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为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材料为王-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9月12日,夜。

    从国内过来的工程师首次济济一堂,参加公司召开的研发会议。从7月第一批工程师到来,随着纽约、华盛顿、休斯敦等地的计算机大卖场先后投入营业,公司手中的资金日益充裕,在国内招收了更多的退休科研人员、工程师、技术工人,第二批、第三批工程师也陆续来到。

    坐在这里的,主要还是首批过来的。他们经过一段时间接触,通过工作实践,对国际最新计算机科技,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结合公司、国内的研发、制造能力,他们也有着相对成熟的看法。

    会议由郭逸铭主持,霍克对技术不太懂,没有参加。

    “大家好,这是我们第一次召集大家,对公司未来研发项目展开讨论。相信大家都知道,我们已经参股DEC,对方允诺,将为我们研发自己的微处理器提供相关技术支持。现在召集大家,就是对我们接下来的工作展开讨论,大家可以就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

    DEC公司提倡的‘冲突中的事实’,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公司文化。我们中国也有实事求是的说法。公司研发的每一款产品,都涉及到巨额投资,也必须得到相应回报,否则公司将收不抵支,长此以往必将破产倒闭。

    公司的经营是否健康,这也直接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所以我要求每个人都提出自己真实的观点。对于其他人的意见,有不同看法就说出来,只要有助于我们厘清事实,看清未来的道路,吵架也是鼓励的!”

    郭逸铭技术人员出身,没有弯弯拐拐、绕来绕去的习惯,开门见山,就把要讨论的主题摆了出来,毫不拖泥带水。

    “李组长,你先把我们和DEC公司合作的情况,给大家做一个简短的介绍。”

    他点了维修组一组组长李秋明的名。

    李秋明以前是在天津无线电二厂担任生产厂长,他是从学徒工一步步自学成材,最后被上级提拔为生产厂长的。

    他在无线二厂担任生产厂长的时候,技术上虽然因为底子薄而略有不足,但勤于动脑,善于总结。在他管理下,生产工序被安排得井井有条,管理责任落实到人,成效显著。工厂的成本逐月降低、产品质量却逐月上升。企业风气良好,职工都把心用在生产上,无谓的推委、人浮于事的现象大大减少,企业连续十多年被评为先进生产单位。

    他是78年退下来的,倒不是子女顶替,而是到点了,所以工厂也没有将他回聘回去。

    李秋明干了一辈子电子生产,对这一行充满了感情。退休后在家闲下来,怎么也觉得不对劲,身体渐渐的就有些垮了。他以前跟材料所工作中打过很多交道,材料所所长雷为民对他印象很好,两人很有些交情。在得知他的情况后,听说西部计算机公司招人,便把他力荐了过去。他自己听说能重返工作岗位,精神振作起来,身体居然莫名其妙就好了。

    这时,他已经六十二岁。

    郭逸铭虽然觉得年纪大了些,但想了想,还是把他收了下来。

    国内这个时候懂企业管理的人本来就不多,好的就更少。他的公司依托的主要是国内实力,研究人员、技术人员,乃至工人都是国内员工,从美国聘请的管理人员不一定能摸清国人的思想,对症下药理顺管理头绪。有这么一个老同志镇宅,也是个不错的过渡,还可以通过他的传、帮、带,培养一批公司自己的技术管理型人才。

    结果事实证明,李秋明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技术型管理人才。大多数实用性电子技术他都懂,又有实际工作经验,许多习惯理论研究的技术人员提出的错误观点,他都能及时纠正。懂生产,对生产环节、重要节点了如指掌,对大家迅速整理出一套完善有序的生产流程,具有重要辅助作用。

    在他的带领下,维修一组的成长最快,维修工作完成得又快又好,客户也最为满意。

    郭逸铭让他来做开场发言,也有给他再加点担子的意思在内。

    “郭所长让我发言,那我就说说吧……”李秋明当了十几年厂长,养气功夫很好,没有什么怯场之类的反应,大大方方地就发言了。他都六十二了,做郭逸铭的爷爷都够格,让他开口称郭逸铭老板,有些张不开嘴,所以一直使用‘郭所长’来相称:“现在个人电脑的发展势头之猛,相信大家都知道了。以前我们在国内,消息闭塞,还没有直观地感受。但到了美国,亲眼看到了苹果公司的迅猛成长,连计算机业巨头IBM、DEC都先后作出了投身个人计算机研发的决定。我们公司既然名叫西部计算机公司,自然也不能放过这个机会。”

    众人都是一阵点头。

    如果他们在国内,听说AppleII卖到1290美元,恐怕只会为其高位的天价咂舌不已,认为不会有市场。但到了美国,尤其是天天在公司开的计算机大卖场工作,看到、听到的,对苹果公司AppleII的种种褒益之词,对于个人计算机未来的发展前景,他们再也不可能会有任何异议。

    在他们看来,公司未来进入个人计算机市场,那是铁板钉钉的事实。为了这个目标,大家也就自己所长,暗中做了一些准备工作。

    “IBM的研发,藏得很紧,谁都不知道他们第一款计算机具体设计思路。但因为我们与DEC的合作关系,对DEC准备开发的个人计算机产品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了解。

    准确地说,为了应对AppleII和IBM的联手夹击,DEC预备开发的个人计算机,不是一款,而是三款!预计推向市场的时间,就定在明年中!”

    “三款?”

    “明年年中?”

    还不清楚内情的工程师们窃窃私语起来,他们对于DEC强大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尤为羡慕。国内不过是仿制一款人家早已过时的计算机,都需要十几家、几十家研究生产单位联合起来,耗时一年半到两年。

    DEC同时三线操作,从研发、造出验证机、测试、定型,再为其量身打造操作程序、大规模生产推向市场,总共才用大约10个月时间!

    太强大了!

    这就是国际顶级计算机巨头的雄厚实力啊!

    “静一静,同志们有什么意见,请待会儿讨论的时候再说,请大家先听我将应该交待的资料介绍完。”李秋明控场的能力一流,目光扫视全场一周,随便一句话就让众人停下议论。

    郭逸铭暗暗点头。

    这个管理人员选得对!

    “DEC研发的这三款个人计算机,分别对应的是科研专业人员、小型公司商业用途、个人文字处理。

    第一款计算机,DEC内部研发代号为professional,这无须说明,它的英文含义就是专业。从我们得到的资料,这是一款PDP-11的性能阉割版微型机,基本保证了PDP-11百分之七十的性能,而造价却只有PDP-11的三分之二,两者在软件使用上完全对接,无需进行转换,比较适宜于科学计算研究使用。

    第二款研发代号为彩虹100,它应对的是小型公司商业需要。据了解到的情况,这款计算机主要满足商业客户大量的电子表格数据计算,所以将采用两枚高性能微处理器:Z80和8088。两块芯片采用先进的流水线数据作业,以加快运算速度。

    第三款就是最简单的个人文字处理型,用途大致和IBM的5110相当,所面对的客户群自然也不用多说,就是用来和IBM抢夺客户的。它的性能还是不错的,听说将采用PDP-8小型机重新微设计化集成电路处理器,因为现代半导体工艺技术的进步,它的性能应该不会缩水。那么它的性能,我们也不用猜就大致知道了。应该说,这是一款比5110性能更出色的文字处理机。

    好了,介绍完了DEC准备开发的这三款个人计算机,我们接下来谈谈我们自己……”

    “先等一等!”

    郭逸铭制止了李秋明让大家将话题转向下一环节,面对与会的工程师们,默默地看了一圈。面对他的视线,众人都给回应了清明的眼神,证明他们对他将要说的话,给与了高度重视,这才慢慢开口道:“在讨论我们自己研发微处理器思路之前,我想听听大家,对于DEC这三款个人计算机型号,有什么看法?”

    听到是这个问题,与会众人相信他必有深意。是为了启发我们的设计思路,以为借鉴,还是让我们找出其中不足?

    众人纷纷陷入了沉思,有些相熟的低声交流起看法来。

    来美一段时间,他们无可避免要和美国员工打交道,一来二去,也明白了美国人的行为方式。公司鼓励的畅所欲言,其实国内也一样。只是国内形式主义多些,国外是真的畅所欲言,不会借机打击报复而已。只要言之有物,且不撒泼骂街,说的有道理上司也会忍耐,于是大家有什么意见,也敢于大胆说出口。

    “我觉得这三款各有各的道理,针对的三个群体,恰好符合了对性能要求最高的科研人员、对性能/价格较为敏感的公司,和关注价格多一些的普通个人用户。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全面出击,抓住每一个用户群所需,为他们量身定做展开研发,这是我们所要学习的。”有人若有所思地开口道。

    “不然!DEC能够全面开花,不等于我们也可以。要技术,我们没有DEC的底蕴深厚;论制造工艺,国内的水平如何我们又不是不知道。就拿PDP-11的缩水版微处理器来说,集成度至少要求达到两万元器件以上,我们能做到吗?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抛弃一些华而不实的想法,从研究最简单个人文字处理机着手,能够研发出性能接近于PDP-8的微处理,就是我们的胜利!”一向强调有多大胃口、吃多少饭的彭之旭站起来反对道。

    第一个发言者还没来得及辩论,角落里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女性工程师就站起来,推推黑框眼镜,用较为低沉的中性声音说道:“彭工的话,我只能同意一半。如果不依托美国的先进制造技术,光靠国内,我们能够研发出一款近似于PDP-8的微处理器,已经是胜利了。但产品研发出来是要市场来检验的。有没有人要?PDP-8的微缩芯片,DEC已经在搞了,我们做出来,也不过是一个重复研究。你说用户是会买我们的仿PDP-8芯片,还是买人家DEC原厂产品?这样做完全就是无谓浪费!”

    “话不能这样说,我们要看清自己的实力,有多大本钱作多大买卖……”

    讨论刚一开始,众人就争得面红耳赤,各摆各的道理,从技术、从工艺、从成本、从市场接受度等等方面,展开激烈辩论。

    李秋明对技术的知识面掌握很宽,过去的、现行的技术,他都有所涉猎,但深度不够。众人讨论逐渐引向深入的时候,他就有些听不懂了,但他把自己的关注点,集中在一些非技术方面。例如成本、例如市场认可,等等方面。

    有些讨论,他很赞成,但看郭逸铭表情,似乎却相当不满意。他不明白,难道郭所长对这些看法都不认可,他自己是什么意见?

    “停一停,大家停一停!”

    郭逸铭实在听不下去了,众人说得都没错,都从各自的方向提出了观点。但就没一个人,说到针对市场研发的真正点子上。

    这样的讨论,无非是浪费时间!

    “大家安静一下,郭所长有话要说!”场内声音很大,封闭的空间声浪激荡,前面的人已经停下来了,后面却还没听到,还在继续激烈争辩。

    场内慢慢安静下来。

    “首先,我要再次强调一件事:我们是科技研发公司,是以经营为目的,必须创造利润的企业,不是国家非营利研究单位!

    这件事我已经三番五次为大家强调过很多次了。表面上看来,大家好像也都听进去了。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就比如这次,对未来研发项目的讨论中,大家似乎把这个大原则完全给忘掉了。”郭逸铭表情极为严肃,声音也很严厉。

    “我们不是在讨论DEC的设计思路吗?”人群中一个工程师怯生生说道。

    “没错!我们是在讨论DEC的设计思路,以对我们有所启发。为什么会对我们有所启发?因为尽管公司规模、技术实力有所差异,我们企业的本质不变。现在你们认为,DEC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公司吗?”郭逸铭反应极快,立即顺着他话问道。

    所有人都点头。

    如果DEC都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公司,那这个世上也没有私人企业了。

    “既然它是以经营为目的的经营企业,难道它开发产品,就不需要遵循企业经营的基本准则了?”郭逸铭厉声道,许多人心头一震,重新审视自己之前的看法。郭逸铭静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