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人生:陈逸飞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视觉人生:陈逸飞传-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余秋雨称陈逸飞是一个永不停步的勇敢的冒险家,从国内到国外,从国外又到国内,从绘画到电影,从单项产业到多项产业,无惧地探索。他与其他因冒险而失败的人不同,他收敛有度,不急于求成,有序推进,在天时地利的时候猛添力量,上一个等级,上一个层次,拓一个空间,稳一片天地。这也是上海冒险家的精明和沉着的成功体现,是上海创业人的理智和分寸的有效实验。余秋雨特别赞赏陈逸飞冒险历程中的从容乐观和荣辱不惊。
  

第十五章 余秋雨笔下的陈逸飞(5)
温文尔雅的陈逸飞实际上是一个相当勇敢的冒险家。他曾给我笑谈过儿时往事,说自己曾把阳伞当作降落伞,当众从二楼阳台跳下。我看着他将信将疑,但联系到他以后的经历,终于相信了。他尽管一路成功,却从不安分于惯性延续,时时愿意告别辉煌,从零开始。已在中国美术界有了不错的地位却到举目无亲的美国重新寻找起点,然后好不容易有一个好工作又毅然辞职,直到前些年认为自己从事的不仅是绘画而是视觉艺术,而视觉艺术应该包括电影。说干就干,他开始拍电影。拍出来以后居然在海内外广受好评。细想起来,哪一个关口都是需要咬咬牙下狠心的,他都一一闯过去了。
  闯过了那么多充满风险的人生关口,陈逸飞没有像别的冒险家那样高声呐喊,义无反顾。而是乐观从容,荣辱不惊,把冒险溶解在默默的奋进之中。这无疑已触及到上海风范的优良面了。陈逸飞用那种标准得没有其他语言可代替的上海话对我说:“我怕别人厌,不能老一套,不能靠惯性,靠惯性总会停在荒山野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因此要自己加煤,多走一些路程,多闪几次光亮。”又说:“我一直乐观,一直兴奋,遇到什么事情都无所谓。就像旅游,晴天固然好,突然下雨了也别有一番风味。如果一下雨就抱怨,一路玩不好,何苦呢?”
  这种聪明而从容的态度与积极进取、勤恳有为结合在一起,一旦得天时地利,哪能不成功呢?
  陈逸飞始终把绘画这门艺术视为立身之本,从不间断,更不放弃,并随时寻找新的突破。社会上有一些误会,以为陈逸飞拓展多种文化产业以后,自觉不自觉地放弃了绘画艺术。他们对陈逸飞并不了解。余秋雨称陈逸飞是据守绘画而多方出击,这是充分的肯定,也是善意的共勉。
  陈逸飞说自己常常萌发孩童心态,异想天开,不断想做新的事情,使生命多获得一层体验。事实也正是如此。一会儿他去了国外,一会儿他上了西藏,一会儿传来拍新片的消息,一会儿又消失在画室中了。从新闻媒体看,他还有许多其他有趣的事情要做。我觉得他这种据守绘画、多方出击的人生方略是令人神往的。作为朋友,我祝他在各方面都取得成功,而更希望他在绘画艺术上再创辉煌。
  (《文艺报》,1997年1月30日)
  从余秋雨所写陈逸飞的文字里,我们体味了他对陈逸飞的一片真情。
  视觉对话
  2003年5月10日,在泰康路210弄逸飞工作室,陈逸飞和余秋雨相约在这里做过一次关于视觉文化的对话,他们把这次对话命题为“陈逸飞与余秋雨对话:视觉的力量”。在这次难得的对话中,陈逸飞讲述了在人生道路和艺术道路上,上海文化对自己的滋养,尤其是上海外滩一带视觉文化对自己的视觉素质的滋养,讲述了自己对视觉文化的价值取向,在视觉文化方面的产业经营实践,尤其是在视觉杂志方面的实验情况。余秋雨在这次对话中,除了阐述自己对视觉文化的整体态度,还把上海这座城市视为一所视觉学校,以及这所视觉学校对自己和陈逸飞这一代文化人的滋养。余秋雨还评价了陈逸飞在视觉产业实验中的业绩,尤其在视觉杂志方面的成就。
  现在,陈逸飞的离世,使这次对话显得更为珍贵,特别是余秋雨对陈逸飞视觉文化产业实验的整体性评价,是陈逸飞生前就觉得心悦诚服的评价。现将余秋雨和陈逸飞的这次对话整理稿引在这里,权作纪念。
  陈:我和秋雨老师是多年的朋友,这些年来,经常可以在电视上、讲台上看到你,我觉得你一直是在用一个大文学的概念来诠释自己对艺术和生活的见解,所以人的整体状态显得特别好。今天,我特地把你请来,希望能就视觉这个话题,交流一下彼此的见解。
  余:从逸飞身上,我其实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观点,即视觉是一所无言的学校。我们这一代人,在应该接受教育的年纪所受的教育并不完善,从表面现象看甚至可以说有点失学,我们的成长过程也充满坎坷,我想你的艺术创作之所以能被很多人所喜爱,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还应该归功于上海,上海这座城市是视觉艺术上的一所无言的学校。
  人感知世界的最主要的两种方式是听觉和视觉,当听觉艺术,比如音乐、语言遭到禁锢的时候,视觉的形象还在。你看外滩的建筑群,那种线条、色彩的和谐收敛,组合的状态,对任何一个到外滩玩耍的小孩子都是一种视觉上无言的教育。此外,兼容并蓄的建筑风格也使我们对于西方多种文明不致于太陌生。还有衡山路一带梧桐树掩映下的带尖顶的教堂、湿漉漉的街道、一点点的阳光……这些事物组合在一起从小给予了我们视觉上的滋养。
  陈:被您这一说,一些儿时的印象都回到我眼前来了:我家一直住在外滩附近,在北京路、四川路路口……我还记得那时候的四川路很安静,有几个旧书店,我爸爸在下雪天陪着我去淘旧书,书架旁放着高高的梯子,我总爱爬上去……在这座城市累积下的视觉印象成了我日后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的灵感源泉,所以我觉得上海这所视觉学校对我们这代人的意义远超过书本上的学校。
  

第十五章 余秋雨笔下的陈逸飞(6)
余:对,视觉还是一所全方位的学校,就像一条链子牵着整个的生态系统。之所以我们看到一些不好的城市建筑会痛心疾首,那是因为一个糟糕的视觉环境无疑是给我们和下一代建造了一所不好的学校。我曾多次讲过,如果你不喜欢这个音乐家的音乐,你可以不听他的音乐会;你不喜欢这个画家的画作,你可以不踏进美术馆,但是你无法避开从童年时候就看到的视觉环境,那是一所强制的学校,进行的是强制的审美教育。以建筑为例,在我们国家南方某些富裕起来的农村,看看沿途农民们盖起的房子,那些耸立的尖顶、花花绿绿马赛克墙面、蓝色玻璃窗,还有城市里耸立着的戴着胸衣的维纳斯雕塑、高楼上的巨幅广告牌……这种感觉系统的错误,造成的无疑是一场视觉灾难,试想如果我们的下一代适应了这样的视觉形象的话,他们的审美体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审美心理结构将会非常糟糕,这种适应将是一场更大的灾难!
  陈:我曾经说过,十年前,我们为生活而消费,现在我们为生活质量而消费。视觉文化的质量,是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视觉文化水准甚至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乃至综合国力的强弱。现在国外就有一种说法,一个城市视觉设计人才的数量在城市总体人口中的比率越高,越能说明这个城市的先进程度。在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我们有机会也有必要来关注视觉这个问题,进行审美感觉系统的改造是急不可待的。
  余:同意您的观点。视觉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可以涵盖个人、城市乃至国家,所以我非常赞成把视觉话题扩大化,回归到它本身具备的开阔性和深刻性,进入到它的生态系统来讨论,使视觉艺术成为一个整体概念。
  余:让我们进一步来讨论,当视觉作为一个命题的时候,其实提出的是一个改造人的命题,这时候的视觉就不再是艺术方面的命题,而上升为人本课题了,因为视觉其实是人的感觉器官与外界互动的结果。
  过去,我们习惯从技能、知识、思想方面来考虑问题,其实这一切最后都落实在感觉系统里。当感性被改造过来的时候,意味着理性也被悄悄地改造了;反之,理性被改造了,感性却未必被改造过来。我看过许多美学教师出的理论书籍,其书籍装帧、内页插图却毫无美感可言,他们在课上教授美学理论,上课时的服饰、发型和打扮却与美格格不入,这就说明他们的理论还没有上升到感觉系统。我也多次在文章中提出从理性上升到感性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提升,是更了不起的。同理,试想一个城市的市长如果能把对于这座城市的热爱,从理性的建筑计划、生产数据最后调动到他对这座城市感性图像的创造上去,并在多年后完成这个图像,这就是一种从理性上升到感性的提高。
  陈:你这个提法很有新意。让我联想到VISION这本杂志,你这段话可以说把我们办这本杂志的理想和做法提升到理论的高度。这本杂志,就是用有视觉美感的形式,最大限度地把世界范围内,有视觉美感的内容带给大家。让读者的感觉系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美的,从而不知不觉地排斥丑的。视觉的意义不只是简单地看,更代表着眼光、前瞻性和想象力。我希望这本杂志能在引导人们的审美感觉系统方面做一点事情。
  余:目前,我们的很多杂志还只是停留在人的知识领域、理性领域做文章,VISION杂志在这方面的确是独树一帜。把人们的感觉系统作为一个命题来考虑,这是非常可贵的。要知道,在感觉系统做文章是极难极难的,这是需要一批像逸飞这样的视觉艺术家来着手完成的大事业。
  陈:我也常常在想,一个好的艺术家除了艺术天分外,更该具备深切的社会良知,时代变了,我们在创作时可以借助的工具越来越多,我想做的就是充分调动各种现代手段,将自己的艺术感悟、美学理念与大家分享,尽自己的力量让视觉艺术走出以往孤芳自赏的殿堂。而VISION这本杂志,正是我这一理想的最好载体。
  余:很多美学家曾说过:如果用一个字来描述我们对地球的最终理想,那就是——美。作为一个逐步开始富裕的民族,我们的理想是能够出现让人尊敬的视觉文化,落实到语言,那就是一个字——美。国家的尊严有很大一部分体现在审美观念上。
  虽然我们的生活在不断走向富裕,但富裕不等于文化等级,也不等于尊严,尊严很大一部分体现在审美概念上。一个腰缠万贯的暴发户站在你眼前,衣服穿得乱七八糟,即使有钱,他一样没有尊严!我们不希望一个国家在世人眼中的形象是这样的。
  陈:尊严两个字太传神了!还记得我陪一个国外设计师参观,看到城市里林立的巨幅广告,他不好意思当着我的面批评,只好说:“中国的字真大!”每当看到那些不雅的城市景观,我恨不得用手去遮住他的眼睛,这些东西的存在对我而言是一种惭愧,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我们怎么能够容忍呢?你能不站出来,却反而置身事外吗?因为热爱,所以我非常着急,我们应该用自己的表达方式使周围的朋友一起来重视这些问题并参与其中,如果任凭视觉垃圾充斥我们的视野,那么就个人而言,我们本该有的审美敏感度将会钝化,就国家而言,我们整个民族的审美趣味将会造成致命的缺陷,从而丧失尊严!
  

第十五章 余秋雨笔下的陈逸飞(7)
余:对,视觉要求是一种热爱,即使不是视觉艺术家,也会有最强烈的视觉要求。对我来说,视觉要求甚至可以表现为对故乡的要求,带有很多的情感因素,视觉要求也是我在选择居住地时的首要元素,因为房屋就是建筑的视觉外显。
  陈:我相信人天性中就存在着视觉要求的。但常常让我觉得有趣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一些拙劣的设计会引起大量的模仿行为呢?
  余:也许是因为我们现代的很多中国人长期缺乏审美教育的结果,但这也说明一个问题,他们的审美水平虽然低,但是有着巨大的可引导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愿意追慕典范,希望得到改造,这也就需要有人站在前面进行这样的改造。
  在这方面,意大利佛罗伦萨是个颇有意味的例子。当时,佛罗伦萨的望族美第奇家族,有眼光请来像米开朗基罗这样的大师做出了典范性的建筑作品。借助美第奇家族的财富和政治地位,大师的作品成了人们一时间效仿的对象,大师的创造由此普及。这就充分说明民众有巨大的模仿热情和渴望,关键要有强有力的审美引导和控制。
  陈:是的,大师加贵族的组合形成了欧洲审美的普及和审美控制力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