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人格魅力修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领导干部人格魅力修养-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三,展示无所不在。一个人的人格形态如何,体现在他的方方面面,从生活到工作、学习、为人、处事等等,可谓无所不在。因此,展示人格魅力的机会也同样是无所不在。一个人越是能够全面、广泛地体现其在方方面面所具有的人格魅力,越说明他所具魅力的实力有多么强大。不论在什么场合,什么情况下,也不论接触什么样的人,都能够用同样的人格标准来要求自己,才是一个真正富有人格魅力的人。一个追求个人魅力的人,应具有机会无所不在的意识,在任何场合,任何时候,与任何人在一起,都用自己所信仰的人格理想来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与自己内心的人格标准相一致,以使自己的人格形态达到理想的境界。

  展示人格魅力的艺术。人格魅力的实现不仅在于展示,还有一个怎样展示的问题。展示的过程就是实现人格魅力的过程,就是运用人格魅力的过程,就是实现人格价值观的过程。但如果展示不当,不仅不能增加个人魅力,还会影响个人魅力的形象。因此,展示要讲艺术。

  第一,展示最具魅力、富有个性的方面。魅力的灵魂在于个性,缺少个性也就缺少魅力。人们总是希望把自己最优秀、最出色的一面展示出来,这样才能使别人感觉到这个人的与众不同,也才能够让人们感觉到他的魅力所在。能否准确认识自己最富魅力的方面所在,是否知道自己的人格魅力个性是什么,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在哪里,是能否很好地展示个人魅力的关键。对那些自己最具个性、富有魅力的方面,应尽最大可能做到自我认知。在此基础上,要自觉地予以坚持,并有意识地予以发展,使之更加完善,更加稳定。同时,在各种机会中,要充分地展示个人魅力独特个性的一面,千万不要淡化自己的个性。淡化个性之时便是失去魅力之时。

  第二,展示不能不看对象。任何展示总是有特定对象的,讲到展示就不能不涉及展示对象。展示不看对象不仅收不到好的效果,而且还可能引起展示对象的反感,受到展示对象的抵制。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道德观念、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利益需求,而人格形态中的很多具体内容都与这些因素密切相关。面对不同的对象,必须确保自己的人格形态与他们的文化背景、道德观念、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利益需求不发生冲突。只有这样,才能与不同的群体实现人格形态的和谐共处,得到他们的认可。同时,对不同的对象展示内容、展示方式、展示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如果不管面临什么样的对象,对展示内容、展示方式、展示重点不加任何区别,就可能会出现魅力展示与魅力受众的错位,受众无从感受到他们所期待的魅力形态,展示者也无法得到所期待的人格魅力价值目标。

  第三,展示自己真实的一面。展示不是表演,展示与表演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展示是把隐性的形态展现出来成为显性的形态,使别人能够看到,能够感受到。展示的前提是这种隐性形态必须真实存在的。如果不是真实存在的东西,所谓展示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展示也就无从谈起。而表演则是一种艺术门类,表演者所表现的并非自己本人,而是一个编撰出来的艺术形象,是一个并非真实存在的虚拟形象。因此,展现自己真实的东西,才叫展示。而展现假象则不是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展示,充其量只能是表演。为展示而展示的表演既不可能持久,也不会得到认可。

  第四,在合适的场合、合适的机会,选择合适的方式,把握合适的“度”。展示个人魅力需要看场合,要选择合适的场合,不要在不适合的场合做不适合的事。同时也要善于抓住机会,因为机会不是随时都存在的,往往稍纵即逝,如果抓不住可能就再也得不到了。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机会,展示个人魅力的方式也应该有所区别,使这种展示能够与特定场合与机会的气氛相互协调。同时,掌握合适的“度”也非常重要。“度”数不足魅力有限,过“度”则适得其反。

  第五,展示中要扬长避短。多么优秀的人也难免会有缺点与不足,这些缺点与不足会从不同程度上对人格形态产生负面影响。展示人格魅力,自然是要把自己身上闪光的那些人格形态展现出来,而对自己身上所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尽最大努力予以抑制与克服。这并不等同于要进行不真实的展示,给别人以一种假象。抑制与克服自己身上的缺点与不足,不是建立在掩饰与伪装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对自己缺点与不足有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自觉、主动地去加以克服与抑制。这个过程不仅是使之不表现出来,更是一个自我修养的过程,达到从个人素质的高度不断提升自己,使缺点与不足从根本上逐渐淡化,直至从自己人格形态中退出。克服原有的缺点与不足,可能还会出现新的缺点与不足,但只要具有这样的意识,坚持如此的修养就会不断地进步,不断走向魅力的更高层次。

  第四节  人格魅力实现的外部条件

  空间条件。我们不妨把整个社会比作一个大剧院。在这个大剧院里,有着各种各样的大剧场、小剧场,大、小剧场里又有各种各样的大舞台、小舞台。在这个大剧院里,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舞台”。这个“舞台”,既是人们生存的基本条件,又是实现事业、理想的基本条件,也是实现人格魅力的基本条件。只不过在真实的剧院里,演员表演的是角色,上演的是戏剧,而在社会“舞台”上,“角色”是真实的本人,“演出”是生活的本色。在艺术的舞台上,舞台有大小,角色有主次,戏份有多少。而在社会的“舞台”上,也有类似或同样的问题。

  第一,“舞台”的条件。

  首先是有没有一个适合自己的“舞台”。这是影响和决定人格魅力实现的首要客观条件。一个演员再多才多艺,也不可能做到让所有的舞台都适合自己。话剧演员到了杂技舞台上就无用武之地,芭蕾舞演员到了相声舞台上也就优势不再。在社会的大舞台上也是如此,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适合所有的“舞台”。在适合自己的“舞台”上,才能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潜力,而在不适合自己的舞台上,优势也会变成劣势。在最适合自己的“舞台”上,个人的长处才能最大限度地得以表现,个人魅力也才有可能淋漓尽致地迸发出来。如果这个“舞台”不是很适合自己,个人所能表现出来的才智与魅力,就不得不受到很大的制约。如果这个“舞台”完全不适合自己,非但个人才智与魅力得不到表现,还有可能把一个人毁掉。如有的专业人才,本来在专业工作岗位上非常出色,甚至成为人们喜爱和欣赏的偶像。而被任用到领导岗位上以后,由于缺乏相应的经验和能力,对领导工作一窍不通,工作连连失误,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非但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受到排斥,原来作为一个专业人才时的光环也被人们所遗忘。所以,能够得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舞台”,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在这方面,自己在具有选择“舞台”的机会时,要牢牢抓住机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舞台”。用人的管理者,在选人用人时,也要尽最大可能,根据每个人的个人条件和不同特点,为他们提供适合的“舞台”。

  其次,是大“舞台”还是小“舞台”。“舞台”的大小,影响和决定人格魅力的实现空间。如果一个人的“舞台”只局限在家庭,此外几乎再也没有其他的社会活动空间,对于这个人来说,他的人格魅力也就只能局限在这个家庭的空间范围。如果一个人当了市长,他的“舞台”就很大,实现人格魅力的空间就有了很大的扩展余地。他的人格魅力不仅在这个城市里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可以随着该城市的社会影响,远远超出城市本身的范围。“舞台”的大小应该与个人潜在魅力所具有的实力相当。如果个人潜在魅力所具有的实力并不是很强大,虽然拥有大“舞台”,却无力把个人的魅力覆盖到这个“舞台”的每个角落。这也正像艺术的舞台,对那些不具备实力的演员来说,给他一个大舞台的演出机会,他是压不住台的。对于有实力的演员来说,在小舞台上,实力发挥也会受到限制,远不如在大舞台上挥洒自如。在社会生活这个大舞台上也是同样道理。对于一个具有很大潜在实力的人来说,“舞台”太小了,就会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个人潜在的实力得不到如意的发挥,总是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感觉。而对于个人潜在实力不足的人来说,“舞台”大了反而力不从心。因此,“舞台”也并不是越大越好,“舞台”大好还是小好,取决于个人所拥有的潜在实力。

  再次,“舞台”的硬件设施也很重要。在艺术的舞台上,要有灯光、音响、舞美,这些对演员的演出来说是很重要的物质条件。特别是在现代化的舞台条件下,有了电脑灯、大屏幕、冷焰火等许多现代化舞台设施,舞台更显雍容华贵、流光溢彩,使演出具有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更美妙的听觉享受。在一般情况下,演员的演技再好,如果这些硬件设施跟不上,演员的表演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但也有特殊情况。在文艺团体深入厂矿、农村慰问演出的时候,舞台条件通常都较差,有的只有简陋的灯光与音响,有的甚至连简陋的灯光、音响也没有,甚至有的时候就没有舞台,只能在平地上进行“地摊”式演出。在这种情况下,演员们一丝不苟地认真演出,同样会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但实际上,观众更多地是被演员所表现出来的职业道德所被感动,是被文艺团体服务基层的行动所感动,而演出的效果、艺术发挥的水准,在此时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在社会生活的这个大“舞台”上存在同样的问题。比如,作为一个地区的行政首长,如果所在的地区自然条件比较好,经济社会发展又有一个好的基础,这个“官”可能就比较好当。他所做的一切工作几乎都是在锦上添花,要得到群众的认可与拥护应该不是一件太难的事。而这个行政长官所在的地区是一个自然条件非常恶劣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很差,群众面临的困难非常多,这些困难解决起来的难度又非常大,要得到群众的认可与拥护就要难得多了。因此,具有同样潜在人格魅力的领导干部,在条件好的地方和条件差的地方做同样的工作,其人格魅力实现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客观条件差对人格魅力实现的影响并不只是表现为限制与制约,很多时候反而起到激励与反衬的作用。对于许多人来说,越是客观条件差,愈能衬托出他的非凡品格与素质,这些优秀的品格与素质可能在条件优越的情况下反而难以表现出来。这就像文艺团体下乡的地摊式演出,尽管演出效果不好也能得到观众的欢迎,一方面是演员的良好职业道德受到赞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许多演员凭借扎实的艺术功底,在地摊式演出中也能保证较好的艺术质量与艺术效果,更突出地体现出演员的艺术素质。同样,作为一个领导者,在客观条件很差的情况下仍能带领群众发展致富,肯定更能够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与支持。这种真心拥护和支持的程度,可能是在客观条件较好的地区工作时反而不容易得到的。越是在恶劣条件下,越是能够考验一个人的素质与品格,越是需要最大限度发挥个人的潜质,人们也才能够更清楚和更真实地认识他。因此,客观条件对个人人格魅力实现的影响,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取决于个人的素质状况。对于具有高素质的个体来说,客观条件好使其魅力的实现如虎添翼,客观条件差也无法阻挡其魅力实现。对于素质较低的个体来说,较好的客观条件对个人魅力的实现会起到一定的支撑和补充作用,而较差的客观条件就可能使其素质潜力局限性的一面得以暴露。前者对于客观条件只是借势与利用的关系,在任何情况下个人的魅力指数都能够得到加分。后者对于客观条件则在较大程度上成为一种依赖关系,个人魅力的实现被客观条件所制约,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第二,“角色”的条件。有舞台就有角色,舞台是载体,角色是主体。在舞台上,有主角和配角之分,主角和配角当中还有大角色和小角色之分。角色决定位置,在舞台上是什么角色就要相应地站在什么位置,配角永远也不可能站到与主角相同的位置上,同主角平分秋色,这是绝对不可以颠倒和改变的。对观众来说,看演出主要看主角,主角是戏里的台柱子,少了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