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天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世天王-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乙逸悲叹的正是燕国在慕容俊统治下的官场风尚。

  除了要享乐,慕容俊还要炫耀武力,企图灭晋、吞秦。东晋升平二年十二月,他头脑发热,下令燕国全境每户只准留下一个男丁,其余男子一律从军,打算征发一百五十万兵卒集中到洛阳,对外动武。这个计划虽然由于臣子们的普遍反对没有完全按期执行,但他还是采取了部分行动 ,不断派遣官吏四出征调,闹得人心惶惶。所幸不久他就死去,无法再下命令。

  慕容俊不死很可能自食发动对秦晋战争的苦果,直接面对身死国灭的惨剧。作儿子的慕容暐哭祖灵的时候,肯定会哭他这贵为君王的老爸慕容俊,其实慕容俊虽说贵为君王,实在没什么好哭的,死亡是他的幸运。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八  族群大绞杀
慕容俊死去,新燕皇慕容暐年幼,慕容恪走上了实际主持燕国国政的前台,他给燕国带来了一段不凡的岁月。

  慕容恪的才能首先表现在军事上,这在慕容俊还活着的时候派他率军和被认为是楚霸王转世的汉族勇将冉闵对决中体现得最充分。

  冉闵是一个英雄的名字。父亲冉瞻,内黄(注1)人,是黄河边流落的汉族乞活军中一员。

  乞活军,有点像金庸武侠小说里的丐帮,不过乞活军是真实存在的,并非某个人的虚构。一听乞活军这名号,就让人想到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胡族进入中原以后,各个族群相互屠杀所带给中原地区汉人的悲苦——可怜乞求活下去而已,夫复何求?这些人设法结成坞堡聚居,一边和异族作战,一边找空子做些耕种谋生的事。

  冉瞻是乞活军中矫捷善战的勇将,无论环境怎么险恶,他绝不对敌妥协。不幸一次作战失败,身负重伤,被羯族首领石勒擒获,还被石勒命令石虎收作养子。不久,冉瞻去世,幼年冉闵含悲忍苦,寄人篱下,被叫成石闵,算是石虎的养孙。石虎兴兵攻打慕容皝,包围棘城,损失惨重,大败逃归。但参与作战的石闵所率军队却毫发无损,这使他在后赵军队里绽露了头角。

  石虎是一个凶暴得灭绝人性的家伙,他成天想着的只有两件事:杀人和纵欲淫乐。我们且不说他奴役屠杀一般人的事实——那太多了。我们看他惩罚自己不如意的“太子”石宣的情况,就可以了解他有多残忍。

  这事的起因是石宣派人刺杀了让他嫉恨的兄弟石韬,刺杀的理由是他觉得石韬得到了父亲给予的太高待遇,威胁他的太子地位。

  作为父亲,石虎对杀死另一个儿子的儿子当然要给惩戒。怎么惩戒呢,要再杀一个给已死的那个报仇吗?正常人恐怕很难下手,要杀也得另外的人去杀。可石虎不仅杀了,他的杀法还十分酷。

  首先,他用铁环戳穿石宣的下巴颏锁住石宣,牵着石宣像猪狗那么吃猪狗食,舔干杀死石韬的刀剑上的血。石宣不停地痛苦哀号,声音震动宫殿。但这没有让石虎歇手,继续作第二步,派石韬亲近的宦官拔掉石宣的头发和舌头,牵着石宣登上一堆插有标杆的干柴。接下来是第三步,将石宣吊挂在标杆上,砍断他的手足,挖掉他的眼睛,剖开他的肚腹,在柴堆四面点火焚烧。

  整个过程石虎都和他的几千名宠姬在高台上细看,直至石宣的尸体全部化灰。

  现在完了吗?还没有!他吩咐将灰烬分成多份,分别放置在各个交叉路口,供人参观。

  最后,他下令杀死石宣妻室儿女二十九人,算是斩草除根。

  怎么样,谁见过像这样残杀儿子孙子的父亲祖父吗?石虎就是这么绝无仅有的一个!

  石虎以为他的超级恐怖手段一定镇住了儿孙间的相互仇杀,石宣已经斩草除根了。但是他还没有咽气,他的孽种们就动手厮拼;刚一咽气,他确立的最后一个太子皇位还没坐热,就被其老兄石遵撵下宝座杀死,邺城很快成了他儿子们屠杀比赛的竞技场。

  英雄冉闵这时候显出了他的本色。他先后杀死石虎称帝的儿子石遵,石鉴,并且颁发《杀胡令》——一道影响深远却又极具争议性的命令。《杀胡令》的原文没有完整地保存下来,传下来的大致如下:

  暴胡欺辱汉家数十载,杀我百姓,夺我祖庙,今特此*。犯我大汉子民者死,杀尽天下诸胡。匡复汉家基业,天下汉人皆有义务屠戮胡狗。冉闵不才,受命于天,特以此昭告天下。

  《杀胡令》一颁布,邺城周围百里内的汉人纷纷进城,城内胡羯族人纷纷外逃。冉闵知道胡羯各族决不会拥护自己,干脆下令内外,斩一胡人,文官进位三等,武职全封牙门将。他还亲自率领汉人诛杀胡羯族人,不分贵贱老幼男女通杀。有的汉族人仅仅多生了络腮胡,鼻子不幸又长得高,也被错作胡羯杀死。几天之内,邺城被杀的人达二十余万!散居各地的数百万胡羯族人眼见中原呆不住,一批批赶回北方原籍。沿途饥饿、瘟疫、互相杀戮,死去的不计其数,有幸活着返回原籍的仅为原有人数十分之二或十分之三!

  短时间内死亡那么多人,无疑是一场浩劫。不过请先不要急于做结论,将杀胡的首恶冉闵痛骂一番。您可能还没有弄清事情的缘由,不知道《杀胡令》因何而起。一旦弄清,相信您也会称他英雄,为他流泪的。

  注1  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

九   战神神威
石鉴死去的时候,不少原赵国旧臣就劝冉闵称帝。冉闵起初推让了一下,但他推来推去,没人接手,便不再推让,自己做起皇帝来。他的国名称大魏,国号叫永兴,本人恢复冉姓,祖先沾光也得了皇帝称号,妻子董氏当了皇后,儿子冉智成了太子。他迅速派人和东晋联络,声明“诸胡逆乱中原,今已诛之。若能共讨者,可遣师来也”。

  然而,胆怯的东晋朝廷不作回答。

  当时后赵的残余力量还很不小,他们集结起来反扑。第一次反扑的领军人物是石虎封作汝阴王的儿子石琨,率领七万军队*邺城,形成对冉闵的巨大威胁。

  冉闵怎么办?他可真是好样的。史载他“率众千余,拒之城北”,“执两刃矛,驰骑击之”。

  以一千多人抗击七万军队,自己带头冲锋,那种勇气谁可以比拟?结果,他斩杀对方三千人,杀得石琨大败而逃。

  冉闵所表现出的不应只是人的勇气和力量,他应该是一位战神!

  第二次,石琨在石虎另一个称帝的儿子石祗的支持下,率十万人马进攻邺城,还调集援军,会师夹击。冉闵依旧不把对方放在眼里,他将能用的人全数调出,与敌人决战。很快,他“大败琨于邯郸”,杀敌一万有余。

  第三次,领军的张贺度联合各路人马,图谋大举攻邺。冉闵勇敢出击,杀敌两万八千,自己的军队扩充成三十余万,大魏国因此进入了鼎盛时期。

  但第四次他败了,败得很难堪。

  这次作战的失败错在他没有采纳正确建议。战前,石祗被他包围在襄国(注1),已经岌岌可危。吓得分别向慕容俊、姚弋仲等人求来了救兵,石琨也从冀州赶来援助。这三方的军队合起来有“劲卒十三万”。

  一个名叫王泰的将军建议冉闵暂缓用主力出击,要避开敌人的锐气,由部下将领慢慢和敌人缠斗,逐步消耗敌人的力量,让敌人疲劳,然后再用主力出击。这确实是好主意,冉闵也准备采用这个主意。

  不料忽然跑出来一个多嘴的道士法饶,他头上挽个道髻,臂上挂个药葫芦,装成道行高深的模样向冉闵进言:“山人仰观天象,发现胡王该被杀死,战机不可错过。”

  冉闵求胜心切,听过道士的话,激动得掀起衣襟高呼:“我决定出战,谁敢不听就处死。”

  冉闵不知道那道士全是胡诌瞎说,药葫芦里装的不是好货是毒药。像往常一样,他又带队上阵,一上阵就陷入了强敌的四面包围。他的主要助手包括分管行政、文教等各方事务的大臣们或战死或被俘杀,有生力量消耗殆尽,这对他的政权可说是一次摧毁性打击。

  幸而他本人冲出包围跑到了邺城,但跟随他的已经只有一千多人马。

  这件事给了冉闵一个大教训,他对胡说八道的道士恨之入骨,吩咐将那道士车裂碎尸,决心以后多听好意见。

  很快,石祗的追兵到了,领队的叫刘显,兵力七万。冉闵想起自己的决心,就派人找王泰商量对策。王泰正怨恨冉闵当初没有听从自己,推说身上创伤疼痛,不肯出面。冉闵忍了忍,自己屈尊去探望王泰,征询王泰的意见,王泰还是摆谱不答。

  冉闵实在忍不住,“操娘的奴才,你以为老子离了你不行么?等我杀灭胡虏,再收拾你!”回到宫内,他气愤地说。

  他再次将人马调集出战,这一次他又胜了。杀死敌军三万多,杀得刘显请求割下石祗的人头投降。

  胜利回师的冉闵顺手杀掉了高傲而狭隘的王泰,因为有人报告王泰暗暗招集人众准备外逃投秦。

  打了那么多的胜仗,下一步怎么办,怎么管理自己的人众,管辖自己占领的地区,由于时间紧迫,冉闵没工夫去思考,更没有人给他下指导棋,最可靠的助手们已经在战争中失去了!

  孤独的战神面临更艰难的战局,慕容俊正派遣他的王牌大将慕容恪向他进攻。

  注1  襄国,今河北邢台一带。

十    遭遇连环马
冉魏皇帝冉闵和燕国慕容恪之间的一战势不可免。因为冉闵立志杀胡,构成燕国主体的鲜卑族是古东胡人的一支,由长期居住鲜卑山(注1)得名鲜卑族,在冉闵必杀的范围以内。

  冉闵和慕容恪双方在魏昌廉台(注2)相遇。冉闵手头仅有押运粮食的一万军队,慕容恪的先头军就有十四万。

  冉闵的两位大将董闰、张温看到慕容恪兵盛人多,提出了同当初王泰所提相类似的建议,请求冉闵避开慕容恪的锐气,坚守一段时间,等到燕军骄惰以后,再增兵出击。

  这项建议当然完全正确,可惜冉闵此刻已经忘记当初多听别人好意见的决心,他发脾气说:“我准备就用这些人平定幽州,杀掉鲜卑慕容俊,如果碰到慕容恪就这么胆小,人家岂不轻视我,我以后怎么见人?”

  于是,他一如既往,领军出战。也一如既往连连胜利,十战十捷,杀得燕军望而生畏。

  现在轮到慕容恪施展军事智慧了。他到前线细心巡视以后,对燕军将士们说:“冉闵本人虽说勇敢,却勇而无谋,他那勇敢只是匹夫之勇,个把健儿就能对付。冉闵的的军队坚甲利器,看来很强,但他们久战疲劳,无法永久坚持。我们应该有信心取胜。”

  慕容恪这番信心喊话有分析,有依据,确实起到了稳定燕军士气的作用。不过冉闵并不像他说的那样勇而无谋,冉闵观察到燕军多骑兵,而自己的军队基本上是步兵,思考了一下,决定将部队带到丛林中去。他感觉这有利于自己军队作战,却让燕军的战力受到制约。冉闵充分利用战场地形地物的观念非常好,他应该是一个优秀的战术指导家。

  望见冉闵部队的移动方向,慕容恪们担心了。一个叫高开的参谋对慕容恪说:“冉闵真要进了丛林,我们简直没法对付。我看应当赶快派遣轻骑兵去挑战,诈败佯输,引诱冉闵重新回到开阔的平地上来。”

  慕容恪觉得高开的意见很正确,立即派轻骑兵出击挑战。冉闵知道这可能是慕容恪的诡计,但他想,是诡计又能怎样,怕你诡计不成?

  这下糟了,慕容恪采纳正确意见,以少量轻骑兵像牵牛鼻子那样毫不费力就牵着冉闵回到了不利于他的平地。冉闵带点孩子气,最受不了别人激将。他自持勇武,不采用正确建议,甚至还抛弃自己的恰当构想,一步步走向了惨败!

  慕容恪看见冉闵中计,立即动手布置战阵。他将全部兵力分成三部分:中军竖大旗,用铁链将五千铁骑连成方阵吸引对手——这种装备布置其实就是后来金兀术攻宋使用的连环马、铁浮屠。要求另两部分在激战时从侧翼包抄,将冉闵的军队重重裹住,让他们无法脱身。

  冉闵作战的惯例是冲击敌人最强部位,哪里强就往哪里打。反正自己一杆两刃矛从未碰上对手,什么都不怕。这种打法可说是典型的斩首战术,因为敌人的最强部位往往就是他的主帅所在地。打倒了主帅,敌军会迅速瓦解。

  这次冉闵望见慕容恪的中军大旗,二话不说,纵马就冲。他左手操矛,右手拿钩戟,拨开如雨的飞矢,不停地刺杀钩挑。慕容恪的铁骑兵瞬间被他杀死三百多名,给慕容恪出主意引诱他的高开仅仅被他的钩戟擦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