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能有几多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问君能有几多愁-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广称帝以后,自然也不会亏待了发妻,她确实也是有功的。为此,杨广特意下诏说:“朕祗承丕绪,宪章在昔,爰建长秋,用承飨荐。妃萧氏,夙禀成训,妇道克修,宜正位轩闱,式弘柔教,可立为皇后。”文章是官样的,但一片心意还是真诚的。后来杨广每次出游,都少不了要把自己的皇后带在身边(这不禁让人想起曹操和卞氏的故事)。

  然而不幸的是,杨广的个性太强了,还可能是个大男子主义,所以萧氏眼见丈夫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见帝失德,心知不可”,但却最终无奈地保持了沉默,因为她说了也是白说。故而,她在在隋朝后期政治中几乎没有留下一丝一点的影响,这真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2、写下绝笔的萧后(下)
杨广在江都最后的时日里,已经到了闭目塞听、自欺欺人的地步。对于那些皇后派来通报危险的宫女,他是见一个杀一个,以至于她不能不痛苦地感叹道:“天下事一朝至此,势已然,无可救也。何用言之,徒令帝忧烦耳。”多说无益,还徒为皇上增加烦恼,“自是无复言者”。

  既然她已经知道来日无多,那心情又怎能平静,于是她便以一篇《述志赋》自寄。其词曰:

  “承积善之余庆,备箕帚于皇庭。恐修名之不立,将负累于先灵。乃夙夜而匪懈,实寅惧于玄冥。虽自强而不息,亮愚朦之所滞。思竭节于天衢,才追心而弗逮。实庸薄之多幸,荷隆宠之嘉惠。赖天高而地厚,属王道之升平。均二仪之覆载,与日月而齐明。乃春生而夏长,等品物而同荣。愿立志于恭俭,私自竞于诫盈。孰有念于知足,苟无希于滥名。惟至德之弘深,情不迩于声色。感怀旧之余恩,求故剑于宸极。叨不世之殊盼,谬非才而奉职。何宠禄之逾分,抚胸襟而未识。虽沐浴于恩光,内惭惶而累息。顾微躬之寡昧,思令淑之良难。实不遑于启处,将何情而自安!若临深而履薄,心战栗其如寒。

  夫居高而必危,虑处满而防溢。知恣夸之非道,乃摄生于冲谧。嗟宠辱之易惊,尚无为而抱一。履谦光而守志,且愿安乎容膝。珠帘玉箔之奇,金屋瑶台之美,虽时俗之崇丽,盖吾人之所鄙。愧絺绤之不工,岂丝竹之喧耳。知道德之可尊,明善恶之由己。荡嚣烦之俗虑,乃伏膺于经史。综箴诫以训心,观女图而作轨。遵古贤之令范,冀福禄之能绥。时循躬而三省,觉今是而昨非。嗤黄老之损思,信为善之可归。慕周姒之遗风,美虞妃之圣则。仰先哲之高才,贵至人之休德。质菲薄而难踪,心恬愉而去惑。乃平生之耿介,实礼义之所遵。虽生知之不敏,庶积行以成仁。惧达人之盖寡,谓何求而自陈。诚素志之难写,同绝笔于获麟。”

  此文应该是萧氏唯一得以流传后世的作品吧,它被全文记载于《隋史》萧氏本传中。它不仅充分地表现出了这位雍容华贵的皇后的才华,也从中可以让我们窥见出她不凡的品德和思想,“文如其人”放在她身上是恰当的。

  在此文的开篇,她先是交代了自己的一些身世和感触,对于自己身处高位却不能有所建树,实在觉得羞惭和惶恐,也觉得愧对先人;整天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过着战战兢兢、不得安生的日子。尤其,她懂得“居高而必危,虑处满而防溢”的道理,这比只知道一味地滥用权力、惟我独尊、拒谏饰非的杨广可明智多了。她也没有忘记从小的艰辛,鄙夷那珠帘玉箔、金屋瑶台的豪奢……

  尽管她有诸多的美德和明智,且“自强而不息”,可是究竟于事无补,她只有每天喟叹、纠结的份儿。在偌大一个江都宫,有谁能真正理解她的这份百感交集的情怀呢?任何无奈、痛苦、寒心终究是无谓的,她的命运既已和皇帝夫君紧紧联系地在一起,作为模范妻子的她也就只能强忍着眼泪和丈夫一道走向深渊!只是心事全然郁结在心中叫人无以承受,故而留下绝笔。

  但正如她文章开篇所说的,“承积善之余庆”,也许正是因为她平时的为人太好了,所以当宇文化及等人*时,她成了不幸的幸存者。后来宇文化及率军北上,萧氏“随军至聊城”;宇文化及被李密打败后,他的余部又被河北枭雄窦建德收编,而颠沛流离的萧氏也在其中。突厥处罗可汗的老婆是隋朝的义成公主(宗室女),她听说了萧皇后的事情后,并未袖手旁观,遂以可汗名义“使迎后于洺州”,窦建德晓得突厥人的厉害,“不敢留,(萧后)遂入于虏庭”。就这样,萧氏又被迫流落于大漠,直到约十年后,“大唐贞观四年,破灭突厥,乃以礼致之,归于京师”,他才被李世民请回了长安。

  贞观二十二(648)年,年近八十的萧氏才最后闭上了眼睛,也走完了自己的悲情、起落、坎坷又风华、尊荣的一生。作为一代贤后,她的谢世惊动了当时的朝廷,为此唐太宗特意下诏“复其位号”,谥曰“愍”,并将她的遗体特意送至江都,与杨广合葬于雷塘。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尽管杨广御女无数,可是他也像汉武帝一样,生育率却极低,有明确记载的才不过5个子女。其中,他的三个儿子中有两位系萧后所生,两个女儿中有一个系萧后所生①(另一女儿应该就是李世民的杨妃)。所以仅从这一点上而言,萧氏对于杨广的影响也是其他女人所不能企及的,只是以长远的历史眼光看待之,这点影响又是极为可怜和有限的。

  ① 此女号为南阳公主,系杨广长女,美貌和才气兼具,后嫁于宇文化及之弟、文才出众的宇文士及。南阳公主的后半生也因隋亡而被改写,她比之母亲似乎还要不幸,当她因杀父事与宇文士及决裂时曾道:“我与君仇家。今恨不能手刃君者,但谋逆之日,察君不预知耳”。她在长安剃发为尼,生平事迹被专门记载于《隋书&;#8226;列女传》。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3、不得不提的奸雄型文人杨素
隋朝文人的名气当然不能与唐朝比,即使是初唐文人的名气,又与盛唐文人差了一大截的。以此观之,文学、文化绝不仅仅只是一个人的事情,它也是需要满足一个社会政治的大环境的,文化是需要不断被积累的,积累、渐进到一定程度它就可能要经历一段时期的跃进、爆发了。

  隋朝比较有名的文人都是纯业余的①,像高颍、薛道衡等人都是政治上的积极分子,而且官位也都很高。不过,最值得细致介绍一番的应该就是我们前面不断提到的那位自绝于人民的奸雄杨素了,因为他与杨广是最具有可比性了——两人的出身都很不一般,虽然都整天忙着搞政治,忙着实现自己的追求、抱负,但却都不乏浪漫的生活趣味,也都怀有抒发所思、所感、所见的热烈诗情,而且两人水平也相对较高。

  杨素除了其威猛无敌的统兵之才外,也可谓是一位*宰相,诗文之外他的书法也不错,颇工草隶。他出生于北朝大族的弘农杨氏,从小好学,所以文化修养比较高,且“少落拓,有大志,不拘小节”,为人豪爽,可以称得上是一位难得的爱才胜过爱金钱美女的*之士。《隋唐嘉话》中就记载了他与《北齐书》作者李百药的一段佳话——李德林为内史令,与杨素共执隋政。杨素是大隋功臣,生活豪侈,家里面养着锦衣玉食的美女上千人。李德林的儿子李百药夜晚偷偷地闯入了杨家,因为他与杨素的一位宠妾有私情。不幸的是两人在偷情时被人给抓了个现形,李百药被人捆绑到了天井里,按照规矩要被砍死。杨素于是过来亲自盘问,他见百药不满二十的大好青春,仪神俊秀,突然起了怜惜之心,便道:“我听说你小子擅长作文,那么你现在就写首诗说说此事的原委吧,如果能称我的意,就免你一死。”结果就把李百药放开了,纸笔刚一奉上,李家才子就完成了这篇命题作文。杨素拿过来一看,欣喜不已,于是一高兴就把自己的那位宠妾送与了李才子,还附送上了几十万钱。

  也许正由于这个故事,才有了唐人小说《虬髯客传》中李药师(即名将李靖)与红拂女(张出尘)的版本,李药师、李百药二人的年龄也相差无几,只是到了这一小说中让杨素纯然变成了一个毫无胸襟的俗人。

  遗憾的是,杨素虽是一个能力出众的武将和权臣,但他又偏偏喜欢政治投机,显得毫无操守,所以历来史家对他的为人多加贬斥,还将他列入“中国历史十大奸臣”之中,但他的诗文则颇受论者称赞,这是不容怀疑的。《隋书&;#8226;经籍志》中记其有集十卷,但今存诗仅六首(其中《赠薛播州》一首凡十四章,《行经汉高陵诗》仅存二句),大部分还是他与薛道衡之间的相互赠答、唱和之作。

  这当中比较出彩的应该就是《山斋独坐赠薛内史》二首了,其辞道:

  “居山四望阻,风云竟朝夕。

  深溪横古树,空岩卧幽石。

  日出远岫明,鸟散空林寂。

  兰庭动幽气,竹室生虚白。

  落花入户飞,细草当阶积。

  桂酒徒盈樽,故人不在席。

  日暮山之幽,临风望羽客。

  岩壑澄清景,景清岩壑深。

  白云飞暮色,绿水激清音。

  涧户散余彩,山窗凝宿阴。

  花草共荣映,树石相陵临。

  独坐对陈榻,无客有鸣琴。

  寂寂幽山里,谁知无闷心。”

  这两首诗描写的是山中幽静秀丽的景色,也是由景怀念“不在席”的故人。它写出了从朝至暮的山色,其中远景近景、动态静态,无一不是“独坐者”眼中所见。两诗也极尽刻画之能事,其观察细致,色彩绮丽近于晋代的名诗人张协和南朝名诗人谢朓的作品;其表现山林寂静气氛,空灵幽玄,又近似晋代的两大诗人左思的《招隐诗》与郭璞《游仙诗》。

  对于一代奸雄能够写出如此有品的好诗,后世很多文人是有些想不通的。比如沈德潜就曾说道:“武人亦复奸雄,而诗格清远,转似出世高人,真不可解。”(《古诗源》卷十四)

  其实这也起码为我们摆出了两个问题,一是文品与人品不能混为一谈,二是风格与人格常常会出现偏差。人的思想本是复杂的多元体,文学的美学特质又基本不关乎人的道德性。

  杨素的生活经历比较丰富,所以他的思想感情也相对不那么单纯,上面两诗中所体现的气格,不得不说乃是其位极人臣之后精神中另一侧面的表现。一来他惯常熟练作文,修辞工巧得很;二来他此时又胸怀“富贵闲人”的那般恬适、悠远,所以作品就不期呈现出了这种连真隐士也未必达到的远超尘俗的审美意境。

  不过,尽管杨素其诗仅存六首,却仍然可以区分为幽美与壮美两种风格,这倒有些类似宋词里的婉约派与豪放派,只是幽美中多了玄学的痕迹,壮美中多了真实的气魄,也更北方味。

  且看杨素的《出塞》诗二首:

  “漠南胡未空,汉将复临戎。飞狐出塞北,碣石指辽东。

  冠军临瀚海,长平翼大风。云横虎落阵,气抱龙城虹。

  横行万里外,胡运百年穷。兵寝星芒落,战解月轮空。

  严刁息夜斗,辛角罢鸣弓。北风嘶朔马,胡霜切塞鸿。

  休明大道暨,幽荒日用同。方就长安邸,来谒建章宫。

  汉虏未和亲,忧国不忧身。握手河梁上,穷涯北海滨。

  据鞍独怀古,慷慨感良臣。历览多旧迹,风日惨愁人。

  荒塞空千里,孤城绝四邻。树寒偏易古,草衰恒不春。

  交河明月夜,阴山苦雾辰。雁飞南入汉,水流西咽秦。

  风霜久行役,河朔备艰辛。薄暮边声起,空飞胡骑尘。”

  这两首诗就是作于那次击退突厥入侵以后,上篇气势恢弘、笔力苍劲,假借的是西汉名将霍去病的故事,但实为从军纪实之作;下篇是自己的一些观感。真实正是这首诗的最大特色,而不是无病呻吟或向壁虚构。

  杨素晚年的作品也尤为可取,因为他晚年受到杨广的猜忌,感情更趋复杂,为此薛道衡感叹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岂若是乎!”

  杨素和曹操也是非常相像的,只是后者在奸雄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杨素的骈文也写的不错,大都有可读之处,只是因为其为人才不受重视。

  ① 若说专业写手,那时还真没有人算得上,北宋的柳永也许勉强够资格;当时文学顶多就是一块政治敲门砖,要么就是一种纯粹的个人爱好。

4、杨广的生活品位与艺术情趣
有人说,花花公子加没有钱是人间最大的悲剧;可是历史会告诉我们,花花公子加有很多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