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失落的宝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追寻失落的宝藏-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地居民,掠夺黄金。
  所以,考古学家推断:亚述王国王家陵墓的宝藏,绝对不会比埃及的帝王谷里的财宝逊色。事实果然没让他们失望。考古学家古穆扎姆·玛穆德回忆起第一个古墓打开时的情形:“我看到黄金,非常耀眼……到处都是黄金……”陵墓出土了80条纯金项链和金耳环、镶饰金手镯、精美的金碗……这些宝藏的主人,是公元前744年夺取亚述王位的提革拉毗列色三世的妻子雅芭。
  陵墓里的王宫宝藏 继雅芭墓之后,考古学家又在附近发现了两个王后陵墓,据说其中一个的陪葬品比雅芭墓还多,总共有440件黄金饰物,此外还有银制器皿以及宝石、水晶、牙雕等。这批珍贵文物被统称为“尼姆鲁德珍宝”。当中有一顶闪闪发光的王后凤冠,上面刻着石榴、葡萄和葡萄叶的图案,图案玲珑剔透,栩栩如生,看起来和真的一样。还有一个纯金的大口水罐,它有一个伸长的罐嘴,周围雕镂的镶边精美绝伦。这些珠宝的精细程度令人惊叹,连耳坠上的铃铛也细致入微,巧夺天工。因此,它们当之无愧地被考古学界公认为是公元前9—8世纪最精美的金银制品。
  再看看亚述人推崇的艺术:巨大方形的人头公牛像和人头狮身像,描写战争场面的大型石刻浮雕……处处散发着战争的喧嚣和铁血腥味,和这些纤毫毕现的精致饰品形成了最鲜明的对比。
  有趣的是,尼姆鲁德宝藏就在亚述王宫遗址之下,位于墓地下面约一块铺路石厚的地方。19世纪40年代,英国考古学家奥斯丁·亨利·莱亚德发现了亚述王宫的遗址;一个世纪后,英国一支考古队在遗址上进行过几次艰苦的挖掘工作,他们都没有发现这批宝藏。这些宝藏就在墓地下静静地躺着,经历着战火连绵,世事变迁。
  尼姆鲁德珍宝改写亚述历史 在人们的印象中,亚述王国似乎是一个比较野蛮、穷兵黩武的国家。那是因为亚述王国很少有文献资料流传下来,我们只能从其敌对国留存的文献中获得一鳞半爪的印象。尼姆鲁德珍宝的发现,引起了世界轰动,有考古学家指出,这批新出土的文物很可能改写以往过于武断的、简单的亚述历史。
  这个兴起于美索不达米亚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与古代巴比伦齐名的伟大古代文明,由于战火纷扰,一直罕为人知。随着尼尼微、尼姆鲁德等亚述古代都城遗址的出土,大量珍贵古物,包括石刻、楔形文字泥版文书、象牙、青铜、陶器、浮雕等等重现世间,亚述文明的真实面目将逐次呈现。
  

永恒的玉石The Phantasmagoric Boulders
北美洲的土著居民把玉石看作可以防止蛇咬的护身之物。而在中美洲,玛雅人把它看作非常珍贵的宝石。
  在中国,人们把玉石跟永生联系在一起,认为玉石可以让人死后尸体不腐烂,于是……
  东方王陵中的玉石 早在4000多年前,中国就用玉制品作为殉葬的珍贵物品。古人认为,人死之后,魂魄分离,魂气升天,形魄归地。于是,人们既要使魂气顺利升天,又要让形魄(即尸体)在地下维持死前生活不变。那么,怎么才能让尸体不腐烂呢?温润莹泽、缜密坚韧的玉石无疑是首选,它被认为是天地间精气的结晶,能沟通人与神心灵,而且具有防腐功能。
  因此,到西周时期,丧葬中使用玉制品渐渐地成为一种制度,出现了放入死者口中的玉含,握在手中的玉握和盖在脸上的玉覆面等。所谓“玉覆面”,即用玉石制成人的五官,并将其缀在一块布上,也叫“面幕”。
  东周时期,人们开始在死者穿的衣服上缀一些玉,这便成为玉衣的雏形。到西汉早期,制作精美的玉衣正式出现。它们是用许多四角穿有小孔的玉片,用金丝、银丝或铜丝编缀起来的。帝王权贵痴迷于玉石的防腐作用,要求死后必须全身覆盖玉衣,在胸部、背部放置珍贵的玉璧,口有玉含,眼有玉盖,鼻子和两耳有玉塞。可这也是他们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实际上,正因为有了这些宝贵的玉石和其他价值连城的殉葬品,盗墓者才会甘冒满门抄斩、灭九族的危险频频光顾,长眠于此的人反而不得安宁。
  在东汉的时候,玉衣的使用开始有严格的等级划分:只有皇帝的玉衣才能使用金缕,而其他诸侯列候、始封贵人、公主用银缕,大贵人、长公主用铜缕。但由于西汉时还未有如此严格的规定,所以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入土时,也穿着“金缕玉衣”。
  汉皇族的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是在1968年出土的。当时,人们在北京西南面约110千米的满城进行国防工程施工时,从一个山坡上发现了一个人工洞穴的入口。经过挖掘,两个未受破坏的墓室惊现众人眼前。墓室里有珍贵的随葬品6000多件,不乏造型优美、装饰华丽、铸工精湛的金银器、铜器、漆器,如长信宫灯、错金银鸟篆文壶、鎏金银蟠龙纹壶、鎏金银镶嵌乳钉纹壶等等。最特别的是两件已经挤压成一片片,但仍看得出来形状的金缕玉衣,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有完整的金缕玉衣出土。
  经考古专家详细的分析和重构,这两具尸体分别是一男一女。男的是中国汉朝汉景帝的儿子刘胜太子,约公元前113年去世。女的是刘胜的妻子窦绾,比他早大约12年去世。刘胜的玉衣长约2米,共用了2690块玉石和超过千克的金线编缀而成;窦绾的玉衣大约米长,总共由2160块玉片拼成和千克的金线编缀。玉衣有头罩、上衣、裤子、手套和鞋子五部分,各部分玉片的大小、形状不一,有正方形、长方形、半月形、三角形等,最大的9平方厘米,最小的还不到1平方厘米。每片玉片不仅要打磨抛光,而且还要在四角钻孔,以备穿连。可以想象,没有高超的技艺,无法制作出这样一套美轮美奂的玉衣。据说,一位熟练的玉工要花上10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一套玉衣。
  残忍的殉葬 自从中山靖王墓中出土了完整的玉衣后,从其他帝王贵人的陵墓出土的文物和财宝源源不断,越来越多沉淀在历史长河中的吉光片羽逐渐浮现。1995年在江苏徐州狮子山楚王墓中出土了现今年代最早、玉质最好、工艺最精的金缕玉衣,其主人是第二代楚王刘郢或第三代楚王刘戊,下葬年代为公元前175年至公元前154年。该墓被考古学家发现前,便已被盗掘。幸运的是,盗墓者只拿抽走了玉衣的黄金线,留下了散落的玉片。
  南越王墓的南越王,同样也身罩一件玉衣,头戴精巧的金钩玉饰,下枕丝囊珍珠枕头。腰间佩10把嵌缠金玉的铁宝剑,其中最长的一把剑有米,为目前汉墓中出土最长的铁剑。此外,在他的周围,还发现不少精美的玉雕,如透雕龙凤纹重玉佩,透雕体态轻盈的龙凤,饰以卷云纹,造型饱满有力,龙凤均有呼之欲出之态,堪称汉玉珍品。
  南越王并不愿意孤独一人走向坟墓,他的15个妻妾奴婢被活生生地随他埋入地下。由于古时候的人深信人死后便到了另一个世界——阴间,所以,要将死者生前使用过的物品和奴隶一同埋葬,让他们跟随着主人到阴间继续生活。这种残忍的殉葬制度,始于奴隶社会,不少统治者、权贵,都让自己的宠妃、妻妾、奴仆、家丁、士兵甚至乐师等殉葬。
  自称“始皇帝”的秦始皇,生前用了近10年的时间,动用十几万民工,为自己修建了规模巨大的陵墓——骊山始皇墓。还放置了6000—7000个真人大小、神态动作各异、排成整齐队列的兵马俑,供他在阴间指挥,继续征战南北。嬴政似乎无意要活人殉葬,但是他死后,秦二世将后宫的宫女和建造皇陵的工匠全部活埋殉葬,人数多达万数,这是历史上被活埋人数最多的殉葬。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个贵夫人的漆器The Lacquer Work of a Rich Lady
大概没人会相信,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奢侈、最引人深思的中国陵墓,居然不是帝国墓或者勇士墓,而是一名中年妇女的陵墓。
  2000多年前的贵夫人 大概没人会相信,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奢侈、最令人惊叹的陵墓,竟然不是某位皇帝或者王侯的陵墓,而是2000年前西汉一名妇女的陵墓,这里的东西令人大开眼界。让我们来看看这是怎样的一座陵墓吧!
  陵墓位于湖南长沙市东郊五里牌,1972—1974年间出土。墓穴的主墓室离地面大约18米,它的上面是一个土墩和堆满泥土的地坑。主墓室的四周用黏土和木炭围住,这种布局确保了墓室里的手工艺品两千年来一直处于近乎完美的环境中。
  陵墓中,保护得最好的不是陪葬物品,而是墓穴主人的尸体。放置尸体的椁室构筑在墓坑底部,由里至外共有四层厚实的棺材以及垫木。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塞了大量木炭,木炭外面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厚度达60—130厘米。棺内的尸体上,密密实实地包裹着好几层布。这种保护措施非常成功,考古学家发现女尸的时候,她头发乌黑,形体完整,全身润泽。时逾2100多年,皮肤几乎像活着时一样柔软,部分关节居然还可以活动。为了出土后的保护,专家往尸体体内注射防腐剂。令人咋舌的是,尸体皮肤上的血管还能鼓起来,简直与新鲜尸体无异。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历史最悠久的湿尸。中国汉代这种区别于木乃伊、尸蜡和泥炭鞣尸的尸体防腐处理方法,无疑创造了世界医学的奇迹。
  珍贵的漆器 经过考证,人们终于明确了这位贵夫人的身份。她名叫“辛追”,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仓的妻子,死时大约50岁。从墓室里大量的陪葬品来看,她富可敌国——在她的陵墓中有近500件漆器,都是色彩鲜艳、制作精致、纹饰华丽的屏风、盘子、花瓶、杯子和碟子。
  中国漆器非常珍贵华丽,早在2100年前,它们就是中国汉朝喜欢奢侈豪华的权贵青睐的贵重物品。这个时期,制造漆器的技术几乎已经登峰造极。20世纪20年代中国考古学复兴之后,很多古代漆器被发现,但无论是图案的精致华丽、还是外形的完好程度,都比不上这位贵夫人墓穴里的漆器。
  除了漆器外,这位贵夫人还有琳琅满目的珍贵衣物,品种众多,有绢、绮、罗、纱、锦等,整齐地放在竹箱里,堆满了墓室整整一边。其中有两件丝绸衣服引起了专家的注意,它们轻若烟雾,薄如蝉翼:一件重49克,另一件仅重48克,加起来都不到1两!专家尝试用现在的丝绸和编织技术复制这两件衣服,但都没有比原物薄和轻。2000多年前汉朝的丝绸织造技巧之高超,可以用“巧夺天工”来形容。
  另外,辛追夫人的陪葬品里,还有一卷卷的绸缎,有一些像筝的弦乐器和一些管乐器,满盛衣物、食品和药材等物的竹器和陶器、1000余件竹简,锦饰内棺上覆盖了一幅彩绘帛画,画的是天堂和冥府……可以想象,这名贵夫人生前过得是怎样一种锦衣玉食、奴仆成群的奢华生活。
  

撒克逊王族的船葬The Sutton Hoo Ship Burial
一艘大船的最后残余,静静地躺在伍德布里奇附近的萨顿胡,一个眺望着德本河、杂草丛生的墓群里……
  这艘古船有怎样的历史,又代表怎样奢华的过去?
  乱挖滥掘中的奇迹 把挖掘古坟当成一种消遣活动,很令人难以置信,然而,在这样片乱挖滥掘的风潮中,居然还会有完整的古墓,这简直是一个奇迹。
  大约200年前,欧洲和美国的有钱人星期天都很忙碌,他们四下挖掘古坟,寻找古玩和宝藏。这使得大量珍贵的考古证据和无数历史悠久的文化遗址因此而遭到破坏。幸运的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古墓在这个时期被发现,里面的宝藏毫发无损,不能不称为奇迹。
  在英国萨福克郡伍德布里奇附近的萨顿胡,有十几个杂草丛生的墓群,从外观看来,早已遭古墓挖掘者洗劫。但此地的主人还是请了几位考古学家对这个不起眼的墓群进行研究。刚开始时,考古人员只是找到了一些破坏的痕迹和少数文物。估计墓群建造于公元625年左右,处于欧洲的中世纪,也是所谓的“黑暗时期”。然而,由于历史上对这一时期的记载比较凌乱,出土的文物也看不出有多大价值。
  古冢中的大船 考察人员继续挖掘剩下的墓穴,当进入最大的坟墩后,他们惊奇地合不拢嘴:一些碎木片和残余的一排钉子出现在他们眼前——这里居然埋藏了一艘大船!
  这艘大船怎会出现在这里?它是属于谁的?船上是什么?为了解开一个个谜团,考古学家夜以继日地工作。1939年,这艘神秘的大船终于出土。
  把大船原貌复原后,我们可以看到:它长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