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兴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道德的兴衰-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迁,其弊端也就一览无余:一个概念内涵越大外延越小,适用性就越短越窄;越具体,短期内越有效越重要。但情况一变,它就无所适从了,就成为了教条,就从具体干化为一般,只能以偏概全、束缚后来人,成为不讲理的主张。在令人无法赞同、无法理解的情况下让后人盲目地照着做,好东西也就变成了恶,成为杀人之利器。

  这是由儒家主张的表现形式决定的。

  什么叫孝?孔子不会像老子那样从道的角度为其找出根源,也不像西方伦理学家那样刨根究底抽象出一个概念、定义,对孝作出一个一般性的回答,而只是作出一系列随心所欲的解释,从行为上去规范它。除此之外,再不作深究。关于孝,孔子作过如下若干种描述:1。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2。孝为无违(礼节):生,事之以礼,死,事之以礼,祭之以礼。3。父母唯其疾之忧(使父母只为孩子的疾病担忧。意味着在品德、生活、事业等诸方面都很成器,不必让父母为自己在这些方面担忧。)4。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5。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子女侍奉父母能经常和颜悦色是件难事) 。。。。。。。说了这么多,究竟什么叫孝,很难弄清。做到其中一个就叫有孝心?还是要全部做到才能叫有孝心?做到了99次只有一次未做到又如何定性呢?除了这些方面,在其它未说到的地方、方面,对孝就没有要求了吗?孔子所言之孝,存在着太多的未知数。在其它道德要求方面,也是同样的情形。在孔儒之辈眼中,仁义礼智信孝悌等道德要求是学问………一门艰深的学问,是知识………渊博的知识。想成为君子,首先必须学习(玉不雕,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参悟,并在实践中举一反三,如此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此为达到目的之唯一正途。换句话说,在孔儒之辈眼中,道德不是一句话的事,不是一种精神一种品德,而是一系列的条条框框,一系列的灵光乍现般的对生活的参悟。想弄通道德,你就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钻研钻研再钻研,持之以恒、终生不放弃,方能“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圣人要到七十岁才能成为真正有道德的君子,凡人呢?只能这辈子学习下辈子再成为君子吧。现在青年人大学毕业要学习到二十岁左右,拿个博士后,三十多岁也就差不多了。而在两千年前,想要懂得仁义礼智信孝悌等的真谛成为有德的君子,没有一辈子的功夫很难达到。由此可见,这道德的内容有多多,这学问有多深,这知识有多博。要先记住这些条条框框,再到实践中去练习,以求融会贯通,才能逐渐养成道德品质。如果学未透,这将来(成为君子)的造诣就不会大。所以,孔子才会发感慨:“回也,其心仨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在孔子手下学习道德这门大学问,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一天能悟出一个道理就了不得了,至于天下究竟有多少道理,圣人都未参透,何况凡人了。真正是学无止境呀。

  孔儒对道德所做的这种方式的阐释,形象生动,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平民大众易于理解,切合实际,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这既是其得以伟大的原因,也是其屡遭批判的理由。说话作文章,讲究放得开、收得回,光放不收,就只完成了一半的工作,就不完整。收,就是融会贯通,用一个更普遍更抽象的概念先将“孝”(比方说)的各种解释贯穿起来统一起来,然后,再将诸种君子应具之德贯穿起来,统一在一个灵魂下,这样才能深化人们对道德的理解,让人们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使道德再不是条条框框、互无关系的独立要求,而成为一棵树上长出的诸般果实。虽然孔子曾说过,他的全部说教一言以蔽之,忠恕而已,但是,忠恕是如何统领起各种道德品质…仁、义、礼、智、信、孝悌的,却未做任何令人信服的论证。

  他未做这件工作,我们对他做如下批判,就不是蛮不讲理的:

  这礼是什么?孝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没人告诉我。在我眼中,礼就是礼,孝就是孝,仁就是仁,义就是义,丝毫含糊不得,根本就不同。礼就是站有站样,坐有坐样,一举一动放肆不得,稍一大意,就会违礼,就有失君子风度,就没教养了;孝就是晚辈对长辈的恭敬,这种恭敬绝不只是态度上的,而是表现在各种规范中,言行举止中,“早晚问安”,“父母在,不远行”,“父没,守孝要三年,当官的也要辞官回家”。。。。。。总之,作为孝子,对的要听,错的要听,愿意听的要听,不愿意听的也要听。老子花心,看上儿子的对象,把她娶去当自己小妈,也不敢放个屁;老子浑蛋,肆意枉为,儿子也不敢说半个不字,也不敢弃之不理,否则就是不孝。其他要求无不如此。如此武断,而又不能告诉个究竟,所有的说教就都变成了繁文絮节。只重形式不重内涵,以特殊代替一般,让一个死东西成为恒久有效的普遍真理、善恶的标准,不理睬人内心怎么想,不试图去说服人让人主动去这么做,只是赶鸭子上架,为礼而礼,为孝而孝,这些说教不可避免地就成为累人的负担,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奴才、愚人、笨蛋。

  下面,我们以“孝”为例证,为这些道德说教做一下融会贯通的工作。

  孔子对“孝”的解释还是非常深刻的,一个人如果能做到他要求的几点,绝对是真“孝”,不会是假孝。

  何为“孝”?“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是孔子对孝的理解、经过反复思考悟出的道理。对不对?按发展的观点看肯定是不对了,因为,父亲有好人也有坏人,有可敬之处也有不可敬之处,行事为人能否为后辈看得惯?环境有变,社会发展,与时俱进才是后辈的天性,故子女的观点往往与父辈相异。观点不同、善恶不等、脾气秉性有极大差异,情况如此之复杂,不问三七二十一,以如此绝对的口气为孝下了定义,不是太僵化了吗?

  孔子不知道这些实情吗?非也,知道而如此刁难于后辈,用意何在?父子观点相异、对父所言所行有意见的,性格相差很大的,等等,必然导致心性相异,志趣不同,言行相左。既然有异心、存异志,单靠意志统领、理念控制是长久不了的。假的就是假的,经不起时间的检验,经不起琐碎小事的考验,早晚要露馅。父在时,现实威胁摆在那儿,理智就要时刻绷紧弦,在显而易见的行为上,在应有的礼节上,尚能控制住自己,但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在无意之中,忍不住就要流露出一些奇谈怪论,发发牢骚,暴露一下自己的本质,憋是憋不住的;父没时,现实威胁已消,理智立刻就松懈下来,自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了,哪还管得了父亲让自己怎么做了。任何一个人,父在时,若有异志,父没时必有异行,更别提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了。这是人之常情。试想想,对一个心有异志、愿与父殊的子女,压抑自己、时刻强迫自己尽于孝道,当是一件再痛苦不过的事情了,一天如此都难以忍耐,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简直要比坐牢都难受。所以,对于大多数凡人来说,要做到“孝”字势比登天还难。

  什么人能做到呢?世上可能只有两种人能做到这个“孝”字了:一种是被父亲的魅力所彻底征服完全同化没有自己观点的子女,父之志即己之志,父之行为即己之楷模,这种人做到“孝”字,将是轻而易举之事。现实中,这种傻瓜已经越来越少。另一种就是虽有异志但对父辈充满敬爱之情、性情宽厚、心地善良的子女。由于别人在其心中总是占有重要位置,父辈更是如此。父在不忍拂其志,父没不忍逆其行。为不愿为之事当然痛苦,违父之嘱将更痛苦。只有这种仁慈之人,才有力量抵抗那种痛苦。物质的力量要用物质的东西去对抗,感情的力量要用感情去抗衡。这也是一个心有异志、愿与父殊之人在自己不痛苦的情况下“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唯一途径。

  孔子倡导的孝道,虽然极端、绝对,但不合理中也有真理在:孝“即是色难,是无违”,是“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如此不近人情的要求,谁能做到?爱惜钱财、美色、地位、权势、做自己愿意做的事,人之常情,在这一切与父之嘱父之要求父之处境相矛盾时,哪个人能放弃这一切呢?谁都不愿放弃,但不放弃时,谁能照常安然入睡、依旧怡然自得、依然能享受到生活的幸福和快乐呢?只有那些把自己看的比谁都重要的人才能做到,这种人就不可能有什么真“孝”,只有那些“不放弃自己的一切而违反父愿”令自己坐卧不宁、心如刀割、再也享受不到往日的幸福快乐之人,才能舍弃这一切美好的东西,去遂父之愿。只有这种人尽的孝才是真孝。这种孝经过了金钱权势自由等宝贵东西的考验,也只有这种孝才经得起时间实践的检验,这还能是假“孝”吗?

  孔老二不傻,不如此刁难,就见不到真心;不如此刁难,就经不起时间实践的检验;不如此刁难,这种孝就经不起金钱权势的诱惑。

  经得起这般苛刻刁难的,必真心善良之人也。真心善良之人,即仁慈之人。但此仁慈非孔子所说仁慈。在孔子眼中,君王、父、兄等少数人才有仁慈的资本,仁慈是属于他们的,为子、为弟、为臣只有孝、悌、忠之权。这种理解就片面化了。仁慈就是心肠软,就是无法忽视别人的存在。想做到孝,需要以它为基础,想做到父慈,也要以它为基础:十个手指头还有长有短呢,对众多子女中某一个偏爱是人之常情。但偏爱不等于偏私,手心手背都是肉咬哪个都心疼。作父母的没有这种感觉,就无法持之以恒地做到公平公正,慈也就是假慈。能感觉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就意味着孩子……别人在自己心中位置高、分量重,这种一视同仁不是由于偏爱产生的,而是由于心肠软产生的,是由于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品性导致的必然结果。父慈子孝、兄良弟让、夫随妇听、君仁臣忠等等行为一以贯之的性格基础就是仁慈。礼也是这样,有爱才会有敬,有敬自然有礼,没有爱没有敬,礼就徒有其形,只为了给别人看才去做,就坚持不了几天,就是一件痛苦的事儿。

  仁慈就是道德的核心,是支持一切道德行为得以持之以恒的性格基础。缺少仁慈,道德行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违背了本性,就是一件痛苦的事儿。有了仁慈,不能保证一个人一辈子只干好事不做坏事;没有仁慈之心,也未必就一辈子不干一件好事。但有仁慈之心,可以保证一个人持之以恒地做好事,即使偶尔做了一件坏事,也瑕不掩玉,也能得到别人的谅解。这种人做了坏事也难成为坏人,别人不会相信他的心肠是黑的。有了仁慈,也许做事不一定合乎条条框框的规范,但本质上差不了。并且,由于他不知道那些条条框框,是随性而为做出来的,才更显的真诚。有真情在,才能感人,才能具有道德的高尚。正如老子所说,上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下德不德,是以有德。

  仁慈不是宽泛的,而是有明确的目标,是一种矢量,是容融于感情之中的,具有有限性,是不完善的。但是,它却能保证行为的纯洁、目的的为他,故而又是完美的。所以,以仁慈为道德的核心,是不完美中的完美。只要能“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即使率性而为,也可以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离道德不会太远。

  仁慈必须是属人的。仁慈不是一个孤魂野鬼、超然存在,它不具有普遍性。为仁而仁,仁不融于感情、品德之中不以物喜,不以己辈,如木偶般行尸走肉般冷酷无情地去做按理该做的事,(你帮助了我却不是出于好心)冷冰冰来,冷冰冰去,没有一丝真情,无法让我激起感激之情,无法令人感到温暖、幸福,这种帮助再大又有何用?这种仁也就没了价值。既然无欲无求无自私之利,也就谈不上牺牲了,这种高尚的行为也就谈不上高尚了。一块砖头掉下来,正砸在抢劫犯头上,虽然提供了帮助,但也无人对砖头感恩戴德,要谢就谢苍天有眼了。为仁而仁,纯粹一派胡言。在现实中,应是假仁假义的代名词,是古怪死板的愚夫子,是寡情薄义为进天堂而忙活的宗教徒。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