眼光却显得独到了一些:难道王昭君留在汉宫中就不再失意了吗?谁又能保证她不会像陈阿娇那般被“始乱终弃”呢?凡天底之下,无论身在何处,女子都或许是一样的命运吧……

  有一件事当然需要补充一说,就是这个阿娇不生孩子的责任问题。

  仅仅从刘启与刘彻父子两代对比来看,刘启终年四十七岁,却生育有13个儿子,而刘彻年近七十,才不过生育了6个儿子。以御女无数的刘彻而言,这种生育率也实在太低了;再加上刘彻纵欲频繁,他的精子成活率肯定就低——也因此,阿娇的悲剧似乎便不是偶然的了。

  无疑,即使阿娇儿女成行,她也未必能得到多少幸福,但人生怀抱着希望也总是好的嘛。 电子书 分享网站

3、繁华一梦的卫子夫
3、繁华一梦的卫子夫

  显然,在刘彻的这帮女人中,卫子夫并不是最让人同情的,她与刘彻相识近五十年,皇后也做了差不多四十年,如果人生只在乎一个过程的话,她也许真的值得了。

  她的人生的确非常的戏剧性,她及其母(自然也包括她的同母弟卫青)等原都是平阳公主家的家奴,她是主人家专门培养出来唱歌、娱乐的奴婢。尤其纵是至亲,不经常走动也会疏远;况且又是生在帝王之家,政治、利害关系都复杂得很,所以平阳公主这当姐姐的也不得不有心巴结一下弟弟。

  话说有一次刘彻出行路过姐姐家,平阳公主看机会难得,于是就把自己平常物色到的十几个良家出身的美女一齐叫到了弟弟旁,准备让弟弟挑个把中意的,可是最后刘彻都没有什么表示,那当姐姐的心那叫一个“哇凉”。到了酒宴时,唱歌助兴的奴婢们又一齐进来,没想到这一回刘彻的眼睛居然放亮了,他看上了这其中的一位——显然她就是幸运的卫子夫。真是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北方有南方啊。

  接着,就在刘彻起身更衣的当儿,卫子夫跟着皇帝去侍侯他换衣服,就在那轩车中,刘彻把她临幸了。当皇帝回来后,显然非常高兴,于是就索性赏赐给了姐姐黄金千金,而当姐姐的更乐于顺水推舟,遂奏送卫子夫入宫。刘彻爽快地答应了,当子夫上车时,公主就连拍着她的背语重心长地说道:“好好去吧,努力振作,如果以后富贵了,千万不要忘了我啊!”主子的希望在此时似乎就全寄托在她一个奴婢身上了。

  可惜的是,好梦不过只是一夕之间,子夫“入宫岁余,不复幸”,一进入到美女如海的后宫中,一个小小的卫子夫马上就被淹没掉了。后来过了一年多,皇帝选择宫人中“不中用者斥出之”,卫子夫这才又有了一次难得的机会跑到皇帝跟前,“涕泣请出”,大约的确是绝望了。也许是见她哭得太伤心,刘彻哀怜之心顿生,于是再一次临幸了她。

  仅仅是这一次,幸运之神终于降临到了卫子夫身旁——她居然怀上了!这对于其他皇帝也许没什么,但对于还没有子嗣的刘彻而言无疑是新的完美人生的开始。甚至以后,但凡能给他生儿育女的,除了赏赐和晋封以外,他都一律要另眼看待。

  而从这以后,卫子夫也便大受皇帝宠幸,为他一连生了三个女儿,到第四个的时候,终于结出了果实来——元朔元年(前128),她生下了后来的太子刘据;年近30的刘彻一高兴,于是就把出身微贱的卫子夫立为了皇后(那时候显然还是不怎么看重门第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煊赫一时的卫氏外戚家族此时便奠立了。

  以后随着时光的无情流逝,青春不再的卫皇后显然已吊不起食色成性的皇帝的胃口了,尤其出于对卫氏家族的莫大猜忌,卫皇后开始慢慢地受到了冷落。但是她可不像陈阿娇那般自讨没趣,她乖巧、懂事得很,自己后来虽然无宠,但绝不表现出嫉妒之情来,但“善自防闲,避嫌疑”,所以能够“虽久无宠,尚被(刘彻)礼遇”。

  卫子夫的大半生命也就在后宫的养尊处优中度过,本来以为自己这辈子就等着寿终正寝了,可是没想到半路上又杀出了一个野心勃勃的江充来。正是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中,她才决定与儿子共诛江充,最后在皇帝派人“收皇后玺绶”的情况下,她不愿意受辱,以至自行做了干脆的了断。

  而卫子夫的儿女们也没有一个是好下场的:大女儿卫长公主倒是一向颇受宠爱;先是被嫁与了平阳公主的儿子平阳侯曹襄,并育有一子曹宗;可是曹襄不幸早逝后,她又被老爹狠心地嫁给了方士栾大,而结婚才几个月后栾大就反被她的父皇残忍处死,她年纪轻轻就再次成了寡妇,自然心中也是悲苦不堪;从此史书上就再没有关于她的记载了,只是野史中说她大概是发了疯,因为她唯一的儿子曹宗也在巫蛊之祸中被牵连致死。卫子夫的后两个女儿则一同于征和元年(前92)公孙贺父子的“巫蛊之狱”中被处死,刘据死后更是被恶谥为了“戾太子”,一个暴戾不逊的太子;而实质上,在强横的父亲的巨大阴影之下,他只是一个“仁恕温谨”的好儿子。后来,连卫青的儿子等也被一并有意株连,乃至最终“卫氏悉灭”①……

  “不重生男重生女”,到头来仍然是一场南柯一梦的虚妄;虽说“无情最是帝王家”,可富贵又岂是可以白白享受的?不过,还须看是生在了哪一个帝王家而已。碰上了刘彻这种个性矛盾、思想复杂的皇帝似乎就合该着人倒霉,假使他真的算不上是一个好爱人、好父亲的话,那也因为他实在是一个了不得的君主、政治家,而历史的病态恰恰即在这里——大义灭亲不是目的,而它却是威慑的手段。

  虽然这并不容易为大家所理解,虽然它作为残缺的现实距离完美的理想还无法以道里计。不过当一年后真相已得大白时,老皇帝追思太子,遂在长安修建思子宫,还在他处修建了望思台,聊寄哀思……

  ① 其实就像刘据的孙子刘询一样,卫家也有幸运的漏网之鱼。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4、令刘彻惆怅不已的王夫人
4、令刘彻惆怅不已的王夫人

  按照《史记&;#8226;外戚世家》中的记载说,“卫后色衰,赵之王夫人幸,有子”,为齐王刘宏。

  可惜好景不长,这赵地来的王夫人突然就于元狩四年(前119)死去。当时刘彻非常思念她,这时候方士齐地人少翁投其所好,“言能致其神”,居然在夜间布置好道具就果真招引来了“王夫人”的鬼魂——像《长生殿》中唐玄宗的那一幕类似,刘彻只是能够隔着帐帷才可以望得见他所欲见的人。这时候,只听他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语道:“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①!”真的是你吗?难道不是你吗?我站在这里内心焦灼地在期盼着你,可是你又为什么那般脚步迟缓呢……

  刘宏死后无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