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养包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古代养包子-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咯……咯……”

静安王妃只有点头道:

“你放心。府里的事情我会安排妥当。”

“礼……”

静安王费力的抬起了手指了下程辉礼,终究只突出了那么一个字便重重的垂了手,脑袋一偏终是去了。

静安王妃死死抓住静安王的手俯下了身去。

“父王!”

世子悲呼一声,一口气没上来竟是晕了过去。世子妃赶忙上前搀扶,程辉礼帮着世子妃把世子搀到了隔壁花厅,外头已经有人往屋子里探头了。他吩咐了下人仔细看着,对世子妃躬身道:

“儿子去请太医。”

世子妃含泪点头。

程辉礼快步出去,外面就有人拉住他问:

“七弟,祖父他怎么了?”

程辉礼红着眼睛说:

“祖父去了,父亲晕倒了。祖母看着也不大好,我这就去请太医去。”

那人忙松了手,院子里一时哭声一片。

不多时,二夫人领了命出来派人去报丧,又安排府里的下人去准备丧服。换府里的布置,好在静安王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府里早已预备妥当,今儿个眼看着不好世子妃便让人都寻了出来,这虽然忙些,倒也井然有序。

二夫人安排妥当了,去了花厅里,世子紧闭着双眼躺在罗汉床上。

“大嫂,大哥这……”

世子妃忙起身给二夫人让了座,丫头看了茶,她方才叹了口气,道:

“世子昨儿个担心父王,一宿没有睡好,这当时悲伤过度了。”

二夫人拿了帕子擦了擦眼角,然后说:

“我那里养神的药丸,给嫂子拿一些来?”

世子妃忙谢道:

“那就最好不过了。”

二夫人忙叫了身边的丫头去拿药过来。

下人们捧了孝服过来伺候了她们换上,屋子里眼色艳丽的装饰相继都撤了下去。世子昏过去还没有醒,世子妃便有些心急了,正待再找人催一催,程辉礼带着太医进来了。

诊过了脉,太医给世子扎了一针也就醒了,开了方子,世子妃又道:

“劳烦太医再去看一看王妃。”

“不敢。”

太医跟着世子妃到了卧房,这边乌泱泱的人群都散了出去,只留了文姐儿程二爷陪着王妃守在床前。

太医进来的时候文姐儿避到了屏风后面,太医请了脉,躬身道:

“王妃身子无碍,不过还是要静养,不宜劳神。”

“谢太医。”

世子妃让程辉礼把太医送了出去,低声跟王妃说了府里的安排,那边世子也起来了,由大儿子程辉裘和二儿子程辉袭扶了进来,一见到床上的王爷,他的泪又掉了下来。

静安王妃看了一眼儿子,攥紧了手里福寿纹剔红盒子:

“灵堂布置好了就装殓吧。王爷生前都给你们说了怎么布置了,我就不过问了,今儿个晚上我就搬去荣华园去。”

荣华园也是早就收拾出来给王妃养老用的,只是谁也没有想到会这么快派上用场。

世子妃拭了拭眼角,道:

“母亲,这边还需要您,而且父亲刚去……”

父亲刚去,老母亲就搬出了主院,知道的是老王妃怕触景生情,不知道的,还以为儿子媳妇急匆匆的要赶人走。

静安王妃看了世子妃一眼,见程辉礼掀帘子进来,便道:

“罢了,就依你的意思,我这几日先跟文姐儿挤挤,文姐儿,礼哥儿跟我来。”

“是老祖宗。”

文姐儿忙上前去扶了静安王妃。

程辉礼给母亲父亲和二叔二婶并几个兄弟见礼后忙跟着静安王妃出去了。

静安王妃一直跟着王爷住在主院的正房,后头的卧房在夏日的时候也会回去住,后来静安王妃把几个孙儿孙女辈的带到身边教导,后院便腾空了,如今这后院是文姐儿的住处。

文姐儿搀着静安王妃进了院子,连忙吩咐了下人去给静安王妃收拾屋子,她则搀了静安王妃去了比较凉爽的西厢房,服侍了静安王妃坐了,又亲手捧上了茶,她方才对静安王妃和程辉礼屈膝道:

“老祖宗,七叔,我去给老祖宗收拾房间。”

静安王妃点头:

“好孩子,仔细着些身子,别累到了。”(未完待续)

96_第九十六章去世更新完毕!

第九十七章灯光冻

97_第九十七章灯光冻文姐儿掩了门出去,交待了丫鬟婆子不许靠近西厢房便往屋里去了。网高品质更新她自是不能和静安王妃睡到一处的,让人把她的东西挪到了暖阁,把卧室给空了出来,铺上松软的棉被,换了青色的帐幔。

这边收拾妥当了,文姐儿便坐在靠窗的炕上呆愣愣的出神,直到身边的丫头过来帮她换茶方才回过神来,端着甜白瓷的茶碗又发了一会儿呆,她方才抬起头透着琉璃窗子往西厢房看去。

静安王妃看着垂手恭敬侍立的孙子,半晌后,猛的一拍桌子,吓得程辉礼一个哆嗦跪了下去:

“祖母,……”

他不明所以的看着王妃。王妃神色缓和下来,问:

“王爷都跟你说了什么?”

程辉礼犹豫了下,王妃看着他冷冷一笑:

“别打量我什么都不知道,在王府这些年,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我心里清楚着呢,说吧,王爷给了你什么?”

程辉礼暗暗送了口气:

“也没什么,不过是个珍贵的小物件,祖父怕让叔叔他们闹将起来就悄悄给了孙儿。”

静安王妃攥紧了袖子里的盒子:

“什么样的东西,拿来我瞧瞧。你祖父好东西可是不少,还真没听说有这种可以让他们不顾脸面的物件。”

程辉礼道:

“孙儿让人把东西送回房间了。孙儿这就去拿。”

静安王妃定定的看了程辉礼一眼,扬声道:

“来人!”

静安王妃的贴身丫鬟推门进来:

“王妃。”

“领着七少爷的丫头去拿件东西。”

静安王妃看着程辉礼吩咐。

静安王府里头,下人们对主子们的称呼俱都是王妃王爷,世子爷,世子妃,世子的儿子程辉裘兄弟几个都叫少爷,到了程胜睿这一辈儿都是孙少爷。没办法,静安王府人太多,王妃王爷又长寿,若是照着老爷。少爷,孙少爷叫下去。这小孙少爷叫的也不好听,也就这么着了。

程辉礼有心去外面吩咐自己的贴身丫头去拿什么东西,无奈王妃盯的紧,他只得给那丫头使了个眼色:

“就刚才我让你放到房间的东西,快去拿来。”

那丫头愣了愣。然后点了头跟着王妃的贴身丫头下去了。

静安王妃也不说话,也不说让程辉礼起来,就这么坐着喝茶,过了一会儿方道:

“老爷到底跟你说了什么?”

她今年八十了。十六岁嫁进的王府,在这个园子里住了六十四年了,这个王府有上百年的历史底蕴。同样的,这里也藏了个上百年的秘密,她一开始还对那个秘密好奇,后来时间久了,也就麻木了。总想着临终前定能听到王爷亲口告诉她,没想到,王爷先她走了不说,竟是一句话都没有留给她。

程辉礼睃了一眼静安王妃,见她陷入了沉思中。手指悄悄动了动袖袋里的东西,让它藏得更深一些:

“祖父没说什么。只叮嘱了孙儿听父亲的话,和哥哥们好好孝敬祖母。”

静安王妃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看了一眼窗外:

“就没说些别的,比如,这个王府里的秘密?”

程辉礼指尖一颤,摇头道:

“没有,这些事情,祖父应当跟父亲说才是。”

王府里有个秘密,这几乎是静安王府上下都知道的事情,只不过年月久了,谁也不把这个当回事了,而真正知道这个秘密的也只有历代家主而已。世子爷为下一任家主自然应当知晓的,他虽是嫡子,却是第七子,论理,等着世子爷当了王爷,他也当不成世子更当不成未来静安王。

静安王妃待要再说,她的贴身丫鬟和程辉礼的丫头打着白蒙蒙的灯笼从回廊上走了过来,她便住了嘴,转头看向廊下挂着的鸟儿,许是知道府里有了丧事,这平日里叽叽喳喳的鸟儿此刻也无了声息,无精打采的把脑袋埋到了翅膀下头。

丫鬟推门而入,屈膝行礼后呈上了一个巴掌大的盒子:

“王妃,正是这个,因没有盒子,这是临时找来的。”

王妃接过了,打开了盒子,里面是一方黄橙橙的未经雕琢的灯光冻。这灯光冻是上等的印章料子,价比黄金。手上这方印三寸多长,一寸半见方,色泽嫩黄,她拿起了印迎着窗外的光看过去更加的喜人。

她摩挲着那方印许久,笑道:

“你祖父竟然把这个东西给了你。”

程辉礼见王妃似是很喜欢的样子,忙道:

“祖母若是喜欢,孙儿便送给祖母。”

王妃抬首笑道:

“你祖父给你的东西,我总不能给你要来。这样吧,暂且把这东西放我这里,我过段日子给你刻一枚印章。”

程辉礼赶忙叩头道:

“孙儿谢谢祖母!”

王妃摆了摆手道;

“行了快起来吧。”

文姐儿适时进屋道:

“祖母,房间收拾好了,您过去歇着吧。”

王妃点了头,让程辉礼去外头忙去,自己跟了文姐儿去休息。

等文姐儿去了暖阁睡着了,王妃半撑起了身子,接着窗外白蒙蒙的灯笼打开了攥在手心里的剔红盒子。这盒子是她进屋的时候踢到的,当时没注意,后来地上这么一个红彤彤的东西碍眼,让丫头给捡了起来,待看清楚这只盒子,她便悄悄收了起来。

盒子不大,一只手便可攥在手里,她从小衣里头拿了钥匙打开盒子。盒子里头本铺就着黑色的绒布,许是长时间放着东西的缘故,绒布被压得变了形,王妃拿出了那枚灯光冻印章,长长的印章根本放不进去。王妃想起程辉礼那张恭敬的脸叹了口气。

守夜的丫头听到动静忙起身问:

“王妃可要起夜?”

王妃摇头:

“不用了。”

王妃没了声音,守夜的丫头也不敢躺下,侍立在床边等候吩咐。只过了一会儿便听王妃道:

“跟世子妃说一声,让她连夜把荣华园收拾出来,我明儿个就搬进去。”

丫头愣了愣,方才应了一声,待王妃真的睡着了,方才悄悄退了出去找世子妃去了。

这一夜,静安王府谁都没有睡着。(未完待续)

97_第九十七章灯光冻更新完毕!

第九十八章坐

98_第九十八章坐聂祁宏这边刚要入睡,便听下人来报,静安王去了。

次日一早,果然见静安王府的人派人来报丧,聂祁宏要出京去,就不能等着日子过去拜祭了,直接拿了行李到了静安王府上了柱香便带着小顺子和几个侍卫出了京城。

静安王没了,除了静安王府的人不高兴,聂清婉也很不高兴。

原本要去庄子的计划推迟了几天,要拜祭过了静安王才能离京,如今天气炎热,静安王世子,二爷年纪又大了,长时间的哭灵跪灵经受不住,静安王妃便发了话,原本停灵七七之数改成了七天,七天之后将棺木移到京城外庙里头,由孙儿曾孙们陪伴做够七七法事然后再下葬。

是以过几天静安王爷出殡,身为端王府大少爷的聂耳要带着弟弟们代替出京的聂祁宏设路祭送一送静安王。

这样一来原本定好的去庄子要晚几天不说,就连易敏之准备包包子给他们吃,也因为聂耳几个忙着而作罢了。

聂清婉撅着嘴坐在清姐儿房里是怎么都不肯回自己院子里做针线,易敏之无法,只得把教引嬷嬷叫来,让他们在这边教聂清婉,顺带也教着聂清颜。

姐姐们学规矩,清姐儿看着好玩也跟在后头。

“一个人的举止是自身素养在生活和行为方面的反映,是反映一个人涵养的一面镜子。如《弟子规》言:「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正确而有礼的举止,可以使人显得有教养,给人以美的好印象;反之,则显得粗俗失礼。”

管嬷嬷边说着边瞅了眼斜靠在桌子上坐没坐相的易敏之,后者似无所觉,仍旧低着头绣自己的帕子。易敏之刚刚跟蓝蓝学刺绣,也没想着出什么成绩,不过打发时间罢了。

卢嬷嬷走过去,直直看着易敏之,然后指着她对聂清婉聂清颜说:

“勿箕踞。勿摇髀。就是说,落座后两脚不要分得太开。女性这样坐尤为不雅。切忌摇晃大腿。两脚交叠而坐时,悬空的脚尖应朝下。”

卢嬷嬷的眼睛盯着易敏之那横出来的双腿上,两个膝盖间离了有一拳的距离,两只脚交叠在一起,不停的抖动着。

易敏之被盯得浑身不自在。悄悄缩回了双腿,卢嬷嬷还是盯着她,她忙又直起了身子,卢嬷嬷还不放过她。她干脆放下了绣活,并拢了双腿,把手轻轻放到膝盖上。背脊挺的溜直,微微含了下巴。

卢嬷嬷点了点头,道:

“姑娘们都看见了,这样的坐姿才合适,不过还算不上端庄。”

易敏之垂了眼。维持嘴角的笑容。老古板,咱不理她。

管嬷嬷跟着道:

“长者面前,要留意「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