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后来,我们离开。
傍晚的时候,那些领导送我与我的外祖父到了车站。许多年以后,我知道那个地方的名字——赣榆县!
——————(03)庸医误人,小仲众哑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到了1988年,这一年,我已经10岁。夏天的温暖带来了健康的气息,树冠花丛中,蝉鸣不止。我读的已经是小学三年级的下学期。
在一个舒适的下午,我与几位同学到了学校旁的小溪游泳。当斜阳散发着美妙的霞光,我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跑回家。进门的时候,看到了外祖父。
外祖父慈祥地笑着,那身影,在阳光的抚照下,甚是伟岸。他带来了好多好吃的东西。但是,也带来了一个噩耗。
这几年来,由于外祖父在本地的事务繁多,一直甚少外出。我当然也就没有再去过江苏,更别提遇到仲众。不过,我并没有因此忘却江苏之旅。外祖父的脸色有些沉凝,他喃喃地讲述着……
前些天,4岁的小仲众,由于季节变化,感冒高烧。本来,这个很容易就可以治好的。然而,不幸的是,医生用药过重,导致他双耳失聪,乃至声音沙哑。由于疏忽,仍然依赖那个医生的治疗。到了第二天,小仲众已经由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变成了一个听不清楚声音、说不出话的哑巴……
听到这个消息,我非常的震惊,连声追问外祖父,哪怎么办?哪怎么办?
外祖父看我着急的样子,略为点头,继续着小仲众的故事……
原本以为是一时的故障,又让小仲众好好休息。可是,当他再次苏醒过来,张着嘴,却仍然发不出一丁点儿声音。机灵的小仲众似乎也意识到自己不能说话,急得一个劲儿地哭。他的哭,只看得见眼泪,却听不到丝毫的动静。假设,此时真的能够呐喊出声音,必定惊天动地。他的父母终于确认这种剧变,焦虑异常,顾不上去埋怨那个医生,接连几天,抱着爱子四处寻医……
说到这里,外祖父停了。这是一种希望,也是一种期待。我似乎知道再问下去也没有用,只好忧虑地坐在一旁发呆。那时,我真的很恨那个医生。多年以后,我读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时,看到了一句话,“天下庸医杀人,又有哪一个不是好意?”更感甚是!
——————(04)哑巴童年的音符——————
接下去,关于小仲众能否恢复正常的事,我断断续续从外祖父那里知道。
小仲众家里,不断地变卖完所有值钱的东西,求医问卜。甚至,四处借钱。遗憾的是,一切努力都有如东流水,不但于事无补,而且让这个原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已经背负了2万余元的外债。算一算,在那个年代,一斤猪肉多少元?一户农民的年收入才多少?普通的家庭,至多就是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略为有些积蓄。
那时,我偶尔会到附近的大孙饭店吃面条汤或饺子,一碗是2毛钱。现在一碗是5块钱,单纯凭这个来折算,2万余元,至少相等于现在的50万啊!简直就是天文数字!成了一座极难推翻的大山!
天意如此,人力难违。小仲众一家人,面对渺茫的前景,痛不欲生。至此,已经无能为力地渐渐地放弃了对他的治疗,只好把他当作哑巴来养。
小仲众那70多岁的老奶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抚摸着孙子的脑袋,天天以泪洗面。老人家就是坚强,她不相信小仲众从此会成为聋哑人,顾自风雨无阻地拄着拐杖四处寻找“偏方”……
我的外祖父是个非常有本事的人,四书五经倒背如流,历史典故信手即可拈来,山医命相卜,各等杂门功课了然在胸。不过,对于这个疑难,他还是没有万分把握,更何况小仲众的病情已经拖了好久。当然,我也知道,外祖父他也在联络一些故友,寻觅那避世的名医。
在那好长一段时间里,小仲众仍然生活在一个无法说话的世界。每当他看到周围的人能张口说话,都十分羡慕,可是这只能让他心情更加复杂。日常之间,也极是不便,有时候大人没理解出他的意图,他急得使劲揪自己的头发,扯破嗓子啊啊啊。大人只有通过他的一些动作,努力猜测他所表达的意思……最让他难过的是,跟同龄的伙伴们在一起玩的时候,他扯破嗓子,就是一个字也发不出来,那些同伴们都不喊他的名字,而且,渐渐地,再也不愿意跟他玩,“哑巴”也成为大家叫他的代号……在众人的嘲笑中,小仲众经常一个人躲到墙角里,哭泣不止,极度绝望。看到他难过的样子,他的父母的心在滴血,却又爱莫能助,想到辛酸处,也只能抱头痛哭。听说,他的父亲头发很快就急白了。
外祖父跟我说这些的时候,总是慈祥地望着我。
后来,学校有一堂课讲的是贝多芬的故事。我颇有感触,拿来一张白纸,用铅笔画了起来。那是贝多芬在弹琴的潇洒模样,双手飞扬。但是,他的脸是侧面的。那时,我不懂怎么去表示“聋”和“哑”的特征,只好将他的耳孔涂满铅粉,将他的嘴巴画成一条紧闭的线。这幅画的上面,一个字也没有,不过我“刻意”在钢琴键的四周勾划出一个个音符。
不久之后,那幅画寄往了千里之外。我相信小仲众一定看得懂里面的意思。
——————(05)神奇的针炙——————
1990年,我12岁的时候,终于随外祖父第二次前往小仲众的家乡。不过,也不是直接去。中间曾翻山越岭转到另一个地方,邀约了一位老中医。那个老中医,白须垂胸,神仙风骨,与我外祖父很谈得来。
当我们三人到了小仲众的家门前时,他的奶奶一眼就看出来意,不禁热泪盈眶。老中医很敬业,立即为小仲众把脉看相。小仲众很激动,他真的企盼能够开口说话。小仲众的奶奶在一旁,神情焦虑地期待答案。老中医观察了好一会,开始询问一些情况。
这两年,小仲众的奶奶一直在四处打听,看有什么偏方能治好孩子的病。然而,试过多次,都无济于事。她担心,这一次又会怎么样的结局。不过,她又似乎有一种预感,这次与以前的绝不相同。
不久,小仲众的父母也回来了。午餐非常简单,由我外祖父点的菜。即是清煮白粥,炒大白菜,几个熏地瓜,以及一些杂咸。老中医也赞叹这样的吃法,身体会更好。
午后时分,阳光从窗外斜照进来。老中医开始用针炙的办法为小仲众治病。只见,老中医将手中的长针移到一缕阳光的照耀下,旋转着闪出一道道银彩。6岁的小仲众心里发慌,躲到了他的奶奶身后,吓得哇哇大哭。他的奶奶慈祥地鼓励着。小仲众心头浮起一直以来对发声的强烈渴盼,终于咬咬牙,走到老中医的前面。
老中医自始至终,非常安祥,吩咐着一些具体的安排。他的动作有时很慢,有时很快,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却又陶醉不已。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初次治疗总算结束。老中医吩咐,这样的治疗必须持续三个月,才可以有成效。
小仲众一家又燃起了希望,跟随着,去认识了老中医的家。约好每天按时过来治疗。
不觉间,下午风吹得浓,我与外祖父告别众人,准备回去。临别的时候,小仲众从口袋拿出那张我寄给他的贝多芬弹琴图,向我展示着,并且坚毅地露出笑容。我朝他点了点头,感谢他的收藏。我想,他可能知道了贝多芬的故事。
当希望与转机出现,那些追求的人,总是勇往直前的!
接下去的每一天,小仲众一家,以他的奶奶为主力军,总会从大老早,坚持着翻山越岭,赶到老中医家,接受一个小时的治疗。治病之道,有如抽丝,急不得。命运就在这夸父逐日式的艰难中,隐隐有了转机。
三个月后,奇迹真的出现了!小仲众的声带,竟然发出“嗡嗡”的声音。
这对于6岁的小仲众来说,无不是一个惊喜,一个噩梦的觉醒。他欢喜得手舞足蹈,一看见人就“啊、啊、啊……”地“说”个不停……
一家人喜极而泣,前往拜谢老中医。老中医吩咐,针炙只能起辅助作用,关键还得小仲众多做发声训练刺激声带的“复苏”。
不久,我也从外祖父那里获得这个喜讯。那是小仲众家里人,特地跑到附近,拨了长途电话。虽然,那个长途电话有些贵,但是,抵不过“胜利曙光”的传播!那一天,我拿出毛笔染墨,在一张电视周报的背面,写下了八个字——医学高手!医德高尚!
——————(06)贝多芬唱歌了——————
很快地,小仲众被父母送进了学校。在此之前,还一直担心,将来是不是要报考聋哑学校。现在,那种担心,已经可以消失。
可是,学校里,小朋友们仍然笑他是个哑巴,跟在屁股后面指指点点。
小仲众非常坚强,他认为,只要能开口发音了,就不愁说话。顽强的意志促使着他坚持每天练习发音,练习说话。奶奶也每天一个字一个字地教他。他含着泪,一个字一个字地练习发声。早上,父母出去干农活,他就坐在床上打开课本,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了一个钟头,然后,再去上学。在上、下学路上,他常对着花、草和鸟儿“说”个不停。“读”完了课本,又开始“读”老师教的儿歌。他将课本的书页都翻破了,他的父亲又步行去县城重新买了一套新书,还专门给他买了几本连环画。他如获至宝,不分昼夜地练,时常练得口舌生疮、喉咙发炎。他的父母心疼不已,让他休息几天,不准“说话”。他急了,一个人躲到厕所里练,躲到野外练。
他的这些消息,我都是通过外祖父知道的。我默默地为他高兴,希望他能够快些恢复说话的功能,然后,每一天可以过得更加开心。
在学校里,小仲众最喜欢上音乐课。每当沉醉在美妙的旋律中,他多少年来心灵上积压的伤痛就会渐渐消减。有一次,他听到小鸟的啼叫很美妙,骤然参悟出以唱歌的方式来进行发声训练。自此以后,他嘴里总会不断地飘出歌声,他走路的步伐也显得轻快。
功夫不负有心人。
通过两年的顽强练习,曾经的绝望已经成了往年的落叶,辗转成泥土,幻化为翻倍的希望。小仲众在差不多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终于完整地唱出一支曲子——《世上只有妈妈好》。
那支曲子,就像一声报春的信号,让家人看到了小仲众康复的希望。后来,他又经常将那支曲子的歌词进行改动,继续练唱。有时是“世上只有爸爸好”,有时是“世上只有奶奶好”,有时是“世上只有朋友好”……
他天生是一个感恩的!他唱歌也没有一味盲从,而是能够联系现实,给予变通!这种发自内心的唱法,潜在的情感更加受到激荡。半年后,仲众终于能开口说话了。
一家人激动得彻夜未眠,他的两个弟弟陪着他欢快地跳起舞,亲朋好友也纷纷过来庆贺。同学与伙伴们,也渐渐对他改观。他非常宽容,于是,他变得更加开心。
不久,我收到他寄来的一封信,信纸上面只有一句话——贝多芬唱歌了!
——————(07)苦难的人有爱心——————
那封信我收藏了好多年,但是,后来在一次搬家的时候,不小心漏失了。跟着漏失的,还有我的一些日记。那时,我从下午找到了深夜,第二天又找了一整天,可是,我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丢失了。最后,只好深沉一叹。
我与仲众的第三次见面,已经是2000年的4月。这一次,外祖父并没有去。那时,我从潮汕美术院校毕业了好一段时间。时常带着画具,独自出远门。江苏是我向往以久的江南美景,更何况那里有我的不少好朋友。
真的可以说“十年生死两茫茫”!在早晨的霞光中,我与仲众见面了。两人互握对方手臂,洋溢着喜悦。他的个子与我差不多,很壮。看不出是个农村娃,给人的感觉是真诚善良、阳光帅气。我们背对背比了身高,甚至,他比我还高一些。我问他身高多少。他说大约是177公分。他回答得很快,真的让人难以想起他曾经是个哑巴。我再次打量了一下他,欣然地笑道,哈哈,我是176公分,果然比我高一些。
突然,他说要去无偿献血。我一听,不由吸了口冷气,问他真的受得了?他说自己有63公斤,献点血也没有什么,更何况这是体现爱心。我说,我也恰好是63公斤,总不能充狗熊,只好舍命一起去献爱心。他笑了笑,说待会请我吃牛肉。我一听就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