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玮娓道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玮娓道来-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会在一些人物专访或电视晚会里看到她的身影,形象很周正,很标致,很流畅。气质也是顺着一个安静大方的自然脉络,不产生棱角,不存在凹凸,附上亲和力十足的微笑和眼神,传达一种赏心悦目的舒服,优雅得恰到好处。
  她有着符合当下年龄段的十成女人味,当然也有诸如皱纹之类的岁月标识,可她不用浓妆刻意掩盖,所以这不但不作为一种视觉障碍,却更印证着人会慢慢变老的自然规律,反而平添了几份真切和实在。
  我的第一疑问便是:她为什么把自己经营打理得这么好呢?难道名演员都如此吗?
  后来,电视剧《我中了五百万》吸引了我的眼球,因为里面有王馥荔。这是一部喜剧,讲述一个老实巴交的体育老师老杨突然中了500万元大奖,他们一家围绕着500万发生了很多啼笑皆非的故事。王馥荔饰老杨的妻子,她把这个热心、善良、能干、嘴巴厉害、耳朵根软、稍稍固执、有点较劲的女人演绎得相当到位,尤其是几场心理戏的拿捏更细腻精准,充分展示了她的演技,还有喜剧天赋,我一口气把整部戏看完了。
  可以说正是这部电视剧,直接导致了我同王馥荔的相识。
  寻找馥荔老师做一次专访颇费了我一番周折,手头没有任何联系方式,便拨打她隶属的“中国广播艺术团”的电话,根本没人接。我又试图从她单位同事那获取她的通讯资料,可姜昆老师在外地出差;朱时茂老师电脑重装了系统,信息全部丢失;最后实在没办法,求助于相声大师马季,马老经过一番打听,很快给我回了话,这才搞定了她的手机号。
  我如愿见到了她本人,似乎比电视里年轻一些。她穿一件黑色紧身皮衣,显得开朗干练。胸前佩着小饰物,成熟中透出时尚。盘着头发,刘海一半贴额,一半被吹了起来,造型像波浪,多了几分动感外溢。与人对话目光专注,还要打包几个善意的微笑,给身边人安全感的同时也收获了对等的信任,看上去总那么友好热情,绝不产生一丁点威胁,这就是王馥荔的交际习惯和处世哲学——不装不作,修养为之,明明彬彬有礼,却把礼节无声无息地溶解在家常式的绵软轻松中。
  我们一起回顾着她的电影作品,《金光大道》、《咱们的牛百岁》、《天云山传奇》、《千古风流》、《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她的角色代表了中国人心目中的理想女性,虽然人生有波折,但不屈不挠、柔中有刚的她,最后总能获得幸福。电影的大团圆,让观众得到“老天爱护好人”的满足感,因此她是80年代男女老少最为喜爱的演员之一。
  

戏如其人的“嫂子”(2)
一味地温、良、恭、俭、让,还不足以支撑她成为女星翘楚,关键是演技的炉火纯青。她不满足于自己“天下第一嫂”的角色定势,也做过一次极为成功的转型,扮演了中年妓女。影片《日出》中翠喜抬头看陈白露的一记眼神,成为王馥荔当年获金鸡百花奖的关键。
  节目最后,谈到了馥荔老师的家庭。她说自己胸前的小饰物是儿子在外国留学时给她买的,她说丈夫王群此刻正驻扎在央视春晚剧组,她说小孙女安乔最喜欢奶奶,简直是他们家的开心果,最后她动情地表示自己真的很幸福很满足。
  王馥荔现在的人生状态,是演艺圈很多人无比羡慕却难获得的。
  对于婚姻、家庭这类比较正式的人生命题,就好比一个信仰,需要善男信女们都虔诚投入,以自己的方式悉心阐释。可它放之演艺圈似乎不那么精准,这一行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内部潜规则很难与某些人之常情相兼容,此战线上的盈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彼战线的亏。一个演员的境遇容易出现两个极端,要么以牺牲家庭为代价收获事业的人间四月天,要么彻底告退,一心事家,比如息影。
  馥荔老师的幸福,显然是游移在这两者之外的第三种选择的结果——一种事业型女性对家庭观念的不完全回归。
  她的忙可想而知,特别是80年代和90年代初自己的巅峰时期。不分昼夜,各地辗转,还有一个家要操持,这已经让很多艺人消受不起了。但馥荔老师却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她尽量弥补,不让内心被工作占满而腾出一块家的疆域,里面装载着亲人。片场上虽细心投入,但怎么也做不到抛开了一切不管不顾成就个人英雄主义,有时甚至还要对家庭让步,她曾经为了陪伴儿子中考复习竟推掉了谢飞导演获国际大奖的影片《香魂女》的女主角。
  所以,她作为演员的总体风格不那么有棱角,不那么雷厉,不那么冲,因为家是她不变的挂念和基垫。她追求的也不是惊世骇俗,而是四面柔和,形成一种万事都留有余地的温润作派。她不紧不慢地堆积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壁垒,拒绝拆东墙补西墙。
  馥荔老师的一生没有闹过绯闻,与丈夫风风雨雨几十年,是娱乐界难得的一股清流,更在家庭、事业平衡点的支撑下,一路走到现在,形成良性循环,在鲜花拥簇却危机四伏的演艺界,既奠定了自己的地位,又没有受到什么伤害。这一切归根结底源于她传统优良女性的价值取向,天然凝聚的贤妻良母气质,与生俱来的家庭情结和内心最原始最本真的人伦诉求。
  我以前产生的疑问,此刻豁然开朗,终于明白了她为什么把自己经营打理得那么好了。她身上恰到好处的优雅,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清冷,而是脚踏实地的热情,一个好人的面孔,一份女性的情怀,一种人格魅力的渲染。
  似乎可以这么讲,王馥荔是中国传统美德的象征,小孩子梦中的妈妈,父母理想的女儿,男人向往的妻子,妹妹最佳的大姐,单位里最好的同事。她在银幕和生活中都实现了好女人的梦想,温柔善良,美丽知心,这大概就是戏如其人吧!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想念虹云老师(1)
我认识的明星或艺术家中,虹云老师在我心里的份量最重,这种地位几乎很难更改。
  之所以份量最重,那是因为我们之间有一股略高于常态的渊源,这底下埋藏着一些故事发生的可能,也保留着诸多往事逝去后刻下的印痕,组合成一系列回味无穷的体验,附在周身。
  跟虹云老师相处的感觉经历了一个思维渐变的过程,从拿着端着到彻底放开。以前老提醒自己,身边的虹云老师是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主持人、播音员、艺术指导、中国主持人协会副会长等等,试图以强化其职业背景来提高我的兴奋度,获得满足感。而现在,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总体感受,我会实实在在地说:这是一位非常慈祥可爱的老人。
  接触了三年多,虹云还是那个虹云,我却从锁定她的社会荣誉到领略她的人格魅力,从逼视其光环外壳到透视其精神内核,从远远地敬畏到近距离敬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进步,感觉自己成熟了,谢谢虹云老师。
  很多事情的发生,总是那么天然巧合又水到渠成。
  在屏幕里邂逅虹云老师正是非典肆虐的时候,又临近高考。某天放学回家,我打开电视,跳出《夕阳红》节目,本来是要换台的,可一位老人用她独特的第一印象把我留住了。她以淡雅幽深的方式在表演,动作有张有弛,气质出众,尤其是那轻柔如羽毛的嗓音从口中节奏分明地吐露出来,打在耳膜上,听着清爽舒服极了。当时字幕写着:著名艺术家虹云。一个叫人产生美好遐思的词汇,美轮美奂,如虹如云,是的,她的总体感觉与虹云这个名字简直出奇地一致。
  上大学后,偶然从一盒CD带的封面介绍上得知虹云是央视著名主持人,后面还跟着一大串头衔,立即吸引了我,心里莫名地兴奋着,就毫不犹豫地把它买了下来。上面还印有一张她的黑白照片,一脸的笑容,样子和蔼可亲。
  我们初次见面把地点选在了中央电视台咖啡厅内。她同电视里有些不太一样,头发卷了起来,脸清瘦了一点点,但人很精神,声音还是那样富有磁性,举手投足能用一个属于青年人的词汇来形容:阳光。我们比较投缘,谈得有滋有味,我更是竭力压抑住内心的亢奋。末了,她送了一套央视主持人集体纪念挂历给我,我则赠她一个仿玉玻璃饰物。然后,我登上了一列回家度寒假的火车,清晰地记得,那天是2004年1月9日,我17岁。
  一个电视节目影像,一盘CD专辑,一份职业履历,一次精心准备的见面,构筑了我无比欣赏喜爱虹云的支撑系统,生平第一次对一位老人投入如此多的关注。而且在我的宣传影响之下,我们同学都十分喜欢她,争先恐后地看她节目,听她作品,对其声音早已熟稔。说来真是缘分,我们学校50周年校庆晚会,邀请了虹云为重磅嘉宾并作压轴表演。
  然后,我们时不时地互通电话,我经常去她家玩,去剧院看她表演节目,也会陪她到录音棚录音。我们以师生相称,真诚相待,典型的一对忘年交。她对我也挺关心,会跟我讲她工作的一些具体细节,更嘱咐我在发展自己兴趣爱好的同时不要耽误身体和学业。
  虹云老师30年前就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王牌播音员,曾任###名牌栏目《午间半小时》的节目主持人,深受全国听众喜爱。后来,与陈铎搭档主持解说风靡全国的大型纪录片《话说长江》,开创了中国电视双人主持的先河,1994年调入中央电视台。
  凡听过她声音的人,都会用“绝了”一词来形容。音域宽广,能高能低,音质饱满干净,气息特别充足,从强到弱的衰减是那么均匀,甩调还带古典戏曲的行腔韵致,咬字更是精准到位。一句平常的话只要从她嘴里说出来,那味道,绝对是一种高级享受。论综合实力,虹云无疑是这个领域的“女一号”,记得一位主持人说过,虹云是国宝级人物,十年难出一个。还有一位华侨欲开价30万,钦点虹云的声音作广告,被她拒绝。
   。。

想念虹云老师(2)
虹云老师是公认的个人魅力超强的人,身上披挂着大把大把高质量的活性因子,散发出一圈圈与真实年龄错位的感性能量,点点滴滴都能感染身边的一切。同时,也容易被环境点亮,只要给她一份热度,她便像又细又韧的游丝一样舒展开来。激情,好似寄居体内的精灵鸟群,外界一个信号袭来,便全盘飞起,抵达阳光可以照到的任何地方。拥有的实力和才华,必将毫无障碍地发挥到极致。
  她还善于在细节方面施展自己的天才创意和审美品味。一旦从日常状态跳到特殊情境,她的形象转换、角色过渡一定没有任何别扭。私底下看起来还是一个平平常常的邻家老太太,可以不用浓妆艳抹,不用香水华服,不用高档道具便让自己在公众场合突然就光彩照人、与众不同。靠什么?靠的就是她那会说话的肢体,会疏通血脉的精气神以及会调理自我气质的绝招,还有那几十年沉淀下来,仍能释放光亮的精华闪光点。
  综上所述,虹云老师简直就是一个为舞台、为镜头、为话筒而生的人。她这个岁数,不仅有着训练有素强大的职业背景,更有着各式各样复杂丰富的人生体验,所以她的声情并茂、她的娓娓道来、她的大气磅礴、她的温柔低回、她的猛烈爆发、她的突然收回都对应着内心情感系统中的某根神经、某块壁垒,并以其为自己漂亮动作惊人行为的触发点,两股电流接通,最高潮的状态自然要一泻千里。
  不过,艺术欣赏这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些性格温吞的人可能接受不了虹云老师以物喜、以已悲的情绪大起大落,认为那似乎有点过火了。
  其实,虹云老师早就有自己的解释,她上半辈子守着话筒,播一些严肃正经的新闻稿件,不能带一丁点个人情绪,声音没有任何处理,缺乏风格脾性,这是国家要求。后来,开始接触一些文艺作品,并从播音室走到了舞台上、屏幕前,从广播走到了电视,她开始释放自己的情绪,不藏着,掖着,捂着,憋着,特别是担任了《话说长江》主持人后,她完成了一次极为成功的转型。
  仔细观察,这些慢慢游移的轨迹,也丝丝入扣地贯穿在她的日常生活中。舞台下的虹云老师不仅开朗、乐观、热情、豁达、心态年轻、永远快乐,也不乏细心、谨慎、谦虚。但总体状态还是感性大于理性,这是一种潇洒,一种真性情的流露。
  天赋加真性情,虹云身上孕育着大艺术家的潜质。
  这就是我与她成为朋友后,最真切的感悟。我为有这样的良师益友而自豪的原因,起初由于她是央视著名主持人、播音员、艺术指导、理事、会长、名人……而现在与将来,却仅仅由于这个可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