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诡书争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部诡书争天下-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诡书《三国》诡魅迷人(5)

  “坏分子,掏大粪,一头扎进粪坑底;吃饱了大粪放臭屁!”一个伙伴大叫。

  “坏分子”勃然大怒,抄起大粪勺子追赶,追了一阵,刚要返回,又有伙伴大叫:“坏分子,掏大粪,一头扎进粪坑底;吃饱了大粪放臭屁!”,他又卷出冲*气,提着掏粪勺子追赶……

  就这样越追越远,待他“收兵回营”时,惊见“营地”被偷袭,粪坑被掏掉了大半,方知中了调虎离山之计,悔之晚矣……

  满肚皮的学问,一身的本领,英雄无用武之地,也只好忍了吧。可是,就是当一个淘大粪的匹夫,也不得安生。这对“坏分子”来说,真是一个悲惨世界啊;他应该仰天悲呼:“我不负天下人,天下人为何负我!”

  也许“坏分子”应该深刻反省:韩信能受胯下之辱,张良甘受替人穿鞋之辱。苏东坡在《留侯论》中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我被顽童起哄,就怒发冲冠地挺身而斗,这简直不如匹夫。当年刘备勉从虎穴暂栖身,种菜浇粪,这与我掏大粪差不多;刘皇叔都能忍,我为什么不能忍呢?……

  作者每当回忆起这段往事,都深感内疚。看了《三国》学诡道,都是《三国》惹的祸吗?

  兵圣孙武在其那部著名的《孙子兵法》中,给军事学和军事家下了一个简明的定义:兵者,诡道也。

  我国有悠久的军事史,漫长的古代军事史上,有两个辉煌的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和三国时期。这两个时期都是天下大乱,诸侯割据,军阀混战的时期。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混乱的春秋战国时期和三国时期,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孙武、吴起、管仲、乐毅、司马穰苴、孙膑、白起、廉颇、李牧等人;三国时期的曹操、诸葛亮、周瑜、司马懿、陆逊等人;他们都是引领时代的风云人物。

  春秋战国时期和三国时期,是群雄逐鹿,军阀大混战的时期;激烈的战争,迫切要求发展军事理论,也为军事理论创造了条件。春秋时期产生了《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等军事著作;三国时期,曹操著《孟德新书》,诸葛亮著《将苑》。

  世界公认,军事学是一门科学。我们学习研究军事学,谁也没有异议,都会认为很有必要。

  孙子曰:兵者、诡道也。

  由此得知,学习兵家的军事学,就是学习诡道。

  由此推论,读《三国演义》,学习诡道,也应该无可非议;《三国演义》中的诡诈之术,并不是像洪水猛兽那样可怕。兵圣孙武强调:兵以诈立。《三国演义》根据此说,创意出兵不厌诈的成语。

  《三国演义》这部优秀的历史小说,也是一部通俗的兵书;毫不夸张地说:《三国演义》地地道道是一部生动形象的兵书。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数三国诡雄!看天下谁最诡?
数三国诡雄!看天下谁最诡?

  《三国演义》这部优秀的历史小说,也是一部通俗的兵书;毫不夸张地说:《三国演义》地地道道是一部生动形象的兵书。

  在军事学的兵书中,“诡道”是智慧的代名词;诡道之书《三国演义》,与历代兵书一样,闪烁千古不灭的智慧光芒;更具有吸引人着迷的“诡魅”。

  我们可以堂堂正正地说:读了《三国演义》学诡道,增长知识和智慧;《三国》“诡魅”,能让我们具有“东方不败”的魔力。

  《三国演义》的作者,以生花妙笔,把一部兵书艺术化,更加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更具魅力。

  《三国演义》,精彩地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近一个世纪,接连不断的战争,描绘出变化无穷的、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把一连串战役展现出来,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兵家思想和权谋之术,在绘声绘色的故事情节中,渗入军事知识和权谋韬略,巧妙地把文学艺术和军事理论融合。

  《三国》中描写了一系列的战斗,不是简单的搏斗厮杀;不是着重描写“白刃交兮宝刀折”的惨烈战争场面,而是着重刻画谋略;斗勇中充满了斗智,斗力中贯穿斗谋。大大小小、无数次战斗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场面宏大,军阀间的矛盾复杂交错,军事、政治、经济、外交溶为一体,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表现出千奇百怪的多样化。兵法中的示形、造势、用术、谋攻、庙算、诡道、出奇、用间等思想,通过一个个精彩的故事,生动地展现出来;刻画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把军事家、谋略家的风彩展现出来;焕发出诡魅,相当迷人。诡迷心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演义》以一首豪迈的开篇词,引出了无数英雄。

  《三国演义》描绘了一个风云际会,豪杰辈出的时代;英雄也好,奸雄也罢,还有枭雄,都被诡道之书《三国》揭露了本质:诡雄,尽显诡雄本色。

  看三国,能够左右风云,兴风作浪的,不是有万夫不挡之勇,于万军阵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好汉,而是诡雄。

  数三国诡雄:魏有曹操、郭嘉、荀彧、荀攸、程昱、贾诩、司马懿、邓艾、钟会等;蜀有诸葛亮、庞统、法正、姜维等;吴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还有助董卓为乱的李儒,助吕布屡败曹操的陈宫,助袁绍的田丰、沮授等;特别是许攸,投曹操献一计,就扭转战局,奠定了天下大势,真是:一言兴邦。那个徐庶先助刘备,又推荐诸葛亮;真是:一人兴邦。

  盖世勇将也不是无诡武夫;张辽用诡计,屡败吴军,以少胜多威震逍遥津;关羽用诡计水淹七军;黄忠用诡计大破曹军,威震定军山;就是猛张飞,也会用诡计大闹长板坡、擒严颜、智取瓦口隘。

  《三国演义》中,智慧有正反两个代表人物。

  曹操是反面代表人物,他是奸雄,人们公认他诡,《三国》给他整出许多广泛流传的奸诡。曹操从小就诡,诡蒙叔父、机智献刀诡蒙董卓脱险、诡疑诛杀吕伯奢一家、诡计望梅止渴、诡借粮官头平兵变、诡诈许攸夸粮足、诡惑马超离间与韩遂的联盟、诡称梦中能杀人等等,一直诡到死,还要设72疑冢,诡迷后人。

  诸葛亮是正面代表人物,尽管被尊崇为智慧化身,其实本质仍是诡;他大行诡道,诡得邪乎,诡得夸张;生前就被指责是“妖人”,死后又遭到鲁迅批评:诸葛之智近于妖。《三国》让诸葛亮诡出了许多快炙人口的诡道经典:他坐在隆中草庐中,就策划三分天下;扁舟下江东,舌战群儒地诡辩;诡计多端,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八卦石阵退吴军、空城计等等;就是死了,还要弄诡吓退司马懿、斩杀魏延。

  《三国演义》是一部彻头彻尾的诡道之书;诡谲风云,诡雄争锋,试看天下谁最诡!

《三国》诡道天下无敌(1)
《三国》诡道天下无敌(1)

  《三国演义》是一部彻头彻尾的诡道之书;诡谲风云,诡雄争锋,试看天下谁最诡!

  《三国演义》中的头号正面人物诸葛亮,在大行诡道方面,决不亚于头号反面人物,甚至是有过之。曹操虽然诡得相当奸,但是却局限于人的范围;然而,诸葛亮的诡大有超越人的范围之趋势:诸葛之智近于妖……鲁迅语。

  从人们把诡得近于妖的诸葛亮尊崇为智慧化身这一点,就能够看出人们不仅接受诡道,而且非常欣赏诡道。

  可能是仁义道德正统思想的影响,学者们在研究品评《三国》时,不知是对《三国》的诡道视而不见,或是不屑一顾,还是不敢正视;反正总是在文学欣赏、历史考证的范围内,不肯越雷池一步。

  说实话,《三国演义》在文学成就方面,中外许多文学名著的成就不亚于它,甚至超过它。它在描写战争激烈残酷方面,并不突出;它在描写武打方面,不如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它还违背文学圣训:爱情是文学的永恒主题。没有描写爱情。

  《三国演义》在历史方面,古人就对它三七开,“三分虚,七分实”;这未免都有些过誉。易中天先生对它七三开,“七分虚,三分实”;也并非无稽之谈。

  那为什么《三国演义》问世后,具有深刻影响后世几百年的魅力呢?是它的思想意义吗?

  应该承认,《三国演义》的一些思想随着时代发展,已经过时,不被现代人接受。可是,为什么《三国》的魅力经久不衰,还不断掀起《三国》热,且有越来越热的趋势呢?

  《三国演义》的魅力就来源于诡道,其诡道与时俱进,不仅被现代人接受,还发扬光大,运用到各个领域。

  可以实事求是地说:古今中外所有文学作品,在描写诡道方面,没有能与《三国演义》相提并论的。就是那些专门写诡道的兵法、计谋之书,也远不及《三国演义》描写得生动形象。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三国演义》是世界诡书之最,诡出无穷魅力,魅了几百年仍然魅力无限。一部诡书争天下,堪称东方不败的“诡魅”大帝。

  《三国》诡道天下无敌!

  读《三国演义》,学诡道,就如同走进了一个生动形象的军事韬略、政治智谋教学的大课堂。

  《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在描写军阀兼并的战争过程中,自始至终贯穿着“上兵伐谋”的兵家思想,拓展开广阔场面,军事角逐中有政治、策略、经济、外交等手段,适情、适势、适事、适机、适时地用兵,成功地描写了三国时期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勾画出精彩的经典战例。

  《三国演义》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军事人物,以曹操、诸葛亮的形象最经典;这些杰出人物的创意性思维、远见卓识、随机应变和巧施妙计的本领,对今人很有借鉴作用。

  《三国演义》用高超的文学笔法,描写出战略战术、进攻防御、虚实奇正、迂回奇袭、攻心为上等等,基本上符合军事科学原则和谋略;就是虚构出的“草船借箭”、“空城计”等,在历史上也能找到相似的战例。

  《三国演义》用精彩的艺术手法,描写出历史上的合纵连横、远交进攻、进退攻守、用间反间等谋略,能让读者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深入浅出地认识军事韬略和政治权谋。

《三国》诡道天下无敌(2)
《三国》诡道天下无敌(2)

  《三国演义》用精彩的艺术手法,描写出历史上的合纵连横、远交进攻、进退攻守、用间反间等谋略,能让读者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深入浅出地认识军事韬略和政治权谋。

  兵圣孙武说:兵者,诡道也。

  《三国演义》是一部通俗兵书,生动形象,比军事理论的兵法,更能让人理解军事原则和谋略;让诡道焕发“诡魅”。

  讲到军事原则,就要提到我国最著名的兵法……《孙子兵法》,它在世界军事学上占有重要地位,且其作用扩展到政治、经济领域,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

  日本人推崇《孙子兵法》为:百世兵家之师,赞誉为:兵学圣典。

  早在16世纪,《孙子兵法》就传入了欧洲,受到重视。拿破仑和《战争论》的作者克劳塞维茨认真研究过《孙子兵法》;德国在一次大战战败,下台的威廉二世看到《孙子兵法》,十分后悔:“我要是早看到此书,就不会有今日之败。”

  二战名将蒙哥马利元帅称:“世界上所有的军事院校,都应该把《孙子兵法》列为必修课。”

  美国《作战纲要》,大量引入《孙子兵法》的名言。美军在海湾战争中,把《孙子兵法》列为军官必读之书。

  然而《孙子兵法》讲的是战略战术原则,其中一个正要原则:兵以正合,以奇胜。要出奇制胜,就要有谋略。说到谋略,就要提到计策奇书《三十六计》。正所谓: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

  《三十六计》同样受到各国的重视。在日本、韩国,《三十计》不仅是军事必读,而且是政治、企业、体育等人士的制胜法宝。

  美国精英人士高度评价《三十六计》。瑞士著名学者著书《智谋……平常和非常时刻的巧计》,介绍、评价《三十六计》,轰动西方。

  法国海军上将发表论文,称赞《三十六计》:“既适用于战争,也适用于重大政治抉择,各行各业领导人都能从中找到秘诀。”

  然而,《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仍然局限于精英文化,被接受的范围狭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