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如此,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数代人累积下来的工业基础将会全部毁于一旦。
最为重要的是:苏联和中国,都对日本有着刻骨的仇恨。日本远征军在苏联领土上做了什么,在中国领土上做过什么他们心里很清楚。
这两个国家现任的领导者不止一次的在公开场合宣布。他们会找机会对日本进行报复。如果日本落在了他们的手里,那么下场……
“我们还有时间,现在投降美国人肯定不会接受。”石原莞尔低头饮茶:“毕竟盟国的协议中,亚洲事务可是全权交给那位猛虎在处理的。在现在情况不明朗的情况之下,他们不会轻易的违反协议……”
所谓的契约精神,谁要是相信谁就是傻逼。之所以契约不会被违反,仅仅是因为违反契约造成的后果实在无法抵消遵守契约带来的利益。
一旦违反契约会带来的利益,将会超过遵守契约来带的伤害,那么契约便会被毫不犹豫的撕毁。
美国现在之所以要遵守契约。是因为违反契约的话这将会给他们带来比收益更严重的后果。而一旦战场状态明朗化,美国的利益已经被确认了他们就会不由自主的开始考虑是否要遵守这个契约了。
对于东南亚这片资源的失去,和交出了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美国肯定会耿耿于怀。而日本的地理位置,恰好是掐在了中国的太平洋出海口。这便是岛链优势。
战争终究会结束,如果自己的海峡对面有一支强大的海军那么美国为了自身的国土安全便会自然而然的想方设法的遏制。
这时候。如果日本跳出来那么美国肯定会考虑是否要将日本接收。毕竟日本的地理位置正好遏住了中国的太平洋出海口,这点是极为重要的。
战后,美国不可能不考虑自己太平洋沿岸的国土安全问题。同时包括了夏威夷、关岛等飞地的安全,也需要考量。
而美国甚至无需出兵,就能够获得日本这样一个很好的缓冲和封锁链,这对于美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
在这种诱惑之下,美国对国防军的协议是否遵守那么就很可疑了。
“我们还需要等待啊……”石原莞尔感慨的坐在了榻榻米上。道:“现在哪怕是陛下,恐怕也不愿意就这么宣布投降。阻力实在太大了,等盟军在莫斯科的战况明朗化之后,阻力就小了……”
“的确如此。到时候我们只要取得美国对皇族地位保障的承诺,那么想必陛下会愿意接受投降的……”山本五十六考虑的更加全面,如果要裕仁冒着风险去宣布投降那么筹码是必须足够的。
保证战后皇族的地位,只要能够达成这点那么裕仁肯定会愿意接受投降。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天皇才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天皇。从前的天皇,大多数不过是幕府将军的傀儡罢了。
在明治维新时期。为了确立权威并取得名义上的优势各藩抬出了原本作为傀儡的天皇大旗。的确,这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但这样做带来的后遗症就是天皇利用各藩为自己创造的影响力,不断的让皇族渗透进军对和政府中。
同时暗中挑起陆海军的对立,让皇族逐渐的掌控住了这个国家。
当明争暗斗的各藩察觉这个情况的时候,却无奈的发现自己对于这样的局面已经无可奈何了。皇族在当时的中下层民众和军队中,已经有了自己广泛的支持者。
任何人想要进行改革,都需要挂上他们的名号。天皇已经从以前虚幻的神,被他们造成了现在实际掌控日本的神。
在试图改变这种情况的各藩与皇族的互相角力、平衡和妥协中,藩属们的势力渐渐的被新兴的资本势力和隶属皇族的藩属们取代。
而到了裕仁时期,皇族虽然表面上脱离了日本的掌控权。但实际上,皇族却依然把控着整个日本的运转。
从资本,到军队,再到内阁。裕仁虽然平时几乎从来不在御前会议上表示自己的意见,但只要他愿意那么从内阁到军队的撤换,完全可一言而决。
闲院宫载仁、伏见宫博王、西园寺公望……等一大批的日本皇室成员或与皇室有着牵扯的人物,进入了包括内阁、军队在内的各个体系。帮助裕仁在实际控制着日本。
而在民间,裕仁则是拥有着无可匹敌的人望。即使是那些改革派试图要推行自己的改革,也需要挂上皇家的名义以示正统。
“可惜啊……正确的道路,志同道合之士总是太少。所有人,都在盲从而看不清未来的方向。我们的力量还是太过薄弱,无法撼动激进派的根基……”
虽然石原莞尔在大本营激进派中已经被奉为英雄,但实际上他却极为反对现在激进派的那一套东西。
这种格格不入,让他只能是成为激进派的图腾而非实际领导者。相反的是,他所看不起的东条上等兵因为对激进派的理念极为欣赏推崇,是以现在隐隐的意见是激进派的领袖人物。
这对于石原莞尔来说,却是一种极大的讽刺。
“旧式的人物、旧式的理念和想法,终究会被历史的大潮扫进垃圾堆里。无论他们是否愿意,这就是潮流。”山本五十六冷笑着道:“等着吧,或许数十年后会有后人懂得我们甚至感激我们。”
“我们为日本埋下的,是希望的种子。而他们所做的,却是将日本的根基摧毁。在未来,他们会成为过去而我们也会成为过去。但我们的理念会留下来,那些后辈们终究会理解我们的苦心……”
在山本五十六和石原莞尔在感叹的时候,裕仁却在和西园寺公望商谈着现在的局势。
“陛下啊……很早之前,我便已经警告过军部和帝国。中国战场不可轻易涉足,和帝国相比哪怕我们不承认这也是事实,中国太过庞大了……”
西园寺公望看着裕仁,苦笑着道:“我们就像贪心的小蛇,还没有等自己长大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将一头大象吞下。没有跟上成长的身躯,没有强大的消化系统的我们终究是吃亏了……”
裕仁脸色很难看,西园寺公望的确很早就曾警告过他。中国战场上的进攻,不宜轻易展开。可惜的是,在淞沪和重庆取得的优势让裕仁冲昏了头脑。
他一度认为,西园寺已经老了。他的那种观念早应该淘汰了,自己将会成为历史上比之明治天皇更加伟大的人物。
而那些好大喜功的陆军部队也不断的告诉他,战争很快就会结束。抱着这种观念,裕仁开始一步步的跟随陆军陷入了中国战场。
等裕仁醒悟过来,想要抽身而出的时候却发现已经来不及了。付出了巨大牺牲的日本,不可能灰溜溜的退出中国。
而占据了优势、强硬的联合政府,更加不可能和日本进行谈判。这时候裕仁和大本营才发现,被他们干掉的蒋中证是多么的可爱。
可惜的是,那么可爱的一个人却被他们亲手干掉了。换上看一批不那么可爱的人,拼死和帝国为难。
“老师,朕现在知道错了。但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朕希望的是在这场战争中帝国能够活下来,能够继续存在下去……”(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联合政府的变化
西园寺公望苦笑,现在的情况自己还能如何扭转?!日本已经失去了谈判的资本,海军无法对敌人构成威胁,陆军几乎打残了。
唯一还有战斗力的陆航和海航部队,现在仅仅足够保卫本土。日本拿什么去和人家谈判?!人家愿意接受这样的谈判么?!
扩且,日本在中国战场和苏联战场上所做的事情想必大家心里都清楚。毫无疑问的,日本现在至少是中国和苏联的死敌。
西园寺公望可不会天真到认为,这两个国家会不计前嫌的给日本一条生路。
“陛下,我心中已经有一些想法了。但现在说出来,并不合时宜。我们还是等等吧,看看事情的进展再行定论……”
裕仁闻言只能叹气,两人随意说了些话。西园寺见裕仁兴致不高,于是很识相的告辞了。裕仁也没有挽留,挥挥手让西园寺自行离去。
“去伏见宫亲王府邸。”出得皇宫之后,西园寺在马车上吩咐道。现在日本资源极为缺乏,哪怕是功高如西园寺也只能是乘坐马车而无法使用汽车。
甚至西园寺的汽车,都早已经捐献出去了。能熔炼成钢铁的被重新熔炼,不能熔炼的也被用做其他。
“阁下,陛下什么反应?!您和他说起了我们的建议了吗?!”当西园寺来到伏见宫的府邸的时候,便立即得到了伏见宫的会见。
刚刚见面,伏见宫便迫不及待的向着西园寺问起了情况。
“不,我并没有和陛下说起这些事情。”西园寺摇了摇头,道:“我认为现在并非说这些事情的最佳时机。”
“现在帝国的情况虽然已经临近了崩溃,但激进派们还是占据了主要的位置。而陛下自己也还是对战局有着幻想,这点从他对远征军和德军莫斯科战场的关注便可以看出来……”
伏见宫沉默了,其实他也知道裕仁直到现在还不死心。只不过是为了以防万一才让皇族从大本营和政府中撤出来。
其实从内心深处来说,裕仁还是希望日本能够扭转乾坤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可惜的是,现实情况是这种希望已经越来越渺茫了。
“老公爵。您要知道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如果不能够尽快的说服陛下,那么等到国防军装备上了航母,那么即使是本土也不再安全。到时候帝国将会陷入万劫不复之中……”
西园寺的脸色很难看,他何尝不知道现在的情况?!问题是,这个时候真就不是提出方案的好时机。一方面裕仁还抱有幻想,另一方面的确激进派在各个阶层中都占据了要职。
一旦消息泄露出去,那么他们的方案被否决不止说不准所有人都会被激进派给直接“天诛”了。这样的事情,这些激进派不是干了一次两次了。
“还是再忍忍吧!只有莫斯科的战况明朗化。陛下才能够接受我们的意见。否则,即使我们说了陛下大概也会当作耳边风吧……”
中国帝都,国防军总参谋部里烟雾缭绕。苏宗辙红着眼珠子带着一大群的参谋们彻夜在地图和沙盘上不断的推演着。
从德国皇室得到的最新消息显示,德军的四门列车炮已经启运。而随着列车炮一起前往苏联战场的。还有一千枚的锏式重型火箭助推炸弹。
但这些都不是最让苏宗辙感到头疼的,最让苏宗辙感到头疼的是德国皇室的消息中说,那位“欧洲最危险的男人”从苏联前线撤回来之后,便奉命组建了一个特殊党卫军。
这支小部队的具体情况,连德国皇室都无法得知。他们只对希特勒本人负责,其他人根本无权过问他们的训练、任务和行动。
“毫无疑问,这支部队是类似于我们的‘乌鸦’这样的部队。”将参谋们都请出了指挥室后,苏宗辙对着国防军总司令屠孟贲便道:“奥托曾经在我们这里参与合作过,我相信他肯定对我们的特殊作战分队有所了解。说不准。咱们的甲十八号特别突击队的行动已经被他察觉了……”
屠孟贲没有说话,他想到了这个历史上被奉为“欧洲最危险的男人”那传奇的经历。他所组建的小分队,曾经让整个盟军人心惶惶。
甚至他主动投降的时候,盟军都不敢相信这个危险的男人竟然会投降。无论他如何解释,盟军都认为他有着阴谋诡计。
甚至盟军一度拒绝审判他,仅仅是将他关押了起来。这种遥遥无期的关押,让这位脸上有着一道刀疤的男人无法接受。
于是他选择了越狱。然后从新过上颠沛流离的生活。奇怪的是,他越狱前往南美之后整个盟军反而松了口气。
没有人再追捕他,甚至没有人再关注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