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让宁二娘服侍着宁氏去歇息,是不是了解宁家这姐妹两个的嫡庶之别?
可这意思大抵是与香芷旋、宁元娘有话说,宁氏与宁二娘都是有眼色的,闻言称是,寒暄几句转去内室。
三公主吩咐香芷旋与宁元娘:“坐吧,不必拘礼。”
香芷旋与宁元娘谢座,半坐在椅子上。
三公主细细打量两人,“我奉母后之命前来探病是真,来见见你们也是此行目的。为了我二姐,见见袭夫人;为了我自己,见见宁大小姐。”又自嘲地笑了笑,“见过之后,才能心甘不是?”
香芷旋与宁元娘倒是没想到三公主说话这般坦率,便是先前不知道那些事,此刻也大抵明白了。
三公主又道:“不瞒你们说,有人曾与我说过,我与袭夫人有些相似之处。”说着话,语声融入了笑意,“今日得见,我也这么觉得呢。都叫你们别守那些死板的规矩了,抬头看看我啊。”
香芷旋与宁元娘不由抬眼看向三公主。
娇娇柔柔的一个人,鹅蛋脸还有着一点儿婴儿肥,眼神澄澈无辜。是微服出门,穿着素色衫裙,头上也并无颜色华丽的首饰。她端起茶盏,手势慢悠悠的。
宁元娘心生笑意。这位公主与香芷旋还真有点儿相似之处,起码眼神、举止看起来很像。
香芷旋也有这种感觉,眼中有了笑意。
三公主又看向宁元娘,“你与那两个人的是非,我这几年没少听说。眼下我已请父皇为我赐婚——他不稀罕娶我,我还不稀罕上赶着嫁他呢,以往不过是觉得他生得好看些而已,比他还好看的人又不是没有。唉,说起来,你也真够倒霉的,怎么被那两个人惦记上了?”
宁元娘与香芷旋忍不住笑开来。前者其实真没法子反感三公主——是秦明宇看中了她,她可没看中他,谁对他有意无意的,她并不觉得与自己有什么关系。
三公主放下茶盏,问香芷旋:“日后得了空,我能来袭府找你玩儿么?哦不,是找你说话。”还嘟了嘟嘴,“不定哪天,父皇就给我赐婚了。我想赶在赐婚之前,四处走动一番。万一嫁的就是京城里哪个人,日后我们勤来往着也没坏处。”
香芷旋怎么能拒绝呢?笑着说求之不得。
三公主又对宁元娘道:“你也是一样,要是不嫌我说话没心没肺的,我得空也要去找你说说话。你要是两边都不愿意的话,我可以帮你整治那两个混账东西。”
宁元娘忍不住笑起来,答案与香芷旋相同。
“那就说定了啊。”三公主不再逗留,即刻站起身来,“今日是奉命前来,绕路去宁家就耽搁了好久,我得回宫了。改日见。”
宁氏与宁二娘听说后,忙出来相送。
送走三公主,宁元娘就找元宝,要去清风阁看看。
香芷旋问了问宁二娘,她说要陪姑姑说说话,便与元娘返回清风阁。
路上,宁元娘笑道:“三公主的做派是与你有点儿相似,可说话还真是像她自己说的。”坦率到了没心没肺的地步。
天之骄女,到底是生性如此百无禁忌,还是别有居心地接近她们,都是未知。香芷旋道:“日后我们还是要留心些,日久才见人心。到底是皇后所生,睿王的胞妹。”
宁元娘想了想,明白了她的意思,郑重点头。
清风阁。
安哥儿和宜哥儿相对坐在廊下一张桌子前,一面享用茶点,一面忽闪着大眼睛看着元宝。
元宝趴在当院,乖乖地让紫苏给它梳理一身金黄色的毛,很是享受的样子。看到香芷旋与宁元娘出现的游廊一头,立刻站起身来,翘着尾巴跑到两人近前。
“元宝,还记得我吗?”宁元娘笑着弯腰摸它的头。
元宝摇着尾巴,身形纵起,前爪搭在了她的手臂上。
宁元娘笑靥如花,“给我抱抱。等你长大了,我就抱不动你了。”
香芷旋的笑容从心底蔓延到了眼角眉梢,转身去了两个孩子跟前,摸了摸他们的小脸儿。
“四婶。”
“四伯母。”
两个孩子异口同声。
“嗯,乖。”香芷旋看看天色,“等会儿天就热了,去屋里。”
“好。”
几个人先后进到室内,有元宝凑趣,室内欢声笑语不断,氛围很是欢快。
**
三公主尾随宁元娘去了袭府的事情,到了下午,秦明宇就听说秦夫人说了。
秦夫人坐在大炕上做绣活,秦明宇就跪在地上。
秦夫人已经习惯了儿子自行罚跪,随他去,该说什么说什么,此刻她其实有点儿啼笑皆非:“三公主也是奇了,回到宫里便与皇后娘娘说,日后要与各家年纪相仿的人来往,还说与宁大小姐、袭夫人很投缘,日后要常来常往着。皇后听得一头雾水,便细细询问了一番,末了气得要将三公主禁足。”
秦明宇想想三公主多年来的没心没肺,险些笑出来,也只有她做得出这种莫名其妙的事儿。她要不是那个性情,他又怎么敢说出宁可做和尚也不与她成亲的话——稍稍气性大点儿的,都会记恨他一辈子,但她没事。
“罢了。”秦夫人倒因此释怀了,“这样个做派的人,谁娶了都要每日提心吊胆,细想想,也真不是良配。”她起先是认为,三公主虽然是皇后所生,却从来是粗枝大叶,都不懂得皇室潜藏多年的争斗,自成与世无争的一派,若是与儿子成亲,总能不时帮着秦家在皇上面前说说话。可眼下一面等着赐婚还一面胡来,就实在是叫人头疼了,以前所谓的中意明宇,现在看来也不过是戏言——横看竖看,她都没一点儿伤心的样子。
秦明宇也明白母亲的心思,如果他没有意中人,以前可能真就让母亲遂了心愿。但是他有,他只要元娘。
做了会儿哑巴,他抬头看着母亲,“既然您这么说了,那么我与宁家……”
“你想都不要想。”秦夫人斜了他一眼,“也别认定是我找到宁家去羞辱人,我说话难听,那对母女说话就好听?在你眼里,那位宁大小姐温柔娴淑的要命吧?要是这么看她你可就错了,她可是骂人不带脏字的好手啊,我当初被她气得好几日吃不下饭,只是懒得与你絮叨这些罢了。”
“您找到人家里去数落人品行不端,还不许人反诘几句了?”秦明宇无奈地叹气,“横竖是我招惹她,您要怪也该怪我,何必迁怒无辜呢?”
元娘温柔娴淑?才不是呢。她从来没过他好脸色,都不曾对他笑过。
“你少胳膊肘往外拐,给我滚!”秦夫人冷了脸。
秦明宇才不肯。
秦夫人烦躁起来,“你才做了几日骁骑卫指挥使,整日赖在家里算是怎么回事?过阵子你当心皇上发火,把你革职查办!”
“怎么着都没好日子过,蹲几天大牢也行啊。”秦明宇两道浓眉垂了下去,“我魔怔了这些年,不差这一段。”
“总是这样不分轻重!”秦夫人恨得直磨牙,“你就不能学学袭家老四?打小是莫逆之交,你怎么就不能像他一样有出息?人家年纪轻轻已官拜三品,你却是依仗着家世、皇亲才得了个四品官,这也罢了,上任之后就没个正形。你啊,你说说自己哪一点比得了人家?我要是你,早就没脸再跟他称兄道弟了。”
“是啊。”秦明宇也不反驳,“我是不配做他的莫逆之交。他处理公务家事都是干脆利索,我在外面还行,在家是说什么不是什么,谁把我当根儿葱啊……”
秦夫人差点儿怒极而笑,“别跟我念经,我去找你祖父,让他老人家管你。”
“祖父知道我每日都在做什么。”秦明宇眼中闪过喜色,“他这些日子都没说过什么,其实是已经同意了吧?只要您点头,他老人家一准儿就同意了,不信您试试?”
“你给我闭嘴!”秦夫人狠狠地剜了他一眼,“他是懒得再理你这个不成器的东西!少在那儿自以为是!”
91|90。5。13
华秀林回到府衙,已是傍晚。
在袭府的时候,他就留意到左海神色不对,似是为袭脩不甘,此刻将人唤到面前,问道:“对此案可有异议?”
左海如实道:“虽然卫国公说的合情合理,可小人还是觉着另有隐情。”
华秀林摆一摆手,“我只问你一件事:袭脩是不是自尽而亡?”
“是自尽,可是……”
华秀林又摆一摆手,“既是自尽,便是自觉生而无望。说白了,哪个人死的时候能够心甘情愿?他以为的委屈,若是真能有地方鸣冤,何苦寻了短见?”顿了顿,又目光阴沉地看住左海,“我也听卫国公说了,他年少时还是有几分仁心的,否则,哪有你今日。既然如此,卫国公以前待他如何,你该心里有数。到了如今,他做的错事连卫国公都不能容忍,可见人心易改,到如今物是人非。难道你以为你比卫国公与他的情分还深?”话到末尾,已有了几分不屑。
左海忙道:“小人不敢。”
“得知你与袭脩的渊源之后,我才知不该让你介入此事。你应该早些与我说明,主动避嫌。”华秀林道,“你若是能秉公办事,我还能勉强揭过不提,若是你有意闹事,那么,我另寻他人便是。”
左海额头冒出了冷汗。
**
袭脩死后第三日,顺天府便给出了答复,是自尽无疑。
后来,事情真就如宁氏所料,老太爷只准停灵七日,还是将官府耽搁的日子一并算了进去,并且,丧事从简,不需请寺庙超度。他只希望袭脩到了地下被打入十八层地狱。
这件事情上,没人反对他的主张,谁都希望快些结束。
二老夫人与袭肜从最初得知此事之后,便都有些得到解脱的情绪。
袭脩入土为安了,蒋家便失去了让袭家内乱的途径,日后会免去很多是非。而西府曾拿捏利用袭脩的是非,也都无证可查了。
这样再好不过。
袭脩出殡之际,二老夫人的病情明显见好。
至于一直被袭朗的手下看管的袭朋,二老夫人只是言简意赅地与他提了提袭脩的事。
对这个蠢了多年的儿子,她已不再指望什么,甚至于,希望袭朗一直让人看管着他,余生都不再让他生事。
**
宁氏、香芷旋、钱友梅、蔚氏则都为了安哥儿黯然伤神。
袭脩大殓、出殡时,安哥儿都哭成了泪人儿。
孩子再小,因为气氛,因为已经得知要和那个不能再言语不能再动的人离别许久,伤心难过不已。
婆媳几个看了,俱是不忍,落了泪。
香家那边,仍是香若松与香大奶奶过来吊唁。
香大奶奶与香芷旋提起家里的情形:“我上头那婆媳两个还在置气呢,都说身子不适,都是各自请的大夫,不让我插手,我也乐得做个甩手闲人。”
香芷旋只觉得好笑。
香大奶奶又说起香大老爷:“前阵子出了点儿差错,罚俸一年。我看过不了多久,大太太就要伸手跟我要银子了。”说到这儿语气变得轻快起来,“也好啊,这么些年了,难得也有她用得着我的时候。”
“别苦着自己,实在为难的时候,你来找我。”细算账的话,香若松是被老太太和大老爷带歪了点儿,但还是明白事理的,再加上性情里其实有让人打怵的地方,所以香芷旋对他始终留有余地,求和为重。
香大奶奶却道:“你就放心吧。当初那个罗老板的事,你应该还记得。不论怎样,他算是因为你大哥因祸得福了,感念着三姑爷的恩情之余,也没忘了你大哥。再加上我的陪嫁,我们现在衣食无忧。一直这样下去的话,我们就很知足了。”
香芷旋心安地笑了笑,“那就好啊。”
丧事过后,钱友梅悉心安抚着,过了几日,安哥儿心绪开朗了一些。
蔚氏到了这时候,心里挺不落忍的,不时带着宜哥儿去钱友梅房里坐坐,让儿子陪着安哥儿一同嬉戏,更是警告儿子不准欺负哥哥。这样过了几日,又常拉着钱友梅带着两个孩子一同去清风阁,让两个孩子看看元宝。
安哥儿到底还小,这样过了十余日,情绪便恢复过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