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 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知道,我统一日本是为了什么吗?”
小西行长跟随丰臣屡立战功,征战南北,是一个将领,却不是一个谋臣,闻言便有些接不上话,张了张嘴,半晌才道:“大人是为了大和民族的将来。”
丰臣秀吉赞许道:“你有如此见识,当真长进不少。大和民族有锐意进取的精神,我们不怕吃苦,更不怕死,无论生死,都该像樱花与蝴蝶那样绚烂璀璨,不负一生,然则纵观日本四岛,国土却尚不足唐土的十之一二,资源稀缺,人口众多,就算牺牲再多的性命,也不过是在这须臾小岛上争来抢去,平白浪费了吾辈大好时光。”
他叹息一声,续道:“千年以来,我大和民族,一直为西边那片陆地的附庸。大化年间,孝德天皇就曾经对遣唐使说过,对唐帝国务须言语必和,礼意必笃,毋生嫌疑,毋为诡激,堂堂天皇,竟要如此卑躬屈膝,何其令人感慨!”

小西行长的神色越发肃穆,腰身挺得笔直,凝神听着他说的每一句话。
“日本虽小,胜在生机勃勃,反观唐土,如今的明国经过两百多年,已经形成日渐腐朽之势,他们的官员,成天只想着讨好皇帝和捞钱,他们的皇帝,有的沉迷于女人,有的沉迷于道术,现在在位的万历皇帝,听说倒是雄心勃勃,可惜国内弊病丛生,就够他喝一壶的了,他们的军队腐化落后,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振作起来。所以,弥九郎,统一日本,只是一小步,却不是我真正想要做的事情,也并未意味着你们的成功,日本需要崛起,大和民族需要崛起,希望就在朝鲜,就在唐土!”
他顿了顿,看着手上的黄叶,慢慢攥紧手指,把叶子揉入掌心,想是在对小西行长说,又似在对自己说:“在我生存之年,誓将唐之领土纳入我之地图!”

小西行长无疑被他这番话所感动,任何一个有雄心壮志的将领,都不能不为丰臣秀吉的这番话所感动。他蓦地弯下腰,伏地身体,额头在地上重重叩了一下。
“弥九郎誓死追随大人!”


就在此时,侍女跪在门外禀告,说有一位尼德兰商人带来重要信函,说想求见大人。
区区一个佛郎机商人,怎么有资格来觐见自己。
丰臣秀吉皱了皱眉,却没说什么,还是接过那封信,打开。
不过片刻,他的表情就从不耐烦转而露出笑意,小西行长暗暗惊奇,也不敢吭声。

丰臣秀吉笑道:“想要睡觉,就有人递上枕头,真是天助我也,你且先下去吧,我要会会这位使者。”
来者身材高大,一头红发,不是侍女以为的佛郎机人,而是当时被明朝称为红夷的尼德兰人,也就是后来的荷兰人。
对方不会说日语,所以随身带了一位翻译,进来之后按照日本的礼仪鞠躬,问候,跪坐,显然事先练习过,这让丰臣秀吉又多了几分好感。
“很高兴来到这里,在下是明克。范德里恩,感谢尊敬的摄政王在百忙之中拨冗接见我。”

丰臣秀吉挑眉:“我只是关白摄政,不是王族,不用称呼我为摄政王。”
明克笑了笑:“在明国,大人这般的地位,大权在握,连天皇都要对您俯首,只有摄政王这样的称呼才配得上您。”
好话人人都爱听,虽然丰臣秀吉没把他的话当真,但这无疑不会让人反感。
“你在信函上说,你有值得我接见你的价值,会为我提供我想要的东西,是什么?”
明克狡黠一笑:“大人希望得到什么?”
丰臣秀吉并不着急:“那就看你们能给我什么了。”
“我们能给大人的,绝对比您想象之中的还要多。”明克接过侍女递来的茶,道了一声谢,目光在对方露出半截的雪白颈项上停留了片刻,才恋恋不舍地挪开。

“大人,我虽然只是一个商人,但是您知道,我的身份,不仅仅是行商,有时候也可以代表尼德兰。”
丰臣秀吉点点头:“我知道,我曾经与你们国家的商人打过交道,从他们口中听说你的大名,然则照你信上所说,你们希望占据明国的濠境,那么你应该去和明国的朝廷打交道,让他们把濠境从佛郎机人手里拿过来,日本距离濠境不止千里,与我说,又有何用?”
明克哈哈大笑:“明国人有句话说得好,叫打开天窗说亮话,大人,我听说您有攻打朝鲜之意,实不相瞒,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可以为您提供更加精良的大炮和火枪,助您一举攻下朝鲜!”

136章

丰臣秀吉出身农家,而非世家大族,这决定了他行事风格不会拘泥于身份,有时候一着急上火,说话甚至会带上他的尾张方言口音。——这一习惯一直被京都的贵族暗地里诟病和耻笑,但这些细枝末节,并不影响他身为一个枭雄所具备的素质:聪明、野心、气魄。 
他摸了摸自己光秃秃的头顶:“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尼德兰火器闻名于世,那我们呢,日本又需要付出什么?” 
明克笑道:“大人只需付一点小小的报酬,比如说派人骚扰大明沿海,与我们一道攻下濠境。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做过详尽的调查,自从濠境被葡萄牙占据之后,明国就彻底放手不管了,而如今濠境的仅有五十名葡萄牙火枪兵和一百多个能上战场的葡籍士兵,无论如何不会是尼德兰的对手,在战舰和巨炮下,他们只会化为灰烬。等我们成为濠境的新主人,接手了这条从明国到日本,途径苏门答腊的黄金航线之后,尼德兰将会成为日本最好的贸易伙伴,我敢担保,届时日本每年的收入。会比现在多一倍,天底下还有比这更美好的事情吗?”
无论是丰臣秀吉,还是当时明朝的大多数人,他们的目光仅限于自己所能看到的那片前景,对于他们来说,濠境这个不过巴掌大的地方,有什么好争的,葡萄牙人要,给他们就是了,犯不着大动干戈,谁知道现又来了个尼德兰,想要跟葡萄牙争这个小小的地方。 
但如今明克的这番话,无疑透露出一个很重要的信息:他们为何要和葡萄牙争夺濠境。 
在当下的欧洲,葡萄牙、西班牙不思进取,将海上贸易获得的黄金白银全数投入在上层贵族的奢侈用度中,对资本主义萌芽视而不见,其结果是海权被削弱,被新兴的尼德兰赶上来。 
强大起来的尼德兰,同样把目光投向远东这片让葡萄牙攫取了巨额利润的土地,于是濠境这个不被当时东方人重视的地方,就成了尼德兰人最理想的中转站和港口。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认为现在的明朝水师还不足以抵抗尼德兰舰队,要趁明朝没有意识到濠境这片地方的重要性时,先把它拿下来,否则以后庞大帝国一朝觉醒,这种难度必然加倍。
明克的话让丰臣秀吉大大心动了。 
他不是一个目光狭隘的统治者,恰恰相反,他的野心非常大,而客观的说,统一日本,征服朝鲜,进而再盘算中国的这种策略并没有错误,只不过丰臣秀吉本身太过心急,而在丰臣秀吉之后,又没有一个人有他那样的魄力和目光。把一件几百年也未必做到的事,压缩到十几年内就希望实现,这显然是最大的错误。 
不过眼下,明克提出的方案,丰臣秀吉觉得眼前一亮。 
对方提供精良火器,这无疑对日本是有利的;而帮他们占据濠境,事成之后所得到的利益,必然不止于十倍百倍,这更是不亏本的生意,而且到时候,可以以和尼德兰共同执政的名义,占据着那块地方,以后等他蚕食了朝鲜,要向明国进军时,濠境就会成为一个遥相呼应,重要的补给站。
他摸摸脑袋,问明克:“你们可以提供多少火器援助?”
明克夸张的比了个手势:“大人想要多少,我们都会竭尽全力地提供,这是我们的诚意。”
西洋人说话就是直白,丰臣秀吉很满意,又问:“据我所知,濠境那个地方,还比不上明国一个行省的十之一二,难道你们就这样满足了吗?”
明克反问:“据我所知,朝鲜国贫瘠得很,国土也比不上日本,难道大人这样就满足了吗?”

两人相视一眼,心照不宣,都哈哈大笑起来。

北京城,兵部衙门。
戚继光和赵肃正站在一方地图面前,凝神细看。
这幅地图还是两年前刚刚会就的,动用了工部 户部数十能人之手,**了几乎所有的古籍县志,赵肃早年走过的那些地方记录下来的图纸,连同搜刮了范礼安等泰西人的知识范畴和书籍资料,才终于制成这幅新的大明一统舆图。
其中对于北面边关和南面海疆,赵肃又特别作了交代,要详详细细标注出来,一切找得到的地方都不能放过,包括一个小小的岛屿,以至于如今这份舆图,虽然还比不上后世的地图,但大致该有的地方,基本都有了。
“北方九边,甘肃、宁夏、宣府、大同、辽东、延绥、固原、蓟州、太原。”说到一个地方,戚继光的手指就在地图上点一下,“蓟辽总督吴兑,此人善统筹,麾下有李成梁、贺子重等将,宣大总督俞大猷,他是我的老部下了,征战数十年,对兵事也熟稔,无碍,其余诸地,统帅纵然说不上雄才大略,也是守成有余。”
赵肃道:“俞志辅的能力,我自然信得过,但他年纪也大了,我怕心有余而力不足,届时边将调动,宣大总督的继任人选,还需费一番思量。”

几年前,朱翊钓下令在京师开演武堂,让各地将领推荐人选入读,让谭纶、戚继光等人亲自执教,言明务必培育出一批文有韬略,武能治兵的将才来。现在短短几年间,倒有两批人毕业,分别到各地任低级将领,但要说成效,还不大看出来。 
戚继光笑道:“我晓得,你放心,我已经在暗中留意人选,李成梁倒是不错。” 
赵肃颔首:“我想着,如果能提拔原宣大将领更佳,李成梁本身戍守辽东,还是对辽东的情况更熟悉些,而且我更担心的是辽东,” 
北面的隐患不仅有辽东女真,还有海洋那边的日本,赵肃知道万历三大征,这其中就有朝鲜之战,日本攻打朝鲜,明朝出兵援助,结果打掉了自己大半个国库,直接导致国力衰竭。眼下有了这几年经营,明朝国库日渐丰盈,朱翊钓也不是那个昏庸无能的万历皇帝了,这样的历史会不会有所改变,这仗还打不打得起来,会提前爆发,还比历史上的时间晚?这些都是赵肃吃不准的事情,所以它只能让人密切留意动静,好在戚继光与他多年默契,对军事的敏感度很高,早就在朝鲜安排了细作,一旦有风吹草动,朝廷立马能够知晓。 
戚继光道:“辽东主将都熟于兵事,假使现在有战事,也不必过于担心,到时先前你提到过要收复濠境,我这几年都在重点训练那些水师,以便随时可以作战。” 
“收复濠境……”赵肃的目光停留在那面那一块小地方,在偌大的地图上,甚至还没有一个指节大小。“要等一个契机。” 
“等舰队全部建好?”戚继光挑眉问道。 
目前朝廷一共建了六艘战舰便停了下来,不是因为没钱了,而是水兵人员和战舰配备不齐,战舰足够,但人员不齐,全部水师都算上,也就足够塞满五条战舰,这也归咎于在永乐之后,海军荒废多年,大明就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水师。因而建造军舰的事情,可以先缓两年,把水师彻底练成再说。

“·····”赵肃皱起眉头。
在他的印象里,葡萄牙和荷兰将会在濠境有一战,届时葡萄牙人获胜,但也是惨胜,依他的想法,到那个时候,才是收复濠境的最好时机。但现在的问题是,他不记得这场战役的具体时间
了,可能是几年后,也可能是几十年后,如此一来,这个很好的想法,就未必能在有生之年实现。
“先等水师彻底练成再说吧”他缓缓舒了口气。
“我也是这么想。”戚继光点点头。
俩人又安排了一些部署,末了戚继光压低声音道:“少雍,我看,再这么下去,兴许再过没多久,我就得喊你一声元翁了。”
这里没有旁人,他说话就随便了些,而且戚继光这句话是有由头的。
年初的时候,张居正感染了风寒,病来如山倒,身体一直断断续续不好,加上他平日里操劳过度,又有众多妻妾,房事不断,这诸多缘由加起来,由不得不病。他这一病,虽然也还抱病处理公务,但毕竟精力不那么足了,这样其他人就得多做一些,而赵肃身为次辅,自然而然,原本需要张居正决策的事情,也有些转移到他头上。
赵肃神情淡淡,没有什么高兴的反应:“莫要瞎说,元翁只是小恙而已,料想不久就可以痊愈的。你这话,和我开开玩笑就罢了,千万不要和别人多说”

“那是自然,你老哥我是什么人,怎么能拿这种事到处去说,瞧你这副正经模样,哪有早年的风流多情呢!”戚继光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什么时候风流多情过,家里连小妾都没有。”赵肃苦笑道。
“你要小妾还不容易,京里头有多少人家盼着把女儿送上你的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