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悠外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忽悠外传-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Tom?李应和说:“我觉得脸上长点疱不但不难看,还有一股特别的魅力。我脸上想长一点,还没这福分呢!这个广告,把脸上长疱说得跟偷了东西似的!”
  唐若水:“是啊!我女儿脸上也时常长点小疱,原来觉得没什么关系。这个广告播出来后,她立即就向我要钱买药,说感到全世界的人都在盯着她看,要不赶紧治好,怎么出去见人啊?”
  赵老师笑眯眯地说:“嘿嘿,这个羞辱恐吓法,用途广得很,对女人、小孩、年轻人特别管用。人的身上哪能没有一点小缺陷呢?胖一点、矮一点、脸型宽一点、长了点疙瘩、有点口气、牙齿偏黄,还有年轻的女子胸平一点什么的……哪有十全十美的人啊?消费者对自己的不满意,就是企业取之不尽的财源。”
  范总:“消费者本来可能只有一点不满意,广告抓住这一点大做文章,反复对你说这是个大问题,你要不赶紧治,轻则影响你在同学和同事心中的地位,影响你交朋友、谈恋爱,重则影响你找工作、交际应酬,甚至升官发财,让你抬不起头来,心里整天想着这事。话说到这份上了,你能不赶紧照它说的办吗?”
  唐若水:“难怪现在减肥的、整容的、增高的生意这么火。我记得80年代的时候,虽然社会上已经开始流行以瘦为美,但胖一点的人并没有明显的自卑感,打从这减肥药、减肥茶出来后,广告天天播,肥胖似乎成了见不得人的事。于是有的人把泻药当成减肥药,大把大把地往口里塞;不可思议的广告也出来了,什么脚底贴一个药膏就能排油减肥,这样的歪理也有人信。虽然有的专家提醒这些东西靠不住,不必要花这钱,但还是挡不住,有的人说了,‘贷款也要买’。”
  ……
  

第10课 价格高就是质量好(1)(1)
有价值没价钱就等于没价值。好看而廉价的东西就不算是好看的东西。如果一颗钻戒100万美元,就不用看了,听起来就美。
  ──欧阳坤(环球奢侈品网中文版总裁)
  价格策略一定要与你切割的目标人群消费心理相对应,价格从某种程度上是给消费者强烈的功能和品质暗示。
  ──路长全
  银子一旦卖出了金子的价格,你不但可以赚得盆满钵满,同时还会使你的品牌形象大大提升,让人刮目相看。
  ──李光斗
  “哎呀,好久没做脑筋急转弯了,大伙想不想?”一放下讲义,赵老师就对着台下的学员问。
  “想──”
  “想死了!”
  “你们觉得自己水平咋样了?”赵老师又问。
  “在赵老师的英明指导下,已经很高了!”
  “哪里是高,那是相当高了!”
  “突飞猛进,一日千里!”
  学员们一个个磨拳擦掌,跃跃欲试。
  “信心还挺足的啊!那好,给你们出一个真实的案例题。说,在北京一个著名的眼科医院旁边,新开了一家销售儿童眼镜的专卖店。为了跟医院内部配眼镜的部门竞争,专卖店将眼镜的价格下调到30元一幅。他们以为,这下就会门庭若市。但结果,来看的顾客确实不少,但大多询问了半天,就是不买。老板抱怨说:‘这么低的价格,消费者就是不识货,现在的生意真是不好做。’问:如果你帮这家眼镜店做咨询,你会建议怎么做?”
  学员们思考了片刻,一个接一个地回答──
  刘三:“换包装呗。做一个最漂亮、最高档的盒子,不怕顾客认为质量不好。”
  黑大春:“给自己的眼镜取一个新概念,比如叫‘润眼眼镜’‘纳米眼镜’‘哈佛眼镜’什么的,再配一张满是科学术语的说明书。”
  温同喜:“跟顾客订一个承诺书,只要用了我的眼镜,包你考上清华、北大……这两所学校有点悬!包你考上大学,考不上双倍赔偿!”
  孙午:“搞点产品创新。在镜片上加个保健膜、镶个最流行的炫彩边框什么的。”
  范总经理:“像前面讲的,采取恐吓营销的方法嘛。穿一身白大褂,进来一个年轻人,就盯着他看:‘哎呀呀,哎呀呀,你这眼睛还不配眼镜,你这眼镜还不换一幅新的,后果很严重很严重!’”
  有的学员禁不住地笑起来。
  “咋个严重法?会死人吗?”赵老师问。
  范总:“死人倒不会,但成了睁眼瞎,跟死差不多。我告诉他,1个月不换眼镜,近视增加100度;2个月不换,增加200度。他能不怕吗?”
  “旁边就有全国最好的眼科医院,别人是相信你一个白大褂,还是相信一群白大褂?恐吓是要讲条件的,”赵老师摇了摇头,一脸不满意地说,“刘三说要换包装,漂亮的包装当然好,但要成本啊,一幅眼镜总共才30块钱,包装去了1块,还赚个屁钱?温同喜说什么‘纳米眼镜’‘润眼眼镜’,30块钱的东西,人家能相信你有这么神吗?考不上大学赔钱,双倍也就60块钱,人家来回打车都不够;搞产品创新,见效慢不说,就为30块钱,你犯得着吗?”
  赵老师连问了几个为什么,让刚才发言的学员犹如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吴忠信:“我知道了,这个价格有问题。在消费者的眼里,你这30元钱的眼镜,质量能好到哪里去?再说,即使卖出去了,又能赚多少钱?我的建议:提价!”
  “恭喜你,答对了!”赵老师使劲地握了握吴忠信的手,发给他一张20元的消费券,“再说说,价格提到多少呢?”。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10课 价格高就是质量好(1)(2)
吴忠信:“比医院的价格稍微低一点。让顾客有点甜头,也增加一点自己的竞争力嘛!”
  孙午:“我看应该比医院的高一点。顾客觉得,价格高就意味着质量好;但我的价格高得又不是太多,顾客能够承受。”
  赵老师:“方向找对了,胆子又太小,不像真正的营销人。跟你们透个底吧,这个案子,是营销大师路长全先生亲手做的。他给眼镜店老板的建议很简单:在‘30’元的单价后面加个‘0’!”
  学员们怔住了。
  赵老师:“路长全批评过那个老板,‘不是消费者不识货,是你自己没弄明白’。依我看,你们也没弄明白。如果按吴忠信说的,价格比医院低一点,那人家宁愿多花一点钱,在大医院里买个放心,万一出了事还好扯皮;如果按孙午说的,价格比医院贵一点,人家想,凭啥呀你?更不愿意到你这里买了。只有后面加一个‘0’,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反差,才能彻底摧毁顾客心中原先的看法,觉得你卖的才是真正的好东西,才是专业机构的专业产品,而医院卖的眼镜是不专业的、小作坊式的。”
  “这么高的价格,顾客能承受吗?”孙午小心翼翼地问。
  “钱是小事,眼睛是大事。只要他觉得你的东西值得这么多钱,他就愿意花──除非他手里确实拿不出这300块钱。”赵老师说。
  “就算顾客认为你的眼镜是好东西,那他为什么相信你的眼镜就值300块钱,而不是250,150呢?”孙午又问。
  “因为你标的价格是300块啊!什么叫‘一分钱一分货’?就是你标价1分钱,顾客就认为你的产品只值1分钱;你标价1块钱,顾客就认为你的产品值1块钱。顾客总是认为,产品的价格与质量、价值是对等的。所以呢,营业员在销售时,也要经常提醒来购物的顾客,这个产品卖价高,是因为东西好。这样子,顾客心中‘一分钱一分货’的看法,就更加坚定了。”
  “你凭什么说自己的东西好啊?”范总插进来问。
  赵老师:“又绕回过去了。因为价格高,所以东西好!看到价格后,顾客已经在心中有了一个成见,认为你的东西是好东西。如果他还有疑问的话,只需要你随便找出一点理由,就可以消除他心中残留的疑惑,进一步坚定他的看法。至于找什么理由,前面我们已经讲得够多了,比如你们提到的这是‘润眼眼镜’、‘纳米眼镜’,用的是最新科技、进口材料等,如果一个营销人找不到价格高的理由,那就是不可救药的大傻瓜!”
  范总有点不甘心,又问:“那这个眼镜店加价之后,卖得怎么样啊?”
  赵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个“200”的数字。
  “卖了200副?”范总小心地问。
  赵老师:“销售增长了200倍!”
  “哇!──”这个结果,彻底超出了学员们的经验范围。
   。。

第10课 价格高就是质量好(2)(1)
Tom?李:“真的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消费者是怎么了?”
  赵老师:“不要问别人,就问自己好了。你们也经常是这样做的。”
  学员们把讲义翻到第43页──
  价格越高,口感越好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安东尼奥?兰热尔与同事们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消费者普遍感觉价格越高的同类商品质量越好,人们购买高价葡萄酒的愉悦感远远大于购买低价品,而且这与葡萄酒的质量口味无关。
  兰热尔教授请20位测试者品尝葡萄样酒的同时,对其大脑活动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此前受访者被告知他们品尝的是五种不同价位的赤霞珠,实际上只有三种价格不同,其中两种重复两次提供给测试者。
  研究人员告诉测试者实际标价90美元的葡萄酒价格为10美元,另一种实际定价5美元的葡萄酒价格为45美元。结果发现,测试者在品尝高价葡萄酒时大脑显示更多的兴奋、愉悦感(即使是两种实际完全一样的葡萄酒)。换句话说,葡萄酒价格影响了消费者的实际满意度。后来研究人员又进行了一组测试,这次测试者在不知道酒价差异的情况下品尝,结果实际标价5美元的葡萄酒被认为质量最好。
  …… 
  研究人员芭芭?斋浦尔说:“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通过促销能够影响人们的感知,现在发现大脑本身对价格非常敏感。销售人员也许应该重新考虑打折促销的方式了。”经过此项研究,专家们还建议葡萄酒销售人员通过宣传专家评级、业内人员评论、葡萄酒原产地、商店、品牌等信息来影响消费者的感官。
  唐若水:“哎呀,真是这个道理。前几年,猪肉卖五六块钱一斤的时候,我家里很少买猪肉,觉得那是穷人吃的东西,没品味;现在猪肉涨到十多块一斤,我们反而经常买,鱼香肉丝、回锅肉这样的家常菜,家里人吃起来都觉得特别香。你说怪不怪?”
  Tom?李:“这简直是意识决定存在了。难怪很多食品、软件都要在包装袋上,打上一个比实际零售价高出很多的建议零售价,就是为了让顾客吃起来、用起来爽一点。”
  赵老师:“没想到价格这玩艺这么神奇吧?虽然每个人都是消费者,但对消费的心理并不了解。这里面有学问呢,要不,要我们这些营销专家干什么?”
  ……
  Tom?李:“现在有的消费者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了!”
  赵老师:“那也只是少数人、少数时候。千百年形成的观念,哪能一时半会就改变呢?咱们营销人,要争取在消费者的观念还没有普遍转变之前,充分地利用它,用好、用足。大家再看看路长全做的几个案例──”
  案例1:曾经有一瓶8块钱的矿泉水,在即饮渠道花了很多力量销售,都卖不好。我分析完他的产品之后说,你这个产品不错,但是你定的价高不高,低不低,你干吗不把价格继续提高,卖它18块钱一瓶,在特殊渠道卖?这瓶水调整策略后,成了在机场、高级饭店等特殊渠道非常畅销的矿泉水,一年实现了10多亿元的销售。
  案例2:一个生产六味地黄丸的企业,为了获得销售规模的迅速增长,将产品价格降到3块钱一瓶,销售不升反降。企业老板急着来问我什么原因。我问他:“让你去补肾,你会相信3块钱一瓶的东西能补肾吗?”消费者会想,3块钱怎么能做出一瓶好药来呢?他对你的产品质量产生了怀疑,你的产品价格下调的幅度超过了他能接受的心理底限。

第10课 价格高就是质量好(2)(2)
案例3:一个国际医药企业来找我们做咨询,拿着一盒强化男性功能的药问我:“这盒药,需要定多少钱的价格?”我说,“每颗定100元左右。”老外很惊讶地问我:“那一盒药岂不是要卖到1 000元了?”
  我反问他:“有什么问题吗?”他们回答说:“我的药的成本很低呀,1 000元一盒是不是定的太高了?”
  我回答:“我知道你们产品的成本很低,一粒药的成本不过几块钱,如果你们原先定的计划10元一粒,消费者会想:10元钱的药能够解决问题吗?他会怀疑你的药的功能和品质。我们调研过消费者,很多男人会想,80~100元一粒的药可能是最好的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