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文稿选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谷雨文稿选辑-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己没有读过或没有读完《中国不高兴》,更有人是在节目现场才第一次看到此书。看到那几位连书都没有读过却慷慨激昂地高谈阔论并争辩不休,总觉得有点儿不是味儿也不对劲儿。

  如今读书人有几人买书?好在早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习惯并享受网上阅读。那么有如此便利的条件,那几位或十几位或几十位参加那么有广泛影响的节目的嘉宾和现场互动观众怎么就不能抽一点儿时间在网上浏览几眼呢?何况《中国不高兴》一书早已上网,而且可以免费阅读,知道自己要上节目就不应该提早做一点功课预习么?哪怕是看一看书的提要或目录,也不至于在那里没有根据却煞有介事地说东道西。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说是人云亦云,鹦鹉学舌应该不算过分。

  此前,笔者在一篇博文里批评某位名家声言自己不屑卒读《中国不高兴》,但又撰文恣意对该书进行褒贬,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试问,对一书产生广泛影响并引起争论的书看也不看就横加指责,这是做学问的态度吗?这是一个把*主义视为至宝并整天鼓吹没完的大家的风范吗?

  遗憾的是,现如今这种怪事奇闻许多人都毫无感觉,见怪不怪,麻木不仁,那样一个名家对一本没看过的书及其作者进行抨击,那样一群人评说一本自己根本没有阅读的专著,而且那样专心致志,那样唇枪舌剑,那样面红耳赤,更有人自我感觉还十分良好,这叫什么事儿!由此,再次印证了现时社会的浮躁和浅薄。

  延伸一点儿说,究其去年下半年以来那么多的名家大贤对经济走势误判之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去做深入的调研,没有认真进行分析研究,没有去进行必要的抽样调查,相反,有几多人以某些外国基金会、利益集团代言人的身份发布一些误导决策者和众多普罗大众的信息,他们或有“独立董事”的身份,但是否真有精辟独到的见解值得提出疑问。哪怕他们稍微做一点儿起码应做的功课,也不至于发表那么多谬论,也不至于带来那么大已经显现或潜在的经济社会损失。可是,又有谁去追究他们的罪责呢?

  现在回过来说《中国不高兴》。笔者以为这部书最值得称道的是提出了一系列值得人们深思或反省的问题,适逢改革开放30周年,又遭遇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更是实体经济面临严峻挑战的紧要关口,几位作者提出一些相对敏感却又是每一位国人无法回避的问题有什么不好?尽管书中不乏民族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爱国主义、霸权主义等“主义”,但其核心内容是如何解读和解决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面临而且必须及早解决的问题。

  没错,该书确有一些问题提得相当尖刻,但切中时弊。还应该指出,近些年来,学界和舆论界实际上是一边倒,很少听到不同意见,那么多的研讨会、高峰论坛,那么多的出版物,还有官方和商业媒体,发出的也几乎是同一种声音,那就是一切的一切与国际接轨。许多学者名家的名气越来越大,头衔越来越多,腰包也越来越鼓,但深入调研的时间越来越少,接触的社会界面越来越窄,真正有价值有见地的著述越来越罕见,如此精英治国必然误国殃民。

  对应浮躁的是沉稳,是踏实,是认真。曾几何时,上述字眼都几乎被赋予贬义,沉稳被视同保守,踏实并当作愚笨,认真更是被讥讽为较真儿。现在这些被颠倒歪曲的概念应该重新进行梳理,甚至可以矫枉过正。在这层意义上,《中国不高兴》一书即便有一些过激的提法也应该得到理解,其书中提及的问题更应该以沉稳的心境进行认真思考,进行踏踏实实地调研,以求对问题有一个合理的解读,进而逐步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还需要指出的是,切不可过于对一些政治概念进行无谓争论,不可轻易地划界站队,更不要情绪化地出口伤人,而应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到研究问题上。笔者坚持认为,评说《中国不高兴》应该先是学术问题,知识精英们其不可再次误导民众,再不可误导舆论,再不可不负责任地忽悠决策者。

  研究问题还应该有一种务实的太度,应该注意到G20传出的各国同舟共济,携手协力面对经济危机的信息,这是战胜危机树立信心的根基。还应该注意到美国的“倾听”态度,这是一种认真的态度,这是一种决心解决问题的态度。可以预测,在与这场近代史无前例的金融危机抗争中,没有单个的英雄国家,而是一个并肩携手的英雄世界。中国首先应该解决好自己国家的问题,并在解决好世界共同面对的问题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西方国家有人太不厚道
【西方国家有人太不厚道——《中国不高兴》读后感之三】

  4月18日,是博鳌论坛开幕的日子,人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和一个十分温馨的画面,那就是脸上挂满微笑的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和中国总理*握手寒暄,凤凰卫视的“同期声”,更让人们看到和听到两位深具影响的政治家像老朋友一样话家常,这样的场景应该让太平洋两岸的许多人感到欣慰。

  众所周知,老布什和小布什在任期间,都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做出了努力和贡献,但也曾留下过阴影,尤其是小布什在任期间中美之间发生的不愉快事件,曾经使中国人民的感情受到严重伤害。但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和”,中国人做人的准则是“厚道”,这一点在无数次国际争端中得到体现,这次邀请小布什出席博鳌论坛并给予尊重和礼遇,就再一次显露了中国人的厚道和中华文化“和为贵”的真谛,而小布什的爽朗笑声也充分显示了美国文化的底蕴和美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由此说到引起持续争议的《中国不高兴》一书。有些国家的媒体不无夸张地渲染此书彰显的民族主义情绪,更有报道上升到东西方文化冲突和国家关系不睦。这是一种谬误。其原因有二:一是试问那些报道的作者是否真正认真阅读过《中国不高兴》,并是否真正读懂;二是不排除一些西方媒体记者受到为数不少的所谓中国“知识精英”的影响,是他们看了《中国不高兴》而不高兴,于是就又一次故伎重演借西方媒体人士或政客之口,说出他们自己想说的话。实际上,《中国不高兴》很大程度上是针对这些人不高兴,而非仅仅是对一些西方国家的某些政客不高兴。当然,一些西方国家的决策者秉持偏见不能公平地对待中国,其傲慢而刻薄,其无知而无理,即中国人最不能容忍的“不厚道”,确实已经激起公愤,而少数“知识精英”的言论不能代表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心声。

  应该说,汉字的复杂化程度影响了西方人对中国文化丰厚底蕴的认识和理解,实际上正是不正确或完全偏颇的解读造成了偏差乃至敌对。必须承认文化差异和文明冲突,但文化的多元化和彼此包容渗透也正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必然,同时也是先进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此意义上,西方人如果能够丢弃其优越感和傲慢态度,就不应该也不会造成那么多的误解和敌意。

  西方社会文化把家庭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辩证唯物论者也认为家庭是最小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单位,而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做人厚道是最重要的教育内涵,多少代人,多少年来,无不一以贯之,持之以恒。翻阅一下近现代史,这种家庭教育的精髓无不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涉及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也包括政治。

  有这样一个说法:中国需要出口8亿件衬衫才能换回一架空客A380。如果这一说法成立,人们在为中国产品的附加值如此之低而懊丧的同时,西方人有没有想过为生产那8 亿件衬衫,从生产棉花或化纤,再到纺织、剪裁、制作,还不包括设计、物流等环节,有多少中国人需要付出怎样的汗水和心血?然而,他们没有怨言,乐呵呵地把8 亿件、80亿件衬衫或别的同样饱含心血和汗水并为西方人所急需的物件送到欧罗巴或美利坚的城市乡村。在这一过程中有很多无以言表的内涵,但其中最不容忽视的就是中国人的厚道!

  还有,中国购买了多少美国国债?中国多少次组团赴欧采购?中国多少次不为私利为大局而在联合国安理会投赞成票?再看看中国的媒体上被西方人所认定的“宣传”,有多少画面和文字不是在美化塞纳河、伦敦塔、自由女神像和好莱坞?相比较而言,西方大人又是如何放言行事呢?那些出身牛津、剑桥、耶鲁、普林斯顿的绅士们又是怎样决策和做人呢?中国民间有一种说法,叫做人心换人心,两好合一好。还有一种说法是:吃亏是福。中国以仁义宽厚之心待人,换回来的又是什么?换位思考,如果中国制定《与夏威夷关系法》、《与科西嘉关系法》,那么美国人、法国人作何感想?然而,有一点可以肯定,厚道的中国人绝不会那样去做。

  有必要指出的是,本文强调的是西方有人不厚道,不是所有人都不厚道;中国有人不高兴,是说有一部分人对事关民族和国家利益的事情发表一些个人看法。人们都已经看到,在中国,爱国主义越来越趋于理性,中国爱国主义者越来越成熟,中国人欲把自己跻身世界民族之林的想法越来越坚定,相信中国人的厚道一定会感动上帝。

劝君读书默读《菜根谭》
读书,是人生的最大享受。读书的方法有多种,朗读,默读,精读,一目十行地浏览,还有鲁迅先生所说的“随便翻翻”,不一而足,各有千秋,只是随个人的兴趣和习惯罢了。而我习惯默读。所谓默读,就是一页页,一行行,一句句地读。当然,值得默读的书一定是好书,需要用心去读,悉心品味,认真领会,细细揣摩。说实话,如今值得默读的书不多,书案上也多是装潢精美而内容苍白的书。但是,《菜根谭》却是一本值得默读的书。

  我藏有一本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3月版的《菜根谭》,是我内人崔茵女士买来送我的。在书的扉页留有我阅读的记录:2000年6月30日一读;2003年4月14日二读;2003年4月23日三读;2003年5月16日四读;2003年7月29日五读。前几日,我整理书架时又找见了这本书,拿到办公室,偶尔翻翻竟又不放下了。

  “谭者,谈也。性定草根香。”引用该书序言:花的香用鼻可以品味,叶的香用口可以品味,根的香却需要一颗有智慧的心灵。我的眉批是:性定草根香,用心去品尝。再批:读此书受益无穷。此书初读难品出其意味深远,再读则可悟出许多道理,再再读之则舍不得放手,所谓爱不释手。

  《菜根谭》的作者为明代洪应明,一个平常人。清乾隆时遂初堂主人游古刹在残卷弃书中偶然发现。所以,书序中说,这是一本平常人写给平常人读,感悟平常生活的书。但是,认真读来才发现,此书绝非平常,而是一本充满了思辩、经邦治国谋略、富裕变通的处世哲学,内容丰富而博大精深的书。

  我欣赏作者的淡泊,一种中国式的无为而治,崇尚自然,耽于宁静,恬淡久远,所谓浓不如淡,俗不胜雅。“桃李虽艳,何如松苍柏翠之坚贞;杏梨虽甘,何如橙黄桔绿之馨冽。”清淡之景更宜人,清淡为人最自在。

  读《菜根谭》,文人有时会无地自容。中国传统文人的重感悟而轻理性并缺逻辑在这里受到贬斥:“从情识解悟者,有悟则有迷,终非常之灯。”书呆子的固执,文人的孤芳自赏均要不得,特立独行也并非文人的长处。不同流合污于尘世,不究心于标新立异,才是高境界。

  我把《菜根谭》视为畏友,每读之多有汗颜而自愧,也每每以为警策而自省。毛泽东说:“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文人命运多舛,文人也毛病甚多,读读《菜根谭》,大有裨益。所谓好书与好朋友分享,谨荐之。

纯朴与厚道永远不过时
看凤凰卫视读书节目《开卷八分钟》,对主持人介绍的一本书产生兴趣,书名是《中国人的精神》,作者是辜鸿铭,书是鼎鼎大名,作者是大名鼎鼎。而让我铭记于心的是作者和主持人都一再强调的“深沉、博大和纯朴”,特别是“纯朴”尤其值得玩味。

  惭愧的是笔者至今未读《中国人的精神》,看到的是互联网上的文字片段,因而不能也没有打算对该书做评价,只就引起心灵共鸣的某一处文字谈些个人不无片面的看法,想我一个整天为尘世俗务忙碌的人还能关心如此象牙塔里的雅事,应该多少给一些赞许吧!

  书归正传,还是说辜鸿铭。他在书里独到地指出:“要懂得真正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