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童年一首动人心弦的曲子也会在人幼小的心灵打下深深的烙印,所以,音乐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美育教育,在不知不觉中,使人感情丰富,教人善良,让人自觉地去追求美好高尚的境界。而一个没有音乐的童年,就如同一个没有鲜花的山冈,会令人遗憾。
关于音乐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我国古代早有记载。《史记·乐书》写到:“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荀子在《乐论》里清楚而准确地阐述了音乐与人的思想感情密不可分的关系:“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荀子本人的音乐造诣颇深,他的《成相》歌是公元前3世纪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他认为音乐能深刻地影响人的思想感情:“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迷”。《乐记·师乙篇》还具体地谈到不同音乐对人有不同影响:“明乎商之音者,临事而屡断。明乎齐之音者,见利而让。临事而屡断,勇也。见利而让,义也。有勇有义,非歌孰能保此?”对音乐的重要作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 最好的txt下载网
音乐滋润人生(2)
既然音乐对人的生理和心理能产生这么大的作用,那么利用音乐来治疗或辅助治疗一些疾病也就顺理成章了。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埃及的巫师就利用祈祷和吟唱来减轻孕妇分娩的痛苦,而且行之有效,被称为是“灵魂的医生”。《圣经》中的《旧约全书》记载了为索罗王治病的医生大卫同时也是一位音乐家,他为索罗王演奏竖琴,使其情绪得以安宁、稳定。18世纪的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得了急性抑郁症,发里尼用歌声改变他的心情,振作他的精神,使他健康状况得以改善,能够正常地工作和生活。
我国有关音乐治疗疾病方面的记载也是很早的,在春秋战国时期《左传·昭公元年医和汉乐》中就谈到音乐对身心健全的影响:“……于是有烦于淫声,慆堙心耳,及忘和平,君子勿听也。至于烦,乃舍也易,天以生疾。君子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慆心也……”我国古代医学认为,五声音阶与人体五脏相关联:宫属土,通于脾;商属金,通于肺;角属木,通于肝;徵属火,通于心;羽属水,通于肾。五声音阶不但与五脏相关,还与构成万物的五行相联系,这不禁让人慨叹先祖的联想。在音乐治疗疾病的实例方面,历代也有很多文献记载:如元代的名医张子和在治疗情绪低落、颓废、不自信时,请艺人来唱歌伴舞,调节患者的神经;在针灸时,也请一些艺人边演奏边唱歌转移其注意力。有书称毛泽乐晚年做眼睛白内障手术时,要求为其播放岳飞的《满江红》乐曲,以此减轻伤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欧美及日本等国家不断探索和研究音乐与人生理和心理的关系,认为音乐对人的心律、血压、肌肉等方面有一定影响,对调节精神的作用尤为巨大。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由于战争残酷,环境恶劣,很多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当时广泛采用了音乐疗法,来医治那些远离亲人,饱受战乱之苦的人们的心灵创伤,想不到取得了显著效果,后来被迅速地推广到其他各国。有些音乐学院还设置了音乐治疗专业,由专业音乐治疗师与医生合作,配合常规的医疗法为病人治病。我国的音乐疗法虽起步晚,但发展很快,尤其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据不完全统计有数千家医疗单位建立了心理音乐治疗室。在一些医院中,专家还开展了“体感音乐疗法”的研究,病人躺在装有震动装置的床或沙发上,在听音乐的同时感受震动,这对一些倍感身心疲惫的病人疗效很好。
所以说,平时多听音乐对身体很有益处,如果身体力行地参与,效果会更好。演奏、唱歌对人可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我特别赞成老年人参加合唱队。现在形式多样的老年合唱团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兴起,说明很多人已经注意到了音乐的作用并体会到其中的好处。合唱是一门迷人的艺术,尤其是多声部的混声合唱,更是妙不可言。在乐队里由乐器演奏出和声固然动听,但由富有磁性的人声所构成的丰厚而饱满的和声就更加非同寻常,常常给人的心灵带来无可抗拒的感动和震撼。我当指挥很有体会,指挥乐队当然很是享受,但指挥合唱,尤其是混声无伴奏合唱,那种美妙无与伦比。那是一座由人们的肺腑之声构筑起的音乐圣殿,不用说唱大师们的声乐套曲,就是几首短小的歌曲也能令人陶醉不已。比如舒曼(1810……1856)的《梦幻》是大家特别熟悉的一首曲子,我从小就弹过这首曲子,但当我第一次指挥由它改编的无伴奏混声合唱时,却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全新感受,多声部的交错穿插,长音上丰富饱满、浑然融为一体的和声,把人带进一个虚幻、缥缈的世界:疑是海外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还有很多无伴奏混声合唱,比如《牧歌》、《在银色的月光下》、《半个月亮爬上来》等,都是那样富有魅力,情景交融,人们或是来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广袤草原,或是在宁静而美好的月夜和恋人相会。人声仿佛是一个巨大的管风琴在演奏,那因为注入了人丰富的情感而发出的声音,使它的和谐泛着一层光泽,我想每一位歌者都会与我一样,将参与到其中视为一种莫大的享受。
除了和谐之美,歌唱本身也有益于健康,合理地运用气息会不断地增加肺活量,吐故纳新,是一种很好的运动。就像倾诉和哭泣一样,放声地歌唱也是一种在释放情感、情绪的过程中解脱自我的过程,而且是一种积极的宣泄,一切烦恼随着歌声烟消云散,换来的是心理上的放松。同时由于合唱很多是需要背谱的,有些曲子还要用外文或方言来演唱,无形中会学到很多知识、锻炼记忆力,并且提高对细微差别的敏感程度,控制音准、音色及强弱变化,加强与周围其他人声音的配合,使人的身心全方位地得到锻炼。
记得八十年代初我在美国东部弗吉尼亚时,经常在一个城镇教堂里看到一些中老年人聚在一起精心地排练弥撒,这是一群退休的中产阶级,他们以这种方式打发时光,那种认真和虔诚令人感动。我有意趁休息时与他们聊天,得知他们每周排练两次,常在周末和节假日演出,有些人还曾参加过在佐治亚洲首府亚特兰大举办的贝多芬的《欢乐颂》的演出。他们骄傲地告诉我,指挥是鼎鼎大名的罗伯特·肖。谈起这些光荣的往事,他们饱经沧桑的脸上泛起青春的光泽,骄傲、自豪和幸福溢于言表。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音乐滋润人生(3)
无独有偶。2000年冬天,我在澳大利亚的悉尼访问,一次与朋友相约去吃饭,到餐馆后从附近的房子里远远地传来一阵若隐若现的歌声,循声寻去,原来这是一所土著人的教堂。二三十个棕色皮肤的土著人的后裔正在专心排练。他们的音色沙哑,发音直白,没有一点颤音,但唱法很统一,脸上也都是一种神情,旁若无人,三个声部唱得非常投入。一位老者拿着根长方木块,按照4/4的节拍很响地搞打着另一块木头,像民乐队里的梆子,偶尔还停下来说些什么,练歌的人专心听,也不提问,木头一响又唱起来。按专业水平评价,他们的声音没有光泽,强弱变化也不多,但因为发音方法统一,声音和谐,各声部音准很好,也别有一番味道。当地朋友告诉我,这种民间合唱队有很多,他们白天干很繁重的活计,但晚上一定要放松放松,最好的形式是聚集在一起唱歌,寄托情感,消除疲劳和烦恼。
不管从形式还是内容,歌唱都是一种非常健康的休闲方式。它像美化剂,带给我们愉悦和健康,营造和谐的氛围,提高生活的文明程度,促进人际交往。同时音乐是大家共同享有的,无论富裕还是清贫,无论文化高低,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歌声面前人人平等。每一个人都可以用歌声抒怀,用歌声励志,用歌声排遣,歌声是岁月留给人生的最好记忆,也是所有人的挚友。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中,从天真的童年、朝气的青年、成熟的中年到矍铄的老年,如果总有深入心灵的音乐来品味、来寄托、来发泄、来陪伴、来怀念,人生的路途一定不会太寂寞。
真诚地希望所有的孩子从小沐浴音乐雨露,感受她的关爱,并在其中找到快乐和美好,以淳朴、善良之心境开始自己的人生旅程。也许漫不经心地走过时并没留意,但蓦然回首才发现,原来每一首曾经珍爱的小歌都能唤起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就让不同时期,带着不同的情感、追求、幻想和激情的音乐,陪伴在我们每一个人生驿站,成为见证我们生命历程的一个个里程碑。
器乐学习使人受益无穷(1)
我上音乐附小的那个年代,能够接受专业音乐教育的人还比较少,有这样的学习机会往往出于某些特殊的原因和背景。比如,家庭生活稳定而富裕,家长对艺术教育特别重视;能接受到艺术氛围的影响,孩子又具备一定的自身条件并对某些乐器感兴趣;还有一些是与教会有关的家庭,以及一些音乐世家、社会名流的子女。
今非昔比。比起那个时代显得弥足珍贵、奢侈稀有的音乐教育,现在的孩子条件好了许多,如果和我们小的时候相比,简直可以说是有了天壤之别。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艺术的需求和鉴赏水平都大大提高了,很多人开始注重对子女素质的培养,其中包括艺术修养,音乐便是重要的一项。过去,买个二胡、吉它对许多孩子来说都是奢望,如今,就是钢琴、小提琴这些“旧时王谢堂前燕”,也“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大家都知道,学习乐器除了满足自己的爱好,对人的成长也有好处。因为通过音乐的熏陶,可以让人感受和体验到音乐所表达的美好境界、所传递的真实情感信息,并在这个过程中陶冶人的情操、提高艺术修养,这是大家已有的共识。还有一些人注重学习的直接成果掌握一门演奏技巧。灵活的手指、丰富的表情、富有感染力甚至震撼力的演奏,往往能够展示出孩子的聪明、智慧和才华,不仅会赢得大家的羡慕,同时也满足了家长的虚荣心。然而,深层面的东西其实远远不止这些。我是钢琴专业出身,就以学习钢琴为例来归纳一下学琴的孩子需要度过的关口,以及除了学习演奏技巧,学习乐器还会有哪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同样无论学习哪种乐器道理都是相通的。
音乐是美妙、感人的,它那优美的旋律总能在不经意间征服人的情感,然而人如若想娴熟地驾驭它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我们提倡快乐教育、快乐学习,但对于一些有一定难度的科目——比如钢琴,单纯凭借兴趣往往难以达到一定的高度,一道又一道的关口随时都可能横在面前,挡住前进的道路。
第一。孩子的最佳学琴年龄是五、六岁,而这个年龄的孩子大多活泼好动,爱玩儿并且自制能力不强。如何呵护他的天性,又激发他的兴趣,让他能够集中精力,每天安静地坐下来坚持20分钟到半个小时的练习,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第二。钢琴谱分高低两种谱号,这对学龄前的幼儿有一定的困难,要识别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谱表,是需要点钻研精神的;
第三。反复进行类似《哈农》这种机械、枯燥的基本练习,不要说是孩子,就是成年人也会觉得没意思,因为这种练习与理想中的“美妙琴声”相去甚远;
第四。 要锻炼两只手的协调,使十个手指流畅地表达音乐,这说来容易做来难,看着别人做着挺简单,等轮到自己,手就不那么听使唤了,所以要练就这样的功夫,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经得起时间的磨练;
第五。在作品大致成型的基础上,还要有表情地来表现音乐的内涵,这就需要理解音乐主题,了解音乐的创作背景及作品的风格,包括音乐诞生时代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才能更贴切地表达音乐。这些都做到了,弹奏钢琴才算入门。
与此同时,经过数年的磨练和积累,孩子们的精神面貌、思维方式,甚至身体状况都会发生较大的改变。
首先,这种锻炼更易于培养孩子做事专注、沉静,有耐力、肯钻研、勇于挑战的品质和善于解决困难的能力,并且通过音乐的感染而获得丰富的思想情感和细腻的表现力。另外,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地域文化、艺术流派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门类的了解,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面。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