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系统:糖尿病、甲状腺毛病、不孕、性功能障碍、经前综合征
心血管:早发性心脏病、心律不齐、心悸
中枢神经:头痛、认知功能(分析、记忆、专注、学习)衰退
其他:容易过敏、气(哮)喘、水肿、酗酒、颈部僵硬
表8…7十个“完美主义”者的特征
1。无法停止去想所犯过的错误
2。自认是高度竞争者,难以接受做得比别人差
3。只想做对的事情或什么都不做
4。要求别人也完美
5。当感到这是一项“弱项”时,绝不会求助于别人
6。坚持把事情做到最后一刻
7。强迫性更正别人的错误
8。很注重别人的要求与期望
9。非常在意在别人面前犯了错
10。特别注意上述所描述的是否有错处
如何退回“肾上腺皮乏症”的入场券?
从以上种种讨论,可知“肾上腺疲乏症”的发生,绝非一朝一夕,可是一旦产生,即代表要付出许多有形与无形成本。从个人的生产力、创造力到决策能力逐渐减弱,进一步连带健康、快乐也慢慢失去,多年积压下来各种负荷,随时都会出现压垮“全人”的最后一根稻草。显然,这已非何种灵丹妙药能即时快速解决,而必须以全人观念、以抽丝剥茧方式,才能有效处理,以下提供从生活及饮食上矫正的一些原则:
要做的事情:
晚上十时就寝。
早上睡至九时(如有可能)。
每天都要设法做一件让自己愉快的事情。
每天都要找机会大笑。
尽量排除伤害您“元气”的人、事、物①。
时刻保持深呼吸。
相信自己能痊愈(参考第七章)。
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是喝300cc温水加半茶匙海盐(但不适合高血压及肾脏病患者)。
食用真正的完整食物(自然非加工,参见表4…4)。
找出让身体不适的食物,并且立即避免。
中午以后才吃水果(适合的水果:木瓜、芒果、李子、苹果、水梨、奇异果、樱桃)。
每一餐都应有蛋白质、淀粉类及正确油脂(请见第九章)。
多食用各种颜色的蔬菜。誗多咀嚼食物(改变狼吞虎咽方式)。
进食时要专一(不做任何其他事情,如看书、看报、看电视、打电脑等)。
每日服用营养品(请见第七章)。
尽量采取可重拾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酒,开始运动,见第七章)。
享受重获健康的感觉。
常抱感恩之心。
①伤元气的人、事、物:即每次遇上了,都会让您感到毫无能量,元气大伤的人员、事情、环境,甚至是食物,这些皆可称之为“能量窃盗”,尝试找出及避免这些元素,有助于减低压力负荷。
要避免的事(食)物:
过度劳累(聆听身体发出“No”的声音)。
含咖啡因的饮料。
糖果类。
超过半夜12点就寝。
和易伤“元气”的人、事、物在一起。
憎恨自己。
常感遗憾。
依赖食物(每天固定要吃)/过敏食物。
早上吃水果(不适合的水果:香蕉、葡萄柚、柳橙、葡葡、枣子、无花果)。
不吃早餐。
只吃淀粉类的食物。
如果能把握上述各项原则,肾上腺重回小巨人的状态仍然是充满希望的。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发炎当道,谁能幸免
打开电视、广播电台,翻开报章、杂志,最常看到、听到的药品广告,不管是中药、西药或成药,大概以“消炎止痛剂”最多。在药房内,一排排的药片、一盒盒的药丸亦以此类最常见,而大众吃过最多的药物,普遍亦以此类为主,显然,当代“流行病”的特点就是与“发炎”有关!
处于“病态年代”的一大特色,就是生活上太容易掉进感官刺激的陷阱。事实上,许多人甚至已到无法自拔的程度。在五种感官中又以视、嗅、味三觉为追求的重点,讲究的就是充满“刺激”。以“视觉”来说,由于电子产品发达,于是视听娱乐器材、电子游戏、电视、电脑、VCD、DVD应有尽有,让人可以随时随地,甚至24小时来一个“西雅图夜未眠”,只不过,当大众纷纷陶醉其中,享受无限乐趣之际,电磁波的效应与睡眠失常问题,却也悄悄伴在左右。近年来各种研究显示,这两者都会使人体的神经荷尔蒙如“多巴胺”与“褪黑激素”发生改变,继而影响体内的“发炎物质”增加,使身体处于容易“发炎”的状态;而“昼夜节奏”改变,影响了脑波形态,也干扰压力荷尔蒙及生长荷尔蒙的分泌,使身体修复能力降低。
另一方面,社会上不断吹捧外表文化,“婀娜多姿”的模特儿代言的各式各样香水、化妆品、芳香产品,更是当代女士趋之若鹜的时尚个人用品、身份象征。至于“香味”从何而来,相信无人考究,只要感觉“芳香”扑鼻,令人神魂颠倒,众生臣服,效果就达到了,但许多研究告诉我们,不管是何种“名牌”,这些标榜高贵典雅的产品,成分95%是由“石油”提炼而来的“化学清汤”,更是不少人长期“发炎”毛病的来源。美艳的背后,可是危机重重!
再来看一下现代人所要求的饮食标准,一律以色香味俱全为主,其中味道更是许多人的第一选择,因此食品制造业连“速食面”这种化学产品,在广告中也强调“香喷感官”,其他千百种的“摩登食品”也就不用说了。至于各家餐饮美食街,甚至速食、快餐就更要讲求刺激味蕾,总之要挑起消费者的口欲,让您甘心掏出钱包。可是您可知道,单单味素这种“毒性刺激性神经传导物质”,就可引起不少炎性反应,使很多人常感不适却不知原由,再加上其他添加的色素、佐料,“易炎”食物材料及错误油脂,高温烹调的方式等,实犹如火上浇油,足以令大众体内随时成为“烈焰之驱”。所有这些当今生活方式,带来的就是普天之下变成“炎症世界”!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发炎机制,一体两面
手指割伤了或皮肤烫伤了,除非伤害过大,否则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几乎都可毫无瑕疵地愈合,推动完成人体这种神奇过程的,就是前面说了很多的“发炎”。“医生,我喉咙痛,声音沙哑……”、“皮肤痒,红了两天……”、“咳嗽快十天了,还没好……”,这些都是大家很熟悉的场景。每个人都有“发炎”经验,可以说无人例外,因为一生当中,没有人能置身于受伤或感染之外,这是每个人的生存经验和代价,而为了因应这些状况,人类也有一套自我维修机制,一个按部就班的修补过程,事实上,没有这套“发炎机制”,就没有现在的人类。
“发炎”原出自一种自我保护功能,是对任何“伤害性刺激”的一种反应,反应之过程在于动员血液及免疫系统,犹如特警部队,迅速让身体产生必要的生理变化,这些变化包括受伤处血流量增加、血管扩张、血液及免疫细胞如白血球、淋巴球等大举迁徙、发炎性物质不断释放①,各种吞噬细胞能力加强、纤维细胞逐渐出现等,所有这些变化的目的是设定伤害的停损点,作损害控制,同时着手清理受伤害的组织,使其尽快复原。这好比两军厮杀的战场,有各种不同武器、兵种,进行不同战术、任务,当战事结束后,再来个战区清理。所以不管是物理性或化学性伤害,例如接触毒素、意外创伤、烧伤、烫伤、热伤或冻伤,还是生物性,如遇上各种蚊虫、病毒、细菌、霉菌感染或过敏原侵袭等,患处都会产生一连串红、肿、热、痛及功能丧失的现象,这些现象所反应的就是前述的生理变化过程。
①发炎(性)物质:指一大群由不同细胞分泌,可传递细胞(发炎)信息的化学物质(学名为“胞浆素”),有点类似荷尔蒙的作用,当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就会导致一连串免疫、炎性变化,像发炎指标之一的C…反应蛋白就是属于一种发炎物质。
基本上,属于“炎症”的身体毛病包罗万象,从小小的皮肤擦伤到长出脓疮,从喉咙疼痛到支气管气喘(哮喘),从关节肿痛到脊椎僵硬,还有一箩筐以“某某炎”命名的毛病,例如扁桃腺炎、中耳炎、皮肤炎、支气管炎、肠胃炎、肝炎、肺炎、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等,可真是数不胜数!
事实上,许多人一听到发炎,马上就会联想到上面提到的毛病,对身体是不好的,需要立刻做处理,看医生、打消炎针、吃消炎药、抗生素、搽消炎药膏等等,而医生们亦乐于顺应患者要求,为其服务。但您可能不知道,“发炎”其实有好、坏之分,好比面临非打不可的战争时,采取顾全大局(全身健康)与速战速决(减少伤害)的措施,应是战略面的上策。因此,“好”的发炎大部分是为了应付急性状况,像前述的病例大家都认识;没有发炎,便无法知道身体出现危机,故急性发炎是必要的,“它”通常属于局部的、容易被发现,而且大多数都可痊愈,不留后遗症。“坏”的发炎则完全不同,往往代表“发炎机制”失控,炎症变化转为长期现象,属于全身性、系统性,不易察觉,犹如战争变为长期的地下游击战,烽火连天,但却看不见真正的战场,因此难以掌握、易被忽略。更重要的是,“慢性发炎”几乎是所有退化性、衰老性毛病,像糖尿病、心脏病、动脉硬化、老年痴呆症、帕金森氏症、慢性肝炎、自体免疫疾病、各类关节炎、某些癌症等的命运共同体,亦是致病的重要因素,贻害很大。因此,“慢性发炎”就像绵延不断的战事,弄得家园支离破碎、民不聊生,所有这些问题其实才是大部分人的“隐性梦魇”!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星星之火,可以焚身!
我们在前面提到“发炎”原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为什么又会出现所谓“坏”的“慢性发炎”,演变成危害健康的“元凶”呢?在知道其中道理之前,须进一步了解急性和慢性发炎的不同之处。
基本上,急性发炎是经过触发、活化、调度、清除及修补五个生理变化阶段①,才使感染被控制,伤口可愈合,新细胞再长出,然后恢复原有功能。“慢性发炎”则刚好相反,顾名思义,急性是马上(一定时间内)把工作(发炎)完成;但慢性则是“歹戏拖棚”,修复延误。
①发炎生理变化,包括五个阶段:
1。触发:细菌入侵或组织受伤即启动发炎机制。
2。活化:发炎物质被活化并释放至血液中。
3。调度:发炎物质指挥白血球等细胞到伤患处进行战斗或清理工作。
4。清除:白血球像军队一样歼灭细菌(吞噬作用)及清理废物。
5。修补:最后由纤维细胞(好像人体工兵)作整理及维修现场。
慢性发炎通常是诱使发炎的扳机不停地扣着,例如一直接触过敏源或暴露在化学毒素中而不知,感染的病毒挥之不去,像B、C型肝炎病毒带原。长期扣着扳机代表“活化”持续,各种与发炎有关的细胞不断被调派去患处,炎性物质持续释出,清理的工作越来越难以完成,附近的组织开始受到波及,修补工作负担加大,受伤处不易愈合或出现疤痕、瘢块情形(这些状况发生在血管内,就是形成粥状硬化、胆固醇积聚、管径变窄、血压上升、血管开始阻塞;出现在肝脏,就是大家常听到的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形成),到这个时候,功能失调变成常态。不过,更重要的是慢性发炎大部分会演变成全身性、系统性,而且无法真正痊愈或愈合。
此外,发炎的组织会产生“放射式”效应,使得看起来毫不相关的远处器官受影响。例如近年来研究显示,慢性牙周病或牙龈炎会引起血管硬化,并且与冠状动脉病变(冠心病)及脑中风有关;长期大肠激躁症和“肠渗漏”现象(第十章)与关节炎关系密切等。显然,即使一开始看似无关痛痒的小发炎,假如让它变成长期慢性的话,许多出乎意料的毛病就会产生,出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景况。但为什么那么容易变成慢性呢?这就是前述的当代生活方式,尤其是饮食方式,使很多人身处“易炎”状态而不知。因此要避免“星星之火”焚身,去除慢性发炎“原因”与降低发炎“风险”确是首要任务(表9…1至表9…7),但在病态年代中,要真正做到这两点并不容易,因此设法平衡“发炎机制”,让发炎物质得到安定,不失为更切实际的做法。当然把“发炎—消炎—肠渗漏—发炎”的恶性循环打破,建立一个不易发炎的身体就是终极目标了。
。 想看书来
“发炎—消炎—肠渗漏—发炎”的梦魇旋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