恳晃幻擞逊⒘艘桓銎古仪颍盟羌亲。涝度谜饪徘虮3制胶猓蔷筒换嶙咂J椤“⊥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章 网络公主的杏花春雨(6)
鲁班向盟友们解释了信念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他说他的信念是要成为一个“活力四射的人”( Powerful Human ),他的活力体现在对世界名山的征服过程中。他脱掉上衣,当众袒露出背上和胳膊上的文身,后背的最上方刺的是Powerful Human,下面刺着世界上8座高山的英文名字,有珠穆朗玛峰、阿尔卑斯山、乞力马扎罗山等。胳膊上则刺着他自己写的诗。鲁班是个青年诗人,正在筹备他的第一本诗集。他向盟友们介绍说,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爬山,他最喜欢的职业就是塑造健美的身材。他向盟友们展示了他的肌肉,与参加健美比赛的运动员毫无二致。鲁班说他的信念就是要征服一座座高山,每登上一座高山,都要把写着他的名字的旗子插到山顶上。他还在世界各地采集了许多儿童的名字,写在他的旗子上。这些举动,都是他塑造Powerful Human的方式。
盟友们很开眼,似乎对信念一词有了新的认识。可是鲁班与凯米的私生活,又让盟友们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混乱。鲁班30岁,儿子已经12,两次离婚,为了不再生育,主动结扎。凯米25岁,与丈夫离婚。凯米是在鲁班来中国的前几天认识他的。当时凯米正在跟丈夫办离婚。鲁班问她愿不愿跟他来中国,凯米不假思索地说,想。一个星期后,他们在北京的一套公寓里同居,没有办结婚手续。
鲁班和凯米的生活方式正是许多盟友向往的。还有,文身是杨永信一直批判的。一些文身的盟友,来到网戒中心后,被强行洗掉。可是鲁班的行为却让盟友们觉得文身没有什么不对。他们拿鲁班向杨永信抗议。
据说鲁班和凯米走后,杨永信费了许多口舌向盟友解释,为什么鲁班做的事情他们不可以做——鲁班有信仰,不沉迷网络,鲁班文身是为了向世人展示他的信念,不是标新立异,鲁班与凯米私奔是为了爱情。盟友们却用同样的语言向杨永信叫板:我们也有信念,我们上网就像鲁班爬山,我们离家出走也是为了爱情。杨永信以不容置疑的口气说道,鲁班是美国人,你们是中国人,鲁班已经成年,你们多数是未成年人。这就是差别。你们要学习鲁班培养信念的精神,却不要专做鲁班!
杨永信当初请鲁班来,只想让他介绍美国青少年上网的情况,没想到这位Powerful Human热情过头,以致惹了些麻烦。好在麻烦很快就平息下去,尤其家长们支持杨永信的观点,鲁班就变成了一个培养信念的符号。
鲁班一直讲英语,我当翻译。可我的听力不好,有些话要让鲁班说两三遍。郝向宏一直藏而不露,后来有几句我实在听不懂了,他才出山。他正在念武汉大学的传播学博士。博士入学考试英语得了81分,免修。他的口语和听力都很好,有他帮忙,我才免强把鲁班的话翻译给盟友。
鲁班讲完,盟友们抢着提问,我要给盟友翻译。突然,从盟友的坐席上传来了一个女声,讲着一口流利的英语。我循声望去,在盟友的最后排,站起一个女盟友,直接用英语向鲁班发问。问的什么,我听不懂,郝向宏似乎也没听懂。鲁班与女盟友直接对起话来,我听了半天,大概才听出他们说的是美国的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这个女盟友以这样的方式出场,着实让郝向宏和我都吓了一跳:原来,盟友中有这样的高人!
谁解女儿心中事
那个盟友叫付春杏,来自山东青岛,24岁,大学本科毕业,学的是英语专业,分到一家职业学校当英语教师,因为迷恋网络,产生严重的性格自闭,工作干不下去,被父母强行拖来,戒治网瘾。
杨永信说当时付春杏在女盟友中是年龄最大的一个,也是最泼皮、最难缠的一个。被送来的当天晚上,付春杏逃跑不成,用脑袋猛撞墙,前额撞出一个4厘米长的口子。
付春杏的妈妈是个中学高级教师,年近50,教出了无数个优秀学生,北大、清华、哈佛的高材生也不稀罕,独独与女儿无法沟通。她对杨永信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她最爱的是女儿,女儿却说,她最恨的是妈妈!
究竟什么原因让母女之间爱恨产生如此大的反差呢?据付春杏的妈妈说,可能是因为她曾经反对女儿与一个老师谈恋爱。女儿念大二的时候,爱上了她的一个老师。那个老师比她大15岁,与妻子离异,带着一个18岁的儿子。老师的人品如何姑且不论,单就年龄这一点,妈妈坚决不同意。后来这个老师调离了那所学校,付春杏也与这个老师结束了关系,事情就此了结。母女的关系就产生了严重的错位。
第三章 网络公主的杏花春雨(7)
对于付春杏妈妈的说法,杨永信不全相信。就女儿的表现看,她对妈妈的态度好于爸爸,她从来没有在杨永信面前说过恨妈妈的话。女儿的自我封闭,怕是另有原因。
付春杏原来就喜欢上网,与老师的恋情结束后,对网络更加依赖,在学校宿舍里上,在网吧里上,放假回家,把自己关进屋里,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上网。谈恋爱都没有兴趣。有男同学追到家里来,她冷冰冰地接待一下,就甩给父母,自己回屋上网。一来二去,追求者望而却步,她成了孤家寡人,父母却急得火烧火燎。
付春杏虽然上网,但学业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用她自己的话说,现在大学的课程,连母猪花四年的时间都能拿到毕业证。这话既说明了她的狂妄,也反映她过人的智力。她从小就是个聪明过人的孩子,记忆力好得惊人。8岁的时候就能背诵《 红楼梦 》里的许多诗,最喜欢林黛玉的《 葬花词 》。初中时又喜欢上李清照和李煜的词,念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样的句子,她就能感动得泪流满面。父亲是个军人,对女儿的这种爱好颇为不齿,嘲讽说“都是些颓废消极的东西”,她却还一句:“颓废在艺术上是一种极高的境界,不是你这样的老粗能理解的。”父女之间的冷暴力由此产生,竟至十几年相互之间很少沟通,形同路人。
杨永信认为,仅仅艺术情趣上的差异,不至于产生如此大的隔膜,父女之间必有别的隐情。杨永信曾经多次启发付春杏,想让她自己说出来,每次提起父亲,付春杏就报以沉默。有一次,杨永信又拿妈妈的话刺激付春杏:“你妈妈说她最爱的是你,你却说你最恨的是她,真是这样吗?”
“不,”付春杏摇了摇头,“我从没说过这样的话,这是妈妈的错觉。我最爱的也是妈妈,妈妈是世界上对我最好的人。”
“为什么不是爸爸?”
“爸爸?哼,他也配!”
“为什么不配?他是你的亲生父亲,给了你生命,怎么不配?”
“他曾经说过,他最看不懂的是我,可我看得最透彻的就是他,一个丑恶的、肮脏的臭男人!”
杨永信心里一惊,莫非在这对父女之间,发生过那种最不入人伦的事情?杨永信想再问下去,付春杏紧闭双唇,关闭了心门,什么也不说了。
杨永信耐心等待着,寻找着机会,让付春杏自己敞开心扉。有时正面强攻不行,只好采取迂回战术,从侧面攻其不备,同样可以达到目的。
在一次心理课堂上,杨永信点评了一个红杏出墙的爸爸,那个爸爸羞愧难当,给盟友和妈妈下跪。杨永信无意扫了一眼盟友,发现付春杏泪流满面。他问付春杏是否有话要说,付春杏泪如雨下,一句话也说不出,只是哽咽。第二天一早,班长把付春杏的日记本拿给杨永信,付春杏前一天晚上的日记揭示了一个16年前的秘密:
……那年我8岁。我记得很清楚,我过生日的时候,妈妈给我插了8根蜡烛。蜡烛明明是妈妈买的,她却说是爸爸买的。爸爸总不在家,都是妈妈照顾我。我老生病,爸爸偶尔回来看我,还常跟妈妈吵架,一吵一夜,吓得我缩在被窝里,像只可怜的小猫。妈妈说爸爸外面有人。我不明白什么意思。爸爸要做工作,外面怎么能没有人呢?有一天我发烧了,妈妈出差,爸爸把我送进医院。护士给我打吊针,我想让爸爸陪着我,爸爸却坐不住,来来回回地晃,晃得我眼晕。我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听见女人说话的声音,我以为是妈妈,睁眼一看,一个陌生的女人,比我妈妈年轻,声音尖尖的,她在催爸爸走。爸爸说女儿病着呢,我怎么能离开?那女人却说,这么大的女儿了,有护士陪着,你在这里有什么用?我们的事最重要,这是考验你的时候。我以为爸爸不会走,可是爸爸走了,说是安排了一个叔叔晚上来陪我。我哭着睡着了,晚上醒来,病房里只有我一个人,不见妈妈,也不见爸爸。过了一会儿,来了一个陌生的男子,说是我爸爸的同事,让我叫他叔叔,他说我爸爸就要给我找一个新妈妈了,我生气了,转过脸去不理他。他不说话了,也没有动静,过了一会儿,我觉得大腿上好像有个虫子在爬,我伸手去打,原来是那个所谓的叔叔的可怕的手……
杨永信克制住心跳,还好,只要那个人不是爸爸就好。
两天后,杨永信叫来付春杏的爸爸和妈妈,把付春杏的日记给他们看了。妈妈哭得像个泪人,爸爸捶胸顿足,大骂道:“畜牲!”妈妈哭了很久,抱住爸爸说:“老付,你是冤枉的,可我不能原谅你,更不能原谅那个流氓!”
付春杏的爸爸也哭了:“让女儿骂我吧,一切的罪孽都是我造成的。那个流氓的确不能原谅,可是两年前他就出车祸死了,我总不能去鞭打他的尸体吧!”
“你要向女儿忏悔,你要给女儿解释清楚!”妈妈揪住爸爸不放。
杨永信了解到,付春杏的爸爸与妈妈要离婚的事纯属子虚乌有,是妈妈的错怪。付春杏的爸爸是搞军工的,高级工程师,常常承担军队的一些秘密工作。那几年,部队给他配了一个女助手,是一个工作狂,急性子,常常逼着付春杏的爸爸加班加点工作,而且常年受部队作风的影响,说起话来都带火药味。像“我们的事最重要,这是考验你的时候”这样的话,在部队里算不了什么,可是听起来却像是第三者插足时的要挟之语。一个8岁的女孩,听到这样的话,难免会伤心、怨恨。可是16年的心结了,怎么才能解开,仅凭爸爸的忏悔,就能让女儿尽释前嫌吗?
又过了两天,杨永信的办公室里来了一家三口,一对夫妻带着一个18岁的儿子。他们不是来住院的,而是来充当证人的。那个妻子就是付春杏爸爸当年的女同事,为了证明付春杏爸爸的清白,她接受杨永信的建议,把自己的老公和儿子全部带来,他们一家三口向付春杏道歉,请求付春杏结束与她爸爸的冷战。
付春杏的妈妈搂着女儿,说道:“女儿,这么多年,我们错怪了爸爸,爸爸是个好人,是个有事业心的人。”
付春杏的爸爸以从未有过的慈祥目光看着付春杏,说道:“女儿,爸爸对不起你,请你原谅爸爸,爸爸发誓,决不再做对不起你的事!”
“哇!”付春杏痛苦一声,扑进爸爸怀里,16年的怨恨化作一腔热泪,滴在爸爸脸上,温暖着爸爸的心。
妈妈伸开双臂,搂住丈夫和女儿,一家三口,抱作一团。
3个月后,付春杏出院,回单位上班,正式走上讲台。
2008年3月,付春杏返回网戒中心,与盟友们分享她戒网瘾的感受。她把刚刚领到的第一个月的工资捐给了网戒中心。
付春杏的父母陪她一同来的,他们说,他们一家三口是杨永信的三件作品。
第四章 少女的耳光和拥抱( 下 )(1)
“我理解不了我爸和我妈。有时我觉得我妈贱,活该挨打受气。有时我又觉得我爸苦,在外面累死累活地挣钱,回家就得听我妈的唠叨,还有审查。有一段时间,我妈天天像女间谍一样跟踪我爸,说我爸有外遇……我就是在这样一种家庭环境下长到22岁,念完中学,考上大学,我都觉得是个奇迹。我从小就想离开家,只想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安静的地方,可我找不到,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了网络,网络实在是个好东西,它让我找到了归宿,结束了心灵的漂泊……”
第一天拍摄:心理医生三次发怒
当我完成中纪委的任务回到中央电视台时,已经是2007年底。这时,国内的网瘾戒治机构发展到数百家,但疗效不一,争议很大。孩子上网的问题依然是一个社会热点和难点,网络游戏引发的死亡事故频频发生,许多有识之士呼吁政府加强对网络的管理。戒治网瘾真的如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