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瞧了一出笑话了。果然该好好收拾,收拾了。”
秦夫人当下道:“去,去叫蕊初来。别让涵儿也跟来。”
也就一刻钟的功夫,林蕊初就来了。
林蕊初给秦夫人见了礼,秦夫人让她一块坐炕上说话。
秦夫人拉着林蕊初的手,打量了她半天后,道:“瞧着是比前些时候好了不少。近来涵儿可还常去闹你?”
林蕊初道:“不能,涵儿最能体贴人的。”
秦夫人点点头,道:“涵儿是个实心眼,素日里她又是最听你的。姨妈也知道你是个有心的,要多劝她往好才是。”
林蕊初果然不负她是有心人的名声,只两句话林蕊初便听出不同来了,心道:“姨妈怎么忽然这腔调了?难不成涵儿拿捏花家的事儿犯了,姨妈这才敲打的我。可惜当初我还以为花家会大闹,这下我们才能理直气壮将花羡鱼做下的无耻勾当,摆到明面上来说。”
依林蕊初的意思,到时也不管花羡鱼将簪子的事儿说得清楚,说不清楚的,名声从此没了就成了。
可没想到花家能这般沉得住气。
林蕊初又想,现如今虽说事犯了,但到底认错服软了,就没有过不去的。
所以林蕊初才要说什么年轻不知事,想浅了的等话认错时,又听秦夫人道:“说来今年南都也奇怪,眼看就要出了正月,开春了,时气却越发不好了,竟还不如北都了。你这几年在我们家虽调理得不错,但还是要仔细些才不至于前功尽弃了。我看就不如趁这机会,你也家去,也给你娘瞧瞧。”
说是让她林蕊初家去瞧瞧,可这一去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来了,这是要明着打发她走了。
一时间,林蕊初是又悔又臊的,有再多的话也说不出口了,两眼泛红,蓄满眼泪,哭着跑了出去。
罢了,秦夫人又让人把韩涵身边的丫头婆子都叫来,戒饬了一回,又革了两月的银米。
绿荫等人还由自可,独韩涵的奶娘张嬷嬷不服气了。
这张嬷嬷再一想到厨房里的好处还没拿几天,反倒又赔出去不少,越发不好受了,心里没有不恨花家的。
秦夫人是最后才叫来的韩涵,但到底也没舍得说重话,只教训了两句便作罢了。
可韩涵心里也不服,再添上张嬷嬷这个唯恐天下不乱的,眼看就要又生事儿了。
“我们这些人也就罢了,还不知道姓花的是怎么在太太跟前嚼的舌根,林姑娘竟然也让太太给撵了,这会子正在屋里收拾行李呢。”张嬷嬷悄悄对韩涵道。
韩涵原心中就有气,一听这话就奔林蕊初院里去了。
见林蕊初的丫头们果然再收拾东西了,又见林蕊初早哭得脸白气咽的,韩涵那里还能冷静的,扭头就往拦风居去。
绿荫想着自己暗中挑唆林蕊初的法子,到如今却落个损人不利己,干脆大伙一拍两散算了,就没去劝阻韩涵,凭韩涵奔拦风居就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最后是前世花羡鱼对韩束的感觉。
花羡鱼说韩束一直对她不冷不热,若即若离,就是成亲后也是这样,她自己也觉着“外人”说得对,韩束待柳依依比她自己要好些。
看到这话,很多亲以为这是出自女主的亲身感受,应该不会错怪韩束了的。
那我们先来说说花羡鱼在前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花羡鱼的爱是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但也不可否认她心直口快,冲动鲁莽,更重要的一点是她看人直观,从不懂从表象看本质,所以如果表面上对花羡鱼好,她必定就把你当知己好友,掏心挖肺。这是从那里看出的,正文前三章里,韩太夫人都说了,“素日里你和鱼丫头也亲厚”,这个“你”说的就是柳依依。
这样一个蛇蝎心肠的人,花羡鱼都看不透,反倒和她亲厚,由此可见一斑,花羡鱼是多识人不明,分不清真心和假意。
所以亲们由此推断的韩束为人,到底是看清楚了几分的?
从番外里亲们能可以看到,韩束其实是有心于花羡鱼的,只是因为某些可能会伤害到花羡鱼和孩子的原因,而不得不收敛。
如果那时候花羡鱼没死,看到这样收敛后的韩束,会不会觉着这是韩束也不喜欢也不高兴看到她生的是一个女儿呢?
所以那些在前世花羡鱼眼里,韩束对她的冷淡和疏离,是真渣吗?
对于前世的韩束,眉头分析到此,提出的所有疑问,有待亲们自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第 086 章 都请看过来12日的在这里
第十回 ;风波因起珠花簪;刁奴蓄险心欺人(六)
“花羡鱼;你这恬不知耻的小人。”韩涵老远就骂了起来。
今日楚氏又到福康堂去了,楚氏屋里只康敏、花羡鱼姊妹和崔颖,也是都没想到秦夫人竟约束女儿不力到这般田地的。
花玄鱼气道:“欺人太甚了。他们家既然如此;那就怪不得我们的先礼后兵了。”
花羡鱼冷笑一声;对珠儿道:“一会子你只管去引他们家的人来就是了。”
珠儿得了话,也未着急着就去;只等韩涵过来;乱起时才有人察觉她不见了。
韩涵满头怒火地冲了进来;拦都拦不住;张口又骂:“花羡鱼你这小人,自己做了见不得人的事儿;我看在亲戚一场的份上,不过小惩大诫,给你留情面,你却给脸不要脸,还敢撺掇着我娘赶林姐姐。”
花羡鱼站起身来,无所畏惧的一步一步逼向韩涵,道:“韩涵,少在这血口喷人。我们家虽是投奔了你们家来的,可到底不是你们家的奴才,高兴了就作践,不高兴了就恶语中伤,毁我名声。”
韩涵大啐了一口,冷笑道:“你是拿准了没人能知道你做的丑事了吧。我告诉你,若要人不知,除非自莫为。”
花羡鱼亦冷笑道:“那我倒要听听,我到底是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了。”
韩涵指着花羡鱼鼻尖,就把林蕊初和绿荫告诉她的话又说一遍了,最后道:“老太太寿诞那日,你还将那簪子戴头上了,多少人都瞧见了,你还想抵赖。”
绿荫就在后头等着,等着花羡鱼狡辩,她便挺身作证。
没想花羡鱼却只是嗤笑了起来,发作的却是康敏。
就见康敏一掌重拍在案,厉声道:“顾妈,你到我房里去,将我给阿羡那日戴的簪子拿给她们瞧。我倒要看看阿羡是怎么拿我的簪子同人私相授受的。”
闻言,韩涵和绿荫一怔。
正没开交之时,崔颖一拍手大呼道:“糟了,你们说的那个簪子,我想我知道是什么事儿了。”罢了,又从韩涵丫头里认出留香来,“对了,就是你,就是你拿的簪子来给我认的。”
见如今这般形景,吓得留香怯怯缩缩的,也不敢言语。
是绿荫道:“没错,那天就我打发的她来。”
崔颖道:“那就没错了。”
韩涵见崔颖认了,以为得了理儿,“你自己瞧瞧,你自家嫂子都记起了。”
花羡鱼上下打量了韩涵一番,道:“我还当你是个聪明人,没想被人当刀子使了,还自占了理儿,在这理直气壮的。”
韩涵气愤道:“不识好歹的东西,有你哭的时候。”
康敏的簪子最先被拿了出来,道:“这里头就有当日我给阿羡戴的簪子,你们就指认吧,到底她拿了那一支去跟人私相授受了?”
韩涵推绿荫上前,道:“你最认得这些,你去认。”
绿荫过去一瞧,只见匣子里头面一套,珠花簪子就在里头,拢共四支,一眼瞧去绿荫便以为是了。
于是绿荫道:“没错就是这种簪子。”
韩涵越发觉是自己得了理儿了,道:“你们家还有什么话说?”
康敏冷笑道:“果然认准了,是这里头的?”
被康敏这般一逼问,绿荫不觉自己便后退了一步,“认……认准了。”
康敏冷哼道:“那就奇怪了,在你们老太太寿诞那日,我才开封给阿羡用的东西,怎么就成了我女儿早先便同人暗通曲款的证据了。”
“这……这……”绿荫一时无话可说了。
韩涵却道:“你们家的人,你们自然是相互遮掩了。
这时就听崔颖的丫头忙忙进来道:“真真是让我们好找的。奶奶说的那地方就没有,我们是在桌子底下找到的。”说着将一支簪子递给崔颖。
崔颖接过簪子看了一眼,便又将簪子往韩涵和绿荫跟前的桌子一丢,“这才是你们送来的簪子,我瞧着是有点像我们家的,这才留下说要问过才知道。”说着,就指着留香道:“韩小姐若不信只管问你这丫头,我有没这话。只是那天我正忙着清点东西,回头就忘了。想来是那天东西多,一时不慎碰掉下桌底,就越发记不起来还有这事儿。你们如今说起,我才想起的。”
韩涵和绿荫一瞧桌上的簪子,拿起来两相对比,果然是十分相像,乍一看还真看不出不同来。
花羡鱼道:“我们家的人自然是护持我的,你们家的人才是说‘公道’话的。现下你们倒是说句‘公道’话,我到底拿了那支簪子同人私相授受了。”
康敏站起来,道:“怕是韩小姐和她的丫头也说不清楚了。也罢,那就请你哥哥和他丫头来对证。”
韩涵也是一时被怒火冲晕头,如今在回想也知道是自己鲁莽,只是不待她想明白该如何应对时,就听丫头打起帘子,报道:“韩大太太来了。”
众人回头,果然见秦夫人行色匆匆进来了。
才闯了祸,现下又被母亲抓个现行,韩涵心头也发憷的。
康敏冷笑道:“嫂子来得正好。俗话说‘树要皮,人要脸。’今日就是嫂子想息事宁人也不能够了,大家三口六面,撕开了脸面也要对个清楚,给上下里外的人都看明白了。我们家不怕臊这一回,没的几次三番地让人作践了。”
秦夫人原先以为是韩涵得了教训不服,回头来寻花家的不自在,可现下听康敏的腔调,事儿似乎又不是为了先前那件了。
与此同时,韩涵的奶娘张嬷嬷前才见韩涵奔拦风居去了,没一会子秦夫人也过去了,心里正得意,暗道:“我们家大太太最是护短的,这番去只怕花家要不得好了。”
想罢,张嬷嬷就赶紧往大厨房去告诉她姐姐。
这会子功夫,正是厨房里手闲的时候,几个老娘婆子都在里头烧着柴火取暖闲话。
王宝山家的见张嬷嬷兴冲冲地来,便知定是有事儿了,拉着张嬷嬷到外头耳房说话。
张嬷嬷幸灾乐祸道:“成了。涵姐儿前脚跟才去,大太太后脚就跟着过去了。这花家人以为得了理儿,却不知我们家的事儿,太太最是护持涵姐儿的,敢在我们太太面前说涵姐儿的不是,那是自寻其死。花家这回铁定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今儿的饭食你只管往外扣,就是他们花家再告到太太面前,太太也不能再理会了。”
王宝山家的听了,喜出望外道:“果然?”
张嬷嬷斩钉截铁道:“如今还在花家闹的,如何假得了的。”
王宝山家的一时也乐祸幸灾得很道:“我才想着这回不但在花家上头没得好处了,就是二房那里也不能,正愁不知还能从那里得好处呢。”
这老姊妹俩说得是欢天喜地,全然没瞧见宁氏院里的张婆子过来,躲在不远处把她们的话都听去了。
张婆子听去了张嬷嬷她们说的话,自然要给宁氏回的,又因前番几次来问饭食的事儿,得了多少脸色的,早就将大厨房的人都恨上了,故而回话时又添了一篇话。
宁氏听了气得摔了一个茶盅,“什么东西,一个个都拿我们家的人不当回一事儿了,是个东西都敢往我们头上踩了。”回头就要带上人去砸厨房,“大家都吃不成,这才都省事儿了。”
宁氏身边的一个管事娘子叫老白家的,忙劝道:“奶奶万万不可。打了他们家人的脸自然是出气,只是因此得罪了当家的大太太,就不划算了。”
“都让人作践到这步田地了,回头就要逼着我们家街上乞讨做花子了。还顾得上得罪谁,不得罪谁的。”宁氏说着,便哭了起来。
老白家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