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将列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猛将列传-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针对这种情况,非常能找到战场上有利因素的白起决定给楚国来一个狠的,他率军长驱直入,直捣楚国的腹心地带,给楚国来一次毁灭性的打击。

  他的进军路线是这样的……他从蓝田(今陕西蓝田西)出发以后,就像风之子一样通过商(今丹凤),越过丹水扑向武关(今商南东南),然后跟着汉水的流向向南杀去。

  他的孤军深入楚地,行军速度极快,而且极为顺利,他在楚国土地上如入无人之境,直接抵达了楚国位于汉水流域的军事重镇邓(今湖北襄樊北),以及楚国的第二首都鄢(今宜城东南)。

  白起在率领军队度过汉水的时候,自己过河拆桥,同时把所有用来渡河的船只一把火烧了,他告诉士兵们:“现在我把所有的退路都给毁了,包括我在内谁也回不去了,如果想要回去,可以,等我们把面前的敌人杀光了,我们再造桥造船,然后回家吃饭,你们认为怎样?”

  他手下的士兵被他决死战斗的勇气所感动,轰然叫好,纷纷表示一定会勇猛杀敌,杀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

  楚国的军队望着疯子一样的白起,心中胆寒,当白起令旗一挥,秦军士兵就像妖魔般杀上前来的时候,他们根本就无心恋战,节节败退。邓城被楚国人弃守,白起哈哈笑着策马进城。

  但是下面的仗就没这么轻松了。由于鄢距离楚国的首都郢(今荆沙北)非常近,两地可以说是唇齿相依的亲密关系,所以楚国人无论如何也不能把鄢给丢了,他们集结了重兵,要在这里和白起对垒一下。

  白起在这里遭到了进军楚国以来最为猛烈的抵抗,毕竟哪个国家都很看重自己的首都,因为它就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关乎面子问题,轻视不得。

  白起多次向鄢发动攻击,但是楚人也抱了必死之心,咬紧牙关决不放弃,白起一次次的攻击都被他们挡了回去。

  白起心说这可不是办法,他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绝不能在这里长期作战,吃饭问题不说,秦军是劳师远征,周围也没有兄弟部队可以依靠,一旦楚国调集大批人马围攻自己,那这几万秦军一定是有死无生。

  怎么办?白起在军帐里转了好几圈,一时之间也想不出好办法,他心里觉得气闷,就带了几个卫兵出去转转。走着走着,他忽然眼前一亮,自顾自的大笑起来,吓得他身边的卫兵以为他被急疯了。

  他被急疯了么?当然没有。他之所以忽然大笑起来,是因为他看见了一条河。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两岸稻花香,在漫天稻花香里,他驻足在夷水河畔。他让士兵下去测量了夷水的深度,然后亲自顺着夷水走了一百多里山路,心中有了一个大计划。

  回到军帐里以后,他立刻召开了前敌会议,宣布暂时不打仗了,全军转变职能都去当水利部队,筑坝、修渠。将领们呆了,不知道白起要干什么。

  白起微笑着给大家解释说:“各位,楚国在鄢的守卫极为顽强,我们一时半会儿是打不下来的。但是我们也不能长期在此作战,时间长了,局势会对我们非常不利,所以我们必须速战速决,快速夺取鄢城,然后趁势拿下郢城。我们该怎么达到这个目的呢?我想到了一个办法,水淹鄢城!”

  将领们轰然雷动,纷纷询问他怎么样才能淹了鄢城?白起就把自己实地考察的心得体会告诉了大家,等大家都明白了自己的意图之后,他立刻宣布谁谁谁负责筑坝,谁谁谁负责修渠,谁谁谁负责给大家搞好后勤,谁谁谁负责警戒等等,任务分派完了以后,秦军将士都很兴奋,摩拳擦掌的投入到了新的战场。

  一个月以后。

  在明亮的月光下,守卫在高高城墙上的楚国士兵听到远方传来铺天盖地的喧哗声,他们伸长了脖子努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遥望,想要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不一会儿,他们的脖子都缩了回去,因为他们惊恐的发现漫无边际的大水汹汹而至,雷鸣般的涛声震耳欲聋,高大的城墙在惊涛之下少女一样战抖着,白花花的大水无情的袭击着拦住了它们去路的城墙,它们愤怒的撕扯每块可以够得着的城墙,然后狠狠的把城墙咬碎。

  洪水很快就攻进了城中,它们肆无忌惮的在城里横行,无数的房屋被它们推垮了,数十万军民的生命被它们席卷而去。

  白起利用水攻取得了鄢城。取得鄢城以后,他没有接着发动攻击,而是快速致信国内,要求补充兵员,多送些羊肉泡馍来给士兵们吃喝,同时他还给昭王出了个主意,请昭王把国内被判了有期徒刑的罪犯都发配过来,白起将给他们一个自由之身,让他们在楚地安置下来作为自己的后方。

  秦昭王满足了他每一个要求…大家看看,上面有一个好领导办起事来多顺利啊!

  白起办完了上面那些事儿以后,擦了擦自己的獠牙,冰冷的目光盯住了楚国国都郢城,那里才是他最后的目标。

  公元前278年,做好了一切准备的白起率军直扑郢城,他的军队势如破竹,经过短暂的激战之后就攻下了郢城,楚顷襄王一看大势不好,夺路狂奔,气都不带喘的就跑到了河南陈县(今河南淮阳)。白起挥军追击,首先打下了西陵(今湖北宜昌)。

  他在这里干了一件很绝的事……为了灭绝楚国人收复失地之心,他一劳永逸的放火把楚王老祖宗埋藏尸骨的夷陵给烧了,边烧他还边说:“老楚,你们还想回来?我烧了这些念想,你们还有回来的必要么!”

  干完这件事以后,他不再理会自己燃放的冲天大火,跳上马背就去追击楚王,准备把这个还活着的也杀了。

  这时候楚王已经宣布楚国的国都换地方了,陈县就是楚国新的国都。白起一听就不乐意了,他率领军队一路追上去,连续向东攻取了楚国的竟陵(今潜江西北),直至安陆(今云梦、安陆一带),南到洞庭,以及大别山以西江汉一带大片楚国领土。

  后来因为国际形势的变化,白起停止了对楚顷襄王的绝地追杀,根据秦昭王的指示,他在自己占领的地方设立南郡以后就休兵罢战了。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南郡的治所就设立在楚国的首都郢城。

  鄢郢之战到此结束。

  鄢郢之战是一次大规模的战役,在这次战役中,秦军将领白起选择了有利时机,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打击了正确的敌人,他孤军深入,客战楚境,把自己置于死地而后生,击楚要害,终收破楚之效,夺取了楚国的半壁江山,严重的削弱了楚国的实力。

  白起的仗打完了吗?没有,还早着呢,他的面前还有许多敌人,所以他的战斗还会继续。生命不息,杀敌不止。

  下一章咱们再接着聊吧。

第十三章 所向披靡(下)
这一天,秦国国都咸阳城里彩旗招展,锣鼓喧天,人山人海,朝廷里的文武百官纷纷列队出行,跑到城门外去迎接凯旋归来的白起。

  白起在离首都三十里时就看见了盛大的迎接队伍,文武百官衣冠赫赫,仪仗喧天,无数的百姓争先恐后地簇拥在道路两旁等着瞻仰他绝世的风姿。白起看着这些并没有志得意满,他心里很清楚未来还有无数的仗要打,一旦自己失败,大家也会欢天喜地的来看自己的脑袋是怎么掉下来的,所以他表现得很谦虚,对每一个来迎接的官员他都点头含笑致意,绝没有功臣的那种自傲。

  到了都城,秦昭王举行了热烈而又隆重的欢迎仪式,当众褒奖他说:“老白不但能打仗,还能安抚手下的士兵,让每一个士兵都心甘情愿的接受他的指挥。老白同志打仗是一等一的,从来没有打过败仗,每次发起攻击,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而且老白的军队从来不敢骚扰百姓,使百姓安居乐业,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啊!”

  秦昭王热泪盈眶的说着,他手下的文武百官齐声应和,当时的场面极为热烈,弄得白起的眼睛也湿润了,心中无比感激昭王给他的巨大荣耀。

  昭王等大家的情绪平稳下来以后隆重宣布封白起为武安君(言能抚养军士,战必克,得百姓安集,故号武安),当他宣布完了以后,全场响起了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这里我们有必要把“武安君”这个爵位解释的详细些,以便大家了解昭王给了白起一个什么样的封号。

  首先“武安”的意思就是能够以武功治理乱世,平定*、入侵,在作战中能够大批量的消灭敌人,享有崇高的威望,在各个国家都很出名,这样的将领才配得上“武安”两个字。

  “武安”这个称号最早出自西周,后来的历朝历代都把自己国家里最勇悍的将领称之为“武安”。

  “君”是卿大夫的一种新爵号,一般是拥有土地的卿才被称呼为“君”,就这个意义而言,“君”就是指在自己的土地上可以像国君一样生活、发号施令的“卿”(“天子、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唐贾公彦又疏道:“以其有地则有臣故也。”这里指出了称君的两个条件,一是据有土地;二是属有臣子。)。

  大家明白了吗?从今以后,白起上朝时在昭王面前是臣,回到家里就是君。

  这才是真正的光宗耀祖,白起从一个小兵奋斗到了今天的地位,真可谓威风盖世,位极人臣了。

  好了,我们现在已经懂得了白起被称为武安君的由来和意义,下面就接着看他打仗。

  先来说说黔中之战吧,因为这是他被封君之后打的又一次大仗。

  黔中之战是秦军主动进攻楚国黔中郡(今湖南、湖北西部、贵州东北部) 

  的一次典型的远途奔袭,白起以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方式又一次狠狠教训了一下楚国。

  啊,那位读者问了,秦国干嘛老跟楚国过不去?刚把人家打的满地找牙,这才过了多久又跑去收拾人家去了?

  嗯,这问题问的好。我来回答一下。

  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秦国之所以揪着楚国打,就因为楚国的地盘比秦国的大,加上现在楚国好不容易出了一个昏君,其国力日渐低下,不趁着这时候好好修理它,多抢一些土地回来,还更待何时?

  在这一次战役中,秦军在白起的率领下实行了一次战略迂回,他们先从陇西(今甘肃临洮)进入四川,在四川补充了十万兵员以后沿着涪水(嘉陵江支流,处四川中部,应该就是榨菜比较出名的那个地方)南下。

  一路上秦军将士们克服了无数的困难,他们就像后来的红军将士一样连续翻阅了山高万仞的岷山山脉(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和直接苍穹的摩天岭(看看这名字!),然后狂飙突进,飞也似的越过云贵高原,突然出现在楚国的大后方!

  他们的出现把楚国人吓得目瞪口呆。因为当时楚国把军队主力调集到了和秦国交界的西北部来备战,后方极为空虚,几乎没有可战之兵!他们打破脑袋也不会想到秦国军队就这么飞过来了!

  秦军把楚国打了一个干净利落的措手不及,楚国军队仓促应战,然后直接倒下。秦军顺利攻下黔中,楚国的那位昏君顷襄王唉声叹气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把上庸(今湖北竹山)和汉水以北地区交给了秦国。

  写到这里,我自己也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秦国不直接把楚国灭掉,干嘛还留着它呢?

  仔细分析一下当时的形势我们就会明白……灭不得!因为秦国当时已经是全民公敌了,他想要灭掉楚国就必须全力以赴,否则是不能轻易覆灭楚国的,楚国虽然失败了几次,但他的根基还在。并且秦国的对面还虎视眈眈的站着齐、燕、韩、魏、赵等几条大汉,他们中的每一个都非常想把秦国撕碎吃了,因此灭楚的条件和时机还不成熟,要不嬴政怎么会到了最后才对楚国倾力一击呢!

  好,闲言少叙,我们接着看打仗。

  白起抢回了黔中以后还是没歇着,他紧接着又打了华阳之战。

  华阳之战是一场乱战,参与的国家比较多,杀掉的人也比较多,白起在这次战役中再次发挥了远途奔袭的强项,又为秦国抢回了大片土地。我们就从事情的起因说起吧。

  话说秦国连续打击了楚国之后,就把主要目标对准了魏国,而秦国要收拾魏国也是有历史原因和战略考虑的。

  以前秦国曾远征过齐国,取得了齐国的定陶等地,可是这些地区和秦国本土之间隔了一个魏国以致于定陶成了一块飞地,很不方便管理,所以为了把定陶和秦国本土连接在一起,就必须消灭横在中间的魏国。

  灭掉魏国的好处在哪里呢?秦国心里很清楚……灭魏以后就可以隔绝燕赵和韩魏之间的联系,打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